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地理 /中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备考2023年中考地理一轮复习训练试卷8 世界的气候

更新时间:2022-12-16 浏览次数:36 类型:一轮复习
一、单选题
  • 1. (2022七上·汽开区期中) 下列句子描述气候的是(  )
    A . 明天大风降温 B . 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 C . 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D . 东边日出西边雨
  • 2. (2021七上·牡丹江期末) 气候的两大基本要素是(   )
    A . 气温和降水 B . 气温和湿度 C . 气温和降雨 D . 风力与湿度
  • 3. (2021七上·罗湖期末) 2020年11月22日是24节气的小雪,当天深圳的气温是20℃~28C,而我国东北的哈尔滨气温则是-14℃~-6℃,真可谓“你在北方的寒冬里大雪纷飞,我在广东的艳阳里汗流浃背”。造成两地温度差异的最主要因素是( )
    A .   海陆位置 B . 纬度位置 C . 地形地势 D . 人类活动
  • 4. (2021七上·鲁甸期末) 关于气候对人类生产生活的影响,正确的是(   )
    A . 傣族少女全年都要穿着厚厚的皮袄 B . 藏族少年的传统衣着是藏袍 C . 因纽特少年的衣着比较轻薄 D . 受气候影响,我国东部以畜牧业为主
  • 5. (2021七上·伊通期末) 读我国四个城市气候资料图,完成下面小题。

    1. (1) 图中的四个城市中,纬度最低的是(   )
      A . B . C . D .
    2. (2) 图中的四个城市中,气温年较差最大的是(   )
      A . B . C . D .
    3. (3) 图中③城市所属气候类型是(   )
      A . 高原山地气候 B . 温带大陆性气候 C . 热带季风气候 D . 温带季风气候
  • 6. (2021七上·双辽期末) 世界上季风气候分布面积最广、季风特点最为典型的地区是(   )
    A . 亚洲中部和西部 B . 亚洲东部和南部 C . 北美洲东部 D . 北美洲西部
  • 7. (2021七上·双台子期末)  下图为甲、乙两地气候资料。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 (1)  甲、乙两地中(   )
      A . 冬季气温甲地低于乙地 B . 年温差甲地小于乙地 C . 甲地降水集中于夏季 D . 乙地降水季节分配均匀
    2. (2)  甲、乙两地属于(   )
      A . 热带地区 B . 温带地区 C . 寒带地区 D . 高山地区
  • 8. (2021七上·双台子期末) 下图中的A、B两地,在气温和降水方面存在巨大的差异,主要的影响因素是(   )

    A . 纬度因素 B . 海陆因素 C . 地形因素 D . 其他因素
  • 9. (2022七上·磐石期末) 气温和降水量状况都会影响人类的生产和生活。请读“四地气温曲线和降水量柱状图”,完成下面小题。

    1. (1)  位于地中海沿岸的意大利,古建筑材料大多为石质,这有利于防火。这种建筑特点与图中哪幅图的气候特点相适应(   )
      A . B . C . D .
    2. (2)  根据图中所反映的四种气候类型判断,容易使印度发生水旱灾害的是(   )
      A . B . C . D .
  • 10. (2022七上·德惠期末)  读某地气候资料统计图:

    1. (1)  该地降水最多的月份是(   )
      A . 1月 B . 5月 C . 8月 D . 10月
    2. (2)  该地气温年较差约为(   )
      A . 5℃ B . 10℃ C . 20℃ D . 30℃
    3. (3)  该气候类型的夏季气候特征为(   )
      A . 寒冷干燥 B . 炎热干燥 C . 高温多雨 D . 寒冷多雨
  • 11. (2021七上·河池期末) 造成“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
    A . 海陆因素 B . 人类的活动 C . 地形地势因素 D . 受地球形状的影响
  • 12. (2021七上·北流期末)  影片《攀登者》讲述了中国登山队两次登顶珠穆朗玛峰(珠峰),并测量出珠峰的精确高度,这是中国的高度!读图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面小题。

    1. (1)  影片中登峰人员在珠峰捡到了海洋生物化石,说明(   )
      A . 这里曾经是海洋 B . 这里一直是陆地 C . 这里由于海平面升降引起了海陆变迁 D . 有海洋生物自行爬上了珠峰
    2. (2)  影片中登峰人员从山脚到山顶衣服越穿越厚,说明(   )
      A . 气温随着纬度的升高而降低 B . 气温随着海拔的升高而降低 C . 气温受海陆因素的影响显著 D . 气温受人类活动的影响显著
    3. (3)  6000米以上的珠峰是生命的禁区,但是近年来,却出现了植物生长的现象,主要原因是全球气候变暖,为减缓全球变暖趋势,人类应当(   )
      A . 大量排放温室气体 B . 大量砍伐森林减少绿地面积 C . 增加清洁能源的开发利用 D . 停止使用煤、石油
  • 13. (2021七上·饶平期末)  今年6月陆地卫星拍摄到格陵兰岛彼得曼冰川上出现融水池。地球冰川正在急剧减少。根据最近50年卫星观测的结果,在全球变暖影响下地球南北极的冰川发生了巨大变化。据此完成下列小题。
    1. (1)  下列关于全球气候变暖成因的说法,正确的有(   )

      ①燃烧矿物燃料放出大量二氧化碳        ②使用太阳能、风能等新能源放出大量二氧化碳

      ③植被破坏导致吸收的二氧化碳减少,        ④水污染导致二氧化碳猛增

      A . ①③ B . ②④ C . ①② D . ③④
    2. (2)  全球气候变暖导致大量冰川融化产生的主要影响是(   )
      A . 海洋污染加剧 B . 紫外线辐射增强,进而危及人类健康 C . 地震、火山发生的频率上升 D . 海平面上升,沿海低地被淹没
    3. (3)  为了缓解全球气候变暖,人类应(   )
      A . 减少温室气体的排放量 B . 加强水利工程建设 C . 大力开发利用海洋资源 D . 保护海洋生态系统
二、综合题
  • 14. (2021七上·鲁甸期末) 读世界气候类型分布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 (1) 北半球温带地区分布最广的气候类型是
    2. (2) 据图可知,热带雨林气候分布最广的大洲是;温带季风气候主要分布在中纬度地区的大陆(东或西)岸。
    3. (3) 图中A、B两地,气候较湿润的是地,影响两地气候差异的主要因素是
    4. (4) 图中南、北美洲西海岸的气候呈狭长带状分布,主要是因为山系纵贯南、北美洲西部,阻挡了(大洋)暖湿气流深入内陆。
  • 15. (2021七上·鲁甸期末) 读世界某四种气候类型的气温曲线和降水柱状图,回答下列问题。

    1. (1) 图中四种气候类型,降水年变化最大的是(填数码)。
    2. (2) 据图分析,①为(寒或温或热)带气候,该气候主要分布在(沿海或内陆)地区。
    3. (3) 根据图中气候资料图判断,③为气候,其气候特征是
    4. (4) 据图分析,下列三幅景观图,能反映④气候特征的是________。
      A . B . C .
  • 16. (2021七上·陇县期末) 读“世界地区气候分布图”和“气温曲线、降水量柱状图”,回答下列问题。

    1. (1) A地气候类型是气候,该种气候的气温和降水与图(填序号)相吻合,据图可知该地的气候特征是
    2. (2) B地的气候类型是气候,与①、②、③中相吻合的图是(填序号),据图可知该地的气候特征是
    3. (3) 世界各地气候的差异,除了受纬度位置的影响外,还受因素和因素影响。
    4. (4) 导致①、③气候类型分布不同的主要因素是
三、图文分析题
  • 17. (2021七上·双辽期末)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近一百年以来,人类一直以石油、煤炭等矿物燃料为主要能源,燃烧排放的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是导致全球气候变暖的主要原因。

    材料二:全球气候变暖、极端气象灾害等问题严重威胁着人类生存环境的安全,节能减排、防止全球气候进一步变暖,已经成为目前国际社会普遍关注的热点问题。

    材料三:漫画“啊!地球出汗了!”

    1. (1) 由材料一可知,全球气候变暖的主要原因是(   )
      A . 森林、草原严重破坏 B . 计算机工业的发展 C . 制冷设备的使用 D . 矿物燃料的大量使用
    2. (2) 由材料二可知,目前国际社会普遍关注的热点问题是(   )
      A . 二氧化碳增多,臭氧层破坏 B . 乱砍乱伐,导致气候恶化 C . 节能减排,防止全球气候进一步变暖 D . 禁止使用煤炭、石油等矿物燃料,二氧化碳零排放
    3. (3) “地球出汗了”是指地球现象,又称温室效应,这种现象主要是由于大气中二氧化碳等温室其他含量增加产生的。
    4. (4) 如果这种现象继续发展下去,引起的后果是什么?
    5. (5) 你认为这些不良的后果应该采取的对策是什么?
  • 18. (2021七上·定州期末) 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人们焚烧化石燃料,如石油、煤炭等,或砍伐森林并将其焚烧,会导致空气中的二氧化碳等多种温室气体增多,造成全球气候变暖。全球变暖会使全球降水量重新分配、冰川和冻土消融、海平面上升等,不但危害自然生态系统的平衡,而且威胁人类的生存。某山脉东、西两侧风向图及A地和B地的气候图如下所示。

    1. (1) 图中A、B两地位于(北半球/南半球),判断依据为
    2. (2) 图中A地的气候类型是,该气候特征是
    3. (3) A、B两地年降水量较多的是地,造成A、B两地降水不同的主要因素是
    4. (4) 材料中提到的世界性环境问题将带来什么后果?
    5. (5) 为了应对全球变暖,我们能做的是什么?(任写一点即可)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