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高中地理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河南省信阳市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开学考试地理试题

更新时间:2023-04-19 浏览次数:20 类型:开学考试
一、单选题
  • 1.  2020年7月23日,执行我国首次火星探测任务的天问一号探测器在海南文昌成功发射,在经历了地火转移、火星捕获和火星停泊阶段后,天问一号探测器成功着陆于火星表面。下表示意火星与地球相关数据比较。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与太阳的距离

    自转周期

    公转周期

    质量

    体积

    黄赤交角

    大气密度

    1.52

    1.03

    1.88

    0.11

    0.15

    1.02

    0.01

    注:表中数值为火星相关数据与地球相应数据的比值。

    1. (1) 天问一号探测器(   )
      A . 发射前是从属于地月系的天体 B . 经过地火转移后脱离太阳系 C . 着陆火星后才成功脱离地月系 D . 被火星捕获后成为环火卫星
    2. (2) 与地球相比,火星表面(   )
      A . 由气态物质组成 B . 外围大气层厚度大 C . 气温日较差大 D . 没有昼夜和季节更替
  • 2. 太阳大气是指人类通过遥感观测手段所能观测到的太阳的部分。目前,太阳大气主要分为4个部分:光球层、色球层、过渡区和日冕层。下图示意太阳大气温度和密度随高度的变化以及某种太阳活动。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 (1) 图示各太阳大气层中(   )
      A . 光球层密度随高度增加而增大 B . 色球层的密度比光球层大 C . 过渡区中出现了温度的最低值 D . 日冕层的温度最高
    2. (2) 图示太阳活动(   )
      A . 出现在光球层,有相对固定的变化周期 B . 出现在色球层,可使无线电通信中断 C . 在日冕层出现时,赤道处夜空可见极光 D . 增多时,表明太阳活动趋于减弱
  • 3. 下图为我国华南地区及世界部分地区维管植物多样性演变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 (1) 图示演变过程表明,维管植物(   )
      A . 出现于志留纪早期 B . 二叠纪时在华南地区繁盛 C . 物种数变化全球一致 D . 未出现过物种数大量减少现象
    2. (2) 图示时段发生在地球上的地质历史事件有(   )
      A . 被子植物大发展 B . 大气层慢慢形成 C . 部分鱼类演变为两栖类 D . 恐龙突然销声匿迹
  • 4. 逆温是指在某些条件下,地面上空的大气出现气温随高度增加而升高的现象。下图示意某地大气温度随高度的变化。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 (1) 该地大气(   )
      A . ①层不易形成对流 B . ②层出现了逆温现象 C . 对流层高度约为2千米 D . ③层臭氧集中
    2. (2) 图示大气层气温垂直分布状况(   )
      A . 常出现于夏季午后的塔里木盆地 B . 导致③层大气污染严重 C . 晴天日出后,②层自下而上逐渐消失 D . 大气能见度高,有利于交通安全
  • 5. 下图为大气热力环流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 (1) 图示大气运动过程(   )
      A . 根本原因是水平气压梯度力 B . 直接原因是地面冷热不均 C . 甲处气温最低 D . 丁处气压最低
    2. (2) 图中各箭头所表示的气流(   )
      A . ①③先出现 B . ②④先出现 C . ①发生在夜晚谷地 D . ③发生在城市郊区
  • 6. 三江平原位于黑龙江省东部,由三江低平原、兴凯湖平原两块完整的大平原和分散的山间河谷平原组成。三江平原受冬季风和夏季风交替控制,形成温带湿润、半湿润季风气候。受人类活动影响,三江平原地区沼泽湿地面积减少,对区域水文过程产生了显著影响。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 (1) 影响三江平原的季风(   )
      A . 仅夏季风参与了海陆间水循环 B . 冬季风仅参与了陆地内循环 C . 冬、夏季风均参与了海陆间水循环 D . 夏季风仅参与了海上内循环
    2. (2) 三江平原沼泽湿地面积减小对区域水文过程产生的影响是(   )
      A . 地表径流量更加平稳 B . 地下水位下降 C . 蒸发量显著增加 D . 降水量明显增加
二、选择题组
  • 7. 下图示意世界某区域洋流分布。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 (1) 与图示洋流相符合的是(   )

      A . B . C . D .
    2. (2) 图示洋流(   )
      A . 使得冬季周边海域易出现大雾 B . 使北上海轮航行速度加快 C . 对沿岸地区有增温增湿作用 D . 会加快所在海域污染物净化
  • 8. 平潭岛位于福建省东部海域,年平均降水量约为1200毫米,年蒸发量是年降水量的1.5倍,8级风天数占全年的四分之一。岛上大多数地区自然植被稀疏,多为矮小的灌草丛,“光长石头不长草”。当地高度重视岛屿的造林绿化工作,对岛内植被进行修复。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 (1) 制约平潭岛植被发育的条件有(   )

      ①大风天数多②干旱③土壤贫瘠④环境差异大

      A . ①②③ B . ②③④ C . ①②④ D . ①③④
    2. (2) 基于平潭岛的环境特点,当地植被修复应当(   )
      A . 选用北方耐旱乔木树种 B . 在海岸带处布局耐盐碱植物 C . 增大树间距以利于通风 D . 选择旱季施工以加快进度
三、综合题
  • 9.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李坝河属长江流域嘉陵江水系,2020年8月18日,李坝河周家坝镇柏杨村纸槽沟段发生山体滑坡,形成堰塞湖。堰塞湖断面以上河流长12.7千米,河槽坡度大,给下游地区的安全带来了潜在威胁。堰塞湖处属于北亚热带向暖温带过渡的气候,年降水量739毫米,降水主要集中在5—9月。滑坡体下伏基岩主要为粉砂质泥岩和泥质粉砂岩,且为顺向坡(岩层倾斜方向和山坡同向)。下图示意“8.18”周家坝镇堰塞湖全貌。

    1. (1) 说明纸槽沟河段易发生滑坡的原因。
    2. (2) 简述“8.18”周家坝镇堰塞湖的形成过程。
    3. (3) 从堰塞湖本身特点的角度,说明其给下游地区安全带来潜在威胁的原因。
  • 10.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重庆主城区位于四川盆地东部的“川东平行岭谷”,为两江(长江、嘉陵江)汇流之地。作为典型的山地大城市,重庆市有着强烈的城市热岛效应。城区内环以内,渝中、大渡口、九龙坡东部等高温区呈组团状分布,而山地和河流所在区域气温较低。

    1. (1) 分析重庆市内环以内形成高温区的主要原因。
    2. (2) 分别说明山地和河流所在区域气温低的原因。
    3. (3) 请为重庆市缓解热岛效应提出可行性措施。
  • 11.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莱州湾是渤海的重要组成部分,属山东半岛西北部的海域。黄河在莱州湾的西北部入海,每年为渤海带来大量的淡水、泥沙及营养物质。莱州湾沿岸经济较为发达,石油、天然气等矿藏丰富;多种鱼虾在此繁殖、索饵、洄游,成为我国北方重要的海产品捕捞地。下图为丰水期和枯水期黄河口及莱州湾海域表层海水盐度空间分布图。

    1. (1) 简述丰水期和枯水期图示海域表层海水盐度空间分布的异同点。
    2. (2) 指出影响图示海域表层海水盐度空间分布的主要因素。
    3. (3) 说出莱州湾沿岸地区开发利用海洋资源可能给海洋环境带来的不利影响。
  • 12.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下图为世界某两区域自然植被分布图,①区域以松、杉类植物为主,树叶缩小为针状;②区域植物种类丰富、垂直结构复杂,藤本植物和附生植物多。

    1. (1) 说出导致①区域与②区域植被类型差异的主导因素,并说明原因。
    2. (2) ②区域植被至今仍保存较为完好,试说明原因。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