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地理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陕西省渭南市澄城县“梦启航”联盟2022-2023学年八年级...

更新时间:2023-03-08 浏览次数:46 类型:期末考试
一、选择题(每小题2.5分,共50分)
  • 1. 读我国四个省级行政区示意图,据所学知识完成下列小题。

    1. (1) 与他国相邻的省级行政区是(    )。
      A . ①④ B . ①② C . ②③ D . ③④
    2. (2) 人口密度较大的省级行政区是(    )。
      A . ①④ B . ①② C . ②③ D . ③④
  • 2. 读“我国十大特色粽子分布”示意图,完成下列小题。

    1. (1) 特色粽子与所在省区对应正确的是(  )
      A . 黄米粽一陕西 B . 豆沙粽一河南 C . 灰水粽一云南 D . 白粽粑一贵州
    2. (2) 肉粽所在的省级行政区名称为(  )
      A . 福建 B . 江西 C . 浙江 D . 安徽
  • 3.  我国云南省元阳县山高谷深,村庄大多坐落在山谷中,人们沿山势修筑了层层叠叠的梯田,蔚为壮观(如图)。据此,完成下列小题。

    1. (1) 下列有关元阳梯田所在地区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 石灰岩广布,多喀斯特地形 B . 位于我国地势的第三级阶梯 C . 多紫色土,土壤肥沃 D . 植被多为落叶阔叶林
    2. (2) 云南省境内的傣族居民 在农历清明节后欢度盛大的传统节日,该节日是(    )。
      A . 雪顿节 B . 丰收节 C . 那达慕节 D . 泼水节
  • 4.  图中是某校学生在地理实践活动课上,正用泡沫板制作我国地形的简易立体模型。他们参照中国地势剖面图,巧妙利用不同层数的泡沫板来表示我国阶梯状的地势特征。读图,回答下列小题。

    1. (1) 如果一层泡沫板代表海拔 500 米,第一、第二、第二级阶梯的泡沫板层数比大致是 (    )。
      A . 1:4:8 B . 8:4:1 C . 4:2:1 D . 8:1:4
    2. (2) 同学们在地形模型中特别描画了主要山脉和河流,可以表现地势 (    )。
      A . 对山脉走向的影响 B . 对河流流向的影响 C . 阶梯内部水能丰富 D . 阻挡季风进入内陆
  • 5.   《鸿雁》歌词:“鸿雁,天空上,对对排成行;江水长,秋草黄,草原上琴声忧伤。鸿雁,向南方,飞过芦苇荡;天苍茫,雁何往,心中是北方家乡。鸿雁,北归还,带上我的思念;歌声远,琴声颤,草原上春意暖……”鸿雁是一种候鸟,每年 3-4 月返回北方繁殖后代。下图为我国摄影爱好者拍摄的鸿雁迁徙景观照片。据此完成下列小题。

    1. (1) 下列地区为鸿雁繁殖地的是(   )。
      A . 云贵高原 B . 内蒙古高原 C . 四川盆地 D . 塔里木盆地
    2. (2) 据材料推知,鸿雁繁殖地气候(   )。
      A . 长夏无冬 B . 长冬无夏 C . 四季如春 D . 四季分明
    3. (3) 鸿雁大规模“向南方”的时间是(   )。
      A . 3-4 月 B . 6-7 月 C . 9-10 月 D . 12-次年 1 月
  • 6. 如图为我国某地气候资料图。据此完成下列小题。

    1. (1) 该地气候特征是 (   )。
      A . 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干燥 B . 气温年较差小,降水多 C . 夏季炎热干燥,冬季温和多雨 D . 夏热冬寒,全年降水少
    2. (2) 该地可能位于 (   )。
      A . 吐鲁番盆地 B . 四川盆地 C . 珠江三角洲 D . 华北平原
  • 7. 中华民族的母亲河黄河现在已经进入全域禁渔期。读图,完成下列小题。

    1. (1) 对黄河干流各河段特征的描述,正确的是 (   )。
      A . 各河段皆无结冰期 B . ①河段含沙量剧增 C . ②河段有凌汛现象 D . ③河段已成为“地上河”
    2. (2) 下列黄河流域开发利用方式,合理的是(   )。
      A . 全流域投放营养物质,提高鱼类产量 B . 扩大流域周边围网养殖规模 C . 严禁未经处理的污水直接排入 D . 大量引黄灌溉,种植水稻
    3. (3) 黄河自古多忧患,尤其是下游地区的“地上河”,严重威胁着沿岸百姓的生命财产安全。下列关于“地上河”成因的排列顺序,符合框图结构的是 (   )。

      ①河床抬升

      ②流速减慢

      ③华北平原

      ④含沙量大

      A . ①②③④ B . ④③②① C . ③④①② D . ④②③①
  • 8.   “南果北种”是现代农业发展的一种普遍趋势,对技术要求高。南方的火龙果、荔枝、木瓜等水果不断在京、津、鲁、新等地种植。据此完成下列小题。
    1. (1) “南果北种”得以成功实施,主要依赖于 (   )。
      A . 农业技术的进步 B . 北方气温升高 C . 交通运输业的发展 D . 全球气候变暖
    2. (2) 与塔里木盆地相比,在天津发展“南果北种”产业园的优势条件是 (   )。
      A . 昼夜温差大 B . 空气质量好 C . 土地廉价 D . 靠近市场
  • 9.   近日,国家、河南省委省政府提出了加快洛阳副中心城市建设的规划,中原大地走上了经济发展的快车道。结合图 1、图 2,回答下列小题。

    图2

    规划纲要(节选)

    现代物流业:重点建设郑州国际物流中心和湖北国际物流核心枢纽。

    电子商务:推进武汉、郑州、洛阳、南昌、长沙等国家商务区建设。

    新材料产业:积极发展新型功能材料、先进结构材料,重点建设长株潭、洛阳等新材料基地。

    先进轨道交通设备产业:依托株洲、郑州、洛阳、太原、合肥等产业基地,研发新一代智能、高速重载轨道交通装备系统。

    大型电力基地:有序发展晋北等煤电基地、南阳百万千瓦级光伏发电基地。

    1. (1) 图中代表洛阳的城市序号是 (   )。
      A . B . C . D .
    2. (2) 为了加快洛阳副中心城市建设,其发展方向是 (   )。
      A . 建设现代物流枢纽 B . 建设大型电力基地 C . 建设光伏发电基地 D . 建设新材料基地
二、<b>综合题(共50分)</b>
  • 10. 读图,回答问题。

    1. (1)   ​①②③④省级行政区域单位中,被北回归线穿过的是,同临渤海、黄海的省级行政区域单位是。(填省级行政区域单位名称)
    2. (2)   ​与我国隔海相望的国家中⑦是
    3. (3)   ​全国共有个省级行政单位,④省级行政区域单位中主要的少数民族是
    4. (4)   ​我们家乡主要种植的粮食作物是
  • 11. 图 1 甲、乙、丙、丁四地是某综艺节目选择的拍摄地,图 2 是沿甲地到乙地绘制的地形剖面图。读图,回答问题。

    1. (1)   从中国温度带划分来看,甲地属于;从干湿地区划分来看,丙地属于。乙地和丙地“相近”的是(填字母)。

      A.纬度位置  B.海陆位置  C.年降水量  D.海拔高度

    2. (2)   图 2 中②地形区是,①山脉是,该山脉一线大致与mm 等降水量线吻合。
    3. (3)   中国的主要山脉中与①山脉走向相同的还有(1 例即可)。
  • 12. (2019七下·北京期中) 读“南水北调引水工程图”,回答下列问题。

    1. (1) 我国水资源时空分布不均匀,解决我国水资源的时间分布不均,主要措施是;从空间分布看,少,解决我国水资源的空间分布不均,主要措施是。南水北调工程,是指把长江水系丰富的水资源,通过引水工程调到我国缺水严重的、西北地区。
    2. (2) 南水北调工程的东线计划是从扬州江都抽取长江水,利用运河北上到达京津唐地区。这条线路自南向北依次经过淮河、、海河等水系。
    3. (3) 南水北调工程的中线调水线路是从长江流域的(水库)引水,沿线开挖渠道,自流北上,北达北京。“南水”进京的影响是(选择填空)

      A.缓解了水资源空间分布不均    B.降低了北京城区的地下水位

      C.彻底解决了北京缺水的问题    D.北京可大力发展水稻种植业

    4. (4) 南水北调工程的西线调水线路是从长江的(上、中、下)游引水,补充了我国西北地区的水资源。
    5. (5) 引黄济青工程,把黄河水引入(城市名),引滦入津工程,把滦河水调到海河水系,供应(城市名)用水。
  • 13. 读江西省有关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江西省过去由于盲目垦荒,导致山区水土流失严重;因围湖造田导致湖泊面积严重缩减,对长江调蓄作用显著下降。江西省提出要将下面图示地区建设成长江中下游生态系统安全保障区。

    1. (1)   江西省的简称是,经过南昌的南北向铁路大动脉是线
    2. (2)   根据图中等高线分布状况,描述图示地区地形地势特征。
    3. (3)   根据南昌气候资料,南昌气候特征可表述为夏季,冬季,南昌近郊地区最主要的粮食作物是。结合图文材料分析南昌近郊种植该粮食作物有利的自然条件(任答 2 点)。
    4. (4)   图示地区要实现生态可持续发展必须因地制宜,请根据图文材料对①、②区发展提出合理建议。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