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高中生物 /高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云南省大理市辖区2023届高三区域性规模化统一检测理综生物试...

更新时间:2023-04-28 浏览次数:37 类型:高考模拟
一、单选题
  • 1. 下列有关化合物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 多糖功能的不同都与其单体的排列顺序有关 B . 水参与血液中缓冲体系的形成 C . 皮肤表面涂抹的胶原蛋白可被直接吸收 D . 磷脂和脂肪水解的产物都包括甘油、脂肪酸、磷酸及其衍生物
  • 2. 下列关于酵母菌的实验:实验Ⅰ-探究酵母菌细胞呼吸的方式、实验Ⅱ-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数量的变化,叙述正确的是(    )
    A . 实验Ⅰ、Ⅱ都要将实验结果转化为数学模型进行分析 B . 实验Ⅰ、Ⅱ通气前都必须用NaOH去除空气中的CO2 C . 实验Ⅰ中,有氧组和无氧组都能使溴麝香草酚蓝溶液由蓝变绿再变黄 D . 实验Ⅱ中,可用滤纸从盖玻片另一侧吸引培养液进入计数室
  • 3. 下列关于学习和记忆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 大脑皮层V区受损患者不能写字 B . 记忆与大脑皮层下的海马区有关,都需要建立新的突触 C . 盲人用手指“阅读”盲文时,参与此过程的高级神经中枢只有躯体感觉中枢和躯体运动中枢 D . 语言功能是人脑特有的高级功能
  • 4. 下列关于细胞生命历程的说法,错误的是(    )
    A . 高等植物细胞有丝分裂时,纺锤体形成于前期,细胞板出现于末期 B . 同一个体不同种类的细胞遗传信息相同,但遗传信息的表达情况不同 C . 衰老的细胞核膜内折,染色质收缩,染色加深,细胞核体积变小 D . 细胞的自然更新、某些被病原体感染的细胞的清除都可通过细胞凋亡完成
  • 5. “万物各得其和以生,各得其养以成”,不同生物的生态位不同,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 . 生态位属于种群的空间特征 B . 生态位的形成是长期自然选择的结果 C . 种间竞争的结果可能会使两个种群的生态位重叠度降低 D . 人类活动可能会影响某种生物的生态位
  • 6. 孕妇(甲)为某伴性遗传病(D、d表示等位基因)患者,丈夫正常。现对孕妇甲及其丈夫和他们的双胞胎孩子用探针进行基因诊断。检测基因d的探针为d探针,检测基因D的探针为D探针。观察到如图所示(空圈代表无放射性,深颜色圈放射性强度是浅颜色圈的2倍)。根据杂交结果,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 个体2、3的基因型分别是XdY、XdXd B . 若个体1与表现型正常的异性婚配,后代中女性患病率约为50% C . 若这对夫妇生一男孩,则其正常的概率为1/2 D . 他们的双胞胎后代一定来自两个受精卵
二、综合题
  • 7. 将纯净水洗净的河沙倒入洁净的玻璃缸中制成沙床,作为种子萌发和植株生长的基质。某水稻品种在光照强度为8~10μmol/(s·m2)时,固定的CO2量等于呼吸作用释放的CO2量;日照时长短于12小时才能开花。将新采收并解除休眠的该水稻种子表面消毒,浸泡干种子1天后,播种在沙床上。将沙床置于人工气候室中,保湿透气,昼/夜温为35℃/25℃,光照强度为2μmol/(s·m2),每天光照时长为14小时。回答下列问题:
    1. (1) 在此条件下,该水稻种子(填“能”或“不能”)萌发并成苗(以株高≥2厘米,至少1片绿叶视为成苗),理由是种子萌发形成幼苗的过程中,消耗的能量主要来自,且光照有利于的形成。
    2. (2) 若将该水稻适龄秧苗栽植于上述沙床上,光照强度为10μmol/(s·m2),其他条件与上述实验相同,该水稻(填“能”或“不能”)繁育出新的种子,理由是(答出2点即可)。
    3. (3) 将该水稻种子播种在农田中(即将种子直接撒播于农田),为防鸟害、鼠害减少杂草生长,须灌水覆盖,此时种子进行的呼吸方式主要为,故该种子应具有的特性。
  • 8. 近些年来,中国的糖尿病患者人数已经位居全球第一。这不仅与人们不健康的生活方式有关,也与患者体内胰岛素的缺乏有关。

    1. (1) 正常人体内的血糖含量是。当血糖浓度升高时,机体主要启动两条调节途径,一条途径是血糖浓度直接刺激,从而促进葡萄糖进入细胞降低血糖;另一条途径是下丘脑某个区域兴奋,此时的效应器是
    2. (2) 如图所示为胰岛素作用的一种机制示意图。据图所知,如果体内产生蛋白M抗体,会导致,从而使血糖浓度升高,该症状在免疫学上称为
    3. (3) 1型糖尿病是胰岛素分泌不足引起的,2型糖尿病患者患病的原因可能有(填序号)。

      ①自身抗体与胰岛素结合

      ②自身细胞毒性T细胞持续杀伤胰岛B细胞

      ③细胞表面的胰岛素受体减少

      ④胰岛B细胞膜上载体对葡萄糖的转运能力下降

    4. (4) 糖尿病是遗传和环境相互作用引起的一种疾病,请从饮食状况和生活方式方面提出防治糖尿病的措施:(至少答出2点)。
  • 9. 我国各地持续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建设,粮食等重要农产品供给有效保障,农业质量效益和竞争力稳步提高,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取得新进展,农村生态环境明显改善。回答下列问题:
    1. (1) 不同地区种植的作物、养殖的动物、栽培的观赏植物等都要与当地的环境相适应且要考虑环境容纳量,即要遵循生态工程建设的原理。生态工程建设的目的是遵循生态学规律,充分发挥资源的生产潜力,防止环境污染,达到的同步发展。
    2. (2) 与农田生态系统相比,森林中出现大面积病虫害、鼠害的可能性更低,说明生态系统的组分越多,食物网越复杂,其能力就越强,抵抗力稳定性就越高。为控制害虫对作物的危害,需要及时调查其种群密度,对具有趋光性的昆虫,可用法调查,直接决定种群密度的因素有
    3. (3) 氮元素在生物群落和非生物环境之间是不断循环的,但是还要往农田生态系统中不断施加氮肥,主要原因是。作物秸秆的还田与燃烧相比,好处是(答出2点即可)。
  • 10. 下图是某品系小鼠的某些基因在常染色体上的排列情况。该品系成年小鼠的体重受独立遗传的三对等位基因A-a、D-d、F-f控制,这三对基因的遗传效应相同,且具有累加效应(AADDFF的成鼠最重,aaddff的成鼠最轻)。请回答下列问题:

    1. (1) 若图中父本在精子形成过程中因为减数分裂时同源染色体未分离,受精后形成一只XXY的小鼠,该小鼠成年后,如果能进行正常的减数分裂,三条性染色体随机分离,则可形成种性染色体不同的配子。
    2. (2) 在该小鼠的种群中,控制体重的表型有种。用图中亲本杂交获得F1 , F1雌雄个体相互交配获得F2 , 则F2中成鼠体重与亲本相同的个体占
    3. (3) 小鼠的有毛与无毛是一对相对性状,分别由等位基因E、e控制,位于1、2号染色体上。经多次实验结果表明,上述亲本杂交得到F1后,让F1的雌雄小鼠自由交配,已知E基因显性纯合致死,则F2中有毛鼠所占比例是
    4. (4) 小鼠的体色由两对基因控制,Y代表黄色,y代表鼠色,B决定有色素,b决定无色素(白色)。已知Y与y位于1、2号染色体上,图中母本为纯合黄色鼠,父本为纯合白色鼠。请设计实验探究另一对等位基因是否也位于1、2号染色体上(仅就体色而言,不考虑其他性状和仅考虑基因在常染色体上)。

      第一步:选择图中的父本和母本杂交得到F1

      第二步:

      结果及结论:

      ,则另一对等位基因不位于1、2号染色体上;

      ,则另一对等位基因也位于1、2号染色体上。

  • 11. 1975年,英国科学家米尔斯坦和德国科学家科勒成功制备了单克隆抗体,此后这一技术在医药领域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抗体-药物偶联物(ADC)通过将细胞毒素与单克隆抗体结合,实现了对肿瘤细胞的选择性杀伤,过程如图所示,回答下列问题:

    1. (1) 单克隆抗体是由细胞产生的,该细胞的获得需要将已免疫的小鼠B淋巴细胞与骨髓瘤细胞融合后,再用HAT选择培养基进行筛选,并经过
    2. (2) 与传统地从血清中分离的抗体相比,单克隆抗体具有的优点;与直接使用细胞毒素类药物进行化疗杀伤肿瘤细胞相比,ADC具有的优点。
    3. (3) ADC的可以与肿瘤细胞表面的受体特异性结合,使得ADC被细胞吞噬,引发细胞凋亡,这一过程体现了细胞膜具有的特点。
    4. (4) 除了运载药物外,单克隆抗体在多种疾病的诊断和病原体鉴定中也发挥着重要作用,例如,利用的单克隆抗体在特定组织中成像的技术,可定位诊断肿瘤、心血管畸形等疾病。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