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高中地理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河南省南阳市第二中学校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选修三...

更新时间:2023-01-11 浏览次数:81 类型:月考试卷
一、单选题
  • 1. 可燃冰是天然气水合物,它分布于深海沉积物或陆域的永久冻土中。2017年5月,我国首次在南海海域成功试采可燃冰。2017年11月3日,可燃冰被国务院正式批准列为新矿种,成为我国第173个矿种。2020年2月17日,我国海域可燃冰第二抡试采点火成功。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 (1) 从自然资源的自然属性看,可燃冰属于( )
      A . 水资源 B . 气候资源 C . 矿产资源 D . 土地资源
    2. (2) 我国陆域可燃冰最可能分布在(   )
      A . 江南丘陵 B . 云贵高原 C . 四川盆地 D . 青藏高原
  • 2. (2021·开封模拟) 在我国西北地区“沙漠+种植+光伏发电”(下图)可实现完美结合。光伏农业是将太阳能发电广泛应用到现代农业种植、养殖、灌溉、病虫害防治以及农业机械动力提供等领域的一种新型农业。气温越高,光伏而板发电效率降得越多,温度每升高1℃,发电效率就会下降约0.4%到0.5%.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 (1) 制约我国西北地区光伏产业进一步推广的因素有(   )
      A . 技术难度大 B . 投资成本高 C . 碳排放量大 D . 劳动力不足
    2. (2) 有关西北地区“沙漠+种植+光伏发电”模式,叙述合理的是(   )
      A . 增加了发电成本 B . 不利于作物生长 C . 降低了发电效率 D . 高效利用水资源
    3. (3) 在确保有阳光直射的情况下,太阳能面板的发电效率最高的时段是(   )
      A . 夏天清晨 B . 冬天清晨 C . 夏天正午 D . 冬天正午
  • 3. 现代社会,光照的不合理使用带来了一种可怕的灾难——光污染。具体表现为:“白亮污染”、“人工白昼”、“彩光污染”、“交通污染”。据此材料完成下面小题。
    1. (1)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玻璃幕墙反射的眩光是典型的“人工白昼” B . 娱乐场所的各种灯光,构成了“白亮污染” C . 亮度过大的夜景照明是“彩光污染” D . 提高驾驶照明度的氙气车灯,是典型的“交通污染”
    2. (2) 目前全球70%的人口生活在光污染中,并且光污染的问题越来越严重,下列关于光污染所产生的影响,错误的是(   )
      A . 天文上,光污染使望远镜无法形成暗夜环境 B . 动物上,大型的广告灯箱可使数十万只有趋光特性的昆虫死亡;夜行动物,无论是觅食还是藏身都更加艰难 C . 植物上,夜间的灯光会促进植物光合作用,使植物正常生长、繁殖存活时间大大延长 D . 对人类来说,长时间上夜班,接触光线强度大,患病的可能性变大。
  • 4. 荒漠化是一种土地退化现象,被称作“地球的癌症”。我国是世界上荒漠化土地面积较大的国家之一。下图是我国盐碱地占耕地面积比例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 (1) A、B两地耕地中盐碱地所占的比重大,其共同原因主要是(   )
      ①灌溉措施不当,蒸发旺盛,盐分易在地表聚集②土壤贫瘠,化肥使用量大③降水量少,盐分随季节变化小④人口密度小,开发程度低
      A . ①② B . ①③ C . ②④ D . ③④
    2. (2) C地盐碱地占耕地比重较大,主要自然原因是(   )
      A . 人类不合理灌溉 B . 降水集中,盐分随季节变化小 C . 地势低平,沿海地区海水浸渍 D . 夏季风强劲
  • 5. 发展绿色食品,增强环境意识,是保护环境、提高人类生存质量的重要措施。据此完成下列问题。
    1. (1) 绿色食品是指(   )
      A . 绿颜色的营养食品 B . 有叶绿素的营养食品 C . 经济附加值高的营养食品 D . 安全、无公害的营养食品
    2. (2) 倡导“免赠贺卡”“免用一次性木筷”的出发点是(   )
      A . 减少个人经济支出 B . 节约木材,保护森林 C . 减少固体垃圾 D . 移风易俗
  • 6. 每到春季,我国许多地方都深受杨柳飞絮的困扰,飞絮给人们生产、生活带来了许多.“烦恼”。下面左图为中国天气网发布的“2019年杨柳絮飘飞预警地图”,右图为济南某地某日漫天飞舞的杨柳飞絮场景图。读下图完成下面小题。

    1. (1) 图中杨柳絮飘飞预警时间最早的省区是(   )
      A . B . C . D .
    2. (2) 武汉地区比济南地区受飞絮影响较少,主要原因是武汉地区(   )
      A . 气温更高 B . 雨季更短 C . 光照更强 D . 树种不同
  • 7. (2022高二下·南阳月考) 目前我国耕地面积只有18.51亿亩、人均耕地仅有1.43亩,不到世界人均水平的40%。近7年来,全国耕地面积减少了1亿亩,其中1300多万亩是有灌溉设施的优良田地。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 (1) 下列对我国土地资源现状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 还有大面积的宜耕、宜林荒地待垦用 B . 耕地和林地比重小,难利用土地比重大 C . 东南地区耕地广,西北地区林地广 D . 南方地区降水多,故水田集中
    2. (2) 河南正阳县土地整理成效显著,可有效增加土地,特别是耕地面积,提高农用地质量。下列措施中对增加耕地面积作用不大的是(   )
      A . 旧村归并 B . 退宅还耕 C . 植树造林 D . 塌陷区土地复垦
  • 8. 江苏省是水资源相对短缺的省份,读下图回答下面小题。

    1. (1) 有关江苏省水资源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 季节分配比较均匀 B . 南、北地区水资源数量差别较大 C . 过境的水资源数量较少 D . 污染的水体较少,优质的水源多
    2. (2) 造成江苏省水资源短缺的人为因素不包括(   )
      A . 人口密度大,人均水资源数量少 B . 社会经济发展水平高,需水量大 C . 不合理的生产造成水污染较严重 D . 南水北调工程导致水资源大量减少
    3. (3) 缓解江苏省水资源问题的有效措施有(   )

      ①海水淡化 ②从珠江调水

      ③修建水库 ④大力开采地下水

      A . ①③ B . ②③ C . ①④ D . ②④
  • 9. 读下图,完成下面小题。

    1. (1) 乙地由于不合理灌溉而引发的主要环境问题是(   )
      A . 水土流失 B . 沙尘暴 C . 土地盐碱化 D . 洪涝灾害
    2. (2) 关于咸海湖泊面积缩小的原因分析错误的是(   )
      A . 气候干旱,蒸发旺盛 B . 过度引水灌溉 C . 过度开采石油 D . 植被破坏,涵养水源能力下降
    3. (3) 导致中亚气候干旱的最主要原因是(   )
      A . 地处亚洲中部,地势高,水汽难以爬升上去 B . 深居内陆,远离海洋,降水稀少 C . 所处地纬度低,热量充足,蒸发旺盛 D . 终年受副热带高气压控制,气流下沉,降水稀少
  • 10. 页岩气是指富含有机质、暗色泥页岩或高碳泥页岩中的天然气,蕴藏量与天然气相当,成为许多国家争相研究、开发的一种新型能源。下图为某地区页岩气储藏地质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1. (1) 对页岩气,许多国家争相研究、开发的主要原因是(   )
      A . 页岩气蕴藏量大 B . 能源供应紧张 C . 大气污染较严重 D . 开发技术提高
    2. (2) 页岩气的开发和大规模使用,对能源消费结构的影响表现是(   )
      A . 化石能源消耗减少 B . 可再生能源比重上升 C . 温室气体排放减少 D . 能源消费构成多样化
  • 11. 潮汐是指海水在月球和太阳引力作用下发生的周期性有规律的涨落现象。人类通过长期探索,现在许多国家在海湾或河口修筑拦潮大坝,修建潮汐能发电站(利用大坝内外涨、落潮时的水位差来发电),实现对丰富潮汐能的开发利用。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 (1) 甲、乙、丙、丁四图中,适宜发电的是(   )
      A . 甲乙 B . 乙丙 C . 甲丙 D . 丙丁
    2. (2) 下列有关潮汐能发电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 . 潮汐能日发电总量变化稳定 B . 潮汐能发电受天气影响较小 C . 潮汐能电站均每天发电四次 D . 潮汐能属于清洁非可再生能源
  • 12. 磷虾,主要生活于靠近南极洲的大洋,因庞大的生物量和丰富的营养成分,引起了人类的关注。随着人类对南极海洋空间资源的开发,磷虾的生存环境遭到破坏,同时磷虾也作为一种渔业资源被开发利用,数量大幅减少。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 (1) 人类对海洋空间资源的开发方式包括(   )

      ①修建海底隧道②设置南极科考站③建设黄河小浪底水库④修建跨海大桥

      A . ①② B . ②③ C . ③④ D . ①④
    2. (2) 磷虾数量大幅减少,人类可以采取的补救措施有(   )
      A . 停止对南极海域的开发 B . 捕杀鯨鱼等磷虾猎食者 C . 增设南极破冰船 D . 加大对磷虾过度捕捞的惩治力度
  • 13. (2022·莆田模拟) 森林土壤呼吸是大气中二氧化碳的主要自然来源。林窗主要是指森林群落中树木死亡在林冠层形成的空隙。林窗的产生通常会导致局部区域小气候的改变,进而对土壤呼吸产生重要影响。下图示意海南省尖峰岭山地雨林林窗内外土壤呼吸速率的季节变化。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 (1) 从1月到4月,热量条件改善,但林内土壤呼吸速率变化不大,主要是因为(   )
      A . 光照增强 B . 湿度减小 C . 森林降温 D . 枯落物减少
    2. (2) 根据土壤呼吸速率判断,与林内相比,林窗(   )
      A . 土壤温度更高 B . 微生物更多 C . 土壤湿度更大 D . 枯落物更多
    3. (3) 形成尖峰岭林窗的主要原因最可能是(   )
      A . 干旱 B . 洪涝 C . 台风 D . 动物破坏
二、综合题
  • 14.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海洋为人们提供了丰富的食物和资源。雷州半岛处于中国大陆最南端,半岛的西南部的苞西盘场为广东省重要的海盐生产基地之一。6一9月为该盐场晒盐的黄金季节,此时盛行东南风。下图示意雷州半岛及其周边海域近海表层8月盐度(%)分布。

    1. (1) 比较A、B两处海水盐度高低,并说明理由。
    2. (2) 分析苞西盐场有利于晒盐的自然条件。
    3. (3) 除海盐资源外,列举海洋还能为人类的生产生活提供的资源类型。
  • 15. 阅读图文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目前,我国有海南、甘肃、四川三大国家级育种制种基地。20世纪70年代,海南逐步成为全国南繁育种基地。每年冬季,全国各地的农业部门、大专院校和科研院在此进行农作物品种选育、加代繁殖、杂交配制等农业科研活动。新中国培育的约1万个农作物新品种,约7000个经过南繁培育。

    种质资源是指包含一定遗传物质,并表现特定性状、能将性状遗传给后代的动植物资源。近年来,我国种质资源不断萎缩,是种子净进口国。2020年《海南自由贸易港建设总体方案》中提出,海南将发挥其种子“硅谷”的优势,建成全球动植物种质资源引进中转基地,规划建立中转隔离基地(保护区)、检疫中心、种质保存中心、种源交易中心(下图)。中转隔离基地选址时避开居民住宅区,远离家禽饲养繁育基地,用于对进口的动物种用资源进行严格分区隔离、检疫。

    1. (1) 与甘肃、四川相比,说明海南育种制种的特点及原因。
    2. (2) 分析海南建成全球动植物种质资源引进中转基地的社会经济条件。
    3. (3) 简述海南建立全球动植物种质资源引进中转基地对国家粮食安全的作用。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