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高中思想政治 /高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2023年高考政治二轮复习专练:02 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

更新时间:2023-02-22 浏览次数:75 类型:二轮复习
一、单选题
  • 1. (2023·浙江) 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以后,党领导人民“没收官僚资本建立国营经济”“进行土地改革废除封建土地制度”“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改造”,走上了社会主义道路。这意味着我国()

    ①建立了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政权

    ②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第一次飞跃

    ③对生产资料私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取得决定性胜利

    ④社会主要矛盾发生了变化

    A . ①② B . ①④ C . ②③ D . ③④
  • 2. (2023·广东模拟) 小明同学收藏了一组纪念邮票:党的八大,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党的十三大,党的十四大。他想根据每一次党代会的主要内容确定几个关键词,你认为合适的关键词分别是( )
    A . 主要矛盾、中国特色、初级阶段、市场经济 B . 经济建设、改革开放、中国特色、科学发展 C . 中国特色、经济建设、改革开放、科学发展 D . 主要矛盾、改革开放、初级阶段、市场经济
  • 3. (2023·广东模拟) 习近平在五四运动1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指出,五四运动以彻底反帝反封建的革命性,追求救国强国真理的进步性、各族各界群众积极参与的广泛性,推动了中国社会进步,下列属于五四运动积极意义的是(   )

    ①是中国旧民主主义革命走向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转折点

    ②促进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

    ③探索出一条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革命道路

    ④中国革命因此有了强大的主心骨

    A . ①② B . ①③ C . ②④ D . ③④
  • 4. (2023·广东模拟) 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下列选项不能体现这一点是(   )
    A . 新民主主义革命取得伟大胜利,为社会主义革命准备了条件 B . 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C . 中国共产党带领人民完成社会主义改造,在经济文化落后的大国建立了社会主义制度 D . 党的八大确立了当时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规定了根本任务,全面建设取得巨大成就
  • 5. (2022高一上·拉萨期末) 1953年,中共中央提出了过渡时期的总路线,主要内容包括(   )

    ①逐步实现社会主义工业化
    ②提出对农业、手工业、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
    ③决定召开第一次全国人民大会
    ④制定了新中国第一部宪法

    A . ①③ B . ③④ C . ①② D . ②④
  • 6. (2022高一上·拉萨期末) 从领导新民主主义革命,到开展社会主义革命,再到改革开放进行新的伟大革命,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创造了一个又一个奇迹。下列关于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关系的表述正确的是(   )

    ①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就是中国革命的终结
    ②社会主义革命可以合并在新民主主义革命阶段完成
    ③新民主主义革命是社会主义革命的必要准备
    ④社会主义革命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必然趋势

    A . ①② B . ②③ C . ①③ D . ③④
  • 7. (2022高一上·拉萨期末) 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中国共产党成立之前,中国社会各阶级、各阶层也一直同外国侵略者和本国封建统治者进行着斗争,但却没有成功。其原因在于他们存在着根本性弱点,表现在(   )

    ①没有认清革命的对象,不能团结真正的朋友以打击真正的敌人
    ②他们是不占有生产资料而靠出卖劳动力谋生的阶级
    ③没有广泛地发动人民群众特别是工农群众,未能形成有组织、持久的群众运动
    ④人数太少,分布太广,不能集中力量

    A . ①③ B . ①④ C . ②③ D . ②④
  • 8. (2022高一上·高县月考) 二战后,社会主义国家充满向上发展的活力。到1952年,我国国营工业产值在全国现代工业总产值中的比重,已经增加到56%,国营经济在国家经济生活中已居于相对强大的地位。但受小农经济的局限,农业生产增产潜力有限,无力为国家工业化积累资金和扩大工业品的市场。由此可见,从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的历史必然性有 (   )

    ①国际形势有利于中国加快向社会主义阵营的转变

    ②社会主义国营经济成为社会经济中的主导性因素

    ③个体农业经济难以适应国家现代化建设的新形势

    ④国家积累了利用、鼓励和管理私营工商业的经验

    A . ①② B . ①④ C . ②③ D . ③④
  • 9. (2022高一上·高县月考) “一唱雄鸡天下白。”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这是中国有史以来最伟大的事件,中华民族任人宰割、饱受欺凌的时代一去不复返了,人民成为国家、社会和自己命运的主人。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 (   )

    ①为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提供了物质基础

    ②彻底结束了旧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历史

    ③实现了中国从几千年封建专制政治向人民民主的伟大飞跃

    ④为实现由旧民主主义向新民主主义的过渡创造了前提条件

    A . ①② B . ①④ C . ②③ D . ③④
  • 10. (2022高一上·泸县月考) 2022年7月1日,是中国共产党成立101周年纪念日。站在历史的交汇点上,回顾历史,才能更好地开创未来。中国共产党的诞生是开天辟地的大事变,中共创建正是百年党史的开端与源头。下列属于中国共产党诞生条件的是(   )

    ①十月革命一声炮响,给中国送来了马克思列宁主义

    ②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近代中国,资本主义道路走不通

    ③无数仁人志士探索复兴之路失败,未能改变旧中国的社会性质

    ④五四运动的爆发为中国共产党成立做了思想上干部上的准备

    A . ①② B . ①④ C . ②③ D . ③④
  • 11. (2022高一上·泸县月考) 当一位在旧中国被称为“纺织大王”的资本家被问到为什么自愿接受社会主义改造、走社会主义道路时,他说:“是的,我是一个资本家,但我首先是一个中国人。”他回顾了自己在旧中国梦想兴办民族工业救国图强却受尽帝国主义和官僚资本挤压的历程,又历数了新中国的建设成就,感慨地说:“没有共产党,不走社会主义道路,哪能有今天?”这说明(   )

    ①资本主义工商业难以适应国家工业化建设的需要

    ②国营经济成为新中国社会经济中的主导性因素

    ③建立强大的社会主义国家是中国人民共同的愿望

    ④走社会主义道路是人民的选择

    A . ①② B . ①③ C . ②④ D . ③④
  • 12. (2022高一上·泸县月考) 在全民族抗日战争时期,为了回答中国向何处去的问题,毛泽东同志指出中国革命的历史进程,第一步是进行新民主主义的革命,第二步才是进行社会主义的革命,只有完成前一个革命,才有可能去完成后一个革命,这两个阶段必须互相衔接。下列关于这两个阶段的关系表述正确的是(   )

    ①新民主主义革命是社会主义革命的必要准备

    ②社会主义革命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必然趋势

    ③新民主主义革命是世界无产阶级革命的一部分

    ④社会主义革命完成了有史以来最为广泛而深刻的变革

    A . ①② B . ①④ C . ②③ D . ③④
  • 13. (2022高一上·泸县月考)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新中国的成立是一次“逆天改命”:逆的是西方列强的天,改的是中华民族的命。“我命由我不由天”,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具有五千多年文明的社会主义中国在二十世纪发出的最强音。由此可见(   )

    ①社会主义革命的胜利得到了广大人民的拥护和支持

    ②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改变了受人欺凌的悲惨命运

    ③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只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才能发展中国

    ④新中国的成立使中华民族以崭新的姿态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A . ①② B . ②④ C . ①③ D . ③④
  • 14. (2022高一上·浙江月考) 为积极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讲好“大思政课”的要求,某校组织开展“讲一个故事、写一份心得”活动,让史料成为思政“教材”,把道理讲深、讲透、讲活。下列对应正确的是(   )

    ①十月革命胜利——社会主义实现了空想到科学的伟大飞跃

    ②新中国的成立——实现了中华民族从“东亚病夫”到富起来的伟大飞跃

    ③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初步探索——有利于开创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④生产资料私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中国革命“分两步走”战略构想的具体举措

    A . ①② B . ①④ C . ②③ D . ③④
  • 15. (2022高一上·浙江月考) 李大钊在《狱中自述》中写道:“惟吾中国,自鸦片战役而后,直到于今,中国民族尚困轭于列强不平等条约之下,而未能解脱。”这表明,在当时(   )

    ①中国仍处于日趋没落的封建专制统治下

    ②帝国主义与中华民族的矛盾是社会主要矛盾

    ③中国人民缺乏革命政党的领导和科学理论的指导

    ④争取民族独立、人民解放是中国人民的历史任务之一

    A . ①② B . ③④ C . ②④ D . ①③
  • 16. (2022高一上·浙江月考) 中国共产党的诞生,成为中国历史上开天辟地的大事变,从此,中国革命面貌焕然一新。对此   时的“新”理解正确的是(   )

    ①中国人民的反抗斗争有了主心骨    
    ②旧民主主义革命有了新的领导力量

    ③逐步探索出新民主主义革命道路         
    ④夺取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胜利

    A . ①② B . ③④ C . ①③ D . ②④
  • 17. (2022高一上·浙江月考) 有人说,1911 年,一道闪电划过,却黑暗依旧;1921 年,中国终于迎来了曙光;1949年,中国实现了伟大飞跃。下列对这句话中所蕴含的信息解读正确的是(   )

    ①资产阶级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也不能救中国

    ②只有中国共产党才能领导中国人民取得中国革命的胜利

    ③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国社会的发展方向

    ④辛亥革命推翻清王朝并改变了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性质

    A . ①② B . ①④ C . ③④ D . ②③
  • 18. (2022高一上·和平期末) 如果请你参与以“新中国成立”为主题的纪录片拍摄,你会重点描述的历史瞬间是(   )
    A . 北京青年学生游行示威,抗议巴黎和会 B . 毛泽东按动电钮,第一面五星红旗冉冉升起 C . 四川省新农乡举行农业生产合作社入社报名大会 D . 香港胜利回到祖国怀抱,洗刷了中华民族百年耻辱
  • 19. (2022高一上·和平期末) 新民主主义思想和理论以反帝反封建的革命目标接续了旧民主主义革命未竞的事业,又以无产阶级的领导取代资产阶级的领导,表现了新旧革命的嬗变,同时,它赋予资产阶级性质的民主革命以社会主义的未来前途。上述材料主要阐明(   )
    A . 新旧民主主义革命的主要区别 B . 新旧民主主义革命具有一致性 C . 新民主主义革命是社会主义革命的必要准备 D . 社会主义革命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必然趋势
  • 20. (2022高一上·贵港期末) “我们的使命是以国民革命来解放被压迫的中国民族,更进而谋世界革命,解放全世界的被压迫的民族和被压迫的阶级。”此时的国民革命(   )

    ①任务是实现国家富强

    ②属于社会主义革命

    ③目标是实现人民民主

    ④属于无产阶级革命

    A . ①② B . ①④ C . ②③ D . ③④
  • 21. (2022高一上·延庆期末) 歌曲《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诞生于北京房山霞云岭乡堂上村,从上世纪40年代至今,一直在华夏大地传唱。这首歌反映了(   )

    A . 近代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是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 B . 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进入新时代,中国日益强起来 C . 工人阶级成为反帝反封建的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领导力量 D . 中国共产党救亡图存,领导中国各族人民推翻三座大山
  • 22. (2022高一上·绍兴期末) 在俄国十月革命的影响下,中国的仁人志士把目光从欧美转向苏俄,从资产阶级民主主义转向无产阶级社会主义,开始接受和传播马克思列宁主义。由此可知(   )

    ① 近代中国的历史任务发生了改变

    ② 中国共产党人开始进行社会主义革命

    ③ 中国先进分子看到了解决中国问题的出路

    ④ 中国出现了初步具有共产主义思想的革命者

    A . ②④ B . ③④ C . ①③ D . ①②
  • 23. (2022·海南模拟) 《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指出∶“我国个体农民,特别是在土地改革(1950年冬到1953年春)中新获得土地而缺少其他生产资料的贫农下中农,为了避免重新借高利贷甚至典让和出卖土地,产生两极分化……确有走互助合作道路的要求。随着工业化的发展,一方面对农产品的需要日益增大,一方面对农业技术改造的支援日益增强,这也是促进个体农业向合作化方向发展的一个动力。”这表明经过土地改革后的个体农业经济(   )

    ①迫切需要组织起来发展生产

    ②逐步成为社会经济中的主导性因素

    ③需要进行改造以适应国家工业化建设要求

    ④一定程度上调动了农民的积极性

    A . ①③ B . ①④ C . ②③ D . ②④
  • 24. (2022高一上·高县月考) 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基本国情,决定了中国革命必然要经历民主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两个阶段。下列关于这两个阶段关系的表述正确的是( )

    ①两个阶段相互衔接但任务不同

    ②两个阶段相互独立、互不影响

    ③社会主义革命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必然趋势

    ④社会主义革命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必要准备

    A . ①③ B . ①④ C . ②③ D . ②④
  • 25. (2022高一上·大连期末) 从播下革命火种的红船,到领航复兴伟业的巨轮,中国共产党带领人民在百年奋斗历程中取得了举世瞩目的辉煌成就,书写了波澜壮阔的历史画卷。中国共产党的诞生(   )
    A . 给中国送来了马克思列宁主义 B . 使中国人民的斗争有了主心骨 C . 是中国旧民主主义革命走向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转折点 D . 实现了中国从几千年封建专制政治向人民民主的伟大飞跃
  • 26. (2022高一上·四川月考) 以下是某同学绘制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过程年代尺,还尚未完成,下列对①②③④处依次解读正确的是:(   )

    A . 新民主主义革命    改革开放    新时代社会主义    全面小康社会 B . 社会主义改造    对外开放    全面小康社会社会主义    现代化强国 C . 新民主主义革命    建立经济特区    社会主义现代化     全面小康社会 D . 社会主义改造    改革开放    新时代社会主义    现代化强国
  • 27. (2022高一上·四川月考) 习近平总书记在十八届中央政治局第一次集体学习时进一步论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与毛泽东思想的关系。他强调:“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一定不能丢,丢了就丧失根本。”习总书记的讲话可以说明(   )
    A . 毛泽东思想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思想根源 B . 毛泽东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具体实践相结合的产物 C . 毛泽东思想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是党集体智慧的结晶 D . 毛泽东思想完全适应21世纪世界和中国变化的新形势
  • 28. (2022高一上·四川月考) 邓小平所指出,完成社会主义改造“不但根本改变了中国的命运,也改变了世界的形势。”是中国历史上最伟大和最深刻的社会变革,邓小平的观点表明社会主义改造(   )

    ①对生产力的发展直接起到了促进作用
    ②使我国由落后的农业国成为先进的工业国

    ③使社会生产力从旧的生产关系的束缚中解放出来
    ④迎合苏联的需要

    A . ①② B . ②④ C . ①③ D . ③④
  • 29. (2022高一上·四川月考) 下列哪些选项实现了中华民族从东亚病夫到站起来的伟大飞跃。(   )

    ①中华人民共和国的诞生
    ②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确立

    ③社会主义建设的全面展开
    ④“一五”计划提前完成

    A . ①②③ B . ②③④ C . ①② D . ①②④
  • 30. (2022高一上·庄河月考)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标志着中国已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进入到(   )
    A . 社会主义社会 B . 资本主义社会 C . 新民主主义社会 D . 共产主义社会
  • 31. (2022高一上·辽宁月考) 1955年9月,钱学森踏上了返回祖国的旅途,在临开船前他对报界说:“我打算竭尽努力,去帮助中国人民建设自己的国家,使我的同胞能过上有尊严和幸福的生活。”中华民族实现从“东亚病夫”到站起来“有尊严”地生活这一伟大飞跃得益于(    )

    ①全面深化改革取得重大突破              
    ②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

    ③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                  
    ④中华人民共和国的诞生

    A . ①② B . ①④ C . ②③ D . ③④
  • 32. (2022高一上·辽宁月考) 马克思曾说:“人们自己创造自己的历史但是他们并不是随心所欲地创造,并不是在他们自己选定的条件下创造,而是在直接碰到的、既定的、从过去承继下来的条件下创造。”下列观点能体现这一思想的是( )

    ①社会主义改造的胜利开启了改革开放的新时期

    ②新民主主义革命为社会主义革命做了必要准备

    ③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为改革开放打下坚实基础

    ④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作出实行改革开放的重大决策

    A . ①② B . ①④ C . ②③ D . ③④
  • 33. (2022高一上·辽宁月考) 2021年11月11日,中国共产党第十九届中央委员会第六次全体会议在北京胜利召开,会议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回首百年党史,我们可以用“4个天地”来形容,即开天辟地、改天换地、翻天覆地、惊天动地。所谓“开天辟地”,就是指中国共产党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完成救国大业。而1921 年便是承担救国大业的开启之年。从上海石库门到嘉兴南湖,一艘小小红船承载着人民的重托、民族的希望,穿过重重惊涛骇浪,成为领航中国行稳致远的巍巍巨轮。中国共产党的诞生(   )

    ①从此以后,中国人民在反帝反封建的革命中有了主心骨

    ②如同一声惊雷响彻大地,给中国送来了马克思列宁主义

    ③意味着中国人民在革命斗争中有了值得信赖的新领导者

    ④标志着中国由旧民主主义革命向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转变

    A . ①③ B . ①④ C . ②③ D . ②④
  • 34. (2022高一上·东营期末) 毛泽东思想是被实践证明了的正确理论原则和经验总结,关于毛泽东思想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①是以毛泽东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集体智慧的结晶

    ②是毛泽东个人创立的中国的马克思主义

    ③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产物

    ④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

    A . ①② B . ②④ C . ①③ D . ③④
  • 35. (2022高一上·东营期末) 下面是1957年刊出的新闻漫画“特快列车”(站台指示标牌注明:“社会主义”,车厢上写有“公私合营、合作化”字样)。其折射的历史是( )

    A . 土地革命的开展 B . 国民经济的恢复 C . 三大改造的完成 D . 工业建设的起步
二、材料分析题
  • 36. (2022高一上·高县月考)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习近平总书记在纪念辛亥革命110周年大会上发表重要讲话时指出,孙中山先生逝世后,中国共产党人继承他的遗愿,同一切忠于他事业的人们共同努力、继续奋斗。经过20多年艰苦卓绝的斗争,中国人民终于夺取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建立了人民当家作主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完成了近代以来中国人民和无数仁人志士梦寐以求的民族独立、人民解放的历史任务,开启了中华民族发展进步的历史新纪元。道路决定命运。百余年历史巨变得出科学结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必须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走自己的路,是党的全部理论和实践立足点,更是党百年奋斗得出的历史结论。

    材料二  俄国十月革命胜利,确立了社会主义生产关系。当时的《土地法令》规定:立刻无偿地没收地主土地、废除地主土地私有制,实行国家土地所有制,一切土地都是全民的财产,土地平均使用,按劳动定额和消费定额分配给劳动者。

    1. (1) 结合材料一,运用中国特色社会的知识,回答为什么说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建立“开启了中华民族发展进步的历史新纪元”。
    2. (2) 结合材料二,简要说明社会主义生产关系的特点。
  • 37. (2022高一上·四川月考)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1949年10月2日,《人民日报》第4版关于中央人民政府成立盛典的专栏文章指出,经历过无数次深重灾难的中华民族与中国人民将永远记得这个珍贵的时刻:它宣布了旧中国完全死亡,宣布了人民的新中国的诞生。

    中国,中国人,将不再是屈辱的殖民地与殖民地奴隶的代名词,而是要永远地受到全世界爱好和平民主的人民的尊敬了;中国人民从此有了屹立于世界和平民主阵营的祖国,有了能保护自己、代表自己的政府;2021年10月1日,习近平在新中国成立72周年讲话中指出,没有任何力量能够撼动我们伟大祖国的地位,没有任何力量能够阻挡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前进步伐。

    结合材料,运用“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的有关知识,说明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对中国的意义。

  • 38. (2022高一上·庄河月考)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新中国成立后,短短三年内根本扭转了国民党反动派留下的混乱局面,实现了政治、经济、社会的稳定。1953年8月,在财经会议上提出了过渡时期的总路线。党的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对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和根本任务作出规定之后,中国集中财力、物力搞建设、谋发展。仅“一五”计划期间,全国就开展了1万多个工矿建设单位的施工,包括156个重点建设项目。独立自主、艰苦创业,愚公移山、改造中国,成为中国人民精神面貌的真实写照。新中国仅仅用了20年时间就基本建立了独立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为现代经济发展奠定了根本基础。

    结合材料,运用“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的确立”的相关知识,分析新中国在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探索过程中取得巨大成就的主要原因。

  • 39. (2022高一上·淄博期末)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1949年10月1日下午三点,中华人民共和国举行开国大典。毛泽东在北京天安门城楼上宣读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公告》,庄严宣告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成立。雄伟的声音,经过无线电广播,立即传遍了长城内外,大江南北,让全中国人民的心一齐欢跃起来。随后,毛泽东亲自按下电钮,新中国第一面五星红旗在天安门广场上冉冉升起。礼炮齐鸣28响,象征着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人民艰苦奋斗的28年光辉历程。

    请结合“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的知识,分析新中国的成立为什么“开启了中华民族发展进步的历史新纪元”。

  • 40. (2022高一上·南安月考) 为何要实现现代化,如何实现现代化,实现什么样的现代化,是近代以来摆在中华民族和中国人民面前的一个历史之问、人民之问、国家之问、时代之问。经过百年艰辛探索和接续奋斗,中国共产党给出的响亮答案是以中国式现代化推进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某班同学围绕“中国式现代化道路”,开展了一系列议题式学习活动。

    运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相关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 (1) 方向决定道路,中国式现代化道路就是一部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请你指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两次飞跃。
    2. (2) 道路决定命运,阐述党领导人民成功走出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世界意义。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