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历史 /统编版(部编版) /七年级下册 /第三单元 明清时期: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与发展 /第21课 清朝前期的文学艺术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部编版2022-2023学年七年级下册历史第21课清朝前期的...

更新时间:2023-02-16 浏览次数:35 类型:同步测试
一、选择题。
  • 1. 下列作品中深刻地描写封建社会末世的社会生活,揭示其必然走向崩溃的历史命运的是(   )

    A . 《三国演义》 B . 《红楼梦》 C . 《西游记》 D . 《水浒传》
  • 2. 下列关于昆曲与京剧艺术说法错误的是(    )
    A . 明清时期是昆曲和京剧最有影响力的时期 B . 清朝前期,昆曲艺术发展到顶峰 C . 乾隆时期昆曲走向衰落,而后发展为京剧 D . 道光年间形成的“皮黄戏”剧种为京剧的兴盛奠定了基础
  • 3. (2019·福建) 下图中所示的剧种集中国古代戏曲艺术之大全。该剧种形成于(    )

    A . 隋朝 B . 元朝 C . 明朝 D . 清朝
  • 4. (2019·青岛) 2010年京剧被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京剧是中国文化的“国粹”之一,被誉为“国剧”。下列关于京剧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
    A . 带有北京的地方特色 B . 形成于乾隆年间 C . 形成中得到皇室的扶持 D . 经过不断创新,成为最主要的剧种
  • 5. (2019·深圳) 中国历史源远流长,文化博大精深。下列历史文化名人出现最晚的是(    )
    A . 曹雪芹 B . 玄奘 C . 王羲之 D . 苏轼
  • 6. (2020·安徽模拟) 探寻历史事件的逻辑关系,是我们学习历史的重要方法。下列事件逻辑关系正确的是(   )

    选项

    史料

    结论

    A

    鉴真东渡、玄奘西行

    国内民族交往频繁

    B

    北宋出现“夜市”、“交子”

    中国自然经济开始解体

    C

    明朝废除丞相制度

    封建君主专制发展到顶峰

    D

    曹雪芹著《红楼梦》

    世界级伟大作家

    A . A B . B C . C D . D
  • 7. (2019·宜宾) 明清时期,小说和戏剧深受人民喜爱,主要是因为(    )
    A . 人民文化素质很高 B . 封建社会走向衰落 C . 内容反映现实生活 D . 题材高雅不落俗套
  • 8. (2019·常州) 明清时期,适应平民欣赏趣味的戏曲、小说风靡全国,导致这一文化现象的主要因素是(   )
    A . 市镇经济繁荣 B . 文化专制松弛 C . 外来文化影响 D . 印刷技术进步
  • 9. (2018·宜宾) 明清时期,成为广大城乡人民重要的文化活动的是(    )
    A . 小说创作 B . 书法鉴赏 C . 戏剧表演 D . 名画收藏
  • 10. 明清时徽州商人富甲一方,商业的成功引发了文化消费的高涨,长期为某个徽州商人所用的戏曲班社被外人称为“徽班”,由此可见戏曲发展主要与下列哪个因素相关( )
    A . 皇帝的扶持 B . 商品经济的发展 C . 艺术家创新和改进 D . 民间艺人口口相传
  • 11. (2021八上·莆田开学考) 清朝前期,昆曲艺术发展到顶峰。这一时期的传世之作有(   )
    A . 《长生殿》、《桃花扇》 B . 《长生殿》、《牡丹亭》 C . 《红楼梦》、《桃花扇》 D . 《牡丹亭》、《长生殿》
  • 12. (2017七下·淅川期末) 明朝的小说和戏剧在思想上的共同点是(  )
    A . 都运用丰富的语言和高超的艺术手法 B . 都描绘人间的爱情故事 C . 都具有浪漫主义风格 D . 都具有反封建思想
  • 13. “它分布地以北京为中心,遍及中国,被誉为‘国剧’。走遍世界各地,成为介绍、传播中国传统艺术文化的重要媒介。”材料中的“它”是(    )
    A . 《红楼梦》 B . 京剧 C . 昆剧 D . 《本草纲目》
  • 14. 京剧中脸谱与人物形象息息相关,如关羽红脸,代表仗义忠心。舞台上的曹操经常被描绘成奸猾狡诈而生性多疑,因此判断,曹操的脸谱颜色应该是(    )
    A . 白色 B . 黄色 C . 黑色 D . 绿色
  • 15. 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和市民文化的繁荣,清代文化艺术取得很大成就。下列选项不能证明这一点的是(    )
    A . 《红楼梦》于乾隆晚期排印面试 B . 四大徽班进京献艺,逐渐形成京剧 C . 昆曲艺术发展到达顶峰 D . 八旗子弟养尊处优,养鸟斗鸡
  • 16. 从唐、宋、元到明清,中国古代文学作品的主流表达形式分别由诗、词转变到曲再到小说,也就是我们常说的由唐诗、宋词、元曲到明清小说。这一变化过程适应了(    )
    A . 统治阶级文化生活的需要 B . 市民阶层文化生活的需要 C . 中央集权不断加强的需要 D . 提高儒家思想地位的需要
  • 17. 《资治通鉴》说曹操统治北方能“化乱为治”,而《三国演义》说曹操是“乱世之奸雄”,京剧《击鼓骂曹》唱道:“到如今出了个奸曹操,上欺天子下压群僚。”对于文学和历史书中同一人物“曹操”的认识之所以不同,其根本原因是(    )
    A . 文学中的人物经过了艺术加工,源于历史,可以信服 B . 史书通常以历史文学为依据,带有强烈的个人感情色彩 C . 历史文学与史书内容基本是一样的 D . 所处的阶级立场不同
  • 18. (2018八上·大庆开学考) 由著名作家白先勇主持制作,两岸三地艺术家携手打造的“青春版”《牡丹亭》以典雅唯美的昆曲来再现瑰丽的爱情传奇,令人耳目一新。《牡丹亭》的作者是( )
    A . 汤显祖 B . 罗贯中 C . 董其昌 D . 郑板桥
  • 19. (2019七下·普宁期末) 曹雪芹在《红楼梦》开篇中写道:“满纸荒唐言,一把辛酸泪。都云作者痴,谁解其中味?”这反映出(    )
    A . 作品具有高度的思想和艺术价值 B . 作者对旧制度和传统礼教的批判 C . 作者对社会下层人民的深刻同情 D . 作品对人民的反抗精神予以肯定
  • 20. 四大名著是中国乃至全人类共同拥有的宝贵文化遗产,在整个华人世界中有着深远影响。下列哪一情节不可能出现在这四部名著中(    )
    A . 孔明智激周瑜,孙权决计破曹操 B . 卖油郎独占花魁,灌园叟晚逢仙女中 C . 宋江智取无为军,张顺活捉黄文炳 D . 金陵城起复贾雨村,荣国府收养林黛玉
二、非选择题。
  • 21. 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列各题。

    材料:见下图

       

        图一    图二昆曲脸谱

    1. (1) 图一中的历史人物是谁?结合所学知识,说说他的小说在中国文学史上的地位。
    2. (2) 简要概述图二这种戏曲的特点。
    3. (3) 结合所学知识,概述导致当时文学、戏曲发展繁荣的共同经济原因
  • 22.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各题。

    材料一:《红楼梦》起于梦,结于梦,表面写梦,实际并非写梦,这也正是《红楼梦》的成功之处。

    材料二:《红楼梦》开篇中写道:“满纸荒唐言,一把辛酸泪。都云作者痴,谁解其中味?”

    材料三:“一生四梦,得意处惟在《牡丹》。”它通过官宦小姐杜丽娘与书生柳梦悔的神奇的爱情故事,鞭挞了吃人的封建礼教。

    请回答:

    1. (1) 材料一中的《红楼梦》共120回,前80回和后40回分别是由谁创作完成的?该作品揭示了一种怎样的历史趋势?这部小说的艺术特色是什么?
    2. (2) 材料二反映出作者的什么态度?
    3. (3) 材料三是对哪一部戏剧作品的描述?清朝的两部昆曲的传世之作是什么?明清小说和戏剧在艺术上有何共同之处?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