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高中生物 /人教版(2019) /选择性必修3 生物技术与工程 /第2章 细胞工程 /第1节 植物细胞工程 /本节综合与测试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高中生物学人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三2.1 植物细胞工程...

更新时间:2023-02-17 浏览次数:21 类型:同步测试
一、单选题
  • 1. (2022高二下·安康期末) 君子兰幼叶的叶肉细胞经离体培养能培育成君子兰幼苗,这说明该叶肉细胞具有 (    )
    A . 专一性 B . 全能性 C . 突变性 D . 不定向性
  • 2. (2022高二下·常州期末) 植物组织培养技术常用于商业化生产,其过程一般为:无菌培养物的建立→培养物增殖→生根培养→试管苗移栽及鉴定。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 . 为获得无菌培养物,外植体、培养基和操作器械均需严格灭菌 B . 组织培养过程中也可无明显愈伤组织形成,直接形成胚状体等结构 C . 提高培养基中细胞分裂素和生长素的比值,有利于诱导生根 D . 用同一植株的体细胞离体培养获得的再生苗不会出现变异
  • 3. (2022高二下·渭滨期末) 辣椒素作为一种生物碱用于食品保健、医药工业领域。辣椒素获得途径如下图,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 过程①②分别表示脱分化和再分化过程 B . 获得辣椒素的两条途径都反映了植物细胞的全能性 C . 两条途径分别利用了植物组织培养和植物细胞培养技术 D . 脱毒苗的获得利用了芽尖分生区无病毒感染的特点
  • 4. (2022高二下·渭滨期末) 下图是白菜与甘蓝体细胞杂交技术的流程,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

    A . 由杂种细胞培养成杂种植株的过程体现了细胞全能性 B . 过程②中常用聚乙二醇作为诱导剂诱导原生质体融合 C . 对过程⑤中的细胞进行光照培养可增加其有机物来源 D . 培养基中植物生长调节剂的配比对过程⑤⑥⑦无影响
  • 5. (2022高二下·云浮期末) 菊花组织培养的过程如图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 ①过程可以用高压蒸汽法对茎段进行消毒处理 B . ②过程将外植体的1/4~1/2插入诱导愈伤组织的培养基中 C . ④过程应当给予光照,促进叶绿素的合成以便于进行光合作用 D . 整个过程中细胞发生了基因突变和基因重组
  • 6. (2022高二下·云浮期末) 科研人员取“南薯88”培养不同天数的不定根(培养天数越多,不定根越粗),采用平铺培养和倒置培养来研究培养方式对“南薯88”不定根生芽的影响,其结果如下表所示。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所取不定根的培养时间/天

    平铺培养

    倒置培养

    培养时间/天

    瓶数

    出芽瓶数

    出芽数

    瓶数

    出芽瓶数

    出芽数

    30

    6

    0

    0

    6

    0

    0

    60

    6

    4

    11

    6

    4

    24

    90

    6

    4

    15

    6

    4

    28

    A . 不定根生芽经历了脱分化和再分化两个过程 B . 该实验的自变量是不定根的培养天数 C . 脱分化时,应给予适宜光照诱导基因表达 D . 相比于平铺培养,倒置培养促进较粗不定根生芽的效果更明显
  • 7. (2022高二下·云浮期末) 下列关于动物细胞融合技术及其意义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 融合后的动物细胞具有原来两个或多个动物细胞的细胞核 B . 灭活病毒可以诱导动物细胞融合与病毒表面的糖蛋白有关 C . 动物细胞融合后的杂交细胞在体外培养时可加入CO2以维持培养液pH的稳定 D . 细胞融合技术突破了有性杂交的局限,动、植物细胞也可以融合
  • 8. (2022高二下·宁波期末) 高度分化的植物细胞仍具有全能性的根本原因是(       )
    A . 细胞具有增殖能力 B . 细胞可与环境进行物质交换 C . 细胞分化是可逆的 D . 细胞具有全套遗传物质
  • 9. (2022高二下·十堰期末) 驱蚊草含有香茅醛,能散发出一种特殊的柠檬型香气,从而达到驱蚊且对人体无害的效果。驱蚊草是把天竺葵的原生质体和香茅草的原生质体进行诱导融合,再经过组织培养培育而成的。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 . 该过程属于细胞工程育种,育种的遗传学原理是染色体数目变异 B . 诱导原生质体融合的过程需要在低渗溶液中进行 C . 组织培养过程中,不同阶段对光照条件的需求不同 D . 组织培养过程中,不同阶段对培养基中各种植物激素的比例需求不同
  • 10. (2022高二下·湛江期末) 下图表示利用棉花叶肉细胞的原生质体进行遗传改良的过程。据图分析,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 . ①过程需在适宜条件下用纤维素酶和果胶酶去除细胞壁 B . ②过程紫外线照射能提高原生质体的突变率 C . ③过程通常需要激素的诱导、适宜的光照和营养条件 D . ④过程愈伤组织在适宜配比的植物激素组合的诱导下分裂、分化
  • 11. (2022高二下·杭州期末) 不同抑菌剂在铁皮石斛开放组培中抑菌效果如表所示。其中培养基X的主要成分为:MS+2.5mg/L6-BA+0.25mg/L NAA+30g/L蔗糖+7g/L琼脂。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编号

    培养基成分

    是否灭菌

    成活率%

    增殖系数

    培养基X+植培灵

    100

    2.32

    培养基X+清菌易

    70

    0.92

    培养基X+植培灵+链霉素

    92

    1.96

    培养基X+清菌易+链霉素

    22

    0.40

    培养基X

    100

    1.30

    注:成活率=(成活苗数/外植体数)×100%;增殖系数=不定芽数/外植体数。

    A . 培养基X为铁皮石斛的生根诱导培养基 B . 单独添加植培灵会提高铁皮石斛的成活率 C . 植培灵和链霉素的组合会促进铁皮石斛的生根 D . 清菌易和链霉素的组合会抑制铁皮石斛的增殖
  • 12. (2022高二下·邢台月考) 植物体细胞杂交技术在培育植物新品种等方面具有独特的优势。下列有关该技术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 获得原生质体的过程可在低渗溶液中进行 B . 各含两个染色体组的两个体细胞融合后,得到的仍为二倍体细胞 C . 该技术获得的杂种植株均能表现出双亲所有的性状 D . 该技术的优势是可以克服远缘杂交不亲和的障碍
  • 13. (2022高二下·重庆市月考) 紫罗兰(2n=14)花色丰富、抗虫性强、种子富含亚麻酸。为了让油菜(2n=38)具有紫罗兰的诸多优良性状,科研人员进行了下图所示实验。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 . 制备原生质体时,可用酶解法处理植物细胞 B . 原生质体融合依赖膜的流动性,融合的原生质体形成细胞壁后再进行有丝分裂 C . 诱导融合时可以用灭活的病毒诱导融合 D . 融合原生质体后,可以利用选择培养基从混合细胞群体中筛选出所需杂种细胞
  • 14. (2022高二下·万州月考) 如图是白菜-甘蓝的培育流程,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 . 过程①用到的酶是纤维素酶和果胶酶 B . 过程②常用的化学法是聚乙二醇处理 C . 经过过程④获得的细胞的全能性提高 D . 参与杂种细胞的细胞壁形成的细胞器主要是线粒体和核糖体
  • 15. (2022高二下·万州月考) 动物细胞融合属于动物细胞工程的技术手段之一,下列有关动物细胞融合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 动物细胞融合产生的细胞称为重组细胞 B . 融合后形成的细胞为单核或多核细胞 C . 常用的诱导融合的生物诱导剂是聚乙二醇、灭活的病毒等 D . 也称细胞杂交,可由两个或多个动物细胞结合成一个细胞
二、填空题
  • 16. 白菜、甘蓝均为二倍体,体细胞染色体数目分别为20、18.以白菜为母本、甘蓝为父本,经人工授粉后,将雌蕊离体培养,可得到“白菜﹣甘蓝”杂种幼苗.

    请回答问题:

    (1)白菜和甘蓝是两个不同的物种,存在 隔离.自然条件下,这两个物种间不能通过 的方式产生后代.雌蕊离体培养获得“白菜﹣甘蓝”杂种幼苗,所依据的理论基础是植物细胞具有 .

    (2)为观察“白菜﹣甘蓝”染色体的数目和形态,通常取幼苗的 做临时装片,用 染料染色.观察、计数染色体的最佳时期是 

    (3)二倍体“白菜﹣甘蓝”的染色体数为 .这种植株通常不育.原因是减数分裂过程中 .为使其可育,可通过人工诱导产生四倍体“白菜﹣甘蓝”,这种变异属于 

三、综合题
  • 17. (2022高二下·盐城期末) 下图A、B、C为利用植物组织培养技术培有某兰花品种脱毒苗不同阶段的培育结果示意图。培育过程中,通过调节相关植物激素的配比调控相关过程,相关数据如下表。请回答下列问题:

    兰花组织培养阶段

    阶段Ⅰ

    阶段Ⅱ

    阶段Ⅲ

    诱导形成愈伤组织

    诱导形成幼芽

    诱导生根

    细胞分裂浓度(μmol/L)

    m1

    m2

    m3

    生长素浓度(μmol/L)

    n1

    n2

    n3

    1. (1) 操作时,常取兰花生长点部位的组织细胞作为外植体,其原因是。对外植体进行消毒时,常需用到的化学试剂有和无菌水。培养基中添加植物激素的目的是诱导外植体完成和再分化。
    2. (2) 在生产实践中,若要获得兰花细胞大量的次生代谢产物,可将图中(填写小写字母)放入(选填“固体”或“液体”))培养基进行培养。
    3. (3) 表中阶段Ⅱ培育结果对应于图(填写大写字母),该阶段通常是否需要光照?。与阶段Ⅰ相比,阶段Ⅱ中m2/n2的比值(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m1/n1
    4. (4) 植物组织培养技术不仅应用于花卉、果树的快速、大量繁殖以及脱毒植株的获取,还广泛用于(至少答出两点)等育种过程中。
  • 18. (2022高二下·云浮期末) 下图表示利用基因型为AaBb的二倍体玉米植株作为材料进行人工繁殖的四条途径,回答下列问题:

    1. (1) 过程①中常用的材料为细胞。过程a可采用的措施得到可育植株。
    2. (2) 过程③和过程④常用的植物激素是。若想得到过程④的结果,则对植物激素的使用方法是
    3. (3) 过程⑥常用的方法有(答出两个具体方法即可)。若只考虑细胞两两融合,则过程d得到的植株经过减数分裂可以得到种基因型的配子。
  • 19. (2022高二下·郑州期末) 科学家利用植物体细胞杂交技术成功获得了番茄—马铃薯杂种植株。如图表示获得番茄—马铃薯杂种植株技术流程图。回答下列问题。

    1. (1) 过程①制备原生质体过程中,通常利用去除细胞壁,利用发红色荧光物质和发绿色荧光物质分别标记番茄和马铃薯的原生质体膜上的蛋白质的目的是筛选融合的原生质体,在显微镜下观察到,说明番茄原生质体和马铃薯原生质体融合成功。
    2. (2) 诱导原生质体融合是植物体细胞杂交技术关键环节,诱导方法基本分为物理法和化学法,化学法一般是用作为诱导剂。原生质体融合利用的原理是
    3. (3) 若番茄细胞内有24条染色体,马铃薯细胞内有48条染色体,则“番茄—马铃薯”细胞含条染色体。图中③过程发生的重要生理过程是
  • 20. (2022高二下·邢台月考) 20世纪60年代,科学家利用体细胞杂交技术实现了番茄细胞和马铃薯细胞的融合,经过培养得到了“马铃薯—番茄”植株,下图为操作流程图。回答下列问题: 

    1. (1) 马铃薯和番茄不能通过有性杂交的方式得到杂种后代,原因是
    2. (2) 让两个不同细胞的原生质体融合的方法有(答出两个即可),细胞成功融合的标志是
    3. (3) 科学家将若干马铃薯细胞和番茄细胞进行细胞杂交,然后培养获得目的植株。科学家将目的植株栽种后发现,与普通植株相比,在相同环境中有些目的植株所结的番茄果实肥大且枝茎粗壮,分析其原因可能是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