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高中地理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广东省广州市番禺区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线上期末地...

更新时间:2023-02-21 浏览次数:37 类型:期末考试
一、单选题
  • 1.  2020年7月23日长征五号火箭搭载“天问一号”火星探测器成功发射,按照计划,“天问一号”火星探测要一次性完成“绕、落、巡”三大任务,这标志着我国行星探测的大幕正式拉开。2020年11月24日长征五号遥五运载火箭成功将嫦娥五号探测器送入预定轨道,开启了探月新征程。左图为我国首次火星探测标识“揽星九天”,标识中太阳系八大行星依次排开。右图表示大气温度在垂直方向上的变化。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 (1) 左图所示行星(   )
      A . ①距离太阳最近 B . ②为类地行星,绕日轨道为椭圆 C . ③为土星,属远日行星 D . ④是目前唯一存在生命的行星
    2. (2) 嫦娥五号探测器发射升空穿越地球大气层的过程中(   )
      A . 气温越来越高 B . 依次经过臭氧层、平流层和对流层 C . 气温先降——再升——再降——再升 D . 周围气流以水平运动为主
  • 2.  2019年1月8日,搭载“月面微型生态圈”的嫦娥四号成功登陆月面,培育出第一株棉花嫩芽,但相隔不久又枯萎凋零。“月面微型生态圈”是一个由特殊铝合金材料制成的圆柱形“罐子”,“罐子”里面有棉花种子、蚕卵、土壤、水、空气及科研设备等。着陆月面后,控制系统向土壤中放水,9天后进入月夜期。图为“月面微型生态圈”工作原理。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 (1) “月面微型生态圈”与地球生命存在的条件相比(   )
      A . 空气足、水分足 B . 重力大、辐射弱 C . 重力小、辐射强 D . 土层厚、肥力强
    2. (2) 棉花嫩芽最终未能存活,其原因最可能是(   )
      A . 夜间温度太低 B . 土壤条件不适宜 C . 水分条件不足 D . 紫外线辐射较弱
  • 3. (2022高一下·龙岩月考) 地磁场源自地球外核,穿透地球并延伸至太空。2020年,中国科学院在西安某处遗址发掘出埋藏大量陶器碎片的堆积剖面,是理想的考古地磁学研究对象。通过测定其中陶器碎片等古物件的磁性,可推知当时的地磁场方向、强度等。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 (1) 地磁场从地球外核向外,先后穿过(   )
      A . 莫霍界面、软流层、古登堡界面 B . 莫霍界面、古登堡界面、软流层 C . 古登堡界面、软流层、莫霍界面 D . 古登堡界面、莫霍界面、软流层
    2. (2) 该遗址中的堆积剖面形成于(   )
      A . 前寒武纪 B . 古生代 C . 中生代 D . 新生代
  • 4. 太阳黑子是出现在太阳表面的暗黑斑点。森特在某年4月6~12日每天的同一时间观察某组太阳黑子,并将观察结果记录如图所示。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 (1) 由图可知,太阳(   )
      A . 自西向东自转,在此处的自转周期约为15天 B . 自西向东自转,在此处的自转周期约为28天 C . 自东向西自转,在此处的自转周期约为15天 D . 自东向西自转,在此处的自转周期约为28天
    2. (2) 太阳黑子的多少和大小,可作为太阳活动强弱的标志。因此,太阳黑子数较多的年份(   )
      A . 全球降水普遍增多 B . 航天航空活动被迫中断 C . 太阳耀斑数量减少 D . 地球磁场所受扰动增强
  • 5. (2022高一下·龙岩月考) 图片示意M市2021年12月19~21日气温和降水量的变化。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 (1) 与19日相比,20日M市(   )
      A . 白天太阳辐射较强 B . 白天地面辐射较弱 C . 夜晚地面辐射较强 D . 夜晚大气逆辐射较弱
    2. (2) 影响19~21日M市气温日较差变化的主要因素是(   )
      A . 太阳辐射 B . 地表覆被 C . 天气状况 D . 纬度位置
  • 6. (2022高一下·龙岩月考) 内蒙古巴丹吉林沙漠中有数百个碧蓝澄澈的湖泊。夏季晴朗的午后,湖边常会刮起一种被当地居民称为“太阳风”的风。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 (1) 该地的“太阳风”(   )
      A . 从湖泊吹向陆地,性质较湿润 B . 从湖泊吹向陆地,性质较干燥 C . 从陆地吹向湖泊,性质较湿润 D . 从陆地吹向湖泊,性质较干燥
    2. (2) 如图,示意某日陆面和湖面气温的日变化。该日,“太阳风”消失的时间大致是(   )
      A . 7时前后 B . 12时前后 C . 18时前后 D . 21时前后
    3. (3) 如图所示为湖泊沿岸某气象站测得的风频玫瑰图。该气象站位于(   )

      A . 甲地附近 B . 乙地附近 C . 丙地附近 D . 丁地附近
  • 7. 图示意2021年7月1日10时澳大利亚海平面等压线(单位:百帕)分布。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 (1) 此刻珀斯的风向是(   )
      A . 东南风 B . 西南风 C . 偏北风 D . 偏东风
    2. (2) 图中四地风速最大的是(   )
      A . B . C . D .
  • 8. 我国的气候干旱地区,农民在耕作土壤表面铺设10—15厘米的砂石覆盖层,发展农作物种植,这就是砂田。左图中数字代表水循环环节,右图为宁夏砂田景观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 (1) 左图中(   )
      A . ①代表蒸发 B . ③代表降水 C . ④代表地下径流 D . ⑤代表水汽输送
    2. (2) 砂石覆盖对水循环环节的影响是(   )
      A . ①增加 B . ②增加 C . ③增加 D . ⑤增加
  • 9. 宜兰县位于我国台湾省东北部,主体为兰阳平原,该平原沿海分布着南北长约23千米、高约10米的连绵沙丘。兰阳溪是孕育兰阳平原的“生命之河”,河流含沙量大,又称为“宜兰浊水溪”。许多河流受南北向沙丘的阻挡在沙丘西侧蜿蜒向北或向南流,最后在沙丘的缺口处入海。图1为台湾省局部地区地形及兰阳平原位置示意图,图2为宜兰县风频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 (1) 关于兰阳平原沿海沙丘的成因及特征,叙述正确的是(   )
      A . 海浪沉积东坡陡西坡缓 B . 河流沉积东坡缓西坡陡 C . 风力沉积东坡陡西坡缓 D . 风力沉积东坡缓西坡陡
    2. (2) 在该地营造沿海防护林,对海岸沙丘的影响是(   )
      A . 沙丘不断拓宽 B . 沙丘不断增高 C . 沙丘西移速度变缓 D . 丘体两翼扩展速度加快
  • 10. 位于长江口的九段沙,是受到河流和海洋潮流共同作用形成的河口沙洲。近年来,由于上游三峡大坝建设,九段沙的生长速度和方向发生明显变化。下图为长江口沙洲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1. (1) 九段沙的形成原因是(   )
      A . 风力堆积作用 B . 海水堆积作用 C . 河流侵蚀作用 D . 河流堆积作用
    2. (2) 据图所示,九段沙生长的方向是(   )
      A . 向东 B . 向西 C . 向南 D . 向北
    3. (3) 近年来,九段沙生长速度变慢,主要原因是(   )
      A . 流速变小 B . 径流量减少 C . 汛期加长 D . 输沙量减少
  • 11. (2022高一上·惠州月考) 新疆开都河流经巴音布鲁克草原,部分河道蜿蜒曲折,有“九曲十八弯”的美称。下图为开都河部分河段的落日例影景观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 (1) “九曲十八弯”河段上的地貌(   )
      A . 凹岸堆积,凸岸侵蚀 B . 常见于冲积扇平原 C . 主要分布在干旱区 D . 可能会形成牛轭湖
    2. (2) 从宏观到微观视角观察该草原的落日倒影的顺序是(   )
      A . 巴音布鲁克草原→S形河湾→凹凸河岸 B . 巴音布鲁克草原→凹凸河岸→S形河湾 C . S形河湾→巴音布鲁克草原→凹凸河岸 D . S形河湾→凹凸河岸→巴音布鲁克草原
  • 12. 左图是当地凋落物数量逐月变化示意图;右图为该小组拍摄的甲树种春季凋落物照片,他们发现,凋落的叶片多为青绿或黄色、褐色的老叶,此时树上开始出嫩芽、长新叶。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 (1) 甲树种广泛分布的地区,最可能位于我国的(   )
      A . 东北平原 B . 华北平原 C . 内蒙古高原 D . 长江中下游平原
    2. (2) 造成甲树种春季凋落物的原因最可能是(   )
      A . 降水稀少 B . 日照强烈 C . 气温回升 D . 风力较大
    3. (3) 乙树种广泛分布的地区,对应的气候类型最可能为(   )
      A . 温带季风气候 B . 热带雨林气候 C . 热带季风气候 D . 亚热带季风气候
  • 13. (2022高一上·佛山期末) 南美洲安第斯山脉高地上,有一种生长极其缓慢的绿色垫状植物(下图)。该植物叶面覆盖着蜡质层,紧密并贴近地面或岩石生长。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 (1) 该植物叶面覆盖着蜡质层的作用是(   )
      A . 保持植物温度 B . 增强抗风能力 C . 减少水分蒸发 D . 减弱光合作用
    2. (2) 根据该植物的生长特征推测当地(   )

      ①多大风②气温低③湿度大④光照弱

      A . ①② B . ①④ C . ②③ D . ③④
  • 14. 研究土壤水分的空间分布特征对农业生产,植被恢复等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下图为黄土高原某沟垫区不同坡度和坡向的土壤水分含量剖面图。据此完成问题。

    1. (1) 随着坡度的减小(   )
      A . 土壤剖面相同深度含水量减小 B . 土壤总的储水能力会明显降低 C . 降水后形成的地表径流会增多 D . 地表径流下渗补给的能力提高
    2. (2) 仅从土壤水分条件考虑,推测该沟壑区植被生长条件较好的是(   )
      A . 阳坡、陡坡 B . 阳坡、缓坡 C . 阴坡、缓坡 D . 阴坡、陡坡
  • 15. (2022高一下·郓城月考) 南方某山区经历暴雨,下图为该地暴雨前后一周地形对比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 (1) 该地可能发生的地质灾害是(   )
      A . 山洪暴发 B . 地震 C . 滑坡 D . 泥石流
    2. (2) 该地质灾害发生后,最需要紧急撤离的居民点是(   )
      A . B . C . D .
  • 16. 研究人员在调查青藏高原地理环境时,利用遥感技术获得了20世纪80年代以来青藏高原上一千多个湖泊面积的年际变化数据。下图为青藏高原色林错地区1984年和2015年同期卫星影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 (1) 下列四地中,地势较低平的两地是(   )
      A . ①② B . ②④ C . ①③ D . ③④
    2. (2) 青藏高原环境调查应用遥感技术的优势有(   )

      ①遥感光学成像不受天气状况的影响②能够获取地面调查人员难以到达地区的信息③能够快速获取大范围的影像信息④可以取代研究人员的地面调查

      A . ①② B . ②③ C . ①④ D . ③④
二、综合题
  • 17. 阅读图文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2022年1月14〜15日,汤加首都附近的海底火山剧烈喷发,喷发的火山灰与蒸汽在太平洋海面形成“蘑菇云''(右图),火山灰云柱最大高度已达30多千米。

    1. (1) 汤加火山喷发的火山灰物质来源于,所在的地球内部圈层是。蔓延的火山灰物质最先影响的地球外部圈层是
    2. (2) 画出汤加火山爆发时,汤加火山与周围海域形成的热力环流(用箭头表示气流运动方向)和等压面状况图。

    3. (3) 科学家研究发现火山喷发可能会造成大气温度降低,形成“阳伞效应"。运用大气受热过程原理分析“阳伞效应”形成过程。
  • 18. 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地球上约有97%的水储存在海洋中,海水的性质和运动对人类活动有着重要影响。阿拉瓜利河位于巴西亚马孙河平原的北部,入大西洋,全长只有220千米,下游河道宽约2千米,农历的初一和十五前后,河口会周期性的出现涌潮,浩浩荡荡的潮水从河口沿河道逆流而上近60千米,时速30余千米,潮高可达4米。下图为大西洋局部洋流分布和阿拉瓜利河河口位置示意图。

    1. (1) 在图中用箭头标注a、b两海域的洋流方向。
    2. (2) 结合所学知识,判断b、c两海域密度较大的是,d、e两海域盐度较低的是
    3. (3) 图中M海域附近形成了世界著名的渔场,该渔场形成的原因是
    4. (4) 影响阿拉瓜利河河口涌潮上溯远、潮位高的原因有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