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高中历史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云南省弥勒市2022-2023学年高三下学期历史省统测模拟考...

更新时间:2023-03-22 浏览次数:32 类型:月考试卷
一、单选题
  • 1. “今台阁选举,涂塞耳目,九品访人,唯问中正。故据上品者,非公侯之子孙,则当涂之昆弟也。”反映了中国古代某一选官制度的弊端。该选官制度是(    )
    A . 军功爵制 B . 察举制 C . 九品中正制 D . 科举制
  • 2. 隋唐时期中国的科学技术进一步发展,下列表述不正确的是(   )

    建筑

    隋朝工匠李春设计建造赵州桥,是世界上现存最古老的石拱桥。

    医药学

    唐高宗时编修的《唐本草》,是世界上最早由国家颁行的药典。

    天文学

    唐朝天文学家僧一行测算出了地球子午线长度。

    印刷术

    世界上现存最早的、有确切日期的雕版印刷品《金刚经》印制于隋朝。

    A . B . C . D .
  • 3. 新中国一五计划主要集中于(    )
    A . 沿海地区 B . 西南地区 C . 东北地区 D . 西北地区
  • 4. 汉武帝时期,西汉王朝与匈奴等少数民族的战争连年不断,巨大的军费开支,给国家的财政收入带来沉重负担。为此汉武帝(    )
    A . 谴使西域,开辟丝路 B . 与民休息,轻徭薄赋 C . 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D . 盐铁官营,均输平准
  • 5. (2020高一下·九江开学考) 两极格局解体后,对当前国际形势和国际政治格局描述不确切的一项是(  )
    A . 和平与发展是当今世界主流 B . 多极化是当今世界的发展趋势 C . 美国推行单边主义获得成功 D . 和平与动荡是当今世界的现实
  • 6. 以下是春秋战国时期时代特征示意图,图示中“大变革”处的内容应是(    )

    A . 国家产生 B . 民族融合 C . 政权分立 D . 诸国变法
  • 7. 王阳明曾说:“求诸心而得,虽其言之非出于孔子者,亦不敢以为非也;求诸心而不得,虽其言之出于孔子者,亦不敢以为是也”他还说:“夫道,天下之公道也;学,天下之公学也,非朱子可得而私也,非孔子可得而私也。”其言论主要意义在于( )
    A . 鼓励独立的理性思考和价值判断 B . 掀起了明清时期的思想解放运动 C . 隐含了王阳明的民主民权思想 D . 挑战了孔子、朱子等儒学的权威
  • 8. 下列作品中,具有高度的思想性与艺术性,并揭示了专制帝国和封建社会由强大走向败落的必然历史命运的是(    )
    A . B . C . D .
  • 9. 公元前后,汉朝和罗马帝国分别兴起于亚欧大陆的东西两端,两大帝国之间存在间接的经贸和文化交流。这主要得益于(    )
    A . 罗马帝国的征服 B . 中国商品的优势 C . 丝绸之路的开通 D . 两国官方的支持
  • 10. 有学者把文字的发明作为文明出现的标志之一,作为史料,下列所选取的一组甲骨文主要反映了中国古代的(    )

    A . 宗法制 B . 分封制 C . 禅让制 D . 王位世袭制
  • 11. 著名经济学家凯恩斯认为:“经济衰退的主要原因是对商品总需求的减少,主张国家采用扩张性的经济政策,通过增加需求促进经济增长,即扩大政府开支,实行赤字财政,刺激经济,维持繁荣。”其意在强调(    )
    A . 批评原有经济体制的弊端 B . 回归自由放任传统 C . 政府应该加强对经济干预 D . 实行国家自由贸易
  • 12. 观察下图,1920年,英国飞行员驾驶一架由亨得利·佩治式轰炸机改制的0-004型14座客机,历时50分钟,完成了中国民航史上的第一次飞行。他当时是由(    )

    A . 上海飞往武汉 B . 上海飞往南京 C . 天津飞往北京 D . 广州飞往上海
  • 13. 1114年,女真人完颜阿骨打起兵反辽后,维持并完善了女真社会的基层管理系统。该系统是(    )
    A .   郡县制 B . 南北面官制 C . 四监司 D . 猛安谋克
  • 14. 澳门中联办主任傅自应在第六个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上致辞表示:澳门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不可分离的部分,始终与祖国荣辱相依、休戚与共,在国家安全问题上,只有“一国”之责,没有“两制”之分。“一国两制”伟大构想的提出者是(    )
    A . 毛泽东 B . 孙中山 C . 邓小平 D . 朱德
  • 15. 它在东方演化为阿拉马字母,由阿拉马字母发展出古代西亚、埃及以及印度等地的多种字母:它向西传入希腊,形成希腊字母,再演化出拉丁字母,这里的“它”指(   )
    A . 腓尼基字母 B . 甲骨文 C . 楔形文字 D . 象形文字
  • 16. (2020高一上·长安期末) 历史示意图可以直观形象地展现历史,是历史学习的一种基本方法。下面历史示意图反映的是 (    )

    A . 百团大战 B . 淮海战役 C . 平津战役 D . 渡江战役
  • 17. 如图所示是研究古代中国地方行政制度演变的重要资料。联系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史,我们可以得到的正确结论是(    )

    A . 秦王朝开创了郡县制 B . 汉初推行郡国并行制度 C . 元代推行三省六部制 D . 三图均加强了中央集权
  • 18. 1948年,山东解放区发生严重灾荒,陷入“国困民穷”的境地。中共中央华东局将救灾作为农村工作的重心,通过“以工代赈、民间互济”等方式进行救灾,使山东解放区得以继续为战争提供大量人力、物力的支援。这一做法(    )
    A . 适应了解放战争的需要 B . 标志着中共工作重心的转移 C . 赢得了全体农民的支持 D . 利于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 19. 20世纪30年代,一曲《松花江上》唱遍大江南北、长城内外。歌中唱到:“我的家在东北松花江上,……从那个悲惨的时候,脱离了我的家乡,抛弃那无尽的宝藏,流浪!流浪!”歌中的“那个悲惨的时候”是指(    )
    A . 九一八事变 B . 七七事变 C . 南京大屠杀 D . 淞沪会战
  • 20. 明清时期,出现了不少著名的产棉区,如山东东昌府所产棉花,“商人贸于四方";江苏松江府一些地区种棉花的占百分之七八十;福建漳州府和汀州府是烟草专业户集中的地区。出现该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
    A . 垄断组织的形成 B . 长途贸易的兴盛 C . 区域化生产出现 D . 商品经济的发展
二、材料分析题
  • 21.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对联:废两千年帝制,首义归功先行者;积四十载经验,遗产启迪后来人。

    材料二:辛亥八月,乱党谋事于武昌。

    ——摘自清史资料

    请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 (1) 材料一对联中的“先行者”指的是谁? “首义”指的是什么历史事件?该事件爆发于何时?
    2. (2) 材料二中“乱党”指的是什么?
    3. (3) 材料一和材料二分别是如何看待这一历史事件的?
  • 22.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独立之初的美国名义上是一个国家。但实际上是13个州的松散联盟,即所谓的邦联……,来越多的人认识到,必须建立强有力的中央政府。才能建设一个统一而强大的国家,促进美国的繁荣发展。华盛顿等美国资产阶级领导人也深受启蒙思想影响,不赞成建立一个君主制国家,希望建立一个统一而强大的共和制国家。

    ——摘编自虞崇胜《政治文明论》

    材料二:第十一条联邦的主席职位属于普鲁士国王,普鲁士国王享有德意志皇帝的尊称。皇帝在国际关系上为国的代表,以帝国的名义宣战与媾……第十五条联邦议会的主席职位及其事务的领导权属于由皇帝任命的帝国宰相……

    ——《德意志帝国宪法》(1871年)

    1. (1) 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独立战争后美国的国家体制及其弊端。
    2. (2) 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别概述美、德两国议会在国家政权体系中的地位。
三、论述题
  • 23.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科举制,又称科举、科举制度,是中国古代通过考试选拔官吏的制度。士子应举,原则上允许自己报名参加,不必非得由公卿大臣或州郡长官特别推荐,这一点是科举制最主要的特点,也是与察举制最根本的区别。科举制改善了之前的用人制度,彻底打破血缘世袭关系和世族的垄断;“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部分社会中下层有能力的读书人进入社会上层,获得施展才智的机会。曾经有位史学家说“科举制度的举行,用统一的标准来选拔社会上的优秀分子,使之参与国家的政治”。而清末维新人士认为科举制度“锢智慧”、“坏心术”、“滋游手”,造成了“破坏人才,国随贫弱”的后果。

    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对科举制所产生的影响进行论述。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