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科学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七年级上册科学期末复习:比热

更新时间:2022-12-19 浏览次数:33 类型:复习试卷
一、单选题
  • 1. 在日常生活中,既可以用水来取暖,也可以用水来降温,主要是因为水具有 ( )
    A . 较高的沸点 B . 较低的凝固点 C . 较大的比热容 D . 较好的导电性
  • 2. 水具有比热容大的特点,图中现象与此特点无关的是( )。
    A . 用水冷却汽车发动机 B . 空调房间放盆水可以增加湿度 C . 海边的昼夜温差较小 D . 冬天暖气设备用热水供暖
  • 3. 如图是某沿海城市和某内陆城市一年内气温随月份变化的图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 . 实线是沿海城市的气温图线,因为水的比热容较小 B . 实线是沿海城市的气温图线,因为水的比热容较大 C . 实线是内陆城市的气温图线,因为砂石的比热容较小 D . 实线是内陆城市的气温图线,因为砂石的比热容较大
  • 4. 相同质量的水和砂石,吸收了相同的热量后,则( )。
    A . 水上升的温度较大 B . 砂石上升的温度较大 C . 水和砂石上升的温度相同 D . 水的温度比砂石的温度高
  • 5. 如图是甲.乙两位同学探究沙子与水吸热升温快慢的实验装置。设计实验方案时,他们确定了以下需控制的变量,其中多余的是( )。

    A . 取相同质量的沙子和水 B . 盛放沙子和水的容器相同 C . 采用完全相同的加热方式 D . 酒精灯里所加的酒精量相同
  • 6. (2020七上·苍南期末) 水是一种比热较大的物质,下列生产和生活中与水的这种特性没有关系的是( )
    A . 炎热的夏天,地面上洒水降温 B . 育秧时,夜晚向秧田里灌水 C . 用水作为机车发动机的冷却液 D . 暖气管用循环热水来供热
  • 7. (2020七上·温州期末) 小明对三烊湿地公园内的气温和水温进行了观测,并将测得的数据绘制成如图所示曲线。据图可判断( )

    A . 实线代表水温,虚线代表气温,因为水的比热较大 B . 实线代表水温,虚线代表气温,因为水的比热较小 C . 实线代表气温,虚线代表水温,因为水的比热较大 D . 实线代表气温,虚线代表水温,因为水的比热较小
  • 8. “五·一”期间,小敏在父母的协助下,从早上8:00开始每隔半小时,分别对小区内的气温和人工湖的水温进行了测量,如图是他根据记录的数据绘成温度T随时间t变化的图线。据图可以判断( )

    A . 实线是水温,虚线是气温,因为水的比热较大 B . 实线是水温,虚线是气温,因为水的比热较小 C . 实线是气温,虚线是水温,因为水的比热较大 D . 实线是气温,虚线是水温,因为水的比热较小
  • 9. 在下列几种情况下,比热容会发生变化的是( )
    A . 20℃的水变成4℃的水 B . 一块钢板压制成钢锅 C . 水结成冰 D . 把开水倒入冷水中
  • 10. 在生产和生活中,常用液体作“散热剂”和“冷却剂”,正确的选择是( )
    A . 散热剂用比热较大的液体,冷却剂用比热较小的液体 B . 散热剂用比热较小的液体,冷却剂用比热较大的液体 C . 两种都用比热较大的液体 D . 两种都用比热较小的液体
  • 11. 现在许多家庭采用了“水地暖”取暖,其原理是用不高于60℃的热水,在铺设于地板下的管道内循环流动,加热整个地板,通过地板以热传递方式向室内供热。利用热水为热媒,主要是因为水的( )
    A . 流动性强 B . 沸点高 C . 比热容大 D . 密度大
  • 12. 炎热的盛夏,人站在水中时感觉凉爽,而当人站在沙土上时却感到烫脚,这主要是因为水和沙具有不同的( )
    A . 热量 B . 质量 C . 比热 D . 密度
  • 13. 如图是小明和小华同学探究沙子与水吸热升温快慢的实验装置。设计实验方案时,他们确定以下需控制的变量,其中多余的是( )

    A . 取相同质量的沙子和水 B . 盛放沙子和水的容器相同 C . 采用完全相同的加热方式 D . 酒精灯里所加的酒精量相同
  • 14. 关于比热,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 只要升高相同的温度,比热较大的物质吸收的热量一定多 B . 温度较低的物质比热较小 C . 比热是物质的一种特性,它反映物质吸热或放热本领的大小 D . 物体的质量越大,它的比热越大
  • 15. 水的比热比煤油的大。如图所示,隔着石棉网同时加热规格相同、分别装有质量和初温都相同的煤油和水的试管,至管内液体升温到40℃,这个过程中( )

    A . 煤油温度先升到40℃ B . 同一时刻水的温度比煤油的高 C . 加热相同时间,水吸收的热量多 D . 升高相同的温度,煤油需要加热较长的时间
二、填空题
  • 16. 把质量和底面积相同的钛块、铬块和锡块放到沸水中煮足够长的时间,使它们具有相同的,然后把它们从左至右放置于同一冰块上,它们放出热量使冰块熔化,最终三个金属块在冰块上陷入的深度依次减小,如图所示,则这三个金属块中比热容最大的是


  • 17. 在太阳照射条件相同时,沿海地区比内陆地区温度变化小,这是因为水与干沙土相比较大。
  • 18. 汽车发动机通常都用水来冷却,是利用水比其他液体的大,同样的条件下在发动机周围循环所能带走的热量比较
  • 19. 把质量相同、材料不同的两个金属球甲和乙,加热到相同的温度,然后分别投入两杯初温相同、质量也相同的冷水中,最后发现投入乙球的杯内水温较高,那么可以断定金属甲的比热(填“大于”“小于”或“等于”)金属乙的比热。
  • 20. (2018七上·桐乡竞赛) 将一块-20℃的冰块放在炉子里加热,当冰块的温度升高到-1℃的过程中,比热容。(选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 21.

    用如图甲所示装置进行实验,比较不同液体的吸热能力。在两个相同的烧杯中分别装入初温、质量相同的水和植物油,用相同的酒精灯加热至沸腾,实验中只记录了植物油和水沸腾的温度,发现植物油的沸点比水的高。

     

    1. (1) 通过水沸腾时温度计的局部放大图如乙图所示,可知水的沸点是℃。

    2. (2) 实验中,将它们加热至沸腾,植物油所需的时间较长,说明植物油吸收的热量比水吸收的热量(选填“多”或“少”)

    3. (3) 为了比较植物油和水的吸热能力,请你写出一种正确的做法

  • 22. 沿海地区昼夜之间的温差与同纬度内陆地区昼夜之间的温差不同,图列出的是2010年6月某日同纬度的沿海某城市和内陆某城市的气温情况:

    请判断甲是 (填“沿海”或“内陆”)城市,你的依据是 。

  • 23. 用两个相同的“热得快”分别给质量和初温都相同的甲、乙两种液体同时加热,两种液体的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如图所示。如果要你从甲、乙两种液体中选择汽车的冷却液,应选择 液体.

  • 24. (2017七上·台州期末) 2011年3月,日本福岛第一核电站因冷却系统的故障,导致严重的核泄漏事故。为了给泄漏的核反应堆降温,向其内部注入大量的水,这是利用水的 较大的性质。

  • 25. 一定质量的某种物质,温度升高得越多,吸收的热量越 ;温度下降得越多,放出的热量越 

三、实验探究题
  • 26. (2021七上·淳安期末) 为了比较水和煤油的比热大小,小金采用如图所示的两个完全相同的仪器做实验,它们使用相同的电源给加热件供电加热。

    1. (1) 物质传导热量的性能称为导热性,导热性越好,则热量在该物质中传递越容易。本实验仪器中,容器应该选择导热性(选填“好”或“差”) 的材料来制作。
    2. (2) 将质量、初温都相等的水和煤油分别装入两个容器,加热至两者的末温也相同,通过比较来判断谁吸收的热量更多。
    3. (3) 如果水和煤油的质量相同而初、末温度都不相同,只要水和煤油都相同,也能用和(2)一样的方法做出相应的判断。
  • 27. (2021七上·温州月考) 为了比较水和食用油的吸热能力,同学们做了如图所示的实验,在2个相同的烧杯中分别装有质量相同的水和食用油,用两个规格相同电加热器对其加热,并用相同的两支温度计分别测量水和食用油的温度,实验数据如下:

    液体

    质量/g

    初温/℃

    末温/℃

    加热时间/min

    300

    20

    40

    21

    食用油

    300

    21

    41

    10

    1. (1) 在实验中必须使用的测量工具有停表、温度计和
    2. (2) 本实验中,用来反映物质吸热的多少。
    3. (3) 由实验数据分析可知.在本实验中,为比较水和食用油吸热能力的大小,同学们采用的方法是,比较加热时间的长短 。

    4. (4) 如果加热相同的时间,若不考虑热量损失,则通过实验数据求出食用油的比热容为
  • 28. (2020七上·台州期末) 为比较不同物质的吸热能力,小柯利用如图所示的装置进行探究实验。

    1. (1) 此实验中,用表示物体吸收热量的多少。
    2. (2) 由实验组  可知:质量相同的不同种物质,升高相同的温度吸收的热量不同。

      物质

      实验组别

      质量/g

      升高 5℃的加热时间/s

      升高 10℃的加热时间/s

      砂石

      1

      50

      5

      10

      2

      100

      10

      20

      3

      50

      8

      16

      4

      100

      16

      32

    3. (3) 等质量的水和砂石,加热相同的时间,砂石的温度升高比水快得多,请解释原因
  • 29. (2020七上·临安期末) 在“探究水和食用油吸热能力”的实验中,小金同学猜想物体温度升高吸收热量的多少可能与质量和物质的种类有关。为了验证猜想,同组的同学经过讨论,制订了两个方案:

    方案一:让研究对象升高相同的温度,然后比较它们吸收热量的多少。

    方案二:让研究对象吸收相同的热量,然后比较它们升高温度的高低。

    1. (1) 实验室准备了两个规格相同的电加热器、两支温度计、烧杯、秒表、适量的水和食用油,为了完成实验,还需要
    2. (2) 两方案中水和食用油吸热多少是通过来反映的。
    3. (3) 为了验证猜想,小金做了如下实验:在2个相同的烧杯中分别盛有质量相等的水和食用油,用两个规格相同的电加热器进行加热,下表是他的实验记录。根据实验记录可以知道:小金选择(填“方案一”“方案二”)进行实验。

      加热时间min

      0

      2

      4

      6

      水的温度℃

      20

      24

      28

      32

      油的温度℃

      20

      28

      36

      44

  • 30. (2019七上·越城期末) 探究物质的吸热能力,通常有两种方案:

    方案一:取相同质量的两种物质,吸收相等的热量,比较温度的变化。

    方案二:取相同质量的两种物质,升高相同的温度,比较吸收的热量。

    1. (1) 为便于开展实验探究,热源相同时,我们将方案中的“吸收的热量”转换为“加热的时间”,通过加热时间的长短可知吸收热量的多少。实验室温度计就是应用这种转换思想测量温度的:当温度升高或降低时,温度计中的液体便膨胀或收缩,从温度计中的变化便可知温度的变化。
    2. (2) 下表是小西探究甲、乙两种液体的吸热能力时记录的实验数据。

      液体名称

      液体质量m/g

      液体初温t1/℃

      液体末温t2/℃

      加热时间t/min

      液体吸热情况“多”或“少”

      10

      30

      40

      6

      10

      30

      40

      3

      ①分析表中信息,小西采用的是(选填“方案一”或“方案二”);

      ②分析表中数据,可得出的结论:

      ③如果甲、乙两种液体都可作为发动机冷却液,从物质吸热能力角度考虑,应选液体作发动机冷却液。

四、解答题
  • 31. 在“探究水和食用油吸热能力”的实验中,某同学猜想物体温度升高吸收热量的多少可能与质量和物质的种类有关,为了验证猜想,同组的同学经过讨论,制定了a、b两个方案:a.让研究对象升高相同的温度,然后比较它们吸收热量的多少;b.让研究对象吸收相同的热量,然后比较它们升高温度的高低。
    1. (1) 实验室准备了两个规格相同的电加热器、两支温度计、烧杯秒表适量的水和食用油,为了完成实验,还需要
    2. (2) a、b两个方案中水和食用油吸热多少是通过来反映的。
    3. (3) 从两个方案中任选一个设计实验数据记录表。
  • 32. (2020七上·金东期末) 将一杯热水放在桌面上(室温为20℃),让其自然冷却,每隔半分钟测量一次水温,可得到如下表的数据:

    时间/min

    0

    0.5

    1.0

    1.5

    2.0

    2.5

    3.0

    3.5

    4.0

    4.5

    5.0

    温度/℃

    70.0

    56.4

    47.2

    41.4

    36.6

    33.0

    30.4

    28.8

    27.4

    26.4

    25.4

    1. (1) 从表格中可以推断,当放置的时间足够长后进行测量,该杯水的温度应该是
    2. (2) 将表格中水的温度随时间变化的数据画成坐标图,如图所示。如果同时做实验的还有一杯初温和质量相同的煤油,请你在此坐标图中画出该杯煤油的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并用所学的知识说明你这样画的依据。
  • 33. (2020七上·吴兴期末) 近年来,我国在持续推进海绵城市的建设,使城市既有“面子”更有“里子”。为了比较水和干泥土的比热容,小明做了如下实验:在两个相同的塑料瓶甲和乙内分别装入室温温度下的水和干泥土,在瓶口扎上气球,将它们一同浸入热水中,装置如图所示。

    1. (1) 实验中还要控制塑料瓶中水和干泥土的相等。
    2. (2) 本实验通过观察到,表明水的比热容比干泥土大。
    3. (3) 海绵城市建设增大了水域和绿地面积,能有效地缓解城市升温较快的问题,请解释:为什么增大水域面积可以缓解城市升温?
  • 34. (2019七上·天台期末) 某同学为了比较家中某品牌的牛奶和豆浆吸热本领的大小,做了图甲所示的实验:在2个相同的烧杯中分别装有质量、初温都相同的牛奶和豆浆,用两个相同的酒精灯对其加热,实验数据记录见下表。

    加热时间(分)

    0

    2

    4

    6

    8

    10

    温度(℃)

    牛奶

    20

    25

    30

    35

    40

    45

    豆浆

    20

    30

    40

    50

    60

    70

    1. (1) 除了天平,该实验中还需要用到的测量工具有
    2. (2) 由表中数据可知:牛奶和豆浆升高相同的温度,豆浆吸收的热量(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牛奶吸收的热量。
    3. (3) 该同学利用实验数据大致描绘出豆浆和牛奶的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如图乙所示。表示牛奶的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是
  • 35. (2019七上·长兴期末) 小明在探究“沙子和水谁的吸热本领大”时,将质量和初温相同的沙子和水分别装在两个相同的烧杯中,用两个完全相同的酒精灯对其加热(如图甲、乙),根据实验数据画出沙子和水的温度随加热时间变化的图像(如图丙、丁),请回答:
    1. (1) 分析图像可知:丙、丁中表示沙子的图像是;质量相同的沙子和水,升高相同的温度时,沙子吸收的热量(填“大于”或“小于”)水吸收的热量;
    2. (2) 下列能用上述实验结果解释的是

      A.沿海地区昼夜温差会比内陆地区小

      B.用盐水腌蛋,一段时间后重会变咸

      C.长期堆放煤的水泥地面变成黑色

      D.夏天给教室洒水,感觉凉爽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