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高中生物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广东省江门市蓬江区2022-2023学年高三上学期调研考试生...

更新时间:2023-01-29 浏览次数:41 类型:月考试卷
一、单选题
  • 1. 细胞中由于膜泡运输等原因使膜性结构成分发生相互移位和转移的现象称为“膜流”。下列过程中不存在“膜流”现象的是(   )
    A . 抗体的合成和分泌 B . 神经纤维兴奋时Na+内流 C . 胰岛素的合成和分泌 D . 突触小泡释放神经递质
  • 2. 2022年北京冬奥会上,高亭宇获得速度滑冰男子500米冠军并打破奥运记录。以下选项与该选手比赛过程中的状态不相符的是(   )
    A . 瞳孔收缩 B . 支气管扩张 C . 心跳加快 D . 呼吸急促
  • 3. 把有些萎蔫的菜叶浸泡在清水中,叶肉细胞发的变化是(   )
    A . 细胞吸水直至涨破 B . 细胞液浓度逐渐提高 C . 细胞出现质壁分离 D . 原生质体有所增大
  • 4. 为实现乡村振兴,多地乡村在稻川中养殖禾花鱼,建立了稻鱼共生系统。在该种养模式下,禾花鱼吃害虫和杂草等,鱼的非泄物又可肥田,提高了整体效益。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 . 害虫属于稻鱼共生系统中的分解者 B . 鱼的排泄物为水稻生长提供有机物 C . 鱼的活动可促进水稻根的呼吸作用 D . 稻鱼共生系统提高了能量的传递效率
  • 5. 用2,4-二硝基苯酚(DNP)处理小麦种子,种子释放的热量比处理前多。已知DNP作用于细胞的线粒体内膜,推测下列过程中受到抑制的是(   )
    A . [H]与O2结合 B . 丙酮酸的分解 C . CO2的产生 D . ATP的合成
  • 6. 人类滥用抗生素使某种细菌的耐药性不断提高,该细菌耐药性提高的原因是(   )
    A . 耐药基因频率增加 B . 细菌发生基因重组 C . 通过隔离形成新物种 D . 细菌的繁殖速率加快
  • 7. 《农桑辑要》是元朝司农司撰写的一部农业科学著作,其中描述“苗长高二尺之上,打去‘冲天心’;旁条长尺半,亦打法心。叶叶不空,开花结实。”打去“冲天心”的目的是(   )
    A . 抑制其开花结果 B . 抑制向光性生长 C . 抑制顶端优势 D . 抑制侧芽生长
  • 8. 枯草杆菌具有不同类型,其中A型菌能合成组氨酸,B型菌不能。将从A型菌中提取的某种物质加入培养基中培养B型菌,结果获得了活的A型菌。下列选项可以鉴定该物质种类的是(   )
    A . 用斐林试剂鉴定,生成砖红色沉淀 B . 用二苯胺试剂鉴定,呈现蓝色 C . 用双缩脲试剂鉴定,呈现紫色 D . 用苏丹Ⅲ试剂鉴定,呈现橘黄色
  • 9. 城市桥体绿化能利用有限空间提高绿化覆盖率,改善环境。园林工程师通常选用喜阳、吸尘降噪的植物如月季种植在桥面,选用耐阴植物如八角金盘种植在桥底。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 . 不同的城市桥体绿化,其物种的组成不一定相同 B . 优化城市桥体绿化设计时需要考虑物种的生态位 C . 城市桥体绿化的分层设计显著提高了群落对环境资源的利用能力 D . 城市桥体绿化能美化城市景观,体现了生物多样性的间接价值
  • 10. 间充质细胞能形成成骨细胞等多种细胞,在修复受损骨骼等方面有很大的医学应用潜能。图为间充质细胞形成多种细胞的示意图,下列对该过程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 细胞结构发生稳定性差异 B . 细胞形态发生稳定性差异 C . 细胞生理功能发生稳定性差异 D . 细胞遗传物质发生稳定性差异
  • 11. 人体在剧烈运动、大量汗后,因口渴而大量饮用清水,细胞外液渗透压降低,此时血液中(   )
    A . 抗利尿激素浓度降低,醛固酮浓度增加 B . 抗利尿激素浓度增加,醛固酮浓度降低 C . 抗利尿激素浓度降低,醛固酮浓度降低 D . 抗利尿激素浓度增加,醛固酮浓度增加
  • 12. 着丝粒蛋白F(CENPF)参与纺锤丝附着位点的组成,与染色体的运动和分离密切相关。下列变异属于CENPF缺失引起的是(   )
    A . B . C . D .
  • 13. 某实验小组做了以下四组实验,①号锥形瓶实验前已封口放置一段时间再连通②号锥形瓶,BTB为溴麝香草酚蓝水溶液。A组置于5℃环境中培养,BCD三组置于25℃环境中培养。一般情况下,四组实验中②号锥形瓶最快变成黄色的是(   )
    A . B . C . D .
  • 14. 抗体—药物偶联物(ADC)通过将细胞毒素与单克隆抗体结合,实现了对肿瘤细胞的选择性杀伤。ADC组成及作用机制如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 接头的主要作用是促进ADC被细胞内吞和溶酶体裂解 B . 抗体检测呈阳性的杂交瘤细胞可用于生产单克隆抗体 C . 药物的特异性是ADC能选择性作用于肿瘤细胞的关键 D . 溶酶体裂解后释放的药物会促使肿瘤细胞非程序性死亡
  • 15. 酪氨酸酶可催化酪氨酸转化为多巴醌,引起果蔬褐变。螺旋藻多糖可与酪氯酸竞争,结合于酪氨酸酶的活性位点,其机制如图甲。某科研团队研究了不同浓度螺旋藻多糖对酪氨酸酶促反应速率的影响,实验结果如图乙。据此分析下列表述错误的是(   )

    A . 螺旋藻多糖与酪氨酸的部分结构相似 B . 螺旋藻多糖可被酪氨酸酶催化产生多巴醌 C . 添加螺旋藻多糖可抑制果蔬的褐变 D . 螺旋藻多糖可降低酪氨酸酶促反应的速率
  • 16. 视网膜神经节细胞(RGC)可将视觉信号从眼睛传向大脑。随着年龄增长,在DNA甲基转移酶的作用下,DNA甲基化水平升高,使RGC受损后不可恢复,视力下降。科学家把OCT、SOX和KLF三个基因导入成年小鼠的RGC,使受损后的RGC能长出新轴突。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 . DNA甲基化通过改变DNA碱基序列影响RGC中基因的表达,从而使视力下降 B . 导入基因前要用限制酶、DNA连接酶和耐高温的DNA聚合酶构建基因表达载体 C . OCT、SOX和KLF基因的表达产物可能提高了DNA甲基转移酶的活性 D . 导入OCT、SOX和KLF基因有可能治疗因RGC受损而导致的视力下降
二、实验题
  • 17. 植物工厂能摆脱自然环境的限制,通过人工精密控制作物种植全过程的环境条件而实现高效生产,在荒漠或太空等特殊环境中提供粮食蔬菜。为提高植物工厂的产量,某科研团队探究了不同时间间隔的红蓝光交替照射对生菜光合作用的彩响。处理相同时间后测定相关数据,结果如下。

    光照处理

    净光合速率/(μmol·m-2·s-1

    叶绿素含量/(mg·g-1

    胞间CO2浓度/(μmol·mol-1

    R/B(5m)

    6.6

    0.78

    494

    R/B(30m)

    8.1

    0.98

    455

    R/B(60m)

    7.7

    0.83

    462

    RB

    7.1

    0.56

    523

    注:R表示红光,B表示蓝光;RB(5m)表示先用红光照射5分钟,再用蓝光照射5分钟,红蓝光交替照射,RB(30m)和RB(60m)以此类推;RB表示红蓝光同时照射,作为对照。各处理组的光照强度相同。

    1. (1) 生菜叶肉细胞中的叶绿素主要吸收的光为。由表可知,红蓝光交替照射能叶肉细胞中的叶绿素含量,从而使更多的光能储存在物质中,有利于暗反应中C3的还原。
    2. (2) 若表中不同处理组的叶片气孔开度(气孔开放的程度)差别不大,请结合题目信息分析R/B(30m)组胞间CO2浓度最小的原因。
    3. (3) 隐花色素和光敏色素分别是生菜细胞内感受蓝光和红光的受体,它们受到光照时会影响特定基因的,从而调控生菜的生长发育。
    4. (4) 除了红蓝光交替照射外,植物工厂在光照方面还可以采取什么措施提高生菜的产量? (写出1点)
  • 18. 流行性感冒由流感病毒引起,传播范围广,严重时可致死。流感病毒表面具有血凝素(HA)和神经氨酸酶(NA)等多种蛋白质。请回答以下问题:
    1. (1) 流感病毒进入人体后可作为被免疫系统识别,并被细胞摄取处理,启动体液免疫。B细胞增殖、分化,随后由分泌抗体。在特异性免疫中,辅助性T细胞起着关键的调控作用,它除了能够传递信息激活B细胞,还能
    2. (2) 研究表明流感病毒的NA可以诱导机体发生体液免疫产生相应抗体,为探究NA诱导机体产生的抗体能否有效预防流感病毒,研究者进行了以下实验。

      实验材料:NA溶液、流感病毒、易感细胞(容易被病原体感染的细胞)、没有感染过流感病毒且体重、大小和生理状态相似的小鼠60只。

      实验方法:把小鼠分为两组,每组30只。两组均接种。接种后,其中一组培养21天,另一组培养63天,培养后从小鼠体内提取抗体。把两组小鼠产生的抗体与对照抗体分为三组进行实验,选用的对照抗体不能与特异性结合。请把以下主要的实验步骤进行合理排序:③→

      ①将甲组抗体(由培养21天的小鼠产生)、乙组抗体(由培养63天的小鼠产生)和丙组抗体(对照抗体)分别与流感病毒混合

      ②检测培养物中病毒的增殖量

      ③培养易感细胞

      ④将各混合物分别加入不同的细胞培养瓶

      结果分析:若NA诱导机体产生的抗体能有效预防流感病毒,且对流感病毒抑制效果较好的抗体是由培养21天的小鼠产生的,则支持此结论的实验结果是

三、综合题
  • 19. 为改善海域生态环境和增殖养护渔业资源,海洋生态学家发展了新的渔业生产方式——海洋牧场。海洋牧场采用人工方法向天然水域投放鱼、虾、贝、藻等水生生物的幼体(或卵等)以实现增殖放流,还会在海底投放多个人工鱼礁,为鱼类“建造房子”。礁体进入水中3个月就会生长出海藻和浮游生物,鱼、虾、蟹、贝等生物也很快入住,慢慢地就形成了“水下森林”。礁体还可以通过改变海水的流速和流向,使海域内C、P、N等营养盐分布更均匀。生活在礁体中的贝类主要以藻类和浮游生物为食,拥有发达的滤食系统,能去除水中的颗粒物。请分析回答问题:
    1. (1) 长期的高频捕捞导致渔业资源枯竭,增殖放流的主要目的是使种群的年龄结构恢复为,有利于一定时间后提高种群的率。增殖放流前应明确目标水域该种群的种群密度和,以确定每种生物合理的放流数量。
    2. (2) 与传统的网箱养鱼(或虾等)相比,海洋牧场的抵抗力稳定性更高,原因是
    3. (3) 海洋牧场建成后,水质会变好。请结合题中信息分析原因。
    4. (4) 海洋牧场中大量藻类通过光合作用吸收和固定水体中的CO2 , 减少,从而有助减缓温室效应。藻类固定的碳可通过食物链和食物网进入鱼类等其他生物,一些大型藻类还能为鱼虾等动物提供,使水产资源越来越丰富,海洋牧场最终达到了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双赢的目的。
  • 20. ⅠB型枫糖尿病患者由于支链α-酮酸脱氢酶功能异常导致氨基酸代谢异常,其体内氨基酸大量积累而使神经系统受损,尿液有枫糖浆气味。ⅠB型枫糖尿病是由常染色体上的一对等位基因控制,对图1中的1号和2号个体的这一对等位基因进行基因检测,发现1号个体有一个基因的编码链(编码链与模板链互补配对)在第304位核苷酸处发生单碱基替换,2号个体有一个基因的编码链在第331位核苷酸处发生单碱基替换。图2为1号和2号个体该基因的碱基替换情况及部分密码子表。

    1. (1) 1号和2号个体均携带该病的一个致病基因,他们均为子,表型正常。由此判断ⅠB型枫糖尿病是由性基因控制的遗传病。
    2. (2) ⅠB型枫糖尿病发生的根本原因是,1、2号个体中,组成支链α-酮酸脱氢酶的氨基酸数量异常的是,原因是
    3. (3) 根据题目信息,预测5号个体表型正常的概率是。为确定5号个体的基因组成,可通过抽取羊水获得胎儿游离的DNA进行。若5号个体该基因第304位和第331位上的碱基序列未发生改变,并不能排除患病的可能性,此时可取羊水细胞或绒毛细胞进行酶学检查,若,则建议正常妊娠和分娩。
  • 21. 玉米芯残渣含有大量的木质纤维素(由纤维素、半纤维素和木质素组成),通常被焚烧处理,不但造成严重的环境污染,还导致大量能量浪费。某科研团队从树林土壤中筛选得到野生的季也蒙毕赤酵母,并进行多次筛选以期获得优良菌株。优良菌株以玉米芯残渣为原料可发酵生产洁净燃料——乙醇。下图为筛选过程,请分析回答:

    1. (1) 图中对土壤菌液进行系列梯度稀释的目的是。稀释后将菌液接种到以作为唯一碳源的培养基中进行培养。待长出菌落后,提取其基因组DNA进行扩增并测序,鉴定为季也蒙毕赤酵母。
    2. (2) 发酵生产时需先将玉米芯残渣进行预处理,该过程会产生许多抑制物。因此,研究人员在②的液体培养基中加入抑制物,并在③多次筛选时不断提高抑制物的浓度,是为了。培养过程中从②的液体培养基中定期取样并用的方法进行菌落计数,评估菌株增殖状况。此外,选育优良菌株的方法还有等。
    3. (3) 刚果红是一种染料,它可以与像纤维素这样的多糖物质形成红色复合物,但并不与水解后的葡萄糖等发生这种反应,从而在纤维素分解菌周围出现透明的水解圈。将经过多次实验所获得的4种优良菌株后接种到含纤维茶、刚果红、高浓度抑制物的固体培养基中,结果如图。可选择菌株作为目标菌株进行发酵生产,原因是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