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高中生物 /人教版(2019) /选择性必修2 生物与环境 /第3章 生态系统及其稳定性 /第5节 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高中生物人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二3.5 生态系统的稳定...

更新时间:2023-04-26 浏览次数:36 类型:同步测试
一、<b >选择题</b><b ></b>
  • 1. 长白山自然保护区生态系统能长时间保持相对稳定,原因是该生态系统( )

    ①处于大量物种更替的过渡阶段

    ②生物的种类和数量相对稳定

    ③物质和能量的输入和输出相对平衡

    ④有比较复杂的食物链和食物网

    ⑤能量的收支随季节周期性变化

    ⑥有一定的自我调节能力

    A . ①②③④⑥ B . ②③④⑤⑥ C . ②③④⑥ D . ①②③④⑤⑥
  • 2. 某池塘中,早期藻类大量繁殖,食藻浮游动物水蚤大量繁殖,藻类减少,接着又引起水蚤减少。后期排入污水,引起部分水蚤死亡,加重了污染,导致更多水蚤死亡。关于上述过程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 早期不属于负反馈,后期属于负反馈 B . 早期属于负反馈,后期不属于负反馈 C . 早期、后期均属于负反馈 D . 早期、后期均不属于负反馈
  • 3. 下列生态系统的稳定性与营养结构复杂程度的关系图中,正确的是( )
    A . B . C . D .
  • 4. 下列关于生态系统的稳定性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 生态系统的稳定性是指组成生态系统的各种成分和数量保持不变 B . 森林生态系统的食物网越复杂,抵抗力稳定性越强 C . 生态系统的稳定性表现在抵抗力稳定性和恢复力稳定性两个方面 D . 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并不是恒定不变的
  • 5. 如果一个生态系统中有a、b、c、d四种生物,它们之间可以形成下列四种捕食结构,其中最稳定的是( )
    A . B . C . D .
  • 6. 下列有关负反馈调节的说法,错误的是( )
    A . 负反馈调节是生态系统自我调节能力的基础 B . 当农田里蚜虫数量增多时,七星瓢虫的数量也会增多,这样蚜虫种群数量的增长就会受到抑制,这属于生物群落内的负反馈调节 C . 负反馈调节在生物群落中普遍存在,但在生物群落与无机环境之间不存在 D . 甲状腺激素分泌的调节也属于负反馈调节
  • 7. 近几年国家投入巨资植树造林,大大提高了植被的覆盖率,在生态保护等方面取得了一定成就,但绝大多数的人工林,远看一片绿,近看一片黄(地表植被极少)。有些专家指出:大面积的人工林,树多了但森林生态功能却衰退了,是表面绿化,是“绿色沙漠”。下列对“绿色沙漠”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 该群落的结构单一,垂直分层现象不明显 B . 该系统抵抗力稳定性比自然林强 C . 动植物种类稀少,生物多样性水平极低,易遭病虫害 D . 单一树种因树龄、高矮接近,生长密集,导致地表植被缺乏,易发生水土流失
二、综合题
  • 8. 当害虫种群密度已经达到影响农业生态系统经济效益的最低值即经济阈值时,就必须采取生物防治、农药防治等措施。下图表示在A点和E点分别采取不同的防治措施后,害虫种群密度的变化。据图分析并回答下列问题:

    1. (1) 在A点开始进行的是防治,E点开始进行的是防治。
    2. (2) 在A点开始的防治中,害虫数量在波动中上升,其原因是
    3. (3) 如果不采取任何防治措施,害虫数量上升到一定程度后也会下降,因为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
    4. (4) 一般认为害虫防治主要是控制害虫数量的多少而不是彻底消灭害虫,试用生态学原理进行解释:
  • 9. 近年来,市面上出现了很多观赏性的小生态瓶,为人们的生活增添了乐趣。下图是一个简易生态瓶的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 (1) 在一定时间范围内,小生态瓶内(填“能”或“不能”)进行碳、氧、氮、磷等元素的循环利用,原因是
    2. (2) 简易生态瓶能在一定时间内维持相对稳定,这是因为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能力,但简易生态瓶的抵抗力稳定性很低,原因是
    3. (3) 为尽可能长时间地维持生态瓶的相对稳定,应将该生态瓶置于处,并避免阳光直射。若要在该生态瓶中添加小动物,则应注意各营养级生物之间的比例要合适,从能量流动的角度分析,这是因为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