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高中思想政治 /统编版(部编版) /必修2 经济与社会 /第二单元 经济发展与社会进步 /第四课 我国的个人收入分配与社会保障 /我国的个人收入分配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统编版2022-2023学年高中政治必修二经济与社会4.1我...

更新时间:2023-02-17 浏览次数:56 类型:同步测试
一、单选题
  • 1. 2022年上半年,安徽省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16845元,相比上年同期增加了876元,同比名义增长5.5%。下图是2016–2022年上半年安徽省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统计图(   )

    下列举措能够促成上述变化的有

    ①提高劳动报酬在国民收入再分配中的比重   

    ②降低个人所得税起征点,缩小居民收入差距

    ③完善生产要素参与分配机制,激发资源活力

    ④加强职业技能教育,提高劳动者就业质量

    A . ①② B . ①④ C . ②③ D . ③④
  • 2. 为推动产业振兴,某市通过激励政策吸引院士走进农村,在院士指导下,该市改进冬季马铃薯种植技术,打造3400余亩马铃薯产业基地,实现亩产由原来的l吨多增加到3.5吨,产值突破1000万元,走出了一条技术依赖型乡村产业振兴道路。这表明(   )

    ①院士下村是集体经济组织方式的变革

    ②人才使用机制创新助推乡村产业振兴

    ③乡村产业振兴必须走技术依赖型道路

    ④生产要素的优化提升农业生产力水平

    A . ①③ B . ①④ C . ②③ D . ②④
  • 3. 与去年同期相比,2019年上半年全国居民人均工资性收入8793元,增长8.7%,占可支配收入的比重为57.5%;人均经营净收入2467元,增长8.9%,占可支配收入的比重为16.1%;人均财产净收入1321元,增长13.2%,占可支配收入的比重为8.6%;人均转移净收入2715元,增长6.8%,占可支配收入的比重为17.7%。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

    ①收入来源方式日趋多样,有利于提高居民生活水平

    ②国家加强再分配力度,保证了居民收入的稳定增长

    ③共享发展理念深入人心,实现了居民收入的均等化

    ④我国坚持和完善分配制度,收入分配格局趋于合理

    A . ①③ B . ①④ C . ②③ D . ②④
  • 4. 从2022年4月1日起,四川、湖南、重庆、福建4省市施行新的最低工资标准。这样做能够( )
    A . 减少财政支出 B . 实现平均分配 C . 消除收入差距 D . 促进社会公平
  • 5. 吴某是某央企的工程师,每月工资8000元,年终获得奖金12000元,他还将自己的专利技术作为股份入股,年终又获得17000元。在吴某一年的收入中,按劳分配收入是( )
    A . 8000元 B . 108000元 C . 12000元 D . 37000元
  • 6. 2022年5月8日,海南自由贸易港首批博士人才需求岗位发布,共1316个岗位,人均年薪约35万元,其中最高年薪超100万元。发布的岗位主要涉及民营企业重点部门,在人才选择上实现优胜劣汰。在这些产业部门实现人员选用市场化的意义在于(   )

    ①发挥政府在配置人才资源中的决定性作用,增强企业活力

    ②保障民营企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平等地位,实现社会公平

    ③健全由多种生产要素构成的市场结构,优化用人机制

    ④发挥劳动者在生产力发展中的主导作用,提升要素价值

    A . ①② B . ②③ C . ①④ D . ③④
  • 7. 财政部表示,"十四五”时期,我国将进一步规范收入分配秩序,推动形成公正合理的收入分配格局。下列属于初次分配领域的措施的是( )

    ①加大税收、社会保障、转移支付等调节力度

    ②完善最低工资标准和工资指导线形成机制

    ③遏制以垄断和不正当竞争行为获取收入

    ④健全各类生产要素由市场决定报酬的机制

    A . ①③ B . ①④ C . ②③ D . ②④
  • 8. 截至2022年8月,某地通过股份合作制改革与成立土地合作部共整合土地资源500亩,其中350亩土地流转至振为生物有限公司并由其进行魔芋种植。这一举措为当地村民提供工作岗位50个,将带动村民人均年收入增加2000元。通过股份合作制改革流转农村土地(   )

    ①有利于全面贯彻乡村振兴,壮大农村集体经济

    ②是通过改变农村土地性质来调动农民的积极性的

    ③有助于扩大农民收入来源,改善农民生活

    ④可以判断农民增收是通过按劳分配原则获得收益

    A . ①② B . ①③ C . ②④ D . ③④
  • 9. 2022年11月15日,深圳数据交易所揭牌成立,同时启动首批线上数据交易,交易金额超11亿元。“数据交易”获得的收入主要是(   )
    A . 按劳动要素分配 B . 按技术要素分配 C . 按数据要素分配 D . 按资本要素分配
  • 10. 修改后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专利法》在多方面进行了修改完善,如向专利权人支付专利使用费,满足了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该法的施行( )

    ①有利于完善按生产要素分配的体制机制

    ②表明国家重视发挥第三次分配的作用

    ③能够缩小收入差距,促进收入分配公平

    ④能够促进专利运用,激发经济内生动力

    A . ①③ B . ①④ C . ②③ D . ②④
  • 11. (2023·舟山模拟)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必须坚持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鼓励共同奋斗创造美好生活,不断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下列符合上述要求的举措有(   )

    ①坚持经济增长的同时,同步提高劳动报酬
    ②健全基本公共服务体系,提高服务水平

    ③健全效率优先、体现公平的收入分配制度
    ④实施就业优先战略,实现更高质量就业

    A . ①② B . ②④ C . ①③ D . ③④
  • 12. 我国现阶段的个人收入分配制度,使居民收入来源多样化,小王在合资企业工作获得的工资及奖金是(   )
    A . 劳动性收入 B . 财产性收入 C . 经营性收入 D . 转移性收入
  • 13. (2022高三上·嵊州月考) 截至 2022 年 4 月,杭州亚组委共对 171 起涉嫌侵犯亚运知识产权的行为开展调查处置,对情节恶劣的行为开展重点维权。可见,进一步完善知识产权保护制度体系有助于(   )

    ①为知识产权市场健康发展注入新动能
    ②建立体现效率、促进公平的分配体系

    ③增强市场主体的规则意识和法律意识
    ④营造尊重知识、竞争有序的市场环境

    A . ①② B . ①③ C . ②④ D . ③④
  • 14. 当下,全球范围的收入不平等仍在扩大,这是由资本逻辑所决定的。而中国的逻辑是以人民为中心,推进全体人民共同富裕是中国式现代化的突出特征。公众号山城学术圈提出“规范财富积累机制”的新论述,顺应了老百姓的呼声。这意味着(   )

    ①要着重保护资本要素所得,推动资源优化配置

    ②通过国民收入再分配,提高社会福利水平

    ③理顺企业和个人的分配关系,提高最低工资水平

    ④对垄断行业的高薪进行限薪,依法取缔过高收入

    A . ①③ B . ②④ C . ②③ D . ③④
  • 15. (2022高三上·山东月考) 随着中国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人均收入不断提高,但也要看到,少数先富、暴富群体存 在财富积累手段不规范现象,垄断经营、偷税漏税、通过资本运作收割中小投资者等问题屡屡 出现。党的二十大报告在完善分配制度方面首次提出“规范财富积累机制”,其意义可谓深远。 规范财富积累机制有利于( )

    ①缩小财富分配差距,增强财富公平,促进共同富裕

    ②健全回报社会激励机制,鼓励高收入群体关爱社会

    ③取缔非法收入,保护合法收入,规范收入分配秩序

    ④构建初次分配、再分配、第三次分配协调的制度安排

    A . ①② B . ①③ C . ①④ D . ③④
  • 16. 下表是2022年前三季度全国居民收入情况:

    项目

    人均可支配

    收入

    人均工资性

    收入

    人均财产性收

    人均经营性净

    收入

    人均转移性

    收入

    金额(元)

    27650

    15678

    2463

    4352

    5157

    增速(%)

    5.3

    5.1

    5.8

    5.2

    5.6

    注:前三季度,我国GDP为870269亿元,按不变价格计算,同比增长3.0%,比上半年加快0.5个百分点。前三季度,全国居民人均经营净收入增速快于上半年2.0个百分点。

    据上述信息,我们可以推断出(   )

    ①居民收入来源呈现多样化的特点,实现全面小康指日可待

    ②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提高,按要素参与分配机制日益完善

    ③创造社会财富的源泉充分涌流,人民群众共享改革发展成果

    ④我国经济运行企稳向好,居民收入增长与经济增长基本同步

    A . ①② B . ①③ C . ②④ D . ③④
二、非选择题
  • 17.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注:2020年春节期间,武汉爆发新冠疫情,湖北成为抗击疫情的“主战场”。

    表2017-2021年湖北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及其增速:

    年份

    城镇

    增速%

    农村

    增速%

    2017

    31889

    8.5

    13812

    8.5

    2018

    34455

    8

    14978

    8.4

    2019

    37601

    9.1

    16391

    9.4

    2020

    36706

    -2.40

    16306

    -0.50

    2021

    40278

    9.7

    18259

    12

    材料二:2021年9月13日至14日,习近平总书记来到陕西榆林张家砭镇郝家桥村,围绕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等实地调研。党的十八大以来,村里成立了村集体经济股份合作社,建成了生态果园、养殖场、光伏电站等,形成了集现代农业、规模养殖、光伏发电、乡村旅游为一体的特色产业体系,农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权得到了切实保障,收入也越来越好。同时还建成了小学、幼儿园、互助幸福院、村卫生站等配套服务设施。真正实现了幼有所育、老有所养、病有所医。脱贫攻坚以后就是乡村振兴,在国家扶贫优惠政策、国家养老事业以及国家医保等政策的普惠支撑下,郝家桥人继续发扬延安精神,跟着党鼓足劲头劳动生产,把苦日子甩到身后,干出了一副越来越富足的好光景。

    1. (1) 解读材料一图表中包含的经济信息。
    2. (2) 运用《经济与社会》中“我国的个人收入分配”的相关知识,说明材料二郝家桥村人是如何干出一副越来越富足的好光景的。
  • 18.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下图是两种社会收入结构图。

    材料二: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实现共同富裕不仅能够有效解决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不平衡和不充分问题,而且还能在提高发展质量的基础上提高人民的生活品质。想要实现共同富裕,一方面要把“蛋糕”做大,以利于全国人民都能分得一份较大的“蛋糕”;另一方面要将已有的“蛋糕”公平合理地分配给每个社会成员,让他们有更多的获得感,收入水平和生活水平逐步提高,以更大的积极性去做大“蛋糕”,在制定实施各项政策举措时,要把保障和改善民生建立在经济发展和财力可持续的基础之上,防止落入“福利主义”陷阱。

    1. (1) 请简要分析材料一中的两种结构图在收入分配方面的特点。
    2. (2) 结合材料二,运用经济与社会的知识,说明我们应如何通过做大“蛋糕”和分好“蛋糕”扎实推进共同富裕。
  • 19. (2022高三上·广东月考)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近来,“夜经济”成了社会广泛关注的热点。同学小王以“夜经济让城市更有活力”为议题开展探究活动,采访了几位摊主,以下是他整理的采访资料:

    摊主老李六十多岁,来自鄂西北农村,家里大部分农田流转,白天老李在某私营企业进行保洁工作,晚上在马路边摆摊售卖蔬菜水果。由于他卖的蔬菜水果新鲜、价格又便宜,摊前顾客总是络绎不绝。一天下来,除去成本,能挣二百多元,这虽比不上高收入人群,但他喜形于色说:“我每个月可以领到180元的养老金,但是我还是想为这个社会和自己家庭做一点贡献。”

    结合材料,运用所学《经济与社会》知识,简要概括老李获得收入的途径及依据。

  • 20.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报告指出:“中国式现代化是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某省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已整一年,在先行先试的探索中,某省聚焦科技创新、数字变革,培育更具活力的市场主体,让全民共享发展红利;跑出协调发展加速度,寻求乡村产业发展新路径,实现农民收入增速快于城镇居民收入增速;引导企业实施灵活多样的股权激励和员工持股计划,激发员工的内生动力;推进个人所得税征收改革试点工作,适度扩大教育、医疗、养老、育幼、住房等方面的免税扣除,减轻中等收入群体负担;建立健全回报社会的激励机制,鼓励引导高收入群体和企业家向上向善、关爱社会。

    运用《经济与社会》知识分析该省是如何绘就共同富裕新蓝图的?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