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生物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四川省资阳市安岳县2022-2023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生物...

更新时间:2023-02-23 浏览次数:64 类型:期末考试
一、单选题
  • 1. (2022七上·姜堰期中) 2022年6月5日,神舟十四号成功发射,陈冬、蔡旭哲、刘洋三位宇航员应该携带维持生命所需的物质有(   )
    A . 零食、手机 B . 鲜花、饮料 C . 水果、相机 D . 食物、水和氧气
  • 2. (2022七上·康县期中) 神八与天宫一号的成功对接让华夏大地一片欢腾,伴随这次巨大成功的还有番茄试管苗空间开花结实的实验。8瓶矮化的番茄试管苗在太空中茁壮成长,其中5株开花结果,一个果实已经转红。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 这些番茄试管苗都是由受精卵分裂、分化、发育而来的 B . 这些番茄苗都具有细胞结构和遗传物质 C . 它们的结构层次为:细胞→组织→器官→植物体 D . 番茄苗都是由上皮组织、分生组织、输导组织、机械组织、营养组织等组成
  • 3. (2022七上·綦江期中) 诗词是我国传统文化的瑰宝,以下对诗词中所蕴含的生物学知识的解释,错误的是(  )
    A . “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微生物作为分解者参与了物质循环 B . “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非生物因素对生物的影响 C . “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温度对生物的影响 D . “劝君莫打三更鸟,子在巢中盼母归”——生物的繁殖行为
  • 4. 诗句“树木丛生,百草丰茂”,形象地描绘了生物圈中绿色植物的繁茂景象。下列有关绿色植物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 蕨类植物比苔藓植物长得高大的原因与其具有输导组织有关 B . 石花菜、地钱、金鱼藻都不能产生种子 C . 种子外面没有种皮包被可以作为裸子植物和被子植物分类的依据 D . 被子植物的果实容易被其他动物取食,因而比裸子植物更难生存
  • 5. (2022·房县模拟) 实验是科学探究的基本方法,下面是某兴趣小组设计的四组实验装置,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 . 甲实验装置可用来探究水、空气是种子萌发所需要的条件 B . 乙装置实验现象说明萌发的种子呼吸作用产生了二氧化碳 C . 丙实验装置可用来探究光是光合作用不可缺少的条件 D . 丁实验装置是用来观察洋葱鳞片叶表皮细胞的基本结构
  • 6. 如图是使用显微镜观察植物细胞临时装片看到的物像,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 用甲图看清物像后换用高倍镜④,调节②可使物像变得更清晰 B . 由丙图转为丁图时需先移动装片,再将乙图的A换成B C . 乙图中,使用物镜B看到的细胞数目比A中看到的多 D . 显微镜的放大倍数是目镜和物镜放大倍数的乘积
  • 7. 在显微镜下观察写在纸片上的“bp”字母时,物像是(  )
    A . bp B . dq C . qd D . qb
  • 8. (2022九上·牡丹月考) 细胞作为生命活动的基本单位,其结构与功能高度统一。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 . 烫菠菜常会形成绿色的菜汤,主要是因为高温破坏了细胞壁 B . 草履虫对刺激表现出逃避或趋向,说明细胞是进行生命活动的基本单位 C . 分布于动物和植物体表的组织都有保护作用,属于保护组织 D . 草履虫具有比较复杂的结构,这是细胞分裂和分化的结果
  • 9. (2022七上·西安期中) 下列关于细胞分裂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 在细胞分裂过程中,染色体的变化最为明显 B . 细胞分裂后,新细胞的染色体形态和数目与原细胞相同 C . 新细胞与原细胞所含遗传物质是不一样的 D . 染色体由DNA和蛋白质组成
  • 10. (2022七上·綦江期中)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青山”中植被丰富,能保持水土、调节气候,净化空气等。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一座青山就是一个生态系统,能量最终来自太阳光能 B . “青山”中植被丰富,能调节气候、净化空气,这体现了生物能够适应环境 C . “青山”中动物的数量总是多于植物的数量 D . “青山”的自动调节能力强,人类可以随意砍伐“青山”中的树木
  • 11. “豆你玩”“蒜你狠”“姜你军”等这些带有灰色幽默的词汇生动地展现了生活食品的价格急剧上涨在民众和媒体中引起的情绪。下列有关分析,正确的是(   )
    A . 玉米的果穗常有缺粒是由于开花时,天气因素阻碍昆虫外出活动,影响了传粉 B . 豆角的每一粒豆都是由一个胚珠发育而成的一个种子 C . 豆腐、豆浆中含有丰富的营养物质,它们主要来自黄豆种子的胚乳 D . 蒜和姜都是根,属于营养器官
  • 12. 如下表实验中,实验器材与使用目的不相符的是(   )


    实验名称

    实验材料

    使用目的

    A

    绿叶在光下制造有机物

    酒精

    脱色

    B

    测定种子中的有机物

    碘液

    测定种子中含有淀粉

    C

    探究二氧化碳是光合作用必需的原料

    氢氧化钠溶液

    吸收二氧化碳

    D

    观察人体口腔上皮细胞

    清水

    保持细胞正常形态

    A . A B . B C . C D . D
  • 13. 秋天是收获的季节。孙栋的奶奶收获了一个重10斤的大地瓜,该地瓜储存的有机物主要来源于(   )
    A . 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和土壤中的水 B . 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和土壤中的无机盐 C . 土壤中的水和无机盐 D . 土壤中的水和有机物
  • 14. 下面有关生物呼吸作用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 . 买回家的新鲜土豆不能进行呼吸作用 B . 呼吸作用为生物的各种生命活动提供能量 C . 用新鲜的绿藻验证呼吸作用能产生二氧化碳,可以在光下进行 D . 植物进行光合作用就能产生能量,故不需要进行呼吸作用
  • 15. (2022八下·泉州期中) 下列农业生产措施与所依据生物学原理的对应关系,错误的是(   )
    A . 中耕松土可使土壤透气——促进根部呼吸作用 B . 向蔬菜大棚中通入二氧化碳——促进蔬菜的呼吸作用 C . 春季早播覆盖地膜——提高地表温度,利于种子萌发 D . 移栽树木时,带土坨移栽——保护幼根和根毛
  • 16. (2022七上·汽开区期中) 随着科技的进步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指纹锁越来越多的走进千家万户,决定指纹的物质主要位于细胞的哪一结构中(  )
    A . 细胞膜 B . 细胞质 C . 细胞核 D . 线粒体
  • 17. 下列关于植物生长、发育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 根吸收水分和无机盐的主要部位是伸长区 B . 根尖中的根冠部分起到保护作用 C . 植物生长只需要含氮的、含磷的、含钾的无机盐 D . 植物的芽都能发育成枝条
  • 18. 绿色植物参与生物圈水循环,下列关于水的吸收、运输和散失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 植物需要的水和无机盐主要通过根尖成熟区根毛吸收,再通过筛管运输到植物各处 B . 植物吸收的水分,一部分被叶肉细胞用于光合作用,绝大部分通过蒸腾作用散失 C . 叶片表皮上的气孔是蒸腾作用的“门户”,也是气体交换的“窗口” D . 植物通过蒸腾作用,不仅促进根对水分的吸收,还能促进对水分和无机盐的运输,而且能降低叶片表面的温度
  • 19. 2022年4月22日是第53个世界地球日。今年的主题为“投资我们的星球”,呼吁人们提高日常生活中的绿色消费意识。下列做法中不正确的是(   )
    A . 植树造林增加绿化面积 B . 使用可降解的塑料制品 C . 推广使用新能源公交车 D . 直接露天焚烧大量垃圾
  • 20. 花开花落,一年又一年,自然界中的生命是周而复始、绵绵不绝的。有关图绿色开花植物叙述错误的是(   )

    A . 图一中②产生的花粉落到④上的传粉方式属于自花传粉 B . 图二种子萌发时,首先要从周围环境吸收水分 C . 图三中的a将发育成图四中的a D . 图四中a、b均是由图二中的1发育而来
二、综合题
  • 21. (2022七上·庐江期中) 我国农民发明了许多行之有效的生态农业生产经营模式。自明清时期起某地区就普遍存在“昆虫一草、稻一鸡、鸭一鱼塘”农业生态系统,其模式如下图所示。回答下列问题。

    1. (1) 生态系统包括生物部分和,①属于生物部分的
    2. (2) 据图,请写出一条含有④所在的食物链(用符号和箭头表示)。该农业生态系统中同时存在捕食关系和竞争关系的生物是
    3. (3) “塘泥肥田,秋谷满仓”,其中的道理是塘泥中的有机物在的分解作用下,转变为植物需要的无机盐。
    4. (4) “昆虫一草、稻一鸡、鸭一鱼塘”农业生态系统能够最大化的实现能量流动和循环,增加农民收入。
  • 22. “桔”与“吉”音似,人们常将桔作为吉祥物和贺年赠品。桔的生命周期如图所示。回答下列问题:

    1. (1) ①是由种子的发育而来,幼苗吸水的主要部位是根尖的
    2. (2) 桔开花后,成熟的花粉从花药中散放出来,要结出果实必须经过两个过程。
    3. (3) E由D图中的[]发育而来,E在植物体结构层次上属于
  • 23. 如图中A、B、C分别表示某植物叶片所进行的某些生理活动,图2为该植物在晴朗的夏季一天24小时内呼吸作用和光合作用的变化曲线,图3为植物细胞结构模式图。请据图回答:

    1. (1) 图1中植物白天和晚上都能进行生理活动是(填字母),图2中Ⅱ这种生理活动主要场所是
    2. (2) 图2中代表光合作用的曲线是,它与图1中的(填字母)生理活动相对应,进行此生理活动的场所是细胞内的
    3. (3) 移栽植物时,常在阴天和傍晚进行,并剪去大量枝叶,其目的是为了抑制图1中生理活动(填字母)。
    4. (4) 随着现代农业科技的发展,智能温控蔬果大棚在一些现代化的农场已经兴起。白天光照充足时,可以适当的提高温度,以提高果蔬的作用,当夜晚降临时可以适当的降低温度,以降低果蔬细胞的作用,这样就能够使有机物的积累量增多,使果蔬的产量提高。
  • 24. 探究绿色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有关问题,薇薇选择一株盆栽作为实验材料,实验装置如图所示,请分析回答。(固体氢氧化钠可以吸收二氧化碳)

    1. (1) 要排除叶片中原有的淀粉对实验结果的影响,应将花盆放在一昼夜。
    2. (2) 将试验装置放到阳光下照射4~6小时后,同时摘下叶片A、B,利用酒精进行脱色,然后滴加碘液。观察叶片A和叶片B,变蓝的是,可以证明光合作用的原料是
    3. (3) 仔细观察“透明塑料袋”的内壁上有许多小水珠,是天竺葵进行(生理活动)产生的。
    4. (4) 若将装置中的“透明塑料袋”改为“黑色塑料袋”,同时取走固体氢氧化钠,叶片A、B的实验结果比较,结果A变蓝,A与B形成了对照实验,变量是
三、实验探究题
  • 25. 如果你翻动花园、庭院中的花盆或石块,常常会看到一些长椭圆形、灰褐色的小动物在爬行,这就是鼠妇。当你搬开花盆或石块,鼠妇很快就爬走了,这是为什么呢?是因为环境变亮了吗?某同学对此进行了探究,请你将他的探究活动过程写完整。

    提出问题:光会影响鼠妇的分布吗?

    1. (1) 作出假设:
    2. (2) 制定实施探究的方案:某同学为了确保实验结果只是由于不同而引起的,应该设计对照实验,根据单一变量原则,在铁盘内放上一薄层湿土,一侧盖不透光纸板,一侧盖透明玻璃板,在铁盘两侧中央处各方放5只鼠妇,这样就形成了明亮和黑暗两种环境。如果在铁盘中央放1只鼠妇,能否得出准确的结论?,为什么?
    3. (3) 分析结果,得出结论:该同学对上述实验重复了5次,结果如下表所示:

      环境

      第一次

      第二次

      第三次

      第四次

      第五次

      明亮

      0只

      1只

      2只

      0只

      2只

      阴暗

      10只

      9只

      8只

      10只

      8只

      为了使实验结论更准确,应对上述数据作怎样的处理?。这样做的好处可以避免偶然性,减小误差。

    4. (4) 如果继续探究“土壤的湿度对鼠妇生活的影响”,你认为该探究实验的变量应该是,铁盒两侧应该形成干燥和湿润两种不同的环境。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