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高中地理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2022-2023学年高中地理人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3...

更新时间:2023-03-01 浏览次数:46 类型:复习试卷
一、单选题
  • 1. (2022高二下·东营期末) 生态足迹是人类活动所消耗的各类用地(包括耕地、草地、水域、林地、建筑用地、化石燃料用地六类)的总和,用来评估人类对地球生态系统和环境的影响。天山北坡经济带位于天山北麓,准噶尔盆地南缘,是国家级重点开发地区之一。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 (1) 生态足迹的总量取决于(   )

      ①土地资源数量

      ②土地利用结构

      ③人均消费水平

      ④人口数量

      A . ①② B . ①④ C . ②③ D . ③④
    2. (2) 天山北坡经济带能源生态足迹很大,主要由于该地(   )
      A . 能源资源储藏量大 B . 工业结构以能源开采和初加工为主 C . 能源资源消费量大 D . 人口空间分布与能源空间分布一致
    3. (3) 通过对天山北坡经济带生态足迹的动态研究,可以(   )
      A . 加大资源开发力度 B . 提高环境承载能力 C . 合理调整经济结构 D . 适度降低消费水平
  • 2. 资源枯竭型城市是指矿产资源开发进入后期、晚期或末期阶段,其累计采出储量已达到可采量的70%以上的城市。根据其发展规律,资源型城市必然要经历“建设—繁荣—衰退—转型—振兴或消亡”的过程。因此,资源枯竭型城市的经济转型是个世界性的难题,很多资源枯竭型城市都面临着如何寻找新出路的问题。据此完成下列小题。
    1. (1) 下列关于资源枯竭型城市寻找新出路的举措,合理的是(   )
      A . 工业停产,全力发展种植业 B . 禁止开采自然资源,寻找绿色替代能源 C . 招商引资,进一步推动资源开发 D . 发展投资少、消耗低、污染小、效益高的产业
    2. (2) 在经济转型过程中,资源枯竭型城市(   )
      A . GDP一定会随着资源的枯竭而下降 B . 第一、第三产业比重下降,第二产业比重上升 C . 人口大量迁往其他城市或郊区就业 D . 需因地制宜寻找新的经济增长点,发展新兴产业
    3. (3) 下图为部分能源资源的发电成本及二氧化碳的排放量图。图中的可再生能源中,在我国开发潜力很大且具有显著综合效益的是(   )

      A . 水能 B . 太阳能 C . 风能 D . 潮汐能
  • 3. (2022高二上·清远期中) 湄公河在河口三角洲共有九个河口入海,形成“九龙入海”的水系特征。科研人员认为,如果没有人为千预(如海岸防护工程,未来湄公河三角洲的体积、面积将大幅度缩小。在距今12~0.85万年前,湄公河流域的地壳、降水相对稳定。下图为湄公河三角洲附近不同时期海岸线的位置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 (1) 据图推测,距今1.2一0.85万年全球气温的整体变化趋势为(   )
      A . 逐渐降低 B . 先升后降 C . 逐渐升高 D . 先降后升
    2. (2) 未来湄公河三角洲体积、面积大幅度缩小的前提条件不包括(   )
      A . 流域降水量减少 B . 退耕还林 C . 修建水库 D . 地壳上升
  • 4. (2022高二上·广饶月考) 近40年卫星资料显示,随全球气候变暖,全球大气中云量无明显变化,但中纬度云量增加,并移向两极。图示意云的辐射效应(箭头粗细表示热量的多少)。据此完成问题。

    1. (1) 从云的辐射效应看,会使气候变暖的是( )
      A . 云成分改变 B . 云面积增大 C . 云高度升高 D . 云厚度减小
    2. (2) 中纬度云量增加的主要原因是(   )
      A . 低纬信风减弱 B . 赤道低压减弱 C . 副极地低压减弱 D . 中纬西风增强
  • 5. (2022高三上·河北开学考) 降雪在高纬度和高海拔地区积累,形成积雪,气象因子是影响积雪日数(一年中存在积雪揽盖的日数)变化的主要素之一、下图示意横断山;区部分气象因子与不同积雪日数的相关性统计。研究表明,风速在横断山区迎风坡和背风坡对积雪日数的影响差异校大:近年来该地区积雪日数呈缩短趋势。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 (1) 随积雪日数增加,相关性呈现增加趋势的气象因子是(   )

      ①降水②风速③气温④湿度

      A . ①② B . ①④ C . ②③ D . ③④
    2. (2) 推测近年来横断山区气候最可能的变化趋势是(   )
      A . 暖湿 B . 暖干 C . 冷湿 D . 冷干
    3. (3) 风速对横断山区迎风坡和背风坡积雪日数的影响可能表现为(   )

      ①迎风坡风速与积雪日数呈正相关②迎风坡风速与积雪日数呈负相关

      ③背风坡风速与积雪日数星负相关④背风坡风速与积雪日数正相关

      A . ①③ B . ①④ C . ②③ D . ②④
  • 6. (2022高三上·浙江月考) 下表为某机构设定的四种情景下土地利用的模拟条件。下图为某地2030年两种情景下的土地利用情况。完成下列小题。

    情景类型

    土地利用的模拟条件

    Ⅰ自然发展

    根据历史土地利用的变化趋势进行模拟

    Ⅱ经济发展

    根据区域城市建设用地快速发展政策进行分析预测

    Ⅲ生态保护

    严格控制耕地以及建设用地面积的增长,加强对林地、草地、湿地和水源等的保护

    Ⅳ可持续发展

    追求整体效益,兼顾经济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对土地的利用需求

    1. (1) 该地可能位于(   )
      A . 内蒙古 B . 新疆 C . 浙江 D . 广西
    2. (2) 乙种土地利用变化情景类型属于(   )
      A . 自然发展 B . 经济发展 C . 生态保护 D . 可持续发展
  • 7. (2022高三上·河北月考) 生态系统格局是指能够反映各类生态系统之间的空间结构关系以及自身空间分布规律的地理空间单元的分布配置情况。下表示意1995~2018年安徽省在各驱动力作用下生态系统各类型的面积变化及各驱动力贡献率统计。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驱动力/类型

    城镇化

    农业开发和农村建设

    工业和矿山开发

    生态环境修复与改善

    生态系统类型变化面积/km2

    农田

    1934.54

    ——

    536.85

    1188.98

    森林

    87.95

    1227.74

    90.63

    ——

    草地

    22.01

    244.29

    52.5

    ——

    湿地

    34.96

    461.74

    12.01

    ——

    城市用地

    ——

    2.87

    0.5

    7.09

    农村居民点

    187.86

    ——

    34

    68.64

    工矿用地

    11,06

    1.54

    ——

    2.68

    其他

    ——

    0.18

    0.43

    0.49

    总计

    2278.38

    1938.36

    726.92

    1267.88

    贡献率/%

    36.68

    32.21

    11.70

    20.41

    1. (1) 1995~2018年,安徽省生态系统变化的首要驱动力是( )
      A . 农村建设 B . 城镇化 C . 矿山开发 D . 生态修复
    2. (2) 对安徽省自然生态系统的良性变化起到重要支撑作用的用地类型是(   )
      A . 城市用地 B . 森林 C . 工矿用地 D . 农田
  • 8. (2022高三上·上蔡月考)  2021年10月12日中国宣布正式设立第一批国家公园。国家公园把发展控制在最低限度,多以保护、教育、观察为主,让其中的自然与人文保持原貌。在2018年进行国家公园试点时,北京长城、香格里拉、钱江源、南山等试点单位并未入选。国家公园建设的同时,也面临着公园与社区居民经济地位的不平等、自然保护理念的不一致,野生动物袭击人类和牲畜,威胁居民生命、财产安全,社区居民与国家公园管委会之间信息沟通不畅引发的冲突等问题。高度重视、妥善解决这些问题,才能行稳致远。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 (1) 国家公园的首要功能是(   )
      A . 生态保护 B . 发展旅游 C . 游憩休闲 D . 文化传播
    2. (2) 北京长城、香格里拉等试点单位最终无缘名单最可能是(   )
      A . 自然景观单一 B . 文化内涵浅薄 C . 人类活动频繁 D . 服务功能丧失
    3. (3) 针对国家公园建设中出现的问题,下列措施能有效缓解的是(   )

      ①坚持生态优先,杜绝开发,把中国特色国家公园建设成为世代传承的无价遗产

      ②生态保护与民生共赢,以提升社区居民获得感和改善民生为要务

      ③建立健全国家公园安全预警机制,保障人民生命健康安全

      ④完善乡村治理体系,鼓励社区居民广泛参与国家公园管理

      A . ①②③ B . ①②④ C . ①③④ D . ②③④
二、图文分析题
  • 9. (2022高三上·河北开学考)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珀斯为西澳大利亚州州府,为澳大利亚第四大城市,于1829年建成。1885年由于黄金、铁、镍等矿产的发现,珀斯周边矿产开采产业兴起,逐渐形成西澳金矿区,为全国贡献大量财富。西澳金矿区矿产资源总量大,点位多。尽管矿业发达,但矿区附近难以形成有一定规模的城镇,大多数矿工定居在珀斯,每天在珀斯和矿区之间通勤。即使出现少数城镇,也在十年时间之内衰败。20世纪晚期,西澳金矿区矿产资源逐渐枯竭,但珀斯并未衰败,且在每年的世界宜居城市评选中都名列前茅,每年吸引大量的游客。珀斯拥有5所各具特色的大学,作为科技创新基础的理工科,珀斯的大学有多个学科名列全球专业排名前100位。

    1. (1) 说明西澳金矿区难以形成具有一定规模的城镇的原因。
    2. (2) 分析矿工定居对珀斯城市化发展的影响。
    3. (3) 试推测珀斯城市可持续发展所采取的措施。
  • 10. (2022高二下·郴州期末)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近年来,我国油气安全形势日益严峻,我国油气对外依存度持续攀升,油气勘探开发面临重大挑战。构建全面开放条件下的油气安全保障体系,成为当务之急。下图示意我国主要盆地石油和天然气勘探程度。

    1. (1) 推测我国油气对外依存度持续攀升的原因。
    2. (2) 简析勘探早期、晚期的油气年探明率较低的主要原因。
    3. (3) 简述保障我国油气安全应采取的措施。
  • 11. (2022高二上·林州开学考)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札达盆地地处西藏阿里地区(如左上图),位于喜马拉雅山脉和冈底斯山脉之间的河谷地带,平均海拔为4000米。发源于冈底斯山的象泉河由东向西穿过该盆地并切穿喜马拉雅山脉流入印度。在象泉河两岸深厚的半固结砂泥岩中可见土山林立,蜿蜒曲折达数十里,形成独特的“塔林”地貌——古格地貌景观。右上图与左下图分别为札达盆地的地质构造及土林景观示意图。

    1. (1) 从地质作用的角度,简述古格地貌景观的形成过程。
    2. (2) 据图比较札达盆地南北两侧坡度特征的差异,并解释南坡特征的成因。
    3. (3) 古气候学家可以根据古格地貌中各岩层厚度的差异,推断地质历史时期该地气候的冷暖状况。简要说明古气候学家进行判断的依据。
  • 12. (2022高二下·清远期末)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污染产业是生产工艺和设备落后、能耗高、废弃物排放量大,对环境污染严重的企业。污染产业的转移不仅重塑了区域发展格局,也改变了环境污染的分布,对区域可持续发展产生了显著影响。污染产业的转移方向呈现出一定的特征和模式,污染产业的转移是多种因素交互作用的结果。下图为世界和某区域污染产业地理转移的趋向示意图。

    1. (1) 分别指出世界及该区域污染产业的转移趋向。
    2. (2) 推测影响污染产业跨国、跨区域转移的因素。
    3. (3) 为了防范国家生态环境安全的系统性风险,简述污染产业转入地区可采取的措施。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