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物理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江西省赣州市全南县2022-2023学年八年级上学期物理期中...

更新时间:2023-01-11 浏览次数:32 类型:期中考试
一、填空题
  • 1. 走进物理实验室,同学们认识了各种各样的仪器,其中测量时间的仪器有,测量质量的仪器有
  • 2. 如图所示,该刻度尺的分度值是 cm,所测物体的长度为 cm。

  • 3. (2021八上·贵州期中) 2021年5月22日,祝融号火星车已安全驶离着陆平台,到达火星表面,开始巡视探测并收集火星表面的各种信息。以火星表面为参照物,火星车在巡视的过程中是(选填“静止”或“运动”)的;以火星车为参照物,火星车上的太阳能电池板是(选填“静止”或“运动”)的。
  • 4. 老师在给同学们上课时,老师的声音是由声带的产生的,声音通过传入人耳的。
  • 5. “群峰倒影山浮水”中的“影”是由于光的现象形成的。“立竿见影”中的“影”是由于光的现象形成的。
  • 6. 交通噪声是城市的主要来源之一,如图所示,甲图表示在减弱噪声,乙图表示在减弱噪声。

  • 7. 某人站立在竖直放置的平面镜前,他与镜之间的距离是6m,他向镜子前进1m后,人和像之间的距离为m;当他逐渐远离平面镜时,他在镜中的像的大小(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 8. (2021·东营) 小明骑自行车2min行驶600m,他的平均速度为m/s。马拉松运动员跑步的平均速度为10km/h,若二者在公路上以各自的平均速度同时向西运动,以自行车为参照物,马拉松运动员向 (选填“东”或“西”)运动。
  • 9.  

    1. (1) 如图甲所示,用A、B两刻度尺测同一木块的边长,就分度值而言,尺更精密些,就使用方法而言,不正确。用A尺测量出的物体长度是cm;
    2. (2) 如图乙所示,秒表的分度值是,秒表的读数是s;
    3. (3) 如图丙所示,将正在发声的音叉靠紧悬挂在线上的小球,会发现小球被弹开,这个现象表明声音是由于物体的振动而产生的,此实验采用的研究方法是(选填“控制变量法”或“转换法”)若在月球表面上进行此实验,则(选填“能”或“不能”)观察到上述现象。
二、单选题
  • 10. 下列估计值中最符合实际情况的是(  )
    A . 一层楼高约为300mm B . 成人步行的速度大约为1.5m/s C . 一支新2B铅笔的长度约为20dm D . 升国旗时演奏国歌的时间约为5min
  • 11. (2021·兰州) 如图所示,能正确反映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的图像是(   )
    A . B . C . D .
  • 12. 吹笛子时用手指堵住不同位置的孔,就会改变振动的空气柱的长度,从而改变乐音的(  )
    A . 音调 B . 响度 C . 音色 D . 速度
  • 13. (2020八上·莆田月考)

    “猴子捞月”的寓言故事说,猴子看到井中有一个月亮,如图,以为月亮掉进水中了,就要去捞,结果什么也没捞到。关于水中月亮离水面的远近,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 . 和天上月亮到水面的距离相等 B . 井有多深,月亮就有多深 C . 月亮就在水的表面上 D . 和猴子眼睛到水面的距离相等
三、多选题
  • 14. 雨后的三百山景区中,鸟鸣清脆,溪水潺潺,微风轻拂,树枝摇曳……关于此环境中的声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鸟鸣声和流水声都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 B . 茂密的树林具有吸声和消声的作用 C . 鸟鸣声和流水声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一定不同 D . 人们主要通过音调分辨鸟鸣声和流水声
  • 15. 某物体在水平面上某一点出发沿直线运动,其s﹣t图像如图所示,对该物体的运动情况进行分析,得出的结论错误的是(  )

    A . 物体在7s内运动的路程为6m B . 物体在2~5s做匀速直线运动 C . 物体前2s内的速度大于最后2s内的速度 D . 物体在前5s内的平均速度为0.4m/s
四、综合题
  • 16. (2018八上·黔西月考) 科学工作者为了探测海底某处的深度,向海底垂直发射超声波,经过4s收到回波信号。
    1. (1) 求海洋中该处的深度(声音在海水中传播的速度是1500m/s)
    2. (2) 这种方法能不能用来测量月亮与地球之间的距离,其原因是什么?
  • 17. 便捷的交通与互联网给人们出行带来了极大的方便,王爷爷带小孙子驾车到萍乡北站,然后乘高铁去南昌参观滕王阁,8∶20开车出发,并看到路边如图所示的交通标志牌,此刻吩咐小孙子通过铁路12306网站查询列车时刻表,如表:

    车次

    萍乡北开

    南昌西到

    运行距离

    G1346

    08∶38

    09∶40

    240km

    G1692

    08∶49

    10∶05

    240km

    G1482

    09∶11

    10∶31

    240km

    1. (1) 经过某交通标志牌时,小明注意到牌上的标示如图所示。这两个数据的含义:30km指;60指
    2. (2) 在交通正常的情况下,依据以上信息并通过计算,爷孙俩最快能赶上哪一车次?
    3. (3) 该趟高铁运行的平均速度为多少km/h?
五、计算题
  • 18. 如图所示,是根据王爷爷驾驶汽车在某段平直高速公路上行驶时记录的数据,描绘出的s﹣t图像。请你根据图像,求:

    1. (1) 20min~50min时间段内汽车的速度;
    2. (2) 0~50min时间段内汽车的平均速度。
六、实验题
  • 19. 如图是一次测量玩具小车运动的平均速度的实验:

    1. (1) 该实验的原理是,实验中需要的测量工具有
    2. (2) 实验中为了方便计时,应使斜面坡度较(填“陡”或“缓”)些;
    3. (3) 实验测得的数据如表,请你根据图中表针的位置,读出小车通过上半段路程所用的时间并填入表中(停表每格为0.2s),小车通过上半段路程的平均速度是m/s;

      路程/cm

      运动时间/s

      平均速度/(m/s)

      s1=30

      t1=0.6

      0.5

      s2=15

      t2

    4. (4) 分析实验数据,你认为在从斜面上滑下的过程中,小车做(选填“匀速”或“变速”)直线运动。
  • 20. 为了探究光反射时的规律,小丽同学选用了平面镜、白色硬纸板和激光笔进行了如图所示的实验:

    1. (1) 白色硬纸板的表面应尽量(选填“粗糙”或“光滑”),目的是使人从不同的角度都能够观察到光线,硬纸板放在平面镜上时,要保持与镜面
    2. (2) 观察如图所示的器材,为了方便研究反射角与入射角的关系,还需对器材做出的改进是
    3. (3) 实验中为了使光线能在纸板上显示出来,方便实验研究,你应该采取的操作是______(选填字母代号);
      A . 向纸板喷烟或雾 B . 使激光紧贴纸板面入射 C . 使激光垂直于纸板面入射
    4. (4) 为寻找反射光线、入射光线和法线的位置关系,当纸板上显示出光路时,该同学将纸板B绕轴ON向后折,在纸板B上就看不到反射光线,此时反射光线(选填“存在”或“不存在”),这个现象说明了
    5. (5) 实验中,观察到入射角为45°时,反射角也为45°,由此就得出“光反射时,反射角等于入射角”的结论。你认为有何不妥之处?
  • 21. 在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实验中:

    1. (1) 如图所示,点燃蜡烛A竖立在玻璃板前,再拿外形相同但未点燃的蜡烛B,在玻璃板后移动,使蜡烛B与A的像,记下A与B的位置,移动点燃的蜡烛A,重做实验;
    2. (2) 用刻度尺测量像与物到镜面的距离,发现像与物到镜面的距离
    3. (3) 移去蜡烛B,在其位置竖立一光屏,在玻璃板后侧观察光屏上(选填“能”或“不能”)承接蜡烛A的像,由此得出平面镜所成的像是(选填“实”或“虚”);
    4. (4) 用外形相同的蜡烛B来确定蜡烛A成像的位置,运用了法。在实验中用玻璃板代替平面镜,主要是利用玻璃板透明的特点,便于。实验中玻璃板与水平面保持垂直,若不垂直,这样会对实验操作带来的不便影响是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