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高中化学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山西省名校联考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

更新时间:2023-02-27 浏览次数:61 类型:期末考试
一、单选题
  • 1. 化学与人类生活、生产息息相关。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 草木灰和铵态氮肥混合使用能增强肥效 B . 可用FeS清除污水中等重金属离子 C . 电解冶炼铝技术的成熟使铝合金应用得到普及 D . 钢柱在水下比在空气与水的交界处更易生锈
  • 2. 乙二酸()俗称草酸,为无色晶体,是二元弱酸,广泛分布于植物、动物和真菌体中,在实验研究和化学工业中应用广泛。乙二酸与氧化剂作用易被氧化成二氧化碳和水,如。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 乙二酸的电离方程式: B . 电负性:O>Cl>C>H C . 若基态原子的电子排布式写为 , 则违背了洪特规则 D . 氧的基态原子的轨道表示式:
  • 3. 设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 电解精炼铜时,若阴极析出3.2g铜,则阳极失电子数大于 B . 0.1mol和0.2mol充分反应后分子总数小于 C . 常温下,1LpH=10的纯碱溶液中,由水电离产生的数目为 D . 由1mol和少量形成的中性溶液中,数目为
  • 4. 下列实验装置进行的相应实验,实验装置正确且与对应叙述相符的是

    A . 用图1装置可制备并能较长时间观察其颜色 B . 用图2装置可制备无水 C . 图3装置反应开始后,注射器活塞向右移,说明该反应为放热反应 D . 用图4装置滴定溶液的浓度
  • 5. 已知常温下,几种物质的电离平衡常数。下列说法或离子方程式正确的是

    弱酸

    A . 等浓度的中,结合质子能力最强的是 B . 溶液中滴加少量氯水: C . 次氯酸钠溶液中通入少量二氧化硫: D . 溶液中通入少量二氧化硫:
  • 6. 工业合成氨是人类科学技术的一项重大突破。其合成原理为:   ,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 增大压强,活化分子百分含量不变,单位体积内活化分子增多,反应速率加快 B . 该反应在低温下能自发进行 C . 为了防止混有的杂质使催化剂“中毒”,原料气必须经过净化 D . 能用勒夏特列原理解释通常采用500℃有利于氨的合成
  • 7. T℃时,分别向10mL浓度均为溶液中滴溶液,滴加的过程中溶液体积(V)的关系如图所示[已知:]。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A . 该温度下 B . a→c→d过程中,水电离出的氢离子浓度先逐渐减小后逐渐增大 C . 溶液中 D . d点的坐标为34.9
  • 8.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 钠原子由时,原子释放能量,由基态转化成激发态 B . 1s电子云呈球形,表示电子绕原子核做圆周运动 C . 在第三能层中自旋状态相同的电子最多有4个 D . 同一原子中,2p、3d、4f能级的轨道数依次增多
  • 9. 分别表示电离常数、水的离子积常数、水解常数、溶度积常数,下列判断错误的是
    A . 室温下的电离度一定比HClO的大 B . 的溶液任何温度下均为中性 C . 已知25℃时,AgCl和砖红色沉淀分别为 , 则用标准溶液滴定时,可采用为指示剂 D . 某温度下,一元弱酸HA的越小,则NaA的越大
  • 10. 利用微生物燃料电池(MFC)处理废水,可实现碳氮联合转化。某微生物燃料电池的工作原理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 电子移动方向是从A电极流向B电极,溶液中的移动方向从左到右 B . B电极反应式为: C . 相同条件下,A极区生成的与B极区生成的的体积之比为5∶4 D . 该电池在高温情况下无法正常工作
  • 11. 一定条件下,在催化剂作用下发生反应 。调整的初始投料比,测得在一定投料比和一定温度下,该反应的平衡转化率如图所示(各点对应的反应温度可能相同,也可能不同)。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已知反应速率分别为正、逆反应速率常数,x为物质的量分数。]

    A . B点中,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3 B . C点中,更换高效催化剂,的平衡转化率仍等于75% C . 若A、B两点起始浓度相同,则 D . E点时
二、多选题
  • 12. 下列表中实验操作、现象与结论对应关系正确的是

    选项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结论

    A

    向含有酚酞的溶液中加入少量固体

    有白色沉淀生成,溶液红色变浅

    纯碱溶液呈碱性是由水解引起

    B

    向盛有2mLNaOH溶液的试管中滴加4~5滴溶液,再向其中滴加溶液

    先生成白色沉淀,后生成蓝色沉淀

    C

    常温下,用玻璃棒蘸取某浓度NaOH溶液滴在湿润的pH试纸中央,与标准比色卡对比

    pH为13

    该NaOH溶液的浓度为

    D

    分别取两支洁净的试管,甲试管中加入10mL溶液,乙试管中加入5mL溶液和5mL蒸馏水,然后同时向两支试管中加入10mL溶液

    甲试管出现浑浊的时间更短

    增大浓度,可以加快反应速率

    A . A B . B C . C D . D
  • 13. 碳酸二甲酯DMC()具有优良的溶解性能,其熔、沸点范围窄,表面张力大,粘度低,因此可以作为低毒溶剂用于涂料工业和医药行业。科学家提出了新的合成方案(吸附在催化剂表面上的物种用*标注),反应机理如图所示。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 该合成反应 B . 过程是该反应的决速步 C . 过程中既有H-O键的断裂,又有H-O键的形成 D . 是反应的中间产物
  • 14. 铬(Ⅵ)在溶液中能以多种形式存在。25℃时,调节初始浓度为溶液的pH,平衡时铬(Ⅵ)在水溶液中各种存在形式的物质的量分数与pH的关系如图所示。已知:。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 时,溶液中 B . 加入少量水稀释,溶液中离子总数增加 C . D . 时,溶液中
三、综合题
  • 15. 已知X、Y、Z、W、R是元素周期表前四周期中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的常见元素,相关信息如下表:

    元素

    相关信息

    X

    元素原子的核外p电子数比s电子数少1

    Y

    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元素

    Z

    第一电离能至第四电离能分别是:

    W

    前四周期中电负性最小的元素

    R

    在周期表的第十一列

    1. (1) X基态原子中能量最高的电子,其电子云在空间有个方向,原子轨道呈形。
    2. (2) 是动物和人体所必需的微量元素之一,也是重要的工业原料,与Y同族。Se的原子结构示意图为
    3. (3) Z的基态原子的电子排布式为
    4. (4) 与Z元素成“对角线规则”关系的某短周期元素G的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具有两性,写出该两性物质与W元素的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5. (5) R元素位于元素周期表的区,比较元素R与镍的第二电离能(填“<”或“>”),其原因是
四、综合题
  • 16. (2022高二上·宁德期末) 硫酸锌是一种重要的工业原料,ZnSO4∙H2O可用于制造印染用的媒染剂,木材及皮革保存剂等。以炼锌厂锌渣为原料,含ZnO、FeO、CuO、CdO等,生产ZnSO4∙H2O的流程如下:

    已知:①当溶液中剩余离子浓度小于1×10-5 mol∙L-1时,认为生成沉淀的反应进行完全;

    ②常温下,Ksp[Fe(OH)3]= 4.0×10-38 , Ksp[Fe(OH)2]= 4.9×10-17 , Ksp[Cu(OH)2]= 2.2×10-20 , Ksp[Zn(OH)2]=1×10-17

    1. (1) “酸浸”时,需不断通入高温水蒸气,其目的是(填字母)。用18 mol∙L-1的浓硫酸配制3 mol∙L-1H2SO4溶液,下列操作会使所配溶液浓度偏小的是(填字母)。

    2. (2) 结合必要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从平衡角度解释加入ZnO得到滤渣2的原理:。除杂过程中,若控制pH=4,溶液中c(Fe3+)= mol∙L-1。结合实际生产情况一般取pH4.5~5.0,pH不宜过大的原因是
    3. (3) 滤渣3含有Zn和(写化学式)。
    4. (4) 硫酸锌晶体的溶解度与温度的变化如图所示。“系列操作”是:,洗涤、干燥。

  • 17. 纳米碳酸钙又称超微细碳酸钙,粒径在1~100nm之间,活性好,是一种新型高档功能性无机材料。实验室利用电化学法制备纳米碳酸钙,通过控制阴极的电流浓度和pH的方法得到纳米碳酸钙胶体并结晶析出。实验装置如图所示:

    1. (1) 装置乙中试剂X为
    2. (2) 实验开始后,需先电解一段时间,待阴极室溶液的后,再通入。则电解时,阴极发生的电极反应为;若通入过快,可能造成的结果是
    3. (3) 由图可知离子交换膜的类型是交换膜。
    4. (4) 实验小组查阅资料知:若向浓溶液中先通入 , 再通入也可制备纳米级碳酸钙,反应方程式:
    5. (5) 产品中杂质含量的测定,已知:

      ①EDTA(简写为)能与发生反应:(无色)(无色溶液);

      ②钙指示剂(简写为)能与发生反应:(红色溶液);

      ③CaIn稳定性弱于 , pH为12~13时,可发生反应:(蓝色溶液)。

      现取0.10g样品,放入烧杯中,加入适量的稀HCl溶解,移入容量瓶中配成100mL溶液,取其中20.00mL于锥形瓶,将pH调至12~13(所加试剂不影响滴定),加入2~3滴钙指示剂,用的EDTA标准溶液进行滴定,当达到终点时,消耗15.00mL标准溶液。测滴定终点时的现象是,样品中钙的质量分数为%(保留1位小数)。

  • 18. 甲醇是重要的化工原料,利用合成气(主要成分为CO、)在催化剂作用下合成甲醇,相关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及298K时相关物质的能量如图所示。

    i、 

    ii、 

    iii、 

    1. (1) 298K时,根据相关物质的能量,则
    2. (2) 在一容积为2L的密闭容器内加入2mol的CO和6mol的 , 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反应i。该反应的逆反应速率与时间的关系如图所示:

      ①由图可知反应在时都达到了平衡,而在时都改变了条件,试判断时改变的条件可能是

      ②若时降压,时达到平衡,时增大反应物的浓度,请在图中画出时逆反应速率与时间的关系曲线

    3. (3) 在一定温度下,向体积为1L的恒容密闭容器中通入等物质的量的 , 在催化剂的作用下仅发生反应ⅲ。下列叙述能表示该反应达到平衡状态的是(填标号)。

      a、平衡常数和焓变保持不变

      b、容器中的物质的量之比保持不变

      c、容器中气体的密度不再改变

      d、相同时间内,断裂H-O键的数目是断裂H-H键的2倍

    4. (4) 图甲为恒温恒容装置,乙为恒温恒压装置。已知在一定条件甲下可以合成甲醇:。相同温度下,将1mol和3mol分别通入体积为1L的如图所示甲、乙装置中,一段时间后均达到平衡,此时的转化率:甲乙(填“<”“>”或“=”)。

    5. (5) 一定条件下,向体积为1L的恒容密闭容器中通入1mol和3mol发生上述反应ⅰ、ⅱ、ⅲ,达到平衡时,容器中为0.5mol,CO为0.1mol,此时的浓度为 , 反应ⅲ的平衡常数为(保留2位小数)。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