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生物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广东省茂名市茂南区2022-2023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生物...

更新时间:2023-01-13 浏览次数:38 类型:期末考试
一、单选题
  • 1. 下列关于水螅和涡虫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 水螅体表有刺细胞 B . 涡虫在咽内进行消化 C . 水螅和涡虫都有口无肛门 D . 水螅、涡虫身体分别呈辐射对称、两侧对称
  • 2. 下列关于血吸虫和蛔虫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 . 蛔虫体表的角质层有保护作用 B . 血吸虫身体呈两侧对称、背腹扁平 C . 血吸虫和蛔虫都属于扁形动物 D . 注意个人卫生可以预防蛔虫病
  • 3. 蚯蚓、水蛭、沙蚕在外观上有较大差异,但也有相同之处,它们相同点是(   )
    A . 都生活在土壤里 B . 都用气管呼吸 C . 身体都由体节构成 D . 都以植物的枯枝为食
  • 4. 在珍珠养殖场,人们要在珍珠贝的外套膜和贝壳之间放上沙粒,这是为了(   )
    A . 让珍珠贝产珍珠 B . 给珍珠食物 C . 让贝壳长得快 D . 保护外套膜
  • 5. (2019八上·吉林期中) 蝉和小龙虾均属于节肢动物的理由是(   )
    A . 都有三对足,两对翅 B . 体表有外骨骼,身体和附肢都分节 C . 都有相同的生活环境 D . 身体都分为头、胸、腹三部分
  • 6. 小明去市场买鱼,发现卖鱼人不断向鱼池中通入氧气,这样做的目的是(   )
    A . 减少水的阻力,促进鱼的运动 B . 使鱼向四周散开,充分利用水体 C . 提高水温,使鱼生存时间长一些 D . 增加水中的含氧量,使鱼获得充足的氧气
  • 7. 娃娃鱼不是鱼,下列关于娃娃鱼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 娃娃鱼属于两栖动物 B . 娃娃鱼终生用肺呼吸 C . 娃娃鱼的幼体用鳃呼吸 D . 娃娃鱼成体用肺呼吸,皮肤辅助呼吸
  • 8. (2018八上·东莞月考) 爬行动物是真正适应陆地生活的脊椎动物,与之无关的特征是(    )
    A . 皮肤干燥,覆盖有角质的鳞片或甲 B . 体温不恒定 C . 在陆上产卵,卵表面有坚硬的卵壳 D . 用肺呼吸
  • 9. 2022年北京冬季奥运会的吉祥物——冰墩墩的原型是大熊猫,下列关于大熊猫的描述中,不正确的是(   )
    A . 属于脊椎动物 B . 有牙齿,但没分化 C . 用肺呼吸 D . 繁育方式为胎生哺乳
  • 10. 在生产上一般用秸秆或棉籽壳培育银耳,根据这一特点,可推知银耳细胞中不可能含有(   )
    A . 叶绿体 B . 线粒体 C . 细胞质 D . 细胞核
  • 11. 在日常生活中,工作人员往往将枯枝落叶收集起来送到堆肥厂,经研磨成粉后掭加细菌、真菌等微生物进行发酵,制成肥料以重新利用。上述过程中添加的细菌和真菌(   )
    A . 都能使动植物患病 B . 都能与动植物共生 C . 需生活在有氧环境中 D . 作为分解者参与物质循环
  • 12. 下列关于微生物的作用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 利用酵母菌制作馒头 B . 利用大肠杆菌制作陈醋 C . 利用霉菌制作豆腐乳 D . 利用乳酸菌制作泡菜
  • 13. (2020八上·东台期中) 美国科学家利用野生大豆与易患萎黄病的大豆杂交,培育一批抗大豆萎黄病的优良品种,挽救了美国大豆产业,这是利用了生物多样性的(  )
    A . 种类多样性 B . 遗传多样性 C . 生态系统多样性 D . 物种多样性
  • 14. 松毛虫是枯叶蛾科松虫属昆虫的统称。某处松树林内的鸟类遭人类大量猎杀,导致松毛大量繁殖,对松树造成了毁灭性的影响。下列相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 鸟类可以帮助松树传播种子,从而扩大松树的分布范围 B . 鸟类的减少影响松树的数量,说明动物可促进物质循环 C . 可引入适量人工饲养的本地食虫鸟,控制松毛虫的数量 D . 用性外激素可干扰雌雄虫的信息交流,从而控制松毛虫的数量
  • 15. 如下不属于动物行为表现的是(   )
    A . 蜻蜓点水 B . 蚂蚁搬家 C . 青蛙冬眠 D . 牛的胃肠蠕动
  • 16. 鳄鱼比青蛙更适应陆地生活的主要原因是(   )

    ①有脊柱②体表覆盖角质鳞片③幼体和成体都用肺呼吸④卵表面有坚韧的壳⑤生殖和发育脱离了水的限制

    A . ①②③④ B . ②③④⑤ C . ①③④⑤ D . ①②④⑤
  • 17. (2015八下·中山开学考)

    将糖和酵母菌放入装有温开水的瓶中搅拌,把挤瘪的小气球套在瓶口.一段时间后,小气球鼓了起来,如图所示.对此现象合理的解释是(  )

    A . 酵母菌分解糖产生乳酸 B . 酵母菌分解糖产生氧气 C . 酵母菌分解糖产生淀粉 D . 酵母菌分解糖产生二氧化碳
  • 18. (2015八上·禹州期末) 肾蕨和向日葵不属于同一类植物,主要依据是(  )

    A . 叶的不同 B . 根的结构不同 C . 茎的结构不同 D . 有无种子
  • 19. 真菌分类依据是(   )
    A . 形态结构 B . 菌丝形状 C . 呼吸方式 D . 营养方式
  • 20. 下列关于基因库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 每种生物都是一个基因库 B . 每种生物全部个体的基因构成基因库 C . 一头牛的全部基因是一个基因库 D . 基因库越丰富,生物种的特征越多
  • 21. “每天锻炼一小时,幸福生活一辈子”,下列关于人体运动系统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 运动系统由骨骼和骨骼肌组成 B . 关节的结构特点使其在运动中即牢固又灵活 C . 骨骼肌既可以牵拉骨,又能推开骨 D . 骨骼肌由中间的肌腹和两端的肌腱组成
  • 22. 某校生物兴趣小组的同学做了“探究霉菌生长的环境条件”实验:在甲、乙、丙三个培养皿中分别放上大小差不多的馒头,分别进行下列处理后进行培养。数日后观察馒头发霉情况记录如下:

    装置

    处理方法及培养环境

    实验现象

    不给馒头洒水,置于19-25℃的室内

    馒头没有发霉

    将馒头洒水湿润,置于19-25℃的室内

    馒头上长满了霉

    将馒头洒水湿润,置于冰箱冷藏室(4℃)

    馒头没有发霉

    对上述实验分析不合理的是(   )

    A . 馒头为霉菌提供了有机物 B . 甲和丙装置形成对照,变量是水分 C . 实验现象说明:霉菌适宜在温暖、潮湿的环境中生长 D . 探究温度对霉菌生长有什么影响,需要乙和丙做对照
  • 23. 下面是家庭制作甜米酒的工序(所用器具均按要求消毒):①将酒曲粉末与糯米饭拌匀;②将糯米饭放入容器中盖好,用毛巾包裹好置入温暖的地方;③用凉开水将糯米饭冲淋一次,冷却到30℃;④将糯米用水淘洗干净后浸泡一昼夜;⑤将糯米倒入蒸锅蒸熟。则以下分析错误的是(   )
    A . 酒曲粉末中含有的主要菌种是酵母菌 B . 冷却到30℃是防止高温杀死酵母菌 C . 发酵过程中只产生酒精,没有产生气体 D . 以上制作甜酒的正确顺序是④⑤③①②
  • 24. 制作酸奶的顺序是(  )

    ①密封瓶口

    ②牛奶煮沸后冷却

    ③常温环境中放置一段时间

    ④加入适量含乳酸菌的酸奶

    ⑤将容器清洗干净并煮沸消毒

    A . ⑤②④①③ B . ⑤④②①③ C . ④②⑤①③ D . ②④③⑤①
  • 25. 直接食用从冰箱里拿出的食品是不太卫生的,因为某些细菌在低温环境下会形成休眠体,可以抵抗恶劣环境。细菌形成的休眠体是(   )
    A . 孢子 B . 芽体 C . 芽孢 D . 荚膜
  • 26. 小红在做酵母菌观察实验时画了一幅图,下面是同学们对图的分析,正确的是(   )

    A . 酵母菌有液泡,属于植物 B . 有突起的酵母菌是在进行出芽生殖 C . 视野中的酵母菌有的单细胞,有的多细胞 D . 酵母菌有两个细胞核,一个大核,一个小核
  • 27. 下列对细菌和真菌的认识,不合理的是(   )
    A . 细菌和蘑菇分别属于原核生物和真核生物 B . 细菌和真菌的主要结构特点是没成形的细胞核 C . 从菌落的形态、大小颜色,可以大致区分细菌和真菌 D . 细菌和真菌的主要生殖方式是分裂生殖和孢子生殖
  • 28. 下列现象属于学习行为的是(   )
    A . 蝙蝠的回声定位 B . 工蜂群起攻击偷蜜的狗熊 C . 孵化出来的小蝴蝶立刻就能腾空飞翔 D . 挨过打的小狗,当我们举起棍棒它就逃跑
  • 29. 如图是巴斯德实验的图示,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 该实验设计中,变量是细菌 B . 曲颈瓶的设计使瓶内没有细菌进入 C . 该实验用到的探究方法主要是实验法 D . 该实验证明了使肉汤变质的细菌是肉汤本身产生的
  • 30. 小李对四种生物的特征进行归纳总结,得出结果如下表(√表示有,×表示无),其中正确的是(   )


    细胞壁

    细胞膜

    细胞核

    细胞质

    叶绿体

    草履虫

    ×

    噬菌体

    ×

    ×

    乳酸菌

    ×

    酵母菌

    ×

    A . 草履虫 B . 噬菌体 C . 乳酸菌 D . 酵母菌
二、综合题
  • 31. 茂名新湖公园是市民休闲健身的理想场所,小明周末与父母去新湖公园慢跑,发现路旁还有正在跳跃的蝗虫。无论是慢跑还是跳跃都与运动系统有关。下列是与动物运动有关的结构示意图,请据图分析回答(在[____]内填相应序号)

    1. (1) 图一中,[①];体表有,可以起到保护和防止水分蒸发的作用;II是运动中心,有三对,善于跳跃;III为腹部,其体表有用于呼吸。
    2. (2) 关节在运动中既牢固又灵活,图二中[2] 能使关节牢固,与其灵活性有关的是图中[3] 中的滑液和[];如果运动不当,可能会造成[1]从[]中脱出的脱臼现象。
    3. (3) 完成图二的屈肘动作时,[7]处于状态,此时[6]的状态与[7]相反。
  • 32. 微生物是一类肉眼看不见或看不清楚的微小生物,它是地球上最为丰富多样的生物资源,其种类仅次于昆虫,是生命世界里的第二大类群。请回答下列问题:

    1. (1) 如图属于类群的结构示意图,其中,结构1是集中的区域,结构6是。该生物通过进行生殖。
    2. (2) 新型冠状病毒极其微小,是微生物的一种,没有结构,仅由和内部的构成。需借助才能观察到它。某同学通过查阅资料了解到:不能用培养细菌的培养基来直接培养新冠病毒,原因是
  • 33. 某学校组织了一次到化州广垦国家热带农业公园的农业研学活动。在研学过程中,同学们观察到了大雁、猫、青蛙、蚯蚓、壁虎等动物,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1. (1) 生物分类等级越大,共同特征越。如将大雁、猫分为一类,则它们属于(选填“恒温”或“变温”)动物。猫的牙齿有门齿、犬齿和的分化。
    2. (2) 如果猫、蚯蚓、壁虎三种动物同时学习走迷宫,从行为的获取途径上看,这些动物走迷宫属于行为,而学会走迷宫的时间最短。
    3. (3) 大雁有迁徙行为。迁徙过程中往往会发出“嘎、嘎”的叫声,这些叫声可在群体中起到作用。而大雁适应迁徙飞行的结构特点:前肢变为,体内有辅助呼吸。
    4. (4) 大雁是我国二级保护动物,请你提出一条保护大雁的具体措施
三、实验探究题
  • 34. 某兴趣小组的同学拟探究哪种品牌抗菌皂抗菌效果更好。为此他们从超市买来A、B、C三种牌子的抗菌皂,进行了如下实验。

    ①在高温灭菌后的培养皿背面(不打开培养皿盖)划分为均等的四块区域,如图一所示标注1、2、3、4,并冷却到室温;

    ②在无菌操作台上打开培养皿盖,用胶头滴管将几滴细菌培养液均匀滴在固体培养基上后,迅速用镊子把分别浸有蒸馏水、三种抗菌皂肥皂液的圆滤纸片均匀放在固体培养基表面如图一所示,迅速盖上盖,记好四个区域所用的圆滤纸片,用透明胶带将培养皿封住;

    ③将培养皿放在37℃的恒温箱中培养两天;

    ④取出培养皿,不打开培养皿的盖子,用放大镜观察四个圆滤纸片周围的现象(其中图二为放置了浸有A牌子抗菌皂肥皂液的滤纸片的实验结果),记录实验结果,得出结论。

    1. (1) 该实验的变量是。实验中放一个浸有蒸馏水的圆滤纸片意义是。用胶头滴管将几滴细菌培养液均匀滴在固体培养基上的过程叫做
    2. (2) 在本实验中,判断三种牌子抗菌皂抗菌效果大小的依据是。观察时,会看到固体培养基的某些区域有许多肉眼可见的
    3. (3) 实验时所用的圆滤纸片、镊子、胶头滴管、培养皿等需灭菌的原因是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