当前位置: 初中物理 /中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2023年中考物理复习专题训练:光现象

更新时间:2023-04-12 浏览次数:51 类型:一轮复习
一、单选题
  • 1. (2023八上·滨海新期末) 下列光现象中,由于光的折射引起的是(  )
    A . 水中倒影 B . 小孔成像 C . 手影成的像 D . 海市蜃楼
  • 2. (2023八上·南川期末) 如图所示的光现象,其中能用光沿直线传播解释的是(  )
    A . 露珠下的叶脉 B . 海市蜃楼 C . 日晷计时 D . 落日余晖
  • 3. (2023八上·临汾期末) 如图所示的双塔寺是山西久负盛名的风景名胜,也是太原市的城市标志,历代的地方志把“凌霄双塔”称为古太原八景之一。下列成语所描述光现象的成因与图中双塔倒影的成因相同的是(  )

    A . 海市蜃楼 B . 井底之蛙 C . 杯弓蛇影 D . 一叶障目
  • 4. (2023八上·邹城期末) 生活中许多物体可以发光,下列物体中属于光源的一组是(  )
    A . 太阳、月亮、舞台的灯光 B . 闪电、镜子、发光的水母 C . 火焰、灯光、发光的萤火虫 D . 太阳、灯光、波光粼粼的水面
  • 5. (2023八上·灵宝期末) 如图所示,在南美原始森林的河流里有一种射水鱼,它在水中看到水面上方的树枝上停留的昆虫等猎物后,便向猎物射水,使猎物落在水面上后进行捕杀,下面能反映射水鱼看到猎物的光路图是(  )

    A . B . C . D .
  • 6. (2023八上·茂南期末) 小东江蓄水美城后,永久桥上路灯到水面距离为5m,则路灯在水中所成的像距水面的距离为(  )
    A . 2m B . 5m C . 6m D . 10m
  • 7. (2023八上·涪城期末) 小林用一束激光入射到一个平面镜,并记录入射角β及反射光与平面镜的夹角γ,如图所示。她改变三次入射角,各次的入射角均不相同,则此三次实验数据里,各次实验数据的β与γ应符合下列哪一个关系式(    )

    A . B . C . D .
  • 8. (2023八上·泗阳期末) 有一面镜子竖直挂在墙壁上,如图所示,在镜子前面有A、B、C三个物体,人眼在图中位置能从镜子里看到哪几个物体的像(  )

    A . 只看到B的像 B . 能看到A和B的像 C . 能看到B和C的像 D . A,B,C的像都能看到
  • 9. (2018八上·永定期末) 有一个点光源S,放在平面镜MN前,若镜MN不动,光源S以速度2m/s沿与镜面成60°角的方向向右匀速直线运动,如图所示,则光源S在镜中的像S′将(  )

    A . 以速度4m/s沿SO直线方向向右平移 B . 以速度2m/s沿垂直于SO方向向上平移 C . 以速度2m/s沿垂直于SO方向向下平移 D . 在S上看到的像沿S′S方向以速度2 m/s向S靠近
  • 10. (2023八上·太仓期末) 下列四幅图片中,涉及到的光学知识说法正确的是(  )
    A . 在小孔成像实验中,适当增大孔的大小,可以使像变大一些 B . 夜晚,有光照射到自行车尾灯时可起到明显警示作用,其原理是利用了光的折射 C . 水中筷子看上去“变弯”是由于光从空气斜射入水中时发生了折射 D . 光的色散实验说明白光是由多种色光混合而成的
  • 11. (2023八上·江阴期末) 如图所示,小海同学在“探究光的反射规律”实验时,利用红、绿、蓝三种色光的激光笔进行实验,他将位于同一平面内的白色纸板A、B立在平面镜上。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 ②号光线为蓝色 B . 红光的入射角为90° C . 利用该装置进行实验时,纸板不需要垂直于平面镜放置 D . 将纸板B沿红光所在直线向后折,无法观察到反射光线,表明反射现象消失
  • 12. (2023八上·新泰期末) 在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中,选用的实验器材有:一块薄平板玻璃、两个完全相同的蜡烛A和B、刻度尺和白纸,如图所示。则下列与实验相关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

    A . 实验过程应在较亮的环境中进行 B . 选用薄平板玻璃替代平面镜是为了便于确定像的位置 C . 使用完全相同的蜡烛A、B,目的是比较像与物的大小 D . 将光屏放到像的位置,光屏不能够承接到像
  • 13. (2023八上·新化期末) 如图所示,从玻璃砖中的A点发出的光线,在通过界面MN射入空气中时,(   )

    A . 折射角一定小于入射角 B . 折射角一定大于入射角 C . 折射角一可能小于入射角 D . 折射角可能等于入射角
  • 14. (2023八上·南县期末) 如图所示,检查视力时,视力表挂在房间东面的墙上,被测者识别西面墙上镜子里的像.下列表述中正确的是(  )

    A . 视力表在平面镜中所成的像能被我们看到,即为实像 B . 视力表在平面镜中的像与被测者相距5m C . 若被测者向平面镜靠近0.1m,则她在镜中的像将变大 D . 若被测者看到“E”的像开口向北,则视力表上的该“E”开口向南
  • 15. (2023八上·桂阳期末) 如图,观赏水面风景照片时,总发现景物的“倒影”比本身暗一些,这是由于(  )

    A . “倒影”是水面反射形成的实像 B . 冲洗照片质量有问题 C . 入射水面的光线有一部分折射入水中 D . 入射水面的光线有一部分被反射掉
  • 16. (2023八上·利川期末) 在拍摄电影过程中,为了创造出人被“大火焚烧”的视觉效果,被拍摄者、大火、大玻璃板、摄影机必须要处于合适的位置,如图所示,设计方案可行的是(  )
    A . B . C . D .
  • 17. (2023八上·涪城期末) 如图一支铅笔放在平面镜上,铅笔所成的像与铅笔在同一直线上,则铅笔与平面镜的夹角α是(    )

    A . B . 45° C . 90° D . 任意角度
  • 18. (2023八上·定州期末) 下述事例中,利用了紫外线的是(    )
    A . 验钞机识别钞票 B . 自行车提示后面车辆的红色尾灯 C . 汽车的倒车雷达 D . 电视遥控器遥控电视
  • 19. (2022八上·临湘期中) 如图所示是一种液面升降监测装置原理图。点光源S发出的一束激光与水平液面成50°角射向平静的液面,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入射角为50° B . 反射角为40° C . 当液面上升时,光点S′将向右 D . 当液面上升时,光点S′的位置不变
  • 20. (2022八上·社旗期中) 如图所示是光在空气和玻璃两种介质中传播的路线,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入射光线为AO,折射光线为OC B . 入射光线是BO,入射角的大小为30° C . 入射角是∠BOM′,折射角是∠COM D . 反射角的大小为60°,折射角的大小为35°
二、实验探究题
  • 21. (2023八上·大埔期末) 小明同学在探究光的折射规律时,意外发现:当光沿某方向从半圆玻璃砖射向空气时,折射光消失而反射光却变得更亮,如图所示,老师告诉他这是光的“全反射现象”.课后,小明查到光从玻璃射向空气时的一些数据如下表所示:

    入射角i

    10°

    20°

    30°

    40°

    41.2°

    41.8°

    42°

    折射角r

    15.2°

    30.9°

    48.6°

    74.6°

    81°

    90°

    /

    反射能量

    5%

    7%

    26%

    43%

    77%

    84%

    100%

    100%

    1. (1) 分析上表中的数据可知:光从玻璃射向空气时,折射角随入射角的增大而;光从玻璃斜射向空气时,反射的能量随着入射角的增大而(均选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2. (2) 光从玻璃斜射向空气时,当入射角i°时,反射能量达到100%,就发生了“全反射现象”;
    3. (3) 根据光路可逆的原理,请猜想:当光从空气斜射向玻璃时,(选填“能”或“不能”)发生“全反射现象”,其理由是
  • 22. (2023八上·渠县期末) 如图甲所示是兴趣小组在做“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情景:竖立的透明玻璃板垂直放置于白色纸板上,将两支相同的蜡烛A、B竖立于玻璃板两侧,以A蜡烛为成像物体。

    1. (1) 在实验过程中,用透明玻璃板代替平面镜进行实验的目的:
    2. (2) 若移去蜡烛B,在B的位置上放一光屏,不透过玻璃板观察光屏,在光屏上(填“能”或“不能”)看到蜡烛的像;
    3. (3) 点燃蜡烛A,小心地移动蜡烛B,直到与蜡烛A的像重合为止,这时发现像与物的大小;进一步观察A、B两支蜡烛的位置发现,像和物的连线与玻璃板,像和物到玻璃板的距离
    4. (4) 另一小组在做该实验时发现点燃的蜡烛A,同时出现了如图乙所示的两个像,其原因可能是所选的玻璃板较(填“厚”或“薄”),通过测量发现两像间的距离为1cm,则所选玻璃板的厚度为cm;
    5. (5) 实验后,他们将一电子时钟放在平面镜前,看到如图丙所示的像,则此刻的时间是
  • 23. (2023八上·滨海新期末) 在“探究光的反射规律”的实验中,如图所示,水平放置平面镜,白色纸板竖直立在平面镜上,纸板由E、F两部分组成,可以绕ON翻折。

    1. (1) 将一束光贴着纸板E沿AO射到镜面上O点,纸板F上会显示出反射光束OB,接着将纸板F绕ON向后翻折,则纸板F上(选填“能”或“不能”)显示出反射光束,由此说明反射光线、入射光线与法线在内(选填“同一平面”或“不同平面”);
    2. (2) 为了探究反射角与入射角大小的关系,应进行的操作是__________;
      A . 改变纸板与平面镜之间的夹角 B . 沿ON向后转动纸板E C . 沿ON向后转动纸板F D . 改变入射角的大小
    3. (3) 若让另一束光沿BO方向射向平面镜,反射光将沿OA方向射出。该实验现象说明__________。
      A . 反射角等于入射角 B . 在光的反射现象中,光路可逆
    4. (4) 若将一束光垂直射到平面镜上,反射光将。在纸板前从不同方向都可以看到入射光EO的径迹,这是因为光在纸板上发生了反射。
三、作图题
四、填空题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