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高中思想政治 /统编版(部编版) /必修4 哲学与文化 /第一单元 探索世界与把握规律 /第三课 把握世界的规律 /世界是永恒发展的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统编版2022-2023学年高中政治必修四哲学与文化3.2 ...

更新时间:2023-02-02 浏览次数:47 类型:同步测试
一、 项选择题。
  • 1. 习近平总书记讲话总是金句频出,既充满温情、催人奋进,又蕴含哲理。下列选项对应关系不正确的是( )

    ①上下同欲者胜——优化系统内部结构形成合力

    ②一根筷子容易折,一把筷子难折断——量变达到一定程度必然引起质变

    ③新故相推,日生不滞——新出现的事物具有强大生命力

    ④岁月不居,时节如流——事物发展是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

    A . ①② B . ①③ C . ②④ D . ③④
  • 2. 2020年10月14日,习近平在深圳经济特区建立40周年庆祝大会上谈道:“看似寻常最奇崛,成如容易却艰辛。深圳等经济特区一路走来,每一步都不是轻而易举的,每一步都付出了艰辛努力。”这主要说明( )

    ①新事物总要经历一个由弱小到强大的过程
    ②新事物总要经历一个由不完善到完善的过程

    ③新事物的发展是一个艰难曲折的过程
    ④新事物的发展需要经历一个量的积累过程

    A . ①② B . ①③ C . ②④ D . ③④
  • 3. 2020年6月23日,随着北斗三号最后一颗卫星升空,北斗卫星全球导航系统组网完成。从起步到全球组网,北斗人探索30余年,一路走来实在不易,一代又一代的北斗人前赴后继,不舍昼夜争分夺秒努力攻克技术难题,全球导航系统组网最终得以实现。这告诉我们( )

    ①只有尊重自然、顺应自然,才能不断征服自然
    ②事物发展的总趋势是前进的,但道路是曲折的

    ③任何事物的发展都是量变和质变的统一
    ④只要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做事情就能取得成功

    A . ①③ B . ①④ C . ②③ D . ②④
  • 4. 工匠精神是一种热爱工作的职业精神,工匠们对细节有很高的要求,对精品有着执着的坚持和追求,把品质从 99%提高到 99.9%,其利虽微,却长久造福于世。从哲学方法论来看,工匠精神强调的是( )

    ①用辩证否定的观点看问题,要“吐故纳新”,不要“墨守成规”

    ②用对立统一的观点看问题,要“执两用中”,不要“标新立异”

    ③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要“追求卓越”,不要“因循守旧”

    ④用实践的观点看问题,要“不拘一格”,不要“按图索骥”

    A . ①④ B . ②④ C . ①③ D . ②③
  • 5. 山东聊城认真贯彻落实“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持续改善提升生态环境,聊城大地初步呈现“城区、近郊、村镇绿化交相辉映,水网、路网、林网绿化纵横交错,生态林、产业林、景观林三林共建”的国土绿化新格局。该地防沙治沙工作积累的丰富经验和治理模式,对全省乃至全国防沙治沙工作发挥了重要的示范引领作用。上述材料蕴含的哲学道理是( )

    ①要着眼于用局部的发展推动整体的发展
    ②量变达到一定程度必然引起质变

    ③事物发展是前进性与曲折性的统一
    ④矛盾的普遍性寓于矛盾的特殊性之中

    A . ①③ B . ①④ C . ②③ D . ②④
  • 6. 国家发改委等有关部门批准联通、电信、移动在北京等部分城市试点建设5G网络。南京市是试点城市之一,许多市民表示刚刚全面步人4G网络时代,现在5G又来了。南京市政府提出,力争早日启动 5G 网络商用。表明( )

    ①新事物必然取代旧事物
    ②发展的实质是事物的前进和上升

    ③新事物彻底抛弃旧事物
    ④后出现的事物才是真正的新事物

    A . ②④ B . ①③ C . ①② D . ③④
  • 7. 2020年7月31日,中国向全世界郑重宣告中国自主建设、独立运行的北斗三号全球卫星导航系统已全面建成。二十六载风雨兼程,几代北斗人接续奋斗、数十万建设者聚力托举,一 次又一次刷新“中国速度”、展现“中国精度”、彰显“中国气度”。由此可见( )

    ①新事物的发展不是一帆风顺的
    ②量变达到一定程度必然带来事物发展

    ③发挥主观能动性是促进质变的重要条件
    ④事物的发展趋势是前进性与曲折性的统一

    A . ①③ B . ①④ C . ②③ D . ②④
  • 8. 2020年9月8日,全国抗击新冠肺炎疫情表彰大会在北京人民大会堂隆重举行,陈薇将军获得“人民英雄”国家荣誉称号。为尽快破解病毒密码,研制出疫苗,陈薇带领科研团队与后方科研基地联合作战,以军人的使命刻苦攻关,经过成百上千次试验,团队不断取得突破。这说明( )

    ①事物发展的前途是光明的,道路是曲折的
    ②只要注重量的积累,就一定能实现质变

    ③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量的积累达到一定程度必然引起质变

    ④事物的发展最终是通过质变实现的,质变比量变更重要

    A . ①② B . ①③ C . ②④ D . ③④
  • 9. 2020年5月5日,我国的长征五号B运载火箭发射成功,这是一款为我国载人空间站所研发的火箭。在那之前,我国的长征三号乙运载火箭和长征七号甲运载火箭接连发射失败,但这并没有影响相关人员的信心,他们反而更加努力改正其中的缺点,所以这次长征五号B运载火箭虽然是首发,但是并没有失败,一次就成功了。材料说明( )

    ①只有经历失败,才能取得成功
    ②新事物必然战胜旧事物

    ③事物的发展是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
    ④事物发展的道路是曲折的

    A . ①② B . ②③ C . ①④ D . ③④
  • 10. 从2G到 5G,移动通信技术日新月异(如下图)。这表明( )

    A . 事物总处在渐进和不显著的变化之中 B . 事物发展是一个由低级到高级的过程 C . 新事物的发展要经历艰难曲折的过程 D . 人们对新事物的认识总是有一个过程
  • 11. 漫画的哲学寓意是( )

    A . 事物的联系是客观的 B . 发展的实质是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 C . 量变和质变的辩证关系 D . 事物的发展是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
  • 12. 数学常常能折射人生智慧。有人将“1.01365= 637.8”和“1.02365=1 377.4”这两个等式解读为:只比你努力一点的人,其实已经甩你太远。这蕴含的哲学道理是( )
    A . 质变为新的量变开辟道路,在新质的基础上不断发展 B . 在量变达到一定程度时,必须要抓住时机才能促成质变 C . 没有量积累就不会有质变发生,必须重视量的积累 D . 要保持事物性质的稳定,就必须把量变控制在一定限度内
  • 13. 下列俗语、诗句与哲理对应正确的是( )

    ①“寒来暑往,四季更替”——事物是发展的
    ②“千红万紫安排着,只待新雷第一声”——果断抓住时机,促成质变

    ③“有心栽花花不开,无心插柳柳成荫”——道路是曲折的
    ④“星星之火,可以燎原”——前途是光明的

    A . ①② B . ②③ C . ②④ D . ③④
  • 14. 老子云:“图(打算)难于其易,为大于其小;天下难事,必作(开始)于易;天下大事,必作于细。”这句话蕴含的哲学道理是( )

    ①一切事物的变化发展都是首先从量变开始的
    ②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

    ③当量的积累达到一定程度时必然会引起质变
    ④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

    A . ①② B . ②④ C . ③④ D . ①③
  • 15. (2021·河北模拟) 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对“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内涵作出了最新表述——“协调推进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的战略布局”。“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变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这种表述上的变化所蕴含的哲学道理是(    )

    ①事物的发展是绝对运动与相对静止的统一          ②事物的发展是统一性和多样性的统一

    ③事物的发展是连续性与非连续性的统一            ④事物的发展是前进性与曲折性的统一

    A . ①② B . ①③ C . ②④ D . ③④
  • 16. 工业1.0是机械制造时代,工业2.0是电气化与自动化时代,工业3.0是电子信息化时代,“工业4. 0”则描绘了一个通过人、设备与产品的实时联通与有效沟通,构建一个高度灵活的个性化和数字化的智能制造模式。从工业1.0到工业4.0的发展历程表明(  )

    ①发展具有普遍性和客观性   ②新事物在对旧事物的肯定中实现飞跃

    ③新事物是在旧事物体内成长的  ④事物发展都是前进性与曲折性的统一

    A . ②③ B . ②④ C . ①④ D . ①③
  • 17. “新故相推,日生不滞”出自明朝思想家王夫之所著的《尚书引义·太甲》,其大致意思是:新旧事物交替变更,不会随着时间的变化而停滞不前。下列诗句中蕴含的哲理与此一致的是( )

    ①天时人事日相催,冬至阳生春又来
    ②卧看满天云不动,不知云与我俱东

    ③不要人夸颜色好,只留清气满乾坤
    ④长江后浪推前浪,浮事新人换旧人

    A . ①② B . ①④ C . ②③ D . ③④
  • 18. “设想世界历史会一帆风顺、按部就班地向前发展,不会有时出现大幅度的跃退,那是不辩证的,不科学的。”这句话的意思主要是强调( )
    A . 事物是运动、变化和发展的 B . 发展是事物的前进和上升 C . 事物发展的前途是光明的 D . 事物发展的道路是曲折的
  • 19. 当第一台蒸汽机车问世时,有人驾着马车与火车赛跑,讥笑火车没有马车快。但是今天火车遍地跑,马车早已不见了踪迹。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人们对速度和效率的要求日益提高,高速火车也随之诞生,时速可达 300-500 公里。火车的发展史告诉我们( )

    ①要对未来充满信心,热情支持和保护新出现的事物
    ②新事物的发展总要经历由不完善到比较完善的过程

    ③事物运动、变化的总趋势是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
    ④新事物战胜旧事物不可能一蹴而就,必然经历曲折的过程

    A . ①③ B . ①④ C . ②③ D . ②④
  • 20. 北斗三号全球卫星导航系统,在继承北斗一号系统有源服务和北斗二号系统无源服务两种技术体制的基础上,为全球用户新增基本导航、全球短报文通信、国际搜救服务等。这一建设历程表明( )

    ①北斗三号是对北斗一号的彻底否定
    ②事物发展是量变与质变的辩证统一

    ③辩证的否定是联系和发展的环节
    ④发展表现为在新质基础上的量变过程

    A . ①② B . ②③ C . ①④ D . ③④
  • 21. 5G即第五代移动通信技术,是超越 4G的一个大的标准体系,其中一部分技术需要基于当前技术的演进,另一部分则是相对更加革命性的技术,这两部分技术相辅相成,从而实现了一个无缝的升级。可见( )

    ①新事物具有旧事物所不可比拟的优越性
    ②新事物从一开始就比旧事物更强大

    ③只有新出现的事物才是真正的新事物
    ④新事物在旧事物的母体中孕育产生

    A . ①② B . ①④ C . ②③ D . ③④
  • 22. “防之于未萌,治之于未乱”“愚者喑于成事,智者见于未萌”,意在提醒人们认识和处理事物时注意防微杜渐、洞察先机。这些饱含中国智慧的名言体现的辩证法道理有( )

    ①事物的量变是渐进的,但会引起事物的质变
    ②只有认识事物的量变,才能把握事物的质变

    ③认识事物的量变比认识事物的质变更重要
    ④事物的变化发展表现为事物在新质基础上的量变过程

    A . ①② B . ①④ C . ②③ D . ③④
  • 23. 在中国二十四节气中,有小暑也有大暑,有小雪也有大雪,唯独小满没有大满与之对应。这是因为中国人认为,过满招损,小满不多不少,一切刚刚好。这启示我们做事情要( )
    A . 积极创造条件,维持事物稳定 B . 积极促成质变,达到期望状态 C . 坚持折中思维,适应事物的现存状态 D . 注意分寸,坚持适度原则
  • 24. “振衰微于亡国灭种之际,救万民于水深火热之中,建共和于革故鼎新之时,兴百业于一穷二白之上,倡改革于曲折前行之途,成小康于砥砺奋进之中,煌煌然成复兴之大气象……”党的百年征程告诉我们,党之所以伟大,在于党( )

    ①坚信前途光明,勇于克服前进路上的困难与挫折
    ②重视量的积累,为实现事物的飞跃创造条件

    ③坚信量变必然引起质变,果断抓住时机促成事物的质变
    ④坚持批判性思维,在否定传统的基础上推动发展

    A . ①② B . ①④ C . ②③ D . ③④
  • 25. 2021 年前8个月,我国新能源车零售 147.9 万辆,同比增长202.1%。新能源车与传统燃油车市场走势出现巨大差异,已实现对燃油车市场的替代效应。回首我国新能源汽车的发展历程,从最初的彷徨、犹豫、打压,甚至是倒退,到现在的坚定、热烈,走过了无数个拐点,才取得当前的成果。由此可见( )

    ①新事物的发展过程是曲折的,不可能一帆风顺
    ②新事物从一开始就具有超越旧事物的力量

    ③新事物的发展需要热心支持和悉心保护
    ④新旧事物可以实现相互借鉴、相互促进

    A . ①② B . ①③ C . ②④ D . ③④
二、非选择题
  • 26. 建设美丽中国,必须像对待生命一样对待生态环境。历史上,河北塞罕坝水草丰美、森林茂密、鸟兽繁多。然而,人们藐视自然,用绿水青山去换金山银山'塞罕坝变成了“飞鸟无栖树,黄沙遮天日,的沙漠荒地,吞下的是“两山皆失”的双输恶果。1962年,塞罕坝林场正式组建。三代塞罕坝人经过56年的艰苦奋斗,林场由24万亩增加到112万亩,营造出世界上面积最大的一片人工林。随着绿色发展提速以及人们对绿色产品需求的增加,塞罕坝林场坚持京津冀西北部生态涵养功能区的定位,合理种植,科学砍伐,建设了8万多亩云杉、樟子松等优质绿化苗木基地,每年收益过千万。塞罕坝林场积极与世界接轨,大力推进森林认证建设,使林产品具备了向欧美发达国家供销的关键条件,现在林场森林覆盖率由12%提高到80%,塞罕坝森林资源的总价值已达约200亿元……塞罕坝人有效的保护了绿水青山,收获了金山银山,实现了生态良好、生产发展、生活改善的可喜局面。

    塞罕坝创造的绿色奇迹是“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的生动写照。运用发展实质知识阐述这一理念的正确性。

  • 27. 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 100 周年大会上的讲话,震撼人心、催人奋进。总书记以豪迈的自信、激昂的壮志,向世界发出庄严宣告:我们实现了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在中华大地上全面建成了小康社会,历史性地解决了绝对贫困问题,正在意气风发向着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迈进。习近平还强调,以史为鉴、开创未来,必须进行具有许多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实现伟大梦想就要顽强拼搏、不懈奋斗。今天,我们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接近、更有信心和能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同时必须准备付出更为艰巨、更为艰苦的努力。

    结合材料,运用唯物辩证法的发展观的知识,阐明在现代化强国的新征程中,我们如何做到以史为鉴、开创未来。

  • 28. 2022年虎年除夕的央视春晚,舞蹈史诗《只此青绿》成为整台节目的爆点,点燃了观众的热情,让观众再次感受到中国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该舞蹈创作的灵感来自《千里江山图》,采用时空交错式的叙事结构,讲述了一位故宫青年研究员“穿越”时空回北宋,以“展卷人”视角“窥”见18岁天才画家王希孟创作的北宋名画《千里江山图》的故事。由于有技术上的创新和科技的加持,舞台美轮美奂,虚实相生。央视春晚上呈现的是《只此青绿》的一段群舞片段,表达的是画中群山层峦叠嶂的意境。舞蹈的细节,也高度还原了这种象征意义。舞者高耸的头饰,就像是《千里江山图》中的山石;女主“青绿”的扮演者孟庆旸开篇第一个造型双袖下垂,像是山的纹理,也可以想象成山间瀑布。《只此青绿》对图画意境几乎进行了一比一再现,可以说,为观众呈现了“每一帧都是画”的视听盛宴。

    有人说,“舞蹈史诗《只此青绿》取得成功,就在于对传统文化的意境还原。”运用辩证否定的知识并结合材料对这一观点进行评析。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