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高中地理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黑龙江省鹤岗市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地理试题

更新时间:2023-01-30 浏览次数:36 类型:期末考试
一、单选题
  • 1. 读某地区地质构造图,完成下列问题。

    1. (1) 图中乙处的地质构造是(   )。
      A . 背斜 B . 褶皱 C . 向斜 D . 断层
    2. (2) 该地富含石油、天然气,应在哪处开采最合适( )
      A . B . C . D .
  • 2. (2022高二下·扬州开学考) 某盆地经历多次断陷,在寒武纪变质岩基底之上形成了不同时代的沉积地层,沉积期间发生过构造抬升,使部分地层遭受剥蚀。图3示意该盆地地质状况。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 (1) 据图推断盆地断陷沉积期间的构造抬升次数是(   )
      A . 1次 B . 2次 C . 3次 D . 4次
    2. (2) 从地质条件看,图中最适宜修建隧道的地点是(   )
      A . B . C . D .
  • 3. 河口地区地貌受河流、潮汐、海浪等共同作用形成,河口冲积过程是河—海动态平衡的结果。20世纪50年代以前崇明岛南侧发育了众多沙洲(下图),至20世纪70年代,沙洲群逐渐合并成陆。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 (1) 横沙的移动朝向是(   )
      A . 东北 B . 西北 C . 西南 D . 东南
    2. (2) 影响横沙位置移动的主要因素是(   )
      A . 河水侵蚀 B . 海浪侵蚀 C . 海水沉积 D . 潮汐沉积
    3. (3) 推测沙洲群合并成陆期间(   )
      A . 长江入海输沙量减小 B . 长江入海径流量减小 C . 长江流域植被覆盖率提高 D . 长江流域年均降水量增加
  • 4. 下图为坡地径流示意图,其中θ1表示地表径流,θ2为地下顺坡径流,θ3为下渗径流。不同岩性的坡地,三种径流比例差异较大。我国贵州某地区坡地径流中θ3占径流比重最大。读图回答各题。

    1. (1) 该地区最可能发育的地貌是(   )
      A . 风力侵蚀地貌 B . 风力沉积地貌 C . 喀斯特地貌 D . 黄土地貌
    2. (2) 形成该地貌的主要外力作用是(   )

      ①风力侵蚀②风力堆积③流水侵蚀④流水堆积

      A . ①③ B . ①④ C . ②③ D . ③④
    3. (3) 降水强度和时间相同时(   )
      A . 地表植被覆盖率越高,θ1越大 B . 坡度越缓,θ1 越大 C . 地表植被覆盖率越高,θ2和θ3越大 D . 越大坡度越陡,θ2+θ3越大
  • 5. 青弋江位于皖南黄山北麓,是长江下游最大支流。地质历史时期的构造运动和东亚夏季风强度的阶段性变化促进了青弋江的发育。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 (1) 青弋江发育的地貌演化过程为(   )

      A . ①④②③ B . ②③④① C . ③②①④ D . ④①③②
    2. (2) 促进青弋江发育的构造运动和东亚夏季风强度的阶段性变化为(   )
      A . 地壳抬升夏季风阶段性增强 B . 地壳抬升夏季风阶段性减弱 C . 地壳下沉夏季风阶段性增强 D . 地壳下沉夏季风阶段性减弱
  • 6. 下图示意岷江上游流域民族聚落的分布。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 (1) 藏族聚落分布区高山草甸面积广,其聚落( )
      A . 规模小、数量少,分布集中 B . 规模大、数量多,分布分散 C . 规模大、数量少,分布集中 D . 规模小、数量多,分布分散
    2. (2) 羌族在该区域居住历史悠久,与汉族聚落分布区相比,其居住区的优势条件是( )
      A . 地质灾害少发 B . 水热条件优越 C . 防卫环境安全 D . 交通运输便利
  • 7. 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 (1) 外国专家在图示区域铁路选线时考虑的主导因素可能是(   )
      A . 河流 B . 聚落 C . 耕地 D . 地形
    2. (2) 后来,我国专家认为,兰新铁路在该区域的选线不合理,理由可能是( )
      A . 线路过长 B . 距城镇过远 C . 易受洪水威胁 D . 工程量过大
二、综合题
  • 8. 下图为某地岩层构造示意图。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1. (1) 图中A处的地质构造为,判断理由是
    2. (2) 对B山地的形成原因作出合理的解释。
    3. (3) 图中①②③三地中岩层形成时间最早的是;图中信息能直接反映出的内力作用有
    4. (4) C地修建水库大坝,是否合理?请简述理由。
  • 9. 阅读下列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华山位于陕西西安以东约120km处。华山由一整块花岗岩构成,山体形态如刀削斧劈般绝壁陡立,素有“奇险天下第一山”之称。渭河平原自古农业发达,人口殷实,辉煌的古都西安就位于此,是中华文明的重要发祥地。如图1为华山和渭河平原地质示意图。

    材料二:北宋科学家沈括曾沿着太行山北行一路考察,看到“山崖之间,往往衔螺蚌壳及石子如鸟卵者,横亘石壁如带”。他猛然顿悟,“此乃昔之海滨,今东距海已近千里”。如图2为太行山崖面岩层剖面图;如图3为华北平原及周边地区略图。

    1. (1) 华山形成的地质过程是:①,构成华山的花岗岩岩体;②,形成崖面陡峭的断块山;③,花岗岩岩体出露地表。
    2. (2) 根据如图1分析渭河平原形成的地质作用表现:内力作用:;外力作用:
    3. (3) 按成因来看,构成太行山的岩石类型属于,判断依据是
    4. (4) 如图3中与N处相比,M处的沉积物颗粒较;M处沉积地貌面积远大于L处的主要原因是
  • 10. 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贺兰山东麓西靠巍峨的贺兰山脉,东临黄河上游,北接古城银川总面积20万公顷。该地沉积层中有多种不同地质年代生物化石。下图示意贺兰山东麓。

    1. (1) 指出贺兰山东麓两种流水塑造的地貌。
    2. (2) 从分布位置和形成过程,分析这两种流水地貌有何差异。
    3. (3) 分析该地沉积层中有多种不同地质年代生物化石的原因。
  • 11. 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西藏米林县年降水量约640毫米,且集中在6—9月份,冬春季多大风。在该县丹娘乡的雅鲁藏布江北岸山麓,有一个高约百米、由风力堆积形成的沙丘,叫丹娘沙丘,该沙丘有逐年“长高”的趋势。雅鲁藏布江水位季节变化大。左图示意丹娘沙丘位置,右图示意丹娘沙丘和沙洲景观。

    1. (1) 指出丹娘沙丘一年中“长高”较快的季节,并分析原因。
    2. (2) 根据河谷特征,分析丹娘沙丘所在河谷江心沙洲的形成过程。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