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高中生物 /人教版(2019) /必修2 遗传与进化 /第4章 基因的表达 /第2节 基因表达与性状的关系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高中生物人教版(2019)必修二第4章第2节 基因表达与性状...

更新时间:2023-04-26 浏览次数:36 类型:同步测试
一、题组一细胞分化与基因表达的关系
  • 1. 下列有关基因表达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 基因通过控制蛋白质的合成而使遗传信息得到表达 B . 细胞中的基因都通过控制蛋白质的合成进行了表达 C . 蛋白质合成旺盛的体细胞中,核DNA多,mRNA也多 D . 细胞出现生理功能上稳定的差异,直接原因是基因表达的差异
  • 2. 下图表示人体部分细胞所经历的生长发育的各个阶段,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 . 细胞甲的分裂能力最强,分化程度最高 B . 过程①②中均发生了遗传物质的改变 C . T细胞与B细胞内所含的基因不同 D . 细胞因子作用于膜受体体现生物膜的信息交流功能
  • 3. 如图表示人体内干细胞的增殖分化。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 . 干细胞与白细胞的基因型不同,但合成的mRNA和蛋白质的种类相同 B . 血小板和红细胞内遗传信息的流动方向是DNA→DNA→RNA→蛋白质 C . 图示所有的细胞中,干细胞具有细胞周期,而且其分裂能力较强 D . 白细胞能够穿过血管壁去吞噬病菌,这是因为细胞膜具有选择透过性
二、题组二基因与性状间的关系
  • 4. 豌豆粒由于其控制合成淀粉分支酶的基因中插入外来的DNA片段而不能合成淀粉分支酶,使得豌豆粒不能合成淀粉而变得皱缩。此事实说明了(   )
    A . 基因能直接控制生物体的性状 B . 基因是生物体性状的载体 C . 基因可以通过控制酶的合成来控制代谢过程,进而控制生物体的性状 D . 基因可以通过控制蛋白质的结构来控制生物体的性状
  • 5. 关于基因、蛋白质与性状之间关系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 . 生物体的性状完全由基因控制 B . 蛋白质的功能可以体现生物性状 C . 蛋白质的结构可直接影响生物性状 D . 基因与性状不都是简单的线性关系
  • 6. 下图为脉孢霉体内精氨酸的合成途径示意图,从图中可得出(   )

    A . 一种物质的合成只受一个基因的控制 B . 基因可通过控制酶的合成来控制代谢 C . 若基因②不表达,则基因③和④也不表达 D . 若基因③不存在,则瓜氨酸仍可合成精氨酰琥珀酸
  • 7. 根据表中基因1和基因2的表达产物判断,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基因

    转录产物

    翻译产物

    基因1

    RNA1

    血红蛋白

    基因2

    RNA2

    呼吸酶

    A . 人体体细胞中,RNA1和RNA2不可能同时存在 B . 人体体细胞中,RNA1和RNA2一定同时存在 C . 基因1通过控制蛋白质的结构直接控制生物的性状 D . 基因1和基因2表达过程所需的能量只能由线粒体提供
  • 8. 人类白化病和苯丙酮尿症是由于代谢异常引起的疾病,下图表示在人体代谢中产生这两类疾病的过程。由图不能得出的结论是(   )

    ①基因可以通过控制蛋白质的结构来控制生物的性状

    ②基因可以通过控制酶的合成来控制生物的性状

    ③一个基因只能控制一种性状

    ④一个性状可以由多个基因控制

    A . ①② B . ①③ C . ②③ D . ③④
  • 9. 研究发现,某动物从少量摄取毒品到觅毒成瘾的过程中,与神经系统功能相关的某些基因碱基序列没有改变,但基因甲基化水平显著增加,从而引起基因表达发生改变,造成觅毒成瘾。这种由于基因甲基化修饰引起动物行为改变的现象属于(   )
    A . 表观遗传 B . 基因突变 C . 染色体变异 D . 性状分离
  • 10. 牵牛花的颜色可随液泡中的酸碱度不同而发生变化,如液泡中的花青素在碱性时显蓝色,中性时显紫色,酸性时显红色,生理机制如下。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 可以用牵牛花朵做实验材料观察细胞中的染色体形态和数目 B . 图中a、b过程都遵循碱基互补配对原则且同时进行,也能够发生在原核细胞中 C . 牵牛花在清晨时开蓝花,中午转为紫色,傍晚则可能为红色 D . 蛋白R是一种载体蛋白,说明基因通过控制蛋白质的结构直接控制生物性状
  • 11. 某种兔子的毛色黑色(W)和白色(w)是一对相对性状。两只黑色兔子交配得到的子代,放在-15 ℃环境中成长,表现为黑色;若放在30 ℃环境中成长,则表现为白色。这样的白色兔子产生的子代再放在-15 ℃环境中,依然表现为黑色。这种由于环境的影响导致表型与某种基因的表型相似的现象在遗传学中称为“表型模拟”。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 . 在“表型模拟”中,兔子毛色的相关基因并没有发生变异 B . 子代白色兔子的出现,可能是在色素形成的过程中某些酶的活性受到影响 C . 在30 ℃环境中成长的白色兔子都是纯合子 D . 基因决定生物性状,而性状形成的同时还受到环境的影响
  • 12. 当人体细胞受到某些因素影响,其内的DNA 分子受损时,细胞会通过特殊途径修复或清除受损DNA。该过程的关键是一种核基因P53,它被称为细胞的“基因组卫士”。其相关过程如图,请据图回答问题。

    1. (1) 图中①指的是过程。此过程中可充当模板的有
    2. (2) 图中②过程需要酶,产生的lncRNA之所以称为非编码长链,是因为它不能用于过程,只能起到调控作用。
    3. (3) 据图可知,P53蛋白还可以启动细胞内的修复酶基因。DNA分子进行修复所需要原料是四种,同时亦遵循原则。
    4. (4) 据图可知,P53蛋白还具有功能,进而阻止DNA的复制。
    5. (5) 若某DNA分子损伤未完全修复,导致某种酶无法正常合成,而影响到生物的性状,这种基因对性状的控制可称为(填“直接”或“间接”)控制。除此之外,基因还可以通过控制来控制生物的性状。
  • 13. 下面为基因与性状的关系示意图,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 (1) 通过①过程合成mRNA,在遗传学上称为
    2. (2) 在真核细胞的细胞核中,①过程的mRNA通过进入到细胞质中,与结合在一起指导蛋白质的生物合成。
    3. (3) ②过程称为,需要的物质和结构有
    4. (4) 在玉米的叶肉细胞中,能够进行过程①的细胞结构有
    5. (5) 基因对性状的控制是通过控制蛋白质的合成实现的。白化病是由于缺乏合成黑色素的酶所致,这属于基因对性状的(填“直接”或“间接”)控制。
    6. (6) 从图中可以分析得知,生物的性状具有多样性的直接原因是,根本原因是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