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高中思想政治 /高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宁夏回族自治区银川市名校2022届高三下学期文综政治3月一模...

更新时间:2023-03-30 浏览次数:45 类型:高考模拟
一、选择题:本题共35个小题,每小题4分,共14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 1. 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强调:“强化市场监管和反垄断规制,防止资本无序扩张。2021年11月18日,国家反垄断局正式挂牌。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反垄断局成为专门负责反垄断执法的机构。据此回答问题

    1. (1) 反垄断局的成立将会维护市场秩序,激发各类市场主体特别是中小微企业活力,保护广大劳动者和消费者权益,促进中国反垄断迈上新台阶。关于此举积极作用的推导正确的有(   )
      A . ①③ B . ①④ C . ②③ D . ②④
    2. (2) 此次国家反垄断局的挂牌成立,是继2018年国务院机构改革,反垄断执法统一之后的又一重大举措, 进一步健全完善了中国反垄断执法的体制机制,提升反垄断执法工作的统一性、权威性。成立反垄断局(   )
      A . 完善国家司法职能,健全公开公平公正的司法体系 B . 强化政府的服务职能,更好地为各类市场主体服务 C . 切实履行政府市场监管职能,规范市场主体的行为 D . 能保证政府严格执法、带动全社会尊崇和敬畏法律
  • 2. 我国以冬奥会筹办为契机,推动冰雪经济发展,“冷资源”将释放“热效应”。《“十四五”体育发展规划》明确提出:促进冰雪产业全面升级,在带动三亿人参与冰雪运动的进程中,冰天雪地也是金山银山,助力冰雪产业实现高质量发展。冰天雪地也是金山银山是因为(   )

    ①冰雪产业会带动冰雪培训、旅游等相关产业发展

    ②政府主动参与冰雪项目经营,助力区域经济发展

    ③运动需求升温消费热度,人们消费意愿会有所增长

    ④能带动冰雪经济转型升级,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

    A . ①③ B . ①④ C . ②③ D . ②④
  • 3. 2021年12月15日,中国人民银行为缓解稳增长压力,下调金融机构存款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此次降准为全面降准,共计释放长期资金约1.2万亿元,支持中小企业、绿色发展、科技创新。此次下调金融机构存款准备金率旨在( )

    ①增加银行信贷供给→方便实体经济融资→激发实体经济活力

    ②减轻企业税费负担→降低实体经济成本→提高实体经济效益

    ③改变稳健货币政策→扩大实体经济规模→增加市场有效供给

    ④增加市场的流动性→助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

    A . ①② B . ①④ C . ②③ D . ③④
  • 4. 入世20年来,中国不折不扣地履行了所有当时的入世承诺,在一些领域甚至超额完成,如:我国货物领域关税总水平由15.3%降至7.4%。得益于持续的开放,今天的中国已是全球第二大经济体,成为包括美国在内的12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最大贸易伙伴。这表明(   )
    A . 中国融入多边贸易体制使世界广泛受益 B . 入世是中国经济体量快速增长的主要原因 C . 中国入世大大促进了区域内贸易投资与要素流动 D . 经济全球化要依托WTO这一强有力载体
  • 5. 某村探索实行“片长议事会”制度。片长议事会”由村两委成员和5名片长组成,片长由村民推选,每名片长包10-15户村民,代表村民参加议事会。村里的村务、财务公开,议事决策以及重大事项商讨都通过议事会来完成。实行“片长议事会”制度以来,村里的各项事务得到了有序推进。由此可见,下列不能正确体现实行“片长议事会”制度意义的是( )

    ①增强了行政事务决策的透明度和参与度,推动了民主决策

    ②丰富了村民自治的实践形式,能够调动村民自治的积极性

    ③夯实了村民自治的基础,保障了村民参与民主管理的权利

    ①发扬了社会主义协商民主,有利于凝聚起基层治理的合力

    A . ①② B . ①③ C . ②④ D . ③④
  • 6. 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各民族始终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共创美好未来。二十世纪五十年代末,全国各地“齐心协力建包钢”,结束内蒙古不产寸铁的历史;二十世纪六十年代初,“三千孤儿入内蒙”,草原母亲们以博大的胸怀精心抚育孤儿成长,成为新中国民族团结的历史佳话。这给我们带来的启示是( )

    ①牢记历史,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②坚持和完善我国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③加强各民族间的相互尊重和文化交融
    ④不断巩固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民族关系

    A . ①② B . ①④ C . ②③ D . ③④
  • 7. 2021年11月22日在中国一东盟建立对话关系30周年纪念峰会上国家主席习近平发表了题为命运与共共建家园》的重要讲话强调要构建更为紧密的中国一东盟命运共同体,这是因为(   )

    ①共同利益诉求为构建命运共同体奠定了坚实基础

    ②构建区域政治经济一体化是世界发展的必然趋势

    ③长期合作建立了各国间守望相助包容互鉴的关系

    ④共建家园符合求和平、谋发展、图共赢的时代潮流

    A . ①③ B . ①④ C . ②③ D . ②④
  • 8. 2021年10月27日晚,第十七届中国戏剧节在武汉落下帷幕。本届戏剧节展演剧目剧种多样、题材广泛、形式丰富,一批聚焦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伟大实践、反映脱贫攻坚精神以及抗疫精神的作品精彩亮相。来自全国23个省、直辖市和自治区的31台剧目以异彩纷呈的形式“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成为近年来中国戏剧艺术创作成果的一次集中检阅。戏剧节的成功举办(   )

    ①有利于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②起着维系社会生活、维持社会稳定的重要作用

    ③体现出守正创新的历史意识和当代价值

    ④促进文化在世界的交流与传播

    A . ①③ B . ②③ C . ①④ D . ②④
  • 9. 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谱系,从伟大建党精神开启,涵盖党在百年非凡奋斗历程中孕育形成的众多伟大革命精神,这些伟大革命精神虽然带有不同的时代印记,但始终具有一脉相承的共同特质和品格,已经融入中国共产党人的血脉和灵魂,成为我们开创美好未来、实现中国梦的精神火炬。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谱系(   )

    ①历久弥新,是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
    ②顺应时代,照亮新时代的奋斗之路

    ③凝聚力量,是民族复兴的重要条件 
    ④价值引领,为文化建设提供智力支持

    A . ①② B . ②③ C . ①④ D . ③④
  • 10.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支持项目-“舞动中国”精选独具中国韵味的三台艺术精品——《丝路花雨》《我的梦》《国色·十二生肖》推广到美国、澳大利亚等八个国家的数十座城市巡回演出,受到广泛赞誉引发了强烈共鸣。中国艺术精品在世界上引发强烈共鸣的根本原因在于( )
    A . 世界文化是由不同民族文化构成的 B . 民族文化是本民族生存与发展的根基 C . 文化在交流中传播,在融合中发展 D . 不同国家的人民具有共同的人文情怀
  • 11. (2022高三下·合肥月考) 从红色旅游升温到三星堆考古引发世界关注,从“博物馆里过大年”渐成新年俗到马首铜像归藏圆明园广泛激发爱国热情,收藏在博物馆里的文物、陈列在广阔大地上的遗产、书写在古籍里的文字就这样“活”起来。文化“活”起来离不开(    )

    ①人们的思想道德修养和科学文化修养不断提升

    ②实践基础上推动不同文化交流互鉴和相互认同

    ③文化越来越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

    ④国民内心深处对中华文化的价值认同和深刻自信

    A . ①③ B . ①④ C . ②③ D . ②④
二、非选择题
  • 12.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2021年,H省积极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适应高质量发展和消费升级需求,采取多种方式帮助大量农民工实现精准就业、高质量就业。上半年,新增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44.92万人,扶特426万人自主创业、带动就业13.91万人:专注实业,推动主业转型升级,由实体经济创造出的产值、税收和款进捌花古比都在90%以上,坚持创新引路,搭建更加开放公平的发展平台:潜力提升城市建设和营理水平。大力加强生态水系建设,营造良好的人居环境,真正做到生态惠民,生态利民,生态为民:对困难群众实施政府兜底保陆、不断提高城多低保标准和财政补贴水平,上半年全省共发放城乡低保特困人员供养资金69.89亿元,惠及400万城乡低保对象和特困人员,保障网更密,从“有保障”到“覆盖全”。人民群众在发展中不断提升获得感和幸福感。

    结合材料和所学经济生活知识。分析H省是如何通过推动全面高质量发展增强人民群众获得感的。

  • 13. (2021高三上·惠州月考)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审议通过《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以下简称《决议》),决议的起草工作始终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领导下进行。

    2021年4月1日,党中央就全会议题组织讨论、广泛征求意见。起草组采用了社会各界1600余条意见和建议进行决议稿的增写和改写,反馈意见吸收率达24.6%。

    2021年9月10日,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座谈会,听取各民主党派中央、全国工商联负责人和无党派人士代表对决议征求意见稿的意见,与会代表们对党的百年功勋高度认可,同时对目前国内国际形势带来的挑战踊跃建言献策。

    2021年11月11日,牢记初心使命的政治宣言——《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正式出台。

    结合材料,说明“中国式民主”是如何在《决议》的出台过程中发挥作用的?

  • 14.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2017年12月15日20时22分,2022年北京冬奥会会徽“冬梦”(左图)、冬残奥会会微“飞跃”(右图)亮相国家游泳中心“水立方”。据悉,北京冬奥会和冬残奥会两个会徽同步征集设计。北京冬奥组委通过借鉴2008年奥运会和近几届冬奥会和冬残奥会经验、组织设计师参与体验冬季运动等价段,从中获取灵感。最终,由中央美术学院副教授林存真精心设计的冬奥会会微“冬梦”和冬残奥会会徽“飞跃”脱颖而出。

    “冬梦”——会徽以汉字“冬·为灵感来源,运用中国书法的艺术形态,将厚重的东方文化底蕴与国际化的现代风格融为一体,呈现出新时代的中国新形象、新梦想,传递出新时代中国为办好北京冬奥会,圆冬奥之梦,实现“三亿人参与冰雪运动”目标,圆体育强国之梦、推动世界冰雪运动发展,为国际奥林匹克运动作出新贡献的不懈努力和好追求。

    “飞跃”——会微设计乘承展现举办地文化、体现以运动员为中心的理念,将中国书法艺术与冬残奥会体育运动特征结合起来。上半部分线条刚劲曲折,下半部分柔美国满,寓意运动员经过顽强拼搏、历经坎坷最终达到目标获得圆满成功。会徽展现了运动员不断飞跃,超越自我,奋力拼搏,激励世界的冬残奥精神。

    2022年北京冬奥会和冬残奥会会徽“冬梦”“飞跃”,以自信的方式告诉世界:中国人要梦圆冬奥、放飞理想,为奥林匹克和世界冰雪运动发展贡被自己的热情和智慧!

    材料二:解决台湾问题、实现祖国完全统一,是党矢志不渝的历史任务,是全体中华儿女的共同愿望,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然要求。

    海峡两岸文化同属于中华文化。中华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命脉,是凝聚两岸同胞的血脉。自古以来,两岸就有着密切的历史文化渊源,儒学是两岸共同文化根基之一,两岸同胞具有共同民族文化传统,两岸同胞同根同源、同文同宗、心之相系、情之相融,中华文化是两岸同胞心灵的根脉和归属。两岸同胞要共同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推动其实现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要秉持同胞情、同理心,以正确的历史观、民族观、国家观化育后人,弘扬伟大民族精神。推动两岸同胞共同弘扬中华文化,促进心灵契合。

    1. (1) 结合材料一,说明我国冬奥会与冬残奥会会散设计理念是如何实现文化创新的。
    2. (2) 结合材料二,并运用文化生活知识,说明为什么中华文化具有凝聚两岸同胞,促进和平统一的力量。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