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地理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北京市怀柔区2022-2023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地理试卷

更新时间:2023-01-31 浏览次数:49 类型:期末考试
一、选择题
  • 1.  2022年11月29日23时08分,中国神舟十五号载人飞船成功在酒泉(约40°N,100°E)卫星发射中心发射升空。图1为“在宇宙中拍摄的地球夜晚照片”,图2为“地球公转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 (1)  图1中可以看出(   )
      A . 地球的形状 B . 地球的大小 C . 地球运动方向 D . 赤道的周长
    2. (2)  神舟十五号载人飞船发射当日,地球运行到图2中(   )
      A . B . C . D .
    3. (3)  神舟十五号载人飞船发射当日,北京地区(   )
      A . 昼长夜短 B . 昼夜等长 C . 昼短夜长 D . 昼最短夜最长
    4. (4)  甲处箭头方向代表(   )
      A . 地球自转方向 B . 地球公转方向 C . 太阳辐射方向 D . 经线指示方向
  • 2.  古生物学家在青藏高原地区发现了距今约2500万年的棕桐叶片化石。现存的棕桐科植物主要分布在热带和亚热带地区。图为板块分布示意图(局部)和棕桐叶片化石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 (1)  据材料推测,2500万年前青藏高原“年轻时的模样”可能是(   )

      ①温暖湿润②寒冷干燥③海拔较低④雪山连绵

      A . ①③ B . ①④ C . ②③ D . ②④
    2. (2)  由图推断,导致如今青藏高原自然环境变得又高又寒的原因是(   )
      A . 人类活动 B . 海平面上升 C . 地壳运动 D . 火山喷发
    3. (3)  青藏高原南部的喜马拉雅山脉处于(   )
      A . 非洲板块与亚欧板块的交界地带 B . 印度洋板块与非洲板块交界地带 C . 印度洋板块与亚欧板块交界地带 D . 南极洲板块与非洲板块交界地带
  • 3.  图为某日北京天气预报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 (1)  周六(   )
      A . 多云 B . 最低气温12℃ C . 东北风2级 D . 气温日较差9℃
    2. (2)  明天至周一(   )
      A . 天气逐渐转晴 B . 风力持续增大 C . 最低气温升高 D . 最高气温降低
    3. (3)  最不适宜户外体育活动的是(   )
      A . 周五 B . 周六 C . 周日 D . 周一
  • 4.  亚洲有三家环球影城,分别在中国北京、日本大阪和新加坡。图为亚洲气候类型分布图及三大环球影城所在地气温曲线和降水量柱状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 (1)  三地的气候类型(   )
      A . 北京—温带季风气候 B . 大阪—温带海洋性气候 C . 新加坡—热带季风气候 D . 均为季风气候
    2. (2)  三大环球影城所在地气候特征的共同点是(   )
      A . 年降水量大于1000毫米 B . 降水季节分配均匀 C . 最热月气温大于20℃ D . 气温年较差大于10℃
    3. (3)  大阪与北京气候差异的主要影响因素是(   )

      ①纬度位置②海陆位置③植被类型④人类活动

      A . ①② B . ①④ C . ②③ D . ③④
  • 5.  2020年7月11日是第31个世界人口日。下图为世界人口密度、各大洲人口数及平均人口增长率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 (1)  世界人口主要分布在(   )
      A . 中低纬度的沿海地区 B . 气候过于湿热的雨林地区 C . 极端干旱的沙漠地区 D . 终年严寒的高纬度地区
    2. (2)  人口数量最多和增长最慢的大洲分别是(   )
      A . 南美洲、北美洲 B . 亚洲、欧洲 C . 非洲、欧洲 D . 非洲、大洋洲
  • 6.  中国文化通过孔子学院在世界各地广泛传播。目前已有超过150个国家和地区建有500多所孔子学院和1000多个孔子学堂。读世界主要语言及部分孔子学院(堂)的分布图,完成下面小题。

    1. (1)  图中的孔子学院(堂)(   )
      A . 欧洲多于北美洲 B . 多在汉语分布区 C . 分布在高纬度地区 D . 南半球多于北半球
    2. (2)  学院(堂)的建立可以(   )
      A . 改变世界人口 B . 直接增加贸易出口 C . 促进中外文化交流 D . 体现中国地域差异
  • 7. 四位同学根据表中数据分别绘制了一幅气温年变化曲线图,其中最准确的是(   )

    时间(月)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气温(℃)

    25.3

    25.2

    24.8

    22.0

    19.4

    16

    13.2

    15.0

    18.1

    19.8

    23.4

    25.4

    A . A B . B C . C D . D
  • 8.  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 (1)  观察图片,受自然环境的影响,规模较大的聚落多分布在(   )
      A . 山麓地带 B . 山谷地带 C . 河流上游 D . 冲积平原
    2. (2)  图中规模较大的聚落分布,主要考虑的环境因素是(   )
      A . 冲积平原地区土壤肥沃,灌溉便利 B . 平原地带遭遇灾害,便于疏散 C . 山区多泥石流、崩塌等地质灾害 D . 沿河分布,便于利用河流的水能资源
  • 9.  一般来说,各地区的文化都与当地的自然条件、民族习俗等有着密切的关系。读亚洲两个地区的住房、服饰图(下图),完成下面小题。

    1. (1)  影响①图所示居民住房、服饰特点的自然条件是(   )
      A . 气候严寒 B . 气候湿,多河湖 C . 多地震 D . 热带干旱草原
    2. (2)  图②中,贝都因人的衣着及生活场景共同指向该地区最突出的自然特征是(   )
      A . 寒冷干燥 B . 炎热湿润 C . 炎热干燥 D . 寒冷潮湿
  • 10. (2019九上·东城期末)   当一个国家或地区60岁以上人口占总人口的10%以上时,该国或地区进入老龄化社会。下图为世界部分地区60岁以上人口数量图。

    据下图,完成下列各题

    1. (1) 60岁以上人口数量最多的地区是(    )
      A . 亚洲 B . 北美洲 C . 非洲 D . 拉丁美洲
    2. (2) 非洲60岁以上人口(    )
      A . 2030年数量将超过拉丁美洲 B . 2050年数量将超越北美洲,居世界第二位 C . 2015至2030年间平均增量超过2000至2015年间 D . 2030至2050年间平均增量低于大洋洲
    3. (3) 60岁以上人口数量快速增长带来的影响是(    )
      A . 社会福利水平提高 B . 劳动力短缺 C . 资源得到有效利用 D . 消费水平骤增
二、解答题
  • 11. 读二十四节气示意图和九九消寒图(下图),完成下列问题。

    数九是我国民间一种计算寒天与春暖花开日期的方法,从冬至日算起,每九天算“一九”。民间有描画九九消寒图的习惯,人们用墨笔每天着色染一瓣梅花,九九八十一天后,梅花点遍,春回大地。

    1. (1) 二十四节气变化的主要原因是地球转运动。
    2. (2) 诗词是我国优秀文化遗产,其中记载着许多与地理相关的知识。下列诗句描述的现象中,和地球公转有关的是(   )
      A . 昼出耘田夜绩麻(《四时田园杂兴》范成大) B . 力尽不知热,但惜夏日长(《观刈麦》白居易) C . 黑夜山魈语,黄昏海燕归(《题海盐南馆》张祜) D . 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归园田居》陶渊明)
    3. (3) 地球公转位置至数九第一天时,阳光直射(纬线),这一天是二十四节气中的日。这一天北京的昼夜长短情况是。下图是正午时刻太阳光线照射在你所在教室的情况,其中最符合这一天光照情况的

    4. (4) 当“九九消寒图”已着色染梅花30瓣时,最接近的节气是;此时,地球正处于公转轨道中的段(填字母)。北京的白昼时间逐渐变;气温也逐渐(升高/降低)。
  • 12. “独立寒秋,湘江北去,橘子洲头。看万山红遍,层林尽染……”诗句描述了岳麓山附近的美景。图为岳麓山等高线地形图。阅读图文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1. (1) 橘子洲头位于爱晚亭的方向;图中缺少了地图三要素中的。“万山红遍,层林尽染”反映了温带地区(季节)的典型景观。
    2. (2) 爱晚亭是岳麓山的著名景点,其海拔约为(米),它与岳麓山山峰的相对高度约为(米)。
    3. (3) 登山路线AC段主要沿(地形部位)前行。与AC段相比,BC段线路长度更(长/短),坡度更(陡/缓)。
    4. (4) 在岳麓山不同地点欣赏周边风光,可以实现的是(   )(双项选择)。
      A . ①地—在山谷静听枫林窸窣 B . ②地—在陡崖远眺湘江东岸 C . ③地—在山谷遥望橘子洲头 D . ④地—在山脊观赏江湖水景
  • 13. 读“东、西半球大洲大洋分布示意图(下图)”,完成下列问题。

    1. (1) 图中①表示的大洲是,③表示的大洲是,④是表示的大洲;图中⑤表示的大洋是,⑧表示的大洋是
    2. (2) 图中,海洋面积最广的是(东/西)半球,面积最大的大洋是(填序号)。
    3. (3) 图中完全位于北半球的大洋是(填序号),完全位于南半球的大洲是(填名称)。
    4. (4) 赤道穿过的大陆有个,面积最大的大陆是(填序号)。
  • 14. 传统民居可以反映聚落与自然环境的关系。图1为三地传统民居景观图,图2为三地气温曲线和降水量柱状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 (1) 描述三地传统民居建筑特点,在图2中找出代表当地气候的气温曲线和降水量柱状图,完成下列表格。


      建筑特点

      气候(填字母)

      西亚民居

      墙体(薄/厚),窗户(大/小),屋顶为

      (平顶/斜顶/圆顶)。

      东南亚民居

      多为双层(材质)楼,下层空着或者放杂物、饲

      养牲畜,上层住人。墙体较(厚/薄),屋顶坡度

      (大/小)。

      北极冰屋

      屋顶用(材质)垒砌而成,多为(形状)屋

      顶,屋子的主体空间在地下。

    2. (2) 从以上三种传统民居中任选其一,说明该传统民居建筑特点与当地自然环境之间的关系。(至少写出两点)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