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历史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安徽省滁州市定远县吴圩片2021-2022学年七年级下学期历...

更新时间:2023-02-17 浏览次数:32 类型:期中考试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2分,满分30分)
  • 1. 唐代诗人皮日休有诗云:“尽道隋亡为此河,至今千里赖通波。”开凿“此河”的皇帝是(    )
    A . 秦始皇 B . 隋文帝 C . 隋炀帝 D . 汉武帝
  • 2. 在活动课上,老师展示了如下图片,同学们展开讨论,得出下列结论,其中不正确的是(    )

    A . 日本曾经隶属唐朝 B . 唐朝文化对日本影响巨大 C . 玄奘西游求取佛经 D . 唐朝对外交往频繁
  • 3. 下列历史事件与图中历史人物有关的是:(    )

    A . 杯酒释兵权 B . 澶渊之盟 C . 郾城大捷 D . 宋金议和
  • 4. (2017七下·吴中期中) “起朔漠,并西域,平西夏,灭女真,臣高丽,定南诏,遂下江南,而天下为一。”这一历史记载浓缩了蒙古帝国从兴起到完成大一统的过程,开创和完成这一过程的君主分别是(   )

    A . 李渊和李世民 B . 宋太祖和宋高宗 C . 成吉思汗和忽必烈 D . 顺治帝和康熙帝
  • 5. 《满江红》诗中岳飞“笑谈渴饮匈奴血”的匈奴是指下列哪一个民族?(    )

    A . 蒙古族 B . 女真族 C . 契丹族 D . 匈奴族
  • 6. (2017·威海) 邓小平同志说:“西藏是中国领土的一部分,中国对西藏的主权不容否定,西藏独立不行,半独立不行,变相独立也不行。”下列史实中能证明西藏正式成为“中国领土的一部分”的是(    )

    A . 西汉时设置西域都护 B . 唐朝时文成公主入吐蕃 C . 元朝时加强对西藏的管辖 D . 清朝时设置驻藏大臣
  • 7. (2016·淮安) “北宋时,有人在黏土制成的一个个小方块上刻单字,再用火烧成陶字.排版时,把陶字放在一个铁框里,排满为一版;印刷时可以同时排版,效率很高.印完一版以后,陶字拆下还可以再用。”这里介绍的是(    )

    A . 雕版印刷术 B . 火药的使用 C . 指南针的发明 D . 活字印刷术
  • 8. (2017七下·宜兴期中) 如下图是小林同学复习中国古代经济重心南移的史实时制作的历史知识卡片,其中错误的一处是(    )

    中国古代经济重心南移的史实
    ①南宋时,流传“苏湖熟,天下足”的谚语
    ②魏晋南北朝时期,南北经济差距缩小
    ③两汉时期,南方经济赶上北方
    ④南宋时期,经济重心南移完成
    A . B . C . D .
  • 9. 下列地图所示现象产生的主要影响是:(    )

    A . 破坏了南方环境和农业发展 B . 加剧了南北矛盾和割据状态 C . 完成了经济和政治重心南移 D . 促进了江南开发和民族交往
  • 10. (2016七下·东坡期末) “玄宗少历民间,身经迍难,故即位之初,知人疾苦,躬勤庶政。加之姚崇、宋璟、等守正之辅,孜孜献纳,故致治平。及后承平日久,安于逸乐,渐远端士,而近小人。”这表明(    )

    A . 唐开元年间,出现了宦官专政 B . 封建帝王不可能励精图治 C . 唐玄宗言行不一 D . 唐玄宗前期勤政,后期腐化
  • 11. (2020七下·渭滨期末) 宋元时期,城市文化生活丰富多彩。其根本原因是(    )
    A . 政权并立,各民族文化交融 B . 统治者纵情享乐的影响 C . 城市经济繁荣,市民阶层的扩大 D . 宋词元曲等文学形式的广泛流行
  • 12. (2016·内江) 毛泽东《沁园春•雪》中说:“唐宗宋祖,稍逊风骚,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只识弯弓射大雕”,其中“宋祖”和“一代天骄”分别是( )

    A . 赵匡胤和铁木真 B . 赵匡胤和忽必烈 C . 赵构和铁木真 D . 赵构和忽必烈
  • 13. 某校历史兴趣小组探究“中国古代经济发展”课题,其中正确的是
    A . 春秋时期青铜开始用于农具制造 B . 隋朝时市不再有时间的限制 C . 唐朝出现新的灌溉工具曲辕犁 D . 宋朝能够制作冰裂纹瓷器
  • 14. (2017七下·邓州期末) 北宋建立后,统治者采取了重文轻武的治国方略。下列有关这一方略的表述中,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目的是防止唐末以来武将专横践扈弊端的重现 B . 造成轻视军事建设的后果 C . 主要特点是抑制武将,提升文官地位 D . 促进整个社会文化素养的提高
  • 15. (2020七下·北京月考) 某历史博物馆举办中国古代历史图片展,在某展厅出现了这样一组图片(如图),该展厅的名字最合适的是(    )

    A . 唐代国家统一 B . 民族政权并立 C . 唐代文化繁荣 D . 宋代民族融合
二、辨析题(本大题共2小题,满分18分)
  • 16. 辨别下列史实的正误,正确的填“正确”;错误的填“错误”,并加以改正。
    1. (1) 隋朝大运河以长安为中心,全长2700多千米,加强了南北地区的交流。
    2. (2) 贞观时期,增加科举考试的科目,明经科逐渐成为最重要的科目。
    3. (3) 杜甫的诗反映了唐朝历史的真情实况,故有“诗史”之称。
    4. (4) 907年,原为农民起义军将领的朱温建立了后唐政权,唐朝至此灭亡。
  • 17. 辨别下列史实的正误,正确的打“正确”,错误的打“错误”,并加以改正。
    1. (1) 《资治通鉴》这一书名的意思是“鉴于往事,有资于治道”,是北宋著名史学家、政治家司马光主持编写的,是一部纪传体的通史巨著。
    2. (2) 两宋时,海上交通范围有更大的拓展,海上丝绸之路进入鼎盛时期。
    3. (3) 李自成率领农民起义军进入中原以后,提出“均田免赋”的口号,得到广大农民的热烈拥护。
    4. (4) 徽商于乾隆时,在全国各地开设“票号”便于货币流通。
    5. (5) 1689年清政府与沙俄政府签订了《雅克萨条约》,基本划定了中俄东段边界。
三、综合题(本大题共3小题,满分40分)
  • 18.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上(唐宪宗)顾谓宰臣曰:“朕读《玄宗实录》,见开元初锐意求理,至十六年已后,稍似懈倦,开元末又不及中年,何也?”崔群对曰:“玄宗少历民间,身经迍难,故即位之初,知人疾苦,躬亲庶政。加之姚崇、宋璟、苏颋、卢怀慎等守正之辅,孜孜献纳,故致治平。及后承平日久,安于逸乐,渐远端士,而近小人。

    ——《旧唐书•宪宗下》

    材料二:武夫悍将……既有其土地,又有其人民,又有其甲兵,又有其财赋,以布列天下。

    ——《新唐书》

    1. (1) 据材料一及所学知识指出,唐玄宗统治后期的作为及影响?
    2. (2) 唐玄宗前期和后期的所作所为带来的不同结果给我们什么启迪?
    3. (3) 由材料二看出,唐朝后期出现了什么状况?由此带来了什么后果?
  • 19.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世祖皇帝建元中统以来,始末取故老诸儒之言,考求前代之前典,立朝廷而建官府,辅相者曰“中书省”,本兵者曰“枢密院”,主弹纠者曰“御史台”。

    夫外之郡县,其朝廷远者,则镇之以行中书省。……若边徼之事者,则置宣慰司以达之。……举刺之事,则有行御史台领监察御史、肃政廉访司以治之。

    1. (1) 以上材料记载的是元朝的什么制度?“世祖”指谁?
    2. (2)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元朝负责全国军事事务和监察事务的机构分别是什么?
    3. (3) 材料中“中书省”是什么机构?管辖什么地方?
    4. (4) 台湾在元朝称为什么?它属于哪个行政机构管辖?
    5. (5) 在元朝,对西藏地区行使行政管理权的机构是什么?
  • 20.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自唐天宝以来,方镇屯重兵。……及赵普专相,劝上革去其弊。

    材料二:太祖、太宗平一海内,惩累朝藩镇跋扈,尽收天下劲兵……兵无常帅,帅无常师;内外相维,上下相制,等级相轧,……是以天下晏然。

    ——《文献通考》

    材料三:(宋太宗)“国家若无外忧,必有内急。外忧不过边事,皆可预防;惟奸邪无状。若为内患,甚可惧也。”

    ——《续资治通鉴长编》

    材料四:本朝鉴五代藩镇之弊,兵也收了,财也收了,赏罚刑政,一切收了,州郡遂日就困弱。靖康之役,虏骑所过,莫不溃散。

    ——《朱子语录》

    1. (1) 根据材料一、二,指出北宋初期统治者主要想解决前朝遗留下来的什么问题?针对这些问题,宋初统治者制定了什么治国方略?
    2. (2) 依据材料三,指出宋太宗对待“外忧与内患”的态度怎样?其根本出发点是什么?
    3. (3) 结合材料四,概括宋初加强中央集权的利与弊。
四、论述题(本大题共1小题,满分12分)
  • 21. 阅读材料,完成要求。

    隋唐是中国境内许多民族乘势兴起的重要发展阶段,封建社会后半期的主要少数民族,大都可以追溯到这个时期。在强盛国力的影响和吸引下,突厥、西域各族、回纥、吐蕃、南诏、契丹、靺鞨等少数民族与隋唐王朝在政治、经济、文化上联系紧密。唐太宗曾说“自古皆贵中华,贱夷狄,朕独爱之如一。”在这种思想指导下,唐太宗获得了北边各民族的尊重,被尊奉为“天可汗”。唐代疆域较以前更加辽阔,统一的多民族国家进一步稳固,民族凝聚力进一步增强。元是蒙古族建立的王朝,……各民族间的交往与联系在这一时期空前加强。元朝在中华民族发展史占有重要地位。

    ——摘编自《简明中国史读本》

    阅读以上材料,围绕“民族交往、交流和民族交融”这一话题提炼一个观点,并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加以论述。(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逻辑清晰)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