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地理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陕西省渭南市大荔县2021-2022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地理...

更新时间:2023-01-10 浏览次数:48 类型:期末考试
一、选择题
  • 1.   2021年12月3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在北京同老树国家主席通过视频连线共同出席中老铁路(下右图所示)通车仪式。中老铁路北起云南昆明,南至老挝首都万象,全长1035公里。结合“中国疆域图”(下左图),完成下面小题。

    1. (1)  我国陆地面积广阔,陆上国界线长达2.2万多千米,与14个国家相邻。下列选项中关于邻国的判读正确的是(   )
      A . A-蒙古 B . D-越南 C . C-不丹 D . F-韩国
    2. (2)  中老铁路起点所在省份的简称是(   )
      A . B . C . D .
  • 2.  读“中国山脉分布图”和“沿我国36°N地形剖面图”,完成下面小题。

    1. (1)  关于我国地势特征及影响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 地势西高东低,三级阶梯状分布,湿润气流给我国西部带来大量降水 B . 地势东高西低,三级阶梯状分布,从而阻挡了湿润气流深入内陆 C . 阶梯交界处地势起伏大,水流湍急,容易形成丰富的水能资源 D . 阶梯交界处地势起伏小,水流平稳,难以形成丰富的水能资源
    2. (2)  关于36°N穿过各地区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 A处有“世界屋脊”之称 B . B处河流含沙量大 C . C处河流有凌汛现象 D . D处为渤海,是黄河入海口位置
    3. (3)  图中所示地形区的判读正确的是(   )
      A . B . C . D .
  • 3.  读下图,完成下面小题。

    1. (1)  如图沿箭头所示方向递变,符合我国自然环境要素变化规律的是(   )
      A . 气温年较差变小 B . 降水量减少 C . 夏季风增强 D . 台风影响增多
    2. (2)  关于A处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 A处的温度带为中温带 B . A处的干湿区为半干旱区 C . A处为温带季风气候区 D . A处的河流冬季不结冰
    3. (3)  导致AB两处气候差异的因素是(   )
      A . 海陆因素 B . 地形因素 C . 纬度因素 D . 人为因素
  • 4. 关于长江、黄河的共同点叙述,下列正确的一组是(   )

    ①均自西向东最后注入太平洋    ②都流经四川省        ③都蕴藏丰富的水能资源

    ④均流经地势的三级阶梯        ⑤中下游都有结冰期    ⑥流域均为湿润区,河流流量大

    A . ①②③④ B . ①②③⑥ C . ②③④⑤ D . ①③④⑤
  • 5. 塔里木河是我国最大的内流河,汛期出现在夏季的最主要原因是(   )
    A . 夏季地下水丰富 B . 夏季冰雪融水量大 C . 夏季流域内降水丰富 D . 夏季湖泊水丰富
  • 6. 下列现象或事件,属于自然灾害的是(   )
    A . 一场突如其来的冰雹,把果树上的苹果都砸落了 B . 化工厂废水泄漏,水田被污染,有刺鼻的臭味 C . 一游客违反规定在林区吸烟,乱扔烟头引发森林火灾 D . 塔克拉玛干沙漠三个月未下一滴雨
  • 7. 读“中国主要气象灾害分布图”,关于图中甲、乙、丙、丁四图例代表的气象灾害,说法正确的一组是(   )

    A . 甲是寒潮,是冬季风强烈的活动,带来狂风暴雨等 B . 乙是台风,成于热带洋面,对东部沿海百害无一利 C . 丙是洪涝,只发生在南方地区,北方地区没发生过 D . 丁是干旱,它是对我国影响范围最大的气象灾害
  • 8. 下列自然灾害具有关联性的是(   )
    A . 地震-台风-雷暴雨 B . 干旱-山崩-泥石流 C . 台风-暴雨-泥石流 D . 暴雨-山洪暴发-海啸
  • 9.  读我国土地资源分布图,完成下面小题。

    1. (1)  以下关于我国土地资源分布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 西北内陆无林地分布 B . 旱地和水田交错分布在东部 C . 难以利用的土地多在内陆 D . 青藏地区没有草地分布
    2. (2)  我国制定“十分珍惜、合理利用土地和切实保护耕地”这一基本国策的依据是(   )
      A . 可利用土地面积比重大 B . 人均耕地面积小 C . 耕地占土地构成比重大 D . 后备土地资源面积广大
  • 10.  联合国确定2021年“世界水日”宣传主题是“Valuing Water(珍惜水、爱护水)”。中国2021年“世界水日”和“中国水周”活动的宣传主题为“深入贯彻新发展理念,推进水资源集约安全利用”,水资源的保护迫在眉睫。读世界人均水资源分布图(图甲)、我国水资源分布图(图乙),完成下面小题。

    1. (1)  图甲反映我国水资源的特点是(   )
      A . 总量丰富 B . 人均占有量小 C . 总量缺乏 D . 人均占有量大
    2. (2)  图乙反映我国的水资源(   )
      A . 南多北少,东多西少 B . 年际变化大 C . 夏秋季多、冬春季少 D . 季节变化小
  • 11.  自古以来,中国人讲究因地制宜,在农业生产方面尤为突出。据此完成下列小题。
    1. (1) 下列不属于农业生产部门的是( )
      A . 种植业 B . 纺织业 C . 林业 D . 畜牧业
    2. (2) 下列农业发展规划中,符合因地制宜原则是的( )
      A . 在新疆大力发展种植业 B . 在东北平原大力发展甘蔗种植 C . 在海南省发展海水养殖业 D . 在青藏高原大力发展水稻种植
  • 12. 央视以“推行生态增产,打造绿色粮仓”为主题,报道了山东省农科院培育瓢虫吞食蚜虫,使化肥和农药的使用量大幅减少,该报道体现了我国农业今后的发展方向是(  )。

    ①推广生态农业 ②走科学兴农的道路 ③成功经验可照搬推广 ④加大化肥、农药的使用量 ⑤因地制宜发展农业

    A . ① ② ⑤ B . ① ③ ⑤ C . ② ③ ④ D . ③ ④ ⑤
  • 13.  铁路是我国最重要的运输方式之一,读“我国东部主要铁路线分图”结合相关知识,回答下题。

    1. (1)  图中城市甲位于两条铁路线的交汇处,它们是(   )
      A . 京广线与陇海线 B . 京九线与湘黔线 C . 陇海线与京沪线 D . 宝成线与浙赣线
    2. (2)  我国有条铁路干线与中亚铁路接轨,向西可直达荷兰鹿特丹港被称为“第二亚欧大陆桥”,这条铁路干线是(   )
      A . 京包一包兰线 B . 沪杭-浙赣线 C . 京哈一京沪线 D . 陇海一兰新
  • 14.  2020年新冠疫情爆发以来,“健康码”“行程码”等成为了数据互联互通的破冰之举,用大数据的方式为每位出行者提供疫情防控相关的健康证明。2021年新冠疫苗已经大量投放市场,为人们免费接种。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 (1)  “健康码”“行程码”等的出现都是基于我国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下列有关我国高新技术产业的叙述,说法正确的是(   )
      A . 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多依附于大中城市 B . 我国高新技术产业起步晚,发展慢 C . 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多分布在内陆地区 D . 计算机、智能手机、石油化工属高新技术产业
    2. (2) 从北京运输一批新冠疫苗到西安,最佳的运输方式是(   )
      A . 水路运输 B . 航空运输 C . 铁路运输 D . 公路运输
二、解答题
  • 15. 读“中国四大地理区域”图,完成下列问题。

    1. (1) 界线A大致与年等降水量线一致。
    2. (2) 界线B在干湿地区划分中相当于分界线;在温度带划分中相当于的分界;该线与我国1月等温线相吻合。
    3. (3) 界线C基本与第级地势阶梯的边界线吻合,划分的主导依据是
  • 16. 读图1“中国气候类型分布图”和图2北京和上海气候资料图,完成下列问题。

    1. (1) 从图1可以看出:我国气候具有的特征。
    2. (2) 北京冬季气温(低于/高于)0℃,最容易带来的灾害性天气是(填“寒潮”“台风”或“暴雨”)。
    3. (3) 读图2,北京年降水总量(大于/小于)上海,雨季比上海(早/晚)。
    4. (4) 北京、上海两地共同的气候特征是:
  • 17. 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中国人口分布。


    材料二 2021年5月11日,第七次人口普查结果公布,我国人口总数14.12亿(第六次人口普查13.7亿),其中60岁及以上人口占18.7%,65岁及以上人口占13.5%,与2010年全国第六次人口普查相比,分别上升了5.44%和4.63%。(国际上通常把60岁以上的人口占总人口的比例达到10%,或65岁以上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达到7%作为国家和地区进入老龄化的标准。)

    1. (1) 从材料一的图中可以看出,我国人口的地理分布并不均衡,大致以一线为界;根据东西部面积及人口比例对比,可知我国人口分布特征是
    2. (2) 读材料二可以获知我国人口总量持续(减少/增长),但人口问题严重,该问题可能会导致(列举一项)。
    3. (3) 我国人口政策由“单独二孩”改为“全面开放二孩”,又改为“全面开放三孩”,主要原因是(   )

      ①减缓人口老龄化的进程                ②降低我国人口自然增长率

      ③保持合理的劳动力数量                ④改变我国人口基数大的现状

      A . ①② B . ①③ C . ②③ D . ②④
  • 18. 读长江、黄河流域略图,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 (1) 长江被誉为我国“水能宝库”,在长江干支流上建有许多大型水电站,图中A是世界上最大的水电站,该水利工程的首要任务是
    2. (2) 长江经过宜昌后,进入甲平原,水流平缓,江阔水深,可四季通航,因此,长江被称为“黄金水道”。
    3. (3) 自河口到桃花峪,黄河干流年平均含沙量逐渐增大,这说明黄河的泥沙主要来自(选填“上”或“中”或“下”)游河段,造成此现象的原因是该地区严重,解决此问题的有力措施是(任答一种)。
  • 19. 区域的位置、资源等条件对区域的经济发展有重要影响。读“我国东部四大工业基地分布图”,回答问题。

    1. (1) C工业基地位于“江海交汇”之地,主要包括浙江北部、江苏南部和市,该地区发展工业的有利条件有( )

      ①水能资源丰富 ②水资源丰富 ③旅游资源丰富 ④交通便利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2. (2) B工业基地的名称是,这里有我国著名的高新技术开发区——北京的,被称为中国的“硅谷”。
    3. (3) 从地形上看,我国工业中心和工业基地主要分布在第级阶梯,许多工业中心沿河流分布,我国工业中心最多的河流是
  • 20. 阅读有关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东北三省作为我国的老工业基地,曾经为我国的经济发展做出巨大贡献。但是,目前面临着资源日趋枯竭、产业结构单一、设备陈旧、技术落后等问题。东北三省的经济发展后继乏力,滞后于我国其他许多地区。所以,振兴东北工业、发展东北经济是我国的一个重大课题。

    材料二:目前,我国东北地区的生态环境达到临界状态,重要矿产资源濒临衰竭;森林面积减少,水土流失严重,生态环境恶化;一些资源型城市,由于开采方式和治理落后,诱发了一系列矿山环境问题,并有逐年加剧的趋势。

    材料三:东北地区简图

    1. (1) 写出下列地理事物的名称:铁路线A山脉C
    2. (2) 东北地区是我国重要的商品粮基地,其中商品粮基地①是,该地作物熟制是
    3. (3) ①地有大片沼泽荒地,过去被称为“北大荒”,后来通过开垦,变成了“北大仓”,“龙江熟,天下足”,但是国家停止了对①地的开垦,现在又让它“荒”了,这一做法的主要日的是为了(   )
      A . 保护湿地 B . 保护耕地 C . 发展畜牧业 D . 植树造林
    4. (4) ②地是我国重要的重工业基地,试分析该地发展工业的有利条件(答对1点即可)。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