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高中生物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安徽省2022-2023学年高三下学期开学考理综生物试题

更新时间:2023-03-27 浏览次数:36 类型:开学考试
一、单选题
  • 1. 目前,检测是否感染新冠病毒(RNA病毒)的方法主要有核酸检测、抗体检测﹑抗原检测三大类。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 . 新冠病毒只能寄生在活细胞中,在细胞外液中不能检测到新冠病毒 B . 核酸检测是利用DNA分子杂交技术对新冠病毒的遗传物质DNA进行检测 C . 新冠病毒核酸检测试剂应针对新冠病毒不易发生突变的保守序列进行设计 D . 若某人的血液中检测出新冠病毒抗体,则此人一定有新冠病毒感染史
  • 2. 下图表示哺乳动物的受精卵经一系列分裂和分化形成脂肪细胞的过程。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 由于突变和基因重组等原因,脂肪细胞和受精卵的基因组成不一定完全相同 B . 由受精卵经一系列分裂分化形成脂肪细胞是细胞核中的基因逐渐关闭的结果 C . 与全能干细胞相比,脂肪细胞的染色体端粒更短,因此脂肪细胞更容易发生癌变 D . 前肌肉细胞与前成骨细胞的形态、结构和功能均不同,但细胞中存在某些相同蛋白质
  • 3. 下列有关生物学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 将菠菜叶肉细胞制成匀浆后,进行差速离心,最先沉淀下来的是核糖体 B . 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实验中,离心的目的是使噬菌体与大肠杆菌分离 C . 观察植物细胞质壁分离及复原的实验可以只制作一个装片,该实验没有对照 D . 可通过观察洋葱根尖分生区各时期细胞数的比例来计算各时期所占时间的比例
  • 4. 调查发现高龄初产妇会加剧婴儿患有21三体综合征的风险。在20~24岁时,患病率为1/1490,到40岁为1/106,49岁为1/11.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 . 随产妇年龄增加,卵子形成过程中部分染色体不正常分离的概率增加 B . 21三体综合征患儿细胞中含有3条21号染色体,多余的1条21号染色体来自母亲 C . 通过显微镜观察胎儿细胞中染色体的形态和数目,可初步筛查21三体综合征患儿 D . 与孕晚期相比,孕妇在孕早期接触辐射、药物等有害因素更易导致胎儿患遗传病
  • 5. 研究发现赤霉素可促使番茄的S基因表达,该过程受乙烯影响。在番茄成熟过程中,S基因表达量逐渐下降。若通过一定方式提高S基因的表达量,则会延缓番茄的成熟过程。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 . 赤霉素和乙烯的合成部位不同,二者都属于信息分子 B . S基因表达量高的番茄果实中,乙烯含量可能较低 C . 乙烯可能通过抑制赤霉素对S基因表达的作用,加快番茄果实的成熟 D . 赤霉素和乙烯之间通过负反馈调节来调控番茄果实的成熟过程
  • 6. 将捕食者直接捕食造成的被捕食者数量变化称为致命性影响;此外,捕食者还可导致被捕食者生理状态、行为方式和栖息地的改变,这种间接的、非致命性的捕食风险,称非致命性影响。人类活动是造成致命性影响的一个重要原因。惊飞距离(捕食者接近目标个体并导致其逃避时,捕食者与目标个体之间的距离)通常作为测量鸟类对非致命性捕食风险耐受程度的一个指标。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 . 当有天敌存在时,被捕食鸟的产卵量和雏鸟成活率下降,属于天敌对鸟的致命性影响 B . 当天敌数量过少时,天敌对被捕食者产生的非致命性影响可能大于致命性影响 C . 朱鹮繁殖期的惊飞距离显著短于非繁殖期,可能是繁殖期育雏使得觅食压力增加 D . 研究人类对珍稀动物的非致命性影响,有助于规划自然保护区内的人类活动范围
二、综合题
  • 7. 为研究某湖泊中沉水植物光合特性与其分布水深的关系,采集湖泊中各水层植物,取顶端绿色健康叶片进行相关实验:将采集回的原位水过滤去除微生物,充入氧气,温度设定为25℃,植物叶片放入测量室后,先进行遮光处理,测定叶片的呼吸速率。测定完成后,向测量室中加入适量的NaHCO3溶液,根据设置的光照强度梯度逐渐增加光照强度,利用氧气传感器测定植物叶片的呼吸速率和光合速率。请回答下列问题:
    1. (1) 若水中仍存在少量好氧微生物,则测定的光补偿点(光合速率等于呼吸速率时的光照强度)会比实际值(填“偏大”或“偏小”),加入NaHCO3溶液的作用是
    2. (2) 若测量室中溶液的量为0.5L,水中初始溶氧量为Xmmol·L-1 , 黑暗条件下,1h后溶氧量为Ymmol·L-1 , 随即加入NaHCO3溶液(忽略NaHCO3对溶液总体积的影响)并给予光照,在某光照强度下,再经2h后水中溶氧量重新变为Xmmol·L-1 , 则该光照强度下,容器内植物叶片的氧气产生速率为mmol·h-1;该光照强度(填“大于”或“小于”)光补偿点。
    3. (3) 光照强度保持在光饱和点(达到最大光合速率所需的最小光照强度),一段时间后,发现植物的氧气释放速率下降,原因是
    4. (4) 不同水深的沉水植物叶片颜色不同,叶绿素a/b值和类胡萝卜素/叶绿素值随着水深的增加而降低,说明深水区植物主要通过增加(填色素名称)来加大对光能的捕获。
  • 8. 性激素能激发和维持动物的第二性征,且性激素含量还会影响动物的免疫功能。褪黑素是由松果体分泌的一种激素,其影响性激素的分泌过程如图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

    1. (1) 图中甲表示的器官为;垂体分泌的促性腺激素通过被运输到全身各处,促性腺激素与性腺细胞膜的外表面的某些结构发生特异性结合,这些结构的化学本质是
    2. (2) 类风湿性关节炎,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中大多数为女性。其中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男女比例高达1:9.研究发现,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皆有雄激素缺失的现象。据此分析,雄激素对机体免疫功能可能具有(填“促进”或“抑制”)作用。
    3. (3) 通过改变光照可改变褪黑素含量,进而对性激素含量进行调节,此调节方式为;褪黑素能直接抑制性腺分泌性激素,还可能通过来降低性激素含量。
    4. (4) 研究证实,胸腺细胞内存在某种性激素A的受体,性激素A能够与其结合而诱导胸腺细胞凋亡,导致胸腺缩小。将对应性别的健康大鼠随机均分为3组进行实验,检测与细胞凋亡相关的两种基因(Bcl-2与Bax)的表达量,结果如下表所示:

      组别

      Bcl-2

      Bax

      假手术组

      0.399±0.027

      0.299±0.051

      性腺切除组

      0.439±0.061

      0.249±0.067

      性腺切除+性激素A组

      0.371±0.049

      0.036±0.037

      根据上表结果,基因的表达产物对胸腺细胞凋亡起抑制作用。

  • 9. 高寒草地是青藏高原特色畜牧业生产的基地,目前这些高寒草地呈大面积退化的趋势,青藏高原高寒草地自然恢复速度很慢,需要采用人为定向培育措施来恢复。狼毒是一种多年生双子叶草本植物,含有有毒物质,不能被家畜食用。狼毒成为优势种后,植物群落内优质牧草比例下降,可食牧草生产力降低,导致草地放牧品质降低,单位面积草地载畜量减少,不利于高原特色草地畜牧业健康和持续发展。请回答下列问题:
    1. (1) 青藏高原高寒草地被破坏后恢复速度慢的主要外界原因是;通过人工定向培育的草原抵抗力稳定性较差,从生物因素分析其原因是
    2. (2) 要对某大面积高寒草地中的狼毒种群密度进行调查,一般采用法;狼毒种子多分散在母株周围,使得幼年狼毒种群会呈现分布。
    3. (3) 狼毒花具有紧密花序头,其花尊筒细长,冠口呈微孔状,其主要访花昆虫为长喙的蛾子或蝴蝶,这种只能有少数特定昆虫完成传粉的特征对于狼毒繁衍的积极意义是;调查发现,随着海拔的升高,狼毒的花逐渐增大,开花数减少,据此推测,在(填“高”或“低”)海拔地区,传粉昆虫较少。
    4. (4) 对狼毒入侵牧场采取禁牧、禁牧+施肥,禁牧+防除和刈割等措施对狼毒进行防治,采集狼毒的地上部分,测定其生物量,以检验防治效果,结果如图所示(注:生物量是指某一时刻单位面积植物积累物质的总量):

      据此结果能得出的结论有:(答出两点)。为探究采取禁牧+防除措施后牧场的放牧价值,还需测定

  • 10. 家鸡的羽色有金羽和银羽,胫色有浅色和深色,两对性状分别受细胞核中的一对等位基因控制。一只银羽深色胫公鸡与多只金羽浅色胫母鸡杂交,后代中银羽浅色胫公鸡︰金羽浅色胫公鸡:银羽深色胫母鸡:金羽深色胫母鸡=1:1:1:1.请回答下列问题:
    1. (1) 根据上述杂交结果,可判断控制性状的基因位于Z染色体上,且该性状的两种表现型的显隐性关系为
    2. (2) 若要判断控制两对性状的基因的遗传是否遵循自由组合定律,可选择上述杂交实验中子代表现型为的母鸡与的公鸡杂交,观察后代表现型即可。
    3. (3) 已知两对性状均为伴性遗传,某养鸡场中有各种表现型的个体,在不考虑突变和交叉互换的情况下,一只公鸡和一只母鸡杂交,后代公鸡中最多能同时出现金羽浅色胫、银羽浅色胫、金羽深色胫、银羽深色胫四种表现型中的种,理由是
  • 11. 白羊草是一种耐旱的优良乡土草种。研究人员提取白羊草细胞中的M基因,将其转入拟南芥细胞中,观察转基因拟南芥的抗旱性,以研究白羊草的M基因与抗旱性的相关性。请回答下列问题:
    1. (1) 提取白羊草幼叶总RNA后,经获得cDNA;利用PCR技术对M基因进行扩增的原理是
    2. (2) 下面是对M基因进行PCR扩增时用到的两种引物:

      引物1:5'—ATCCCCCTTCTTCATCCTCTCT—3';引物2:5'—ACGCTCCATTTTCCTTCCTCTA—3'

      在设计引物时,引物自身及两种引物之间不能存在明显的互补序列,原因是;下图表示含有M基因的DNA片段,①②③④表示引物可能的结合位点。

      下列选项中,哪一个(或几个)是引物1和引物2结合的可能位置

      A引物1结合在①,引物2结合在④

      B.引物1结合在②,引物2结合在③

      C.引物1结合在④,引物2结合在①

      D.引物1结合在③,引物结合在②

    3. (3) 用两种限制酶切割该目的基因片段和质粒载体,经连接,构建基因表达载体。已知该基因表达载体上还含有标记基因——潮霉素抗性基因,潮霉素抗性基因的作用是
    4. (4) 将抗旱转基因拟南芥和野生型拟南芥置于干旱环境中培养,若M基因能够提高拟南芥的抗旱性,则预期的实验结果是。植物抗旱性提高,与植物响应干旱的功能特性变化有密切关系,请从植物吸水与失水两方面分析,转基因拟南芥抗旱性显著提高的原因可能是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