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高中生物 /人教版(2019) /必修2 遗传与进化 /第5章 基因突变及其他变异 /第1节 基因突变和基因重组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高中生物人教版(2019)必修二第5章 第1节 基因突变和基...

更新时间:2023-03-28 浏览次数:30 类型:同步测试
一、题组一基因突变
  • 1. 关于基因突变的下列叙述中,错误的是(   )
    A . 基因突变是指基因结构中碱基的增添、缺失或替换 B . 基因突变是由于基因中脱氧核苷酸的种类、数目和排列顺序的改变而发生的 C . 基因突变只发生在分裂间期DNA复制过程中 D . 基因突变不一定遗传给后代
  • 2. 下图是基因型为Aa的个体不同分裂时期的图像,根据图像判定每个细胞发生的变异类型,正确的是(   )

    A . ①基因突变②基因突变③基因突变 B . ①基因突变或基因重组②基因突变③基因重组 C . ①基因突变②基因突变③基因突变或基因重组 D . ①基因突变或基因重组②基因突变或基因重组③基因重组
  • 3. 基因突变是生物变异的根本来源,下列关于基因突变特点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 无论是低等生物还是高等生物都能发生基因突变 B . 自然状态下,基因突变的频率是很高的 C . 基因突变只能定向形成新的等位基因 D . 基因突变对生物的生存往往是有利的
  • 4. 下图表示大肠杆菌某基因碱基序列的变化,对其所控制合成的多肽的氨基酸序列影响最大的是(不考虑终止密码子)(   )
    A . 第6位的C被替换为T B . 第9位与第10位之间插入1个T C . 第100、101、102位被替换为TTT D . 第103至105位被替换为1个T
二、题组二基因重组
  • 5. 中国三孩政策的放开,使得当前出现生育小高峰。而三孩孩子往往与其他孩子在性状表现上既有相同又有差异,引起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
    A . 基因重组 B . 基因突变 C . 环境影响 D . 染色体变异
  • 6. 下列过程中发生基因重组的是(   )
    A . 杂合高茎豌豆自交后代出现矮茎 B . 雌雄配子随机结合产生不同类型的子代个体 C . 杂合黄色圆粒豌豆自交后代出现绿色皱粒 D . 红眼雌果蝇与白眼雄果蝇杂交,F1雌雄均为红眼
三、题组三细胞癌变
  • 7. 某科学工作者在培养瓶内培养人的两种细胞,他发现甲瓶内的细胞贴壁生长,单层分布于瓶的内壁上,乙瓶内的细胞生长时重叠,且不断分裂。你认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 甲内培养的是正常细胞,乙内是已分化的细胞 B . 甲内是正常分化的细胞,乙内是癌细胞 C . 甲内是正常细胞,乙内是癌细胞 D . 甲内是癌细胞,乙内是正常细胞
  • 8. 梭形的成纤维细胞变成球形;球形的囊胚细胞变成梭形的成纤维细胞。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前者是癌变,后者是分化 B . 前者细胞膜上的糖蛋白增加,后者减少 C . 前者不受环境影响,后者易受环境影响 D . 前者细胞中酶活性降低,后者升高
  • 9. 减数分裂过程中,配对的同源染色体并不是简单地平行靠拢,而是在非姐妹染色单体间的某些部位因交换形成清晰可见的交叉,如图为某细胞中交换模式图。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 . 此种变异属于基因重组,在减数分裂Ⅰ前期能观察到 B . 一般情况下,染色体越长可形成的交叉数目越多 C . 该细胞经减数分裂可产生AB、Ab、aB、ab四种配子 D . 交换是基因重组的一种常见类型,为进化提供原材料
  • 10. 下图是某个二倍体(AABb)动物的几个细胞分裂示意图。据图判断不正确的是(   )

    A . 甲细胞表明该动物发生了基因重组 B . 乙细胞表明该动物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前的间期发生基因突变 C . 丙细胞表明该动物在减数第一次分裂时发生交叉互换 D . 乙、丙所产生的变异均可遗传给后代
  • 11. 下面图1表示人类镰状细胞贫血的病因,图2是一个家族中该病的遗传系谱图(h代表致病基因,H代表正常的等位基因),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 (1) 人类镰状细胞贫血产生的根本原因是发生了。H与h基因的根本区别在于基因中不同。
    2. (2) 图中①过程发生的时间是,②过程表示,该过程发生的场所主要在
    3. (3) α链碱基组成为,β链碱基组成为
    4. (4) 镰状细胞贫血的致病基因位于染色体上,属于性遗传病。
    5. (5) 镰状细胞贫血的相关基因能否与人类红绿色盲的相关基因发生基因重组?为什么?
  • 12. 甲图表示果蝇某正常基因片段控制合成多肽的过程。a~d 表示4种基因突变。a丢失T/A,b由T/A变为C/G,c由T/A变为G/C,d由G/C变为A/T。假设4种突变都单独发生。乙图表示基因组成为AaBbDd个体细胞分裂某时期图像,丙图表示细胞分裂过程中mRNA的含量(虚线)和每条染色体所含DNA分子数的变化(实线)。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注:可能用到的密码子为天冬氨酸(GAC),甘氨酸(GGU、GGG),甲硫氨酸(AUG),终止密码(UAG)。

    1. (1) 甲图中过程1所需的原料是
    2. (2) a突变后合成的多肽链中氨基酸的顺序是,在a突变点附近至少再丢失个碱基对对氨基酸序列的影响最小。
    3. (3) 图中突变对性状无影响,其意义是
    4. (4) 导致乙图中染色体上B、b不同的原因有(变异种类)。
    5. (5) 诱发基因突变一般处于图丙中的阶段,而基因重组发生于阶段(填图中字母)。
  • 13. 近期统计数据显示,癌症已成为我国城乡居民的首要死因。请根据提供的资料回答问题。

    1. (1) 体外分别培养某种癌细胞和正常体细胞,图中代表癌细胞生长曲线的是。在体内,癌细胞可能侵袭周围正常组织,说明癌细胞具有的特性。
    2. (2) 端粒酶是与染色体末端结构相关的一种细胞组分。表中数据显示细胞癌变可能与端粒酶的活性有关,请完成下面的探究实验。

      细胞类型

      增殖代数

      端粒酶活性

      正常体细胞

      50~60

      癌细胞

      无限

      实验目的:探究端粒酶活性与细胞癌变的关系。

      实验材料:癌细胞、端粒酶抑制剂、细胞培养液等。

      实验步骤:①将癌细胞分成A、B两组。

      ②A组加入端粒酶抑制剂,B组,在进行培养。

      结果预测及分析:

      ①若A组细胞比B组细胞增殖代数少,说明

      ②若A组细胞仍然无限增殖,说明

    3. (3) 请根据上述内容,提出一种治疗癌症的新思路: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