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地理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2022-2023学年初中地理商务星球版八年级下册 复习第...

更新时间:2023-02-21 浏览次数:20 类型:复习试卷
一、单选题
  • 1. (2022八下·定远月考)  2月乍暖还寒之时,中国天气网发布了“全国穿衣指南地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 (1) 从“穿衣指南地图”中可以看出,此时我国的气温分布特点是(     )
      A . 从北向南递减 B . 南北温差大 C . 从西向东递减 D . 东西部气温相同
    2. (2) 黑龙江省和海南省穿衣差异大。主要的影响因素是(     )
      A . 纬度位置 B . 海陆位置 C . 地形类型 D . 人类活动
    3. (3) “寒意仍浓,棉服护身”和“昼暖夜寒,衣服叠穿”的分界线大致接近我国(     )
      A . 地势的第一和第二阶梯分界线 B . 400mm等降水量线 C . 亚热带和热带季风气候分界线 D . 一月0〫C等温线
  • 2. (2022八下·永善期中) 读下图,关于甲、乙两区域说法正确的是(   )

    A . 甲区域以亚热带季风气候为主 B . 乙区域的耕地类型为水田 C . 甲区域年降水量高于800毫米 D . 乙区域主要种植水稻、花生和甜菜
  • 3. (2022八下·玉州期中) 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 (1) 根据各地区的地理位置、自然和人文特点不同,可将我国国土划分成(   )大地理区域。
      A . B . C . D .
    2. (2) 平均海拔最高的区域是(   )
      A . B . C . D .
    3. (3) 中国的首都是(   )
      A . 北京 B . 河口 C . 桃花坞 D . 玉林
    4. (4) 甲山脉是(   )
      A . 大容山 B . 秦岭 C . 太行山 D . 阴山
    5. (5) 乙河流是(   )
      A . 曲麻河 B . 额尔齐斯河 C . 黄河 D . 塔里木河
  • 4. (2022八下·玉林期中) “清明时节艾草盛,红藕青团各祭先”。艾草是多年生的草本植物,除了高寒和干旱地区,几乎遍布全国,我国民间自古就有“食艾、饮艾、熏艾”的习俗。“青团”是用艾草的汁液拌进糯米粉,再包裹豆沙等馅料制成的点心。读下图“中国地理分区图”,完成下面小题。

    1. (1) 上图中四大地理区域不适合艾草广泛生长的是(   )
      A . ①② B . ③④ C . ①③ D . ②④
    2. (2) 上图中区域最有可能将“青团”作为清明出行首选食品的是(   )
      A . B . C . D .
    3. (3) 下列叙述与上图中A界线大致吻合的是(   )
      A . 400mm年等降水量线 B . 季风区与非季风区的分界线 C . 第二、三阶梯的分界线 D . 1月份0℃等温线
    4. (4) 确定①地区与②地区界线的主导因素是(   )
      A . 降水 B . 热量 C . 地势 D . 植被
  • 5. (2019八下·贵池期中) 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 (1) 对我国四大区域特征的分析正确的是(  )
      A . A区河湖众多,水网纵横 B . B区气候干旱,沙漠广布 C . C区草场广阔,牧业为主 D . D区多水田,适合种植水稻
    2. (2) D地区与其它A,B,C三大地理区域界限的确定,主导因素是(  )
      A . 热量条件 B . 地形和地势 C . 气温和降水 D . 季风影响
    3. (3) b界限是我国重要的地理分界线,它是(  )

      ①亚热带和暖温带的分界线②半湿润和半干旱地区的分界线

      ③季风区和非季风区的分界线④落叶阔叶林和常绿阔叶林的分界

      A . ①② B . ②③ C . ①④ D . ②④
    4. (4) 导致b线以南与以北地区自然差异的主导因素是(  )
      A . 地形 B . 气候 C . 人口数量 D . 海陆位置
  • 6. (2017八下·山西期末) 下列内容不符合我国南方地区的是(    )

    A . 雨热同期 B . 经济特区 C . 鱼米之乡 D . 灌溉农业
  • 7. (2017八下·临川期末) 根据我国少数民族的分布地区判断,下列说法最可信的是(    )

    A . 朝鲜族同胞说:“我们种的柑橘又大获丰收” B . 壮族同胞说:“泼水节是我们的传统节日” C . 满族同胞说:“我们这有许多好吃的热带和亚热带的水果” D . 藏族同胞说:“我们用青稞酒招待客人”
  • 8. (2017八下·路南期中)

    小芳追随“舌尖上的中国Ⅱ”镜头从上海出发,游览各地,品尝美食,结合下图信息,下列说法不可信的是(    )

    A . ①线路人们饮食习惯以大米为主 B . ②线路经过我国四类干湿地区 C . ③线路穿越地势第三,二,一级阶梯 D . ④线路端午节有赛龙舟、吃粽子习俗
二、综合题
  • 9. (2022八下·南昌期末) 读中国地图,回答下列问题:

    1. (1) 写出下列字母所代表的地理事物的名称:A是山脉,它位于我国二、三级阶梯的分界线上,也是我国季风区与区的分界线;其东侧是我国最大的平原。B是山脉,它是我国南方地区和北方地区的分界线;干湿地区中半湿润区与区分界线。
    2. (2) 图中①是河,它发源于高原,最终流入海。
    3. (3) D处位于我国的地区,该地区农业生产以业为主。
  • 10. (2021八下·郫都期中) 读下列我国四大地理区域示意图回答问题。

    1. (1) 甲图中的(山脉)-(河流)一线与一月0℃等温线接近。
    2. (2) 甲图中②是我国四大地理区域中的地区,该地区年降水量在 mm间,耕地类型主要为(水田/旱地/草地),主要粮食作物是(只填一种)。
    3. (3) 乙图中,A、B两地均种植油菜,其中A地油菜花盛开时间比B地(早/晚)几个月,其主要原因是:A地位于我国地势第级阶梯,海拔,气温
  • 11. (2019八下·施秉月考) 读中国四大地理区域分布图,完成下列问题。

    1. (1) A 、D两区域之间的分界线大致与我国1月 ℃等温线、mm年等降水量线重合。
    2. (2) B区域的自然环境特征是;在本区域有我国最长的内流河是河。
    3. (3) C区域的自然环境特征是;本区域是(少数民族)的聚居地。
    4. (4) 根据“北京气温曲线和降水量柱状图”,说出北京的气候特点:
    5. (5) 在横线上填出各景观所在的地理区域名称。

      a b c   d 

  • 12. (2019八下·施秉月考) 读西北地区略图,回答问题。

    1. (1) 图中③是盆地,是我国面积最大的盆地。
    2. (2) 图中①是(山脉),大致是我国毫米等降水量线经过的地方。
    3. (3) 图中②是(山脉),是我国地势第级和第二级阶梯的分界线。
    4. (4) 图中从A→B→C,降水量逐渐,主要原因是
    5. (5) 西北地区农业以业为主。本区生态环境脆弱,过度放牧等人类不合理活动,容易导致的环境问题是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