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高中生物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山东省潍坊市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开学测试生物试题

更新时间:2023-04-26 浏览次数:69 类型:开学考试
一、单选题
  • 1. 细胞学说的建立是生物学发展史的里程碑之一,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 细胞学说阐明了生物界的统一性 B . 细胞学说的问世是几代科学家共同努力的结果 C . 细胞学说使生物学研究进入细胞水平,并为后来进入分子水平打下基础 D . 细胞学说是通过不完全归纳法得出的,因此可信度不高
  • 2. 生物学科的发展离不开显微镜,下图是在显微镜下观察到的三种细胞图像,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 . 图1所示细胞可以用于观察植物细胞的质壁分离过程 B . 图2所示细胞与图1所示细胞结构上的区别是不具有细胞壁、液泡和叶绿体 C . 图示三种细胞必须在高倍显微镜下才能观察得到 D . 图示三种细胞遗传物质相同,储存遗传物质的场所也相同
  • 3. 水和无机盐对机体有重要的作用,以下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 . 细胞中的自由水是细胞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 B . 细胞中结合水增多不利于细胞抵抗干旱环境 C . 人体血液中K+的含量太低时,会出现抽搐等症状 D . 人体通过静脉输入药物时,可用质量分数为0.9%的氯化钠溶液作为药物的溶剂
  • 4. “支架”和“骨架”对细胞的结构和功能有重要影响,以下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 . 多聚体和对应的单体都是以碳链为基本骨架 B . 中心体膜以磷脂双分子层为基本支架 C . 组成细胞骨架的化学成分主要是纤维素 D . 细胞骨架锚定并支撑着许多细胞器,使细胞器完全固定
  • 5. 下图为细胞膜的结构模式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 细胞膜主要是由脂质和蛋白质组成的 B . ①由磷脂分子构成,磷脂分子可以侧向自由移动 C . 蛋白质B与①结合的部位具有亲水性 D . 若②表示糖链,则该成分与细胞间的信息传递有关
  • 6. 下图为细胞核亚显微结构照片,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 . 结构1为核膜,其外膜可与高尔基体直接相连 B . 结构2是遗传物质的主要载体 C . 结构3为核孔,能选择性的让某些大分子物质进出 D . 细胞核是细胞代谢和遗传的中心
  • 7. 下列关于“观察叶绿体和细胞质的流动”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 可小心撕取菠菜叶片下表皮细胞观察叶绿体 B . 高倍镜下可观察到叶绿体由两层膜构成,内部有许多类囊体堆叠形成的基粒 C . 供观察用的黑藻,事先应放在光照、室温条件下培养 D . 黑藻是一类原核生物,制作临时装片时可直接将叶片放在载玻片的清水中
  • 8. 植物的花冠具有鲜艳的颜色是由于其细胞中含有花青素。将某种植物的红色花瓣放到清水中,水的颜色没有明显变化,若对其进行加热,随着温度的升高,水的颜色逐渐变红。下列相关说法错误的是(   )
    A . 花青素存在于植物细胞的液泡中 B . 花青素能通过活细胞的原生质层 C . 加热能使生物膜失去选择透过性 D . 加热后花青素通过生物膜时不需要载体蛋白协助
  • 9. 钠钾泵是一种具有ATP水解酶活性的载体蛋白,当Na+与载体蛋白上的相应位点结合时,载体蛋白的酶活性被激活,进而发生如图过程。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 据图分析钠钾泵运输钠、钾离子的方式为主动运输 B . 钠钾泵去磷酸化的过程释放能量,用于合成ATP C . 钠钾泵被磷酸基团磷酸化后,其空间结构会发生改变 D . 钠钾泵有利于细胞吸收更多的钾离子、排出更多的钠离子
  • 10. 在适宜的温度、pH条件下,将一定量的淀粉酶加入盛有淀粉溶液的试管中,测得试管内淀粉剩余量随时间的变化如下图中的曲线b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 若开始时加入了更多的淀粉酶,则曲线变化可能如图中a所示 B . 若开始时加入一些酶抑制剂(与淀粉竞争酶的活性部位),则曲线变化可能如图中c所示 C . 若升高反应温度,则曲线变化可能如图中c所示 D . 随着反应的进行,淀粉剩余量逐渐减少,反应速率一直不变
  • 11. 在对光合作用原理的探索历程中,科学家做过很多经典实验。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 恩格尔曼的实验直接证明了叶绿体能吸收光能用于光合作用放出O2 B . 希尔证明了叶绿体在适宜条件下能发生水的光解,并伴随有ATP的合成 C . 鲁宾和卡门用18O分别标记H2O和CO2证明了光合作用产生的O2来自于H2O D . 卡尔文利用14C标记的14CO2探明了暗反应阶段CO2中的碳转化为有机物中碳的途径
  • 12. “分子马达”是分布于细胞表面或存在于细胞内部的一类可反复使用的蛋白质,它们与ATP结合后能促使ATP转化为ADP,从而引起自身构象发生改变,使与其结合的分子产生移动。肌肉收缩、物质运输、细胞分裂等生命活动都依赖于“分子马达”的做功推送。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 参与Ca2+主动运输的载体蛋白属于“分子马达” B . “分子马达”参与的生命活动往往是耗能的 C . “分子马达”能够降低ATP水解所需的活化能 D . 以上事例说明,蛋白质的空间构象一旦发生改变,其生物活性必定会丧失
  • 13. 下列与细胞周期相关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 连续分裂的细胞,从一次分裂完成时开始,到下一次分裂完成时为止,为一个细胞周期 B . 在一个细胞周期中,分裂间期的时间明显比分裂期长 C . 根据染色体的行为,可将有丝分裂过程分为前期、中期、后期、末期四个时期 D . 若细胞中每条染色体上含有两个DNA分子,则该细胞一定处于分裂前期
  • 14. 在成熟的生物体内存在多种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都具有明显差异的细胞,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是(   )
    A . 不同细胞中遗传物质的种类不同 B . 不同细胞中遗传物质的含量不同 C . 不同细胞中遗传物质的表达情况不同 D . 不同细胞的全能性不同
  • 15. 在人体内每天大约有2000~3000亿个细胞死亡。尽管凋亡细胞经常大量产生,但在体内组织中很难观察到,这是因为细胞凋亡耦联胞葬作用。胞葬作用是指吞噬细胞高效吞噬、清除凋亡细胞的过程。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 . 细胞凋亡就是细胞“吃掉”自身受损或功能退化的结构和物质 B . 人体中细胞的自然更新是通过细胞凋亡完成的 C . 在发挥胞葬作用时吞噬细胞内溶酶体酶含量增加 D . 细胞凋亡和胞葬作用对于人体维持内部环境的稳定十分关键
  • 16. 叶类蔬菜表面常残留水溶性有机农药,有些人认为清水浸泡一段时间可以将其有效去除。现取同一种新鲜蔬菜若干,浸入一定量纯水中,每隔一段时间,取出一小片菜叶,测定其细胞液浓度,将实验结果绘制成如图所示的曲线。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 . ab段细胞吸水,液泡体积有所增大 B . b点时没有水分子进出液泡 C . bc段细胞质壁分离复原,细胞体积将恢复正常 D . 此实验结果能说明清水浸泡可以起到良好的去除有机农药的效果
  • 17. 在小鼠肝脏、脂肪组织、骨髓、性腺等处细胞中,除存在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外还存在磷酸戊糖途径,该途径是指葡萄糖经过一系列反应,产生NADPH、CO2和多种有机物的过程。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 小鼠吸入18O2 , 在尿液中可检测到H218O,呼出的气体中也可能含有C18O2 B . 小鼠剧烈运动时,细胞产生的CO2都在细胞质基质中形成 C . 与有氧呼吸相比,葡萄糖经磷酸戊糖途径产生的能量少 D . 向小鼠体内注射14C标记的葡萄糖可追踪磷酸戊糖途径中各种有机物的生成
二、多选题
  • 18. 下列关于生命科学研究方法及相关内容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 利用差速离心法分离哺乳动物成熟红细胞的各种细胞器 B . 利用显微镜拍摄的口腔上皮细胞照片属于物理模型 C . 利用荧光标记法研究细胞膜的流动性 D . 通过对比实验探究酵母菌细胞呼吸的方式
  • 19. 外泌体是一种包含了复杂RNA和蛋白质的具膜小泡,参与细胞通讯、细胞迁移等,其形成过程大致为:①细胞膜凹陷形成细胞内小泡;②细胞内小泡进一步发展形成多泡小体;③多泡小体与细胞膜融合释放外泌体。受体细胞可以通过特异性受体识别外泌体。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 外泌体包含的物质都是在核糖体上合成的 B . 外泌体形成、释放和受体细胞识别外泌体的过程均体现了膜的流动性 C . 外泌体由RNA和蛋白质组成,其结构类似于核糖体 D . 外泌体可能会成为理想的大分子药物载体
  • 20. 氧气进入线粒体内膜后几乎都能被有氧呼吸消耗,但仍有1%~2%的氧气被不完全还原而形成超氧自由基,这些超氧自由基在相关酶的催化下快速分解成H2O2 , H2O2释放到细胞质基质,导致细胞质自由基的产生。H2O2参与氧化还原反应的各个环节,在生理过程中是不可或缺的,但细胞内积累过多H2O2会导致细胞衰老。下列相关推测正确的是(   )
    A . 绝大多数O2被NADPH彻底还原成为水的同时释放大量能量 B . 肝脏细胞能消耗O2 , 也能产生O2 C . 自由基的产生是一种正常的生命现象 D . 过多的自由基通过攻击和破坏细胞内多种分子导致细胞衰老
三、综合题
  • 21. 生酮饮食是指糖类含量非常低(2%~5%)、蛋白质含量适中、脂肪含量高的饮食,这一饮食方式具有降低体重,改善肥胖的作用,并可用于辅助治疗某些疾病。
    1. (1) 细胞中的糖类一般是由(元素)构成。过多的糖类摄入会在人体细胞中以的形式储存在肝脏和肌肉中。生酮饮食通过严格控制糖类摄入比例改善机体肥胖的机理是
    2. (2) 生酮饮食中蛋白质的种类必须丰富多样,否则可能会影响人体自身蛋白质的合成,从氨基酸来源的角度分析,原因是
    3. (3) 肿瘤化疗所致血小板减少症(CIT)是癌症患者接受化学药物治疗后的常见并发症,近期我国科研人员研究生酮饮食对于CIT模型小鼠的影响,进行了如下实验:

      分组

      第一组

      第二组

      第三组

      处理方法

      正常饮食饲喂                  

      正常饮食饲喂CIT模型小鼠

      生酮饮食饲喂CIT模型小鼠

      ①第一组为正常对照组,请将实验补充完整:

      ②检测到各组血小板数(×109/L)如图:

      实验结果说明,生酮饮食对CIT模型小鼠的影响是

  • 22. 溶菌酶是一种由动物细胞合成并分泌的单肽链蛋白质,它能溶解细菌的细胞壁从而使细菌解体。动物不同部位分泌的溶菌酶在结构上存在一定差异,研究人员比较了肾溶菌酶和胃溶菌酶的氨基酸组成,结果如下表:


    氨基酸数目

    第80位天冬酰胺氨基酸

    第75位天冬氨酸

    第50位谷氨酸

    精氨酸数目

    肾溶菌酶

    130

    -

    -

    -

    3

    胃溶菌酶

    130

    +

    +

    +

    8

    注:“+”表示是此氨基酸,“-”表示否

    1. (1) 氨基酸通过(结合方式)形成溶菌酶,这些氨基酸形成溶菌酶的过程中,生成分子的水。根据表中数据,仅从氨基酸的角度分析,肾溶菌酶和胃溶菌酶在功能上存在差异的原因是
    2. (2) 科学家通过3H标记的亮氨酸探究溶菌酶合成和分泌的过程,该种方法称为。溶菌酶首先在开始多肽链的合成,细胞中可为此过程提供能量的场所有
    3. (3) 科学家研究发现,面向内质网一侧的高尔基体膜成分与内质网膜成分类似,面向细胞膜一侧的高尔基体膜成分与细胞膜成分类似。由该事实推测高尔基体在溶菌酶的合成和分泌过程中的作用是
    4. (4) 溶菌酶可被用于细菌引起的疾病的治疗,但是对具细胞壁的真菌引起的疾病不发挥作用,原因是
  • 23. 将番茄和水稻幼苗分别培养在含下列无机盐的营养液中一段时间后,测量营养液中离子浓度占初始浓度的百分比,结果如下表所示。下图表示番茄根细胞对某矿质元素的吸收与氧分压的关系。

    离子种类

    Mg2+

    Ca2+

    SiO44-

    K+

    PO43-

    Na+

    水稻

    115%

    121%

    6%

    20%

    21%

    16%

    番茄

    76%

    62%

    126%

    23%

    25%

    20%

    1. (1) 水稻细胞吸收水分的方式是,培养一段时间后水稻培养液里的Mg2+和Ca2+浓度高于初始浓度,原因是
    2. (2) 图中AB段随氧分压升高,番茄对离子的吸收速率逐渐增大的原因是。影响BC段吸收速率的主要限制因素是
    3. (3) 某同学认为Mg是水稻植株生长所必需的元素,理由是在水稻植株中Mg参与构成,请简要写出能验证Mg是水稻植株生长必需元素的实验设计思路:
  • 24. 为探究CO2浓度对植物光合速率的影响,研究人员以大豆、甘薯、花生为实验材料,分别进行三种不同的实验处理:甲组提供大气CO2浓度(375μmol·mol-1),乙组提供CO2浓度倍增环境(750μmol·mol-1),丙组先在CO2浓度倍增的环境中培养60天,测定前一周恢复为大气CO2浓度。整个实验过程保持适宜的光照强度和充足的水分供应,实验结果如图所示。

    1. (1) 研究人员欲了解不同CO2处理条件下甘薯叶绿体中光合色素含量的差异,可分别提取甲乙丙三组甘薯叶绿体中的色素,利用纸层析法分离后,通过比较进行初步判断。随层析液在滤纸上扩散速度最慢的色素主要吸收光。色素含量的多少影响光合作用的光反应阶段,该阶段发生的场所是
    2. (2) 乙组条件下,突然中断CO2供应,叶绿体中C3和C5化合物含量的变化是。中断CO2供应后光反应也会跟着停止,原因是
    3. (3) 丙组的叶肉细胞中,能合成ATP的细胞器有
    4. (4) 在CO2浓度倍增时,光合作用速率并未倍增,此时限制光合作用速率增加的因素可能是。(答出两点即可)
  • 25. 爪蟾是研究动物细胞增殖的经典材料。已知某种爪蟾的卵原细胞(含26条染色体)能进有丝分裂,它在胚胎期就完成了DNA的复制,但在性成熟前并不进入分裂期。
    1. (1) 细胞增殖是生物体、繁殖、遗传的基础;爪蟾卵原细胞在进入分裂期之前除进行生长和DNA复制外,还进行
    2. (2) 研究人员提取了处于分裂期的幼龄爪蟾体细胞的部分细胞质,注入该爪蟾的一个卵原细胞中,发现该卵原细胞能立即进入分裂期;从处于分裂间期的体细胞中提取部分细胞质,重复上述实验,卵原细胞不能进入分裂期。

      ①处于分裂期的细胞,其细胞质能使卵原细胞立即进入分裂期的原因可能是

      ②实验前,该幼龄爪蟾的卵原细胞的核DNA分子数为;请在下图中画出卵原细胞进入分裂期直到分裂结束的过程中,细胞染色体数目的变化曲线。(要求:标注具体时期、染色体数目)

    3. (3) 荧光标记法可用于细胞分裂过程中染色体行为的观察。用红色荧光标记进入分裂期的爪蟾细胞的染色体,若显微照片显示,则可判断细胞正处于有丝分裂的中期。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