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高中思想政治 /统编版(部编版) /必修4 哲学与文化 /第一单元 探索世界与把握规律 /第二课 探究世界的本质 /世界的物质性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统编版2022-2023学年高中政治 必修4哲学与文化 1....

更新时间:2023-02-20 浏览次数:45 类型:同步测试
一、单选题
  • 1. (2023高二下·博爱开学考) 2023年“人脑工程”研究小组将在计算机上制造一个完整人类大脑的模型——“仿真人脑”,“仿真人脑”将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据此有人说,“仿真人脑”也有意识,能够完全取代人。从哲学上看,这一观点(    )
    A . 肯定了意识内容客观与形式主观的统一 B . 否认了人脑是产生意识的生理基础 C . 否认了意识是自然界长期发展的产物 D . 肯定了意识的内容来自客观事物
  • 2. (2023高二下·博爱开学考) 中国古代无数优美的诗篇赋予了月亮以不朽的生命。王维诗云:“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张继诗云:“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苏轼诗云:“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上述诗句能反映作者景随情迁的心境,从哲学上看其原因是(   )
    A . 不同人对客观事物的反映是不同的 B . 意识都是人脑对客观存在的反映 C . 意识是人脑对客观存在的如实反映 D . 意识是物质世界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
  • 3. (2023高二下·博爱开学考) 2019年底我国发射了“天琴计划”第一颗太空引力波探测技术试验卫星。科学家利用这种琴弦-装备的激光干涉测量、惯性传感器等尖端技术,捕捉、感知来自宇宙深处的时空涟漪-引力波信号,将进一步证实爱因斯坦100多年前的预测。实施该计划的哲学依据是(   )

    ① 自然界中的事物是按照自身固有的规律形成和发展的

    ② 宇宙间不存在神或上帝创造世界的活动

    ③ 宇宙间所有的生物都是上帝创造出来的

    ④ 人类的产生是自然界长期发展的结果

    A . ①② B . ①③ C . ②④ D . ③④
  • 4. (2023高二下·博爱开学考) 美国的旅行者2号四十年前拜访了木星,它发回的照片显示:木星表面主要由氢及氨组成,还包含小量的甲烷、水蒸气和其他合成物。木星中央则是一个由硅酸盐岩石和铁组成的核。木星上颜色多姿多彩的云层,显示了木星大气层里变幻莫测的天气。这有力地证明了(   )

    ① 人类社会是物质的       
    ② 不同的事物具有相同的物质结构

    ③ 自然界的物质性         
    ④ 世界的真正统一性在于它的物质性

    A . ①② B . ②③ C . ②④ D . ③④
  • 5. 据古籍记载,中国古代早期专门负责环境保护的部门叫“虞”。“虞”既是机构名,又是官衔名,其很大一部分职能与今天的生态环境部相同,但所管理范围更大,山、林、川、泽的保护与治理,都是“虞”的职责。无论古今,人们都在加强对环境的保护,这主要是基于(   )

    ①自然界的存在和发展有其客观性

    ②自然环境是社会存在发展的基础

    ③人类要顺从自然而不能违背自然

    ④承认自然的客观性是实践的前提

    A . ①③ B . ①④ C . ②③ D . ②④
  • 6. 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物质是不依赖于人的意识,并能为人的意识所反映的客观实在。”对此理解错误的是(    )
    A . 客观实在性是物质的根本属性和存在方式 B . 它承认思维能够正确反映存在 C . 它强调了客观实在性这一物质的唯一特性 D . 它认为物质是不依赖于人的意识的
  • 7. 下图反映了事实命题(指传达经验内容的命题)与自然事物之间的对应关系。这体现了(   )

    ①意识是客观存在在人脑中的能动反映

    ②意识无论是形式还是内容都是客观的

    ③意识活动具有自觉选择性和主动创造性

    ④意识对改造客观世界具有极大促进作用

    A . ①② B . ①③ C . ②④ D . ③④
  • 8. 自古以来,重庆山清水秀的自然风光、厚重深远的文化历史让历代文人墨客留步于此,留下了灿烂诗篇。“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这些源于巴渝的名诗名句流传千古,家喻户晓。这表明(   )

    ①意识的内容可还原社会生活

    ②意识的本质是人脑的机能

    ③意识是对物质世界能动的反映

    ④意识的形式是主观的

    A . ①② B . ①④ C . ②③ D . ③④
  • 9. 焦虑是人类在与环境作斗争及生存适应的过程中发展起来的一种应激情绪。一定程度的焦虑使人在危险的处境中保持适当的警觉,而过度的焦虑反应则会形成焦虑障碍。这说明(   )
    A . 意识具有自觉选择性 B . 只要适度就一定能够健康成长 C . 意识是自然界的产物 D . 意识是对客观存在的能动反映
  • 10.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必须牢固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站在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高度谋划发展"。这是基于(      )

    ①自然界的存在和发展不依赖于人的意志

    ②人类只能适应自然变化,不能改变自然

    ③自然环境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重要前提

    ④人类的破坏活动会使自然界失去客观性

    A . ①④ B . ②③ C . ①③ D . ②④
  • 11. 在2022年6月16日,有77年一遇的七星连珠火爆来袭,时间一到,水星、金星、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和海王星将一字排开。根据八大行星的公转速度和公转轨道数据,可以计算出七星连珠的出现时间,从公元1年到3000年,一共会出现39次七星连珠,平均77年才出现一次,所以难得一见。这说明(      )

    ①物质是运动的,运动是有规律的

    ②运动是物质固有的根本属性和存在方式

    ③宏观物体是各种运动形式的物质载体

    ④思维是对客观存在的正确反映

    A . ①② B . ①④ C . ②③ D . ③④
  • 12. (2022高二下·白水期末) 非洲相继出土了被认为是最早的人类遗骸化石,但最近几年,亚洲和欧洲考古所发现的人类化石的年代并不晚于非洲发现的那些化石。大量化石和文化遗物证明,人类起源于动物界,人类的进化演变是从古猿、直立人、智人到现代人。这表明(    )
    A . 自然界和人类相互依存 B . 自然界和人类社会是有区别的 C . 人类社会是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产物 D . 人类产生前的自然界才具有客观性
  • 13. (2022高二下·白水期末) 有报道称,2023年“人脑工程”研究小组将在计算机上制造一个完整人类大脑的模型“仿真人脑”,“仿真人脑”将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据此有人说,“仿真人脑”也有意识,能够完全取代人。从哲学上看,这一观点(    )
    A . 肯定了意识的内容来自客观事物 B . 肯定了科技能改进和完善意识的形式 C . 否认了意识是人脑创造的产物 D . 否认了人脑是产生意识的生理基础
  • 14. (2022高二下·红河期末)   2022年2月9日,中国航天科技集团有限公司在北京发布的《中国航天科技活动蓝皮书(2021)》显示,2021年,世界航天呈现蓬勃发展态势。全年航天发射活动创历史新高,各领域不断取得新的突破,进入空间、利用空间、探索空间能力持续提升,深化了人类对月球成因和太阳系演化历史的科学认知。这说明(    )

    ①思维与存在具有同一性    

    ②物质与意识相互依赖,相互作用

    ③世界统一于物质    

    ④意识是对物质的正确反映

    A . ①③ B . ①④ C . ②③ D . ②④
  • 15. (2022高二下·商洛期末)   2021年12月,国家语言资源监测与研究中心发布“2021年度十大网络用语”,“觉醒年代”“双减”“破防”“强国有我”等入选。这些网络用语反映的哲学道理是(    )

    ①意识是人们对客观事物的直观反映    

    ②意识是人们对物质世界的能动反映

    ③人能够发挥主观能动性认识事物本质    

    ④意识本质上是客观存在的主观映象

    A . ①② B . ①③ C . ②④ D . ③④
  • 16. (2022高二下·遂宁期末) 当前,随着工业化、城镇化的加速推进,一方面,农业产值占GDP比重持续下降,农民大量向二三产业转移就业;另一方面,各种新产业新业态大量涌现,乡村的价值正在被重新发现,农业的功能被不断挖掘,农民的内涵被全新定义。从农民的内涵被全新定义可以看出(   )

    ①意识内容的变化本质上是人反映方式的变化

    ②没有被反映对象就不可能有任何意识的内容

    ③有什么样的意识内容就有什么样的反映对象 

    ④意识内容的变化根源于社会生活实践的变化

    A . ①② B . ②④ C . ①③ D . ③④
  • 17. (2022高二下·纳雍期末) 2021年10月20日,北京冬奥会火炬接力火种灯,仪式火种台和火炬手服装等首次呈现在国内公众面前。火炬接力火种灯的创意源于"中华第一灯"——西汉长信宫灯。长信宫灯是2000多年前的西汉宫灯,造型轻巧华丽,设计巧妙环保。"长信"指永恒的信念,方圆嵌套象征天圆地方,飞舞的红色丝带环绕火种灯顶部,象征着拼搏的奥运激情。火炬接力火种灯的设计理念表明(   )

    ①意识是客观事物在人脑中的反映

    ②意识的内容是客观的,形式是主观的

    ③人脑是客观事物产生的物质基础

    ④意识是主观与客观的交汇点和链接纽带

    A . ①② B . ①③ C . ②④ D . ③④
  • 18. (2022高二下·纳雍期末) 2022年春晚节目《只此青绿》火爆,中国东方歌舞团的演员们以青峰叠嶂绿水隐现、利落甩隐而不见身穿青绿曳地长裙、头梳高耸发人云的舞蹈,传承了中国传统审美文化的"气韵",把《千里江山图》给演活了,喜爱和了解国风的观众深感"千里江山只青绿,绝唱名画重起"。这表明(   )

    ①舞蹈作品是客观存在移入大脑的主观映像

    ②舞蹈作品给观众的感受受主观认知的影响

    ③舞蹈作品是抽象概念转变为艺术形式的结果

    ④舞蹈作品能表达人们共同的生活体验和情感

    A . ①② B . ①③ C . ②④ D . ③④
  • 19. (2022高二下·四川期末) 2月4日,央视新闻AI手语主播上岗,她在冬奥会新闻播报、赛事直播和现场采访中,为听障人士送上实时手语翻译服务。手语并非按照语言逐字翻译,而要根据语句整体意思进行语言精炼和语序调整。同时,为帮助听障人士更好理解,还需实时配合表情和唇语。AI手语主播不仅要有高精度的数字人形象,更要拥有能够语音识别、手语翻译和手语表达的AI大脑。以下关于AI手语主播说法正确的有(    )
    A . AI手语主播某种程度上是社会实践活动的主体 B . AI手语主播因科技进步具有了简单的思想意识 C . AI手语主播的表现是一种特殊的意识反应形式 D . AI手语主播的表现是人类思维运行机制的模仿
  • 20. (2022高二下·四川期末) 2021年10月12日,国家主席习近平以视频方式出席在昆明举行的《生物多样性公约》第十五次缔约方大会领导人峰会并强调:“人不负青山,青山定不负人。”生态文明是人类文明发展的历史趋势,我们要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构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地球家园。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是基于(    )

    ①自然界有自身固有的规律,要尊重自然

    ②人类只能适应自然变化,不能改变自然

    ③自然环境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重要前提

    ④人们可以改变自然界的规律,造福人类

    A . ①③ B . ①④ C . ②③ D . ②④
二、材料分析题
  • 21. 对于生活在印度尼西亚加里曼丹岛戎普丁国家公园雨林里的一只善于创新的大猩猩和它的孩子来说,它们的生活与人类的没有什么两样。快要下雨时,这只母猩猩从地上捡起一些树叶盖在头上,为它和它的小宝宝做了一个临时性雨帽,用来遮挡雨水。

    1. (1) 大猩猩用树叶做了一个临时性雨帽,用来遮挡雨水说明动物也有意识吗?

    2. (2) 从起源上看,动物的心理和人的意识是什么关系?

  • 22. 反物质概念是英国物理学家保罗·狄拉克最早提出的。他在20世纪30年代预言,每一种粒子都应该有一个与之相对的反粒子,例如反电子,其质量与电子完全相同。科研人员通过欧洲航天局的伽马射线天文观测台,证实了宇宙间反物质的存在。他们对宇宙中央的一个区域进行了认真的观测分析,发现这个区域聚集着大量的反物质。这些反物质来源很多,它们不是聚集在某个确定的点周围,而是广布于宇宙空间。

    1. (1) 材料中的“反物质”是物质吗?

    2. (2) 反物质的存在是否否定了世界的物质性?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