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高中地理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吉林省松原市重点高中2021-2022学年高一下学期3月联考...

更新时间:2023-03-29 浏览次数:33 类型:月考试卷
一、单选题
  • 1. 宜居带也叫适合居住带,太阳系宜居带就是太阳系中适宜任何动物、植物、以及微生物生存的一个范围。下图为太阳系宜居带示意图,读下图完成下面小题。

    1. (1) 宜居带的范围主要位于(   )
      A . 木星和土星之间 B . 火星和木星之间 C . 地球和火星之间 D . 水星和地球之间
    2. (2) 有液态水的存在是宜居的重要条件之一,宜居带存在液态水主要得益于(   )
      A . 行星距离太阳远近适中 B . 行星各行其道互不干扰 C . 行星质量和体积适中 D . 行星有稳定的太阳光照
  • 2. (2022高一上·宜昌期中) 下图为某摄影爱好者拍摄的沙漠绿洲景观图,读下图完成下面小题。

    1. (1) 下图中与该景观图地区热力环流原理一致的是(   )
      A . B . C . D .
    2. (2) 形成湖泊和陆地间风的直接原因是下图中的(   )

      A . B . C . D .
  • 3.  2021年7月份,河南省普降暴雨、大暴雨、特大暴雨,导致全有多地遭遇特大洪涝灾害,大面积房屋及农作物被淹没。下图为水循环示意图,读下图完成下面小题

    1. (1) 表示海陆间水循环类型的组成是(   )
      A . F-E-D-H B . F-G-B-A C . A-B-C-D D . B-C-D-G
    2. (2) 实现海陆间矿物质迁移的水循环环节主要是(   )
      A . E B . D C . G D . A
    3. (3) 与大面积房屋及农作物被淹关系最密切的水循环环节是(   )
      A . F B . D C . C D . B
  • 4. (2021高一上·北海期末) 下图为太平洋洋流分布示意图。读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 (1) 甲、乙、丙、丁四地中最可能形成渔场的是(   )
      A . B . C . D .
    2. (2) ①处洋流对沿岸气候的影响是(   )
      A . 降温增湿 B . 增温增湿 C . 增温减湿 D . 降温减湿
  • 5. 在平原地区流动的河流,河曲被截弯取直后,河水由取直部位径直流去,原来弯曲的河道被度弃,形成湖泊,因形似牛轭,故称之为牛轭湖。下图为长江的荆江河段牛轭湖示意图,读下图完成下面小题。

    1. (1) 河曲形成的主要外力作用是(   )
      A . 流水侵蚀 B . 风力堆积 C . 海浪堆积 D . 冰川侵蚀
    2. (2) 河曲被截弯取直的影响是(   )
      A . 河流流速减小 B . 水流更加顺畅 C . 航运距离增加 D . 河道淤积增强
  • 6. 下图为我国东南丘陵地区某地等高线地形图,读下图完成下面小题。

    1. (1) 图中①⑤两地相对高度可能是(   )
      A . 100米 B . 130米 C . 220米 D . 270米
    2. (2) 若在图示地区进行地貌的观察,最好的观察点位于(   )
      A . B . C . D .
  • 7. 植被的生长受到气候的影响,同时植被对自然环境又存在指示作用,可以反映出自然环境的某些特征。读不同地区植被景观图,完成下面小题。

    1. (1) 华北平原和塔里木盆地纬度大致相当,导致两地区植被景观差异的主要影响因素是(   )
      A . 温度 B . 光照 C . 降水 D . 海拔
    2. (2) 图示植被景观中,能够指示寒冷环境的是(   )
      A . B . C . D .
    3. (3) 四幅植被景观图的分布对应正确的是(   )
      A . 甲-云南西双版纳 B . 乙—北京长城附近 C . 丙—内蒙古高原 D . 丁—塔克拉玛干沙漠
  • 8. 五色土是指在中华大地上,按照东、南、中、西、北五个方位选取的青、红、黄、白,黑五种不同颜色的土填(下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 (1) 与黑色土相比,红色土(   )
      A . 土层更薄 B . 土壤透气性好 C . 成土速度慢 D . 淋溶作用强
    2. (2) 改良红色土壤以满足耕作需要的合理措施是(   )
      A . 引淡淋盐 B . 增施绿肥 C . 引水灌溉 D . 平整土地
  • 9.  2021年12月22日20时左右,四川北川青片乡大林滑坡地灾点突发大规模山体崩塌,塌方3万多立方米,大林滑坡地灾点为2020年洪灾后新增地质灾害隐患点。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 (1) 大林滑坡地灾点新增为地质灾害隐患点的主要原因可能是(   )

      ①山区地形陡峭②地区经济发达③地表多松散碎屑物④洪涝灾害多发

      A . ①② B . ①③ C . ②④ D . ③④
    2. (2) 滑坡通常会(   )

      ①摧毁农田房舍②淤塞江河③增加土壤肥力④带来大量淡水,缓解旱情

      A . ①④ B . ②③ C . ③④ D . ①②
二、综合题
  • 10. 当地时间2021年3月2日,印度尼西亚北苏门答腊岛的锡纳朋火山喷发,喷出的火山灰柱高达5000米,大量碎石从火山口喷出,下面左图是火山喷发时景象,右图为大气受热过程示意图,据此完成下列问题。

    1. (1) 火山喷出的碎石主要来源于地球内部圈层中的,喷出的火山灰主要位于大气层的层。
    2. (2) 火山喷出的岩浆所属的地球内部圈层的物质状态主要是态,说出该圈层内地震波波速变化情况。
    3. (3) 指出喷发出的火山灰对大气受热环节的影响。
  • 11. 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下图为海洋表层温度、盐度、密度随纬度变化示意图。

    1. (1) 图中序号分别表示的是:①;②;③
    2. (2) 比较南北纬60°附近海区表层海水平均盐度的大小,并说明成因。
    3. (3) 描述世界表层海水温度的分布特点并指出主要影响因素。
  • 12. 自然界的鬼斧神工,形成了许多天然的“桥”,下图为位于我国不同地区的几座“天生桥”景观图片。读下图完成下列要求。

    1. (1) 甲地区最可能发育的天生“桥”是(填序号),该“桥”形成的主要外力作用是,在该外力作用下还可能见到的地貌类型有
    2. (2) 位于乙地区的天生“桥”最可能是(填序号),简述该地貌所在区的自然地理环境特征。
    3. (3) 说出“喀斯特溶蚀桥”形成的主要外力作用,并分析当地形成该“桥”的有利条件。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