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高中物理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云南省名校联盟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物理12月大联...

更新时间:2022-12-29 浏览次数:36 类型:月考试卷
一、单选题
  • 1. (2021高二上·重庆市月考) 如图所示,A点和B点为一孤立的负点电荷形成的静电场中的两点,A点与负点电荷的距离大于B点与负点电荷的距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该负点电荷的电荷量的数值可能为任意实数 B . A点的电场强度大于B点的电场强度 C . A点的电势大于B点的电势 D . A点的电势和B点的电势均大于零
  • 2. 一个物体做匀速圆周运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物体一定只受一个力的作用 B . 物体的线速度保持不变 C . 物体的角速度越大,周期一定越小 D . 物体的线速度越大,周期一定越小
  • 3. (2021高二上·云南月考) 甲、乙两物体在同一直线上运动,其速度一时间图像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t1~t2时间内,甲先往正方向运动,后往负方向运动 B . t1~t2时间内,甲的位移大于乙的位移 C . t1~t2时间内,甲的速度变化量大于乙的速度变化量 D . t1时刻和t2时刻,两物体都位于同一位置
  • 4. 一个弹簧振子沿x轴做简谐运动,取平衡位置O为x轴坐标原点。弹簧振子位于某位置时开始计时,经过四分之三个周期,振子具有沿x轴正方向的最大加速度。能正确反映振子位移x与时间t关系的图像是(  )
    A . B . C . D .
  • 5. 如图所示,闭合矩形导体框在水平向右的匀强磁场中绕竖直方向的对称轴匀速转动。已知匀强磁场的磁感应强度大小为B,导体框的面积为S。导体框从图示位置开始转动并计时,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0时刻穿过导体框的磁通量为0 B . 导体框从图示位置转过30°,穿过导体框的磁通量为 C . 导体框从图示位置转过60°,穿过导体框的磁通量为 D . 导体框从图示位置转过180°,穿过导体框的磁通量为
  • 6. (2022高三上·忻州月考) 如图所示,套在光滑竖直杆上的滑块通过轻绳绕过光滑定滑轮连接物块,开始时用手托住滑块,使绳子刚好伸直并处于水平位置,现将滑块由A位置静止释放,当滑块到达B位置时速度大小为v。已知滑轮到杆的水平距离为 , A、B间的距离为 , 物块和滑块均可视为质点,不计滑轮的质量和大小,则当滑块到达B位置时,物块的速度大小为(  )

    A . B . C . D .
  • 7. 如图所示,卫星A、B均围绕地球做匀速圆周运动,已知两卫星的质量之比为 , 两卫星的动能之比为 , 忽略两卫星之间的相互作用,则A、B两卫星的轨道半径之比为(  )

    A . B . C . D .
  • 8. (2021高一下·河源期末) 质量为m的小球从距离水平地面高H处由静止开始自由落下,取水平地面为零势能面,重力加速度大小为g,不计空气阻力,当小球的动能等于重力势能的2倍时,经历的时间为(  )
    A . B . C . D .
二、多选题
  • 9. (2021高一下·河北期中) 一物体在光滑水平面上做匀速直线运动,某时刻对该物体施加一水平恒力作用,则关于物体此后的运动及该力做功的判断可能正确的是(   )
    A . 物体做直线运动,该力对物体做正功 B . 物体做直线运动,该力对物体先做正功后做负功 C . 物体做曲线运动,该力对物体做正功 D . 物体做曲线运动,该力对物体先做负功后做正功
  • 10. 如图甲所示,悬挂在竖直方向上的弹簧振子,在C、D两点之间做简谐运动,O点为平衡位置。振子到达D点开始计时。以竖直向下为正方向,在一个周期内的振动图像如图乙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振子在О点受到的弹簧弹力等于零 B . 振子做简谐运动的表达式为 C . 0.25s~0.75s的时间内,振子通过的路程为5cm D . t=0.25s和t=0.75s时,振子的速度相同,加速度大小相等
  • 11. 如图所示,质量的小球A以6 m/s的速度沿水平面向右运动,与静止在水平面的小球B发生弹性正碰,碰后A的动量方向与碰前相同,速度大小为4 m/s。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碰后小球B的速度大小为8 m/s B . 小球B的质量为0.2kg C . 碰后小球B的动量小于小球A的动量 D . 碰后小球A的动能与小球B的动能之比为5:4
  • 12. 如图所示,可视为质点的小物块从一固定的倾角未知的斜面底端以初速度冲上足够长的斜面。经过一段时间,小物块向下加速返回。通过观察小物块的运动可知,小物块上滑过程的加速度大小是它下滑过程的加速度大小的3倍。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 小物块沿斜面上滑过程中,重力势能的增加量等于机械能的损失量的2倍 B . 小物块沿斜面上滑过程中,重力势能的增加量等于机械能的损失量的3倍 C . 小物块沿斜面下滑过程中,动能的增加量与重力势能的减少量的比值为 D . 小物块沿斜面下滑过程中,动能的增加量与机械能的损失量的比值为
三、实验题
  • 13. (2022高二上·湖南期中) 宋丽同学用单摆测定重力加速度的实验装置如图甲所示。她在选用合适的器材组装成单摆后,主要实验步骤如下:

    ①将单摆上端固定在铁架台上;

    ②让刻度尺的零刻度线对准摆线的悬点,测摆长L;

    ③记录小球完成n次全振动所用的总时间t;

    ④根据单摆周期公式计算重力加速度g的大小。

    1. (1) 该同学经过思考和计算,得到了当地重力加速度测量值的表达式g=(用L、n、t表示)。
    2. (2) 如果她测得的g值偏小,可能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
      A . 测摆长时摆线拉得过紧 B . 摆线上端未牢固地系于悬点,振动中出现松动,导致摆线长度增加了 C . 开始计时时,秒表过早按下 D . 实验中误将49次全振动的次数记为50次
    3. (3) 为减小实验误差,该同学经过思考,接着她多次改变摆长L,并测量对应的单摆周期T,用多组实验数据绘制出图像,如图乙所示。该同学经过计算,得到图乙中图像的斜率为k,则当地的重力加速度可表示为(用k表示)。
  • 14. “南风”实验小组在进行“测绘小灯泡伏安特性曲线”实验时,选取了“3.8V  0.3A”的小灯泡。

    1. (1) 实验小组的同学选取了合适的实验器材进行实验,部分实验电路已连接,如图甲所示,请用笔画线代替导线将电路补充完整。
    2. (2) 实验小组的同学正确连接电路。记录多组数据,在图乙中绘制出了该小灯泡的图像。与实验用的小灯泡相对应的伏安特性曲线是图乙中的图线(填“a”、“b”或“c”)。
    3. (3) 当通过小灯泡的电流为200mA时,小灯泡灯丝的阻值约为Ω。(结果保留一位小数)
    4. (4) 实验小组的同学发现用多用电表测得的小灯泡的阻值与用伏安法测得的小灯泡在额定电压下的阻值相差较大,对这一结果,下列解释合理的是___________。
      A . 多用电表只能粗测阻值,测出的阻值很不准确 B . 伏安法测电阻时电压表的分流作用,使得两种结果相差较大 C . 多用电表测的是常温下的阻值,而小灯泡在额定电压下发光时温度较高、阻值较大
四、解答题
  • 15. 如图所示,直角三角形ABC的为直角, , 直角边。分别在A、B两点固定两个点电荷,已知固定在A点的点电荷的电荷量为),静电力常量为 , 若在C点放置一带正电的试探电荷,它受到的电场力平行于AB指向右方,求:

    1. (1) 固定在A点的点电荷在C点产生的电场强度的大小
    2. (2) C点的电场强度大小
  • 16. (2021高一下·河源期末) 如图所示,固定在竖直平面内半径 的光滑半圆轨道与半径 的四分之一光滑圆弧轨道在最低点B处平滑连接,A、C两点分别为四分之一圆弧轨道和半圆轨道的末端点且两点位于同一水平面内。质量 的小滑块(可视为质点)在A点正上方比A点高h处由静止开始下落,经A点进入圆弧轨道后沿轨道从C点水平飞出,恰好击中右侧四分之一圆弧轨道上与左侧半圆轨道圆心O等高的F点。取重力加速度大小 ,不计空气阻力。求:

    1. (1) 小滑块通过C点时对半圆轨道的压力大小;
    2. (2) 小滑块释放的初始位置距A点的高度h。
  • 17. (2022高二上·承德月考) 如图所示,质量的滑块B静止放置于光滑平台上,B的左端固定一轻质弹簧。平台右侧有一质量的小车C,其上表面与平台等高,小车与水平面间的摩擦不计。平台左侧的光滑圆弧轨道与平台平滑连接,圆弧轨道半径 , 其左侧端点P与圆弧圆心O的连线与竖直方向的夹角。现将滑块A从P点由静止开始释放,滑块A滑至平台上挤压弹簧,经过一段时间弹簧恢复原长后,滑块B离开平台滑上小车C,最终滑块B恰好未从小车C上滑落。已知滑块B与小车C之间的动摩擦因数 , 小车的长度 , 重力加速度大小 , 滑块A、B均可视为质点,求:

    1. (1) 滑块B刚滑上小车C时的速度大小
    2. (2) 滑块A的质量
    3. (3) 该过程中弹簧弹性势能的最大值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