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化学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山东省威海市环翠区2022-2023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中化学...

更新时间:2022-12-29 浏览次数:40 类型:期中考试
一、单选题
  • 1. (2019八上·新泰月考) 化学上把“生成新物质的变化称为化学变化”,下面对化学变化中“新物质”的解释正确的是( )
    A . “新物质”是指自然界不存在的物质 B . “新物质”就是与变化前的物质颜色,状态有所不同的物质 C . 凡是变化过程中有明显现象产生,说明此变化过程中一定有新物质生成 D . “新物质”就是与变化前的物质在组成或结构上不同的物质
  • 2. 远到恒星、行星,近到数目、花草,物质世界一刻不停地发生着变化。下列过程发生了化学变化的是(   )

    ①烘烤食物  ②钢铁生锈  ③擦燃一根火柴  ④干冰升华  ⑤瓷碗碎了  ⑥杜鹃开花  ⑦沙子变成了沙雕

    A . ①②④⑥ B . ①②③⑥ C . ①②③④⑤⑥ D . ①②③④⑤⑥⑦
  • 3. 下列不属于化学科学研究范畴的是(    )
    A . 将废旧塑料变成汽车燃料 B . 研制新型航空材料 C . 研制新药 D . 预测卫星的运行轨迹
  • 4. 在30亿帕压强下,水分子以一种特殊的组合方式形成晶体,这就是7号冰,一旦形成,这种冰的结晶速度非常快,可以冻住整个大海。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 . 7号冰与水的化学性质相同 B . 7号冰中水分子不再运动 C . 水结成7号冰时体积膨胀,水分子体积变大 D . 7号冰中分子间没有间隙
  • 5. 下列各组物质,前者属于混合物后者属于纯净物的是(    )
    A . 纯净的空气、牛奶 B . 冰水混合物、矿泉水 C . 清澈的海水、蒸馏水 D . 二氧化碳、铁
  • 6. (2018八上·宁阳期中) 下列反应属于化合反应的是(  )
    A . 酒精+氧气→水+二氧化碳 B . 水→氢气+氧气 C . 锌+硫酸→硫酸锌+氢气 D . 镁+氧气→氧化镁
  • 7. 生活中的许多变化都能产生能量,下列放热现象和化学变化无关的是(    )
    A . 蜡烛燃烧放出大量的热 B . 白炽灯泡通电后发光发热 C . 镁条燃烧放出大量的热 D . 苹果腐烂时放热
  • 8. (2018八上·濮阳期中) 河水净化的主要步骤如图所示,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A . 步骤Ⅰ可除去难溶性杂质 B . 试剂M可以是活性炭 C . 步骤Ⅲ属于物理变化 D . 净化后的水仍为混合物
  • 9. 图中“ ”“ ”分别表示两种不同的原子,其中表示混合物的是(   )
    A . B . C . D .
  • 10. (2016九上·环县月考) 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

    A . B . C . D .
  • 11. (2018八上·龙口期中) 建立宏观与微观的联系是化学独特的思维方式。下列对于宏观现象的微观解释中错误的是 ()

    A . 变瘪的乒乓球放入热水中能鼓起来,是因为分子受热膨胀变大 B . 氧气加压后变成液氧,是因为分子间的间隔变小 C . 不同的花儿有不同的香味,是因为不同的分子性质不同 D . 非吸烟者受到被动吸烟的危害,是因为分子在不断地运动
  • 12. 如图是水分子分解示意图,该图说明了(   )

    A . 水是由氢气和氧气组成的 B . 水分子在化学反应中可以再分 C . 水分子含有氢分子和氧原子 D . 水分子中氢原子和氧原子可以再分
  • 13. (2011·内江) 小红同学在化学实验课上建议,用碘水可将淀粉溶液与食盐溶液区别开来,这个环节属于科学探究中的(   )
    A . 提出假设 B . 交流评价 C . 设计实验 D . 作出结论
  • 14. 下列混合物可以用过滤法分离的是(   )

    ①含泥沙的粗盐 ②浑浊的河水 ③含有沙子的大米 ④食盐和白糖

    A . ①② B . ①②③ C . ①②④ D .
  • 15. (2022九上·潍坊期中) 某化学兴趣小组为探究分子的运动情况,在T形管的粗玻璃管里,固定一根湿润的酚酞滤纸条,完成下列实验。实验一:将浓氨水加入左侧试管中,3分钟后观察到ba段滤纸条先变红。实验二:换一根湿润的酚酞滤纸条,微微加热试管,发现ba段滤纸条更快变红。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 实验中使用气球是为了缓冲管内气压的骤然升高 B . 实验一和实验二对比说明温度升高,分子运动速率加快 C . 实验一能说明分子不停做无规则运动,还能说明相同条件下氨气的密度比空气小 D . 如果将试管放入冰水中,湿润的酚酞滤纸条不会变红
二、填空题
  • 16. 镁条在空气中燃烧时,产生耀眼的白光,一定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小明在阅读课外读物时,获得以下信息:镁条在空气中燃烧,不仅生成氧化镁,还有少量镁与氮气化合生成氮化镁。小明用所学知识进行了分析,请参与他的分析,并回答有关问题。

    用文字表达式表示上述叙述中的两个化学变化,并指出反应类型。

    1. (1) 反应一:文字表达式为
    2. (2) 反应二:文字表达式为
  • 17. 近年来,威海的经济发展突飞猛进,对水的需求急剧增长。由于地处山东半岛东端,淡水资源贫乏,因此米山水库就成为我们城市赖以生存的主要水源地。水库中的水中含有许多杂质,不能直接饮用,需要引入自来水厂进行净化,才能输送到千家万户。请你回答下面的问题:
    1. (1) 天然水中含有许多杂质,自来水厂通常对天然水进行几步处理,使之达到饮用水标准,在实验室里,若要得到净化程度最高的水,可用的方法。
    2. (2) 净化自来水的过程中,向水中加入明矾的目的是
    3. (3) 在实验室进行过滤操作时,如图所示,图中还缺少的一种仪器是,此仪器的作用是。小明在进行过滤后,发现滤液仍然是浑浊的,可能的原因(写两条即可)。

    4. (4) 下列关于过滤的说法错误的是____(填编号)。
      A . 过滤后的水是纯净的水 B . 过滤发生的是物理变化 C . 过滤是利用颗粒大小不同将混合物进行分离的 D . 过滤速度较慢可能是滤纸被堵塞了
    5. (5) 如何设计实验证明过滤后得到的水是否是纯净的水,请简单的写出你的实验方案
    6. (6) “节约用水,从我做起。”请你任举一例生活中节约用水的措施:
    7. (7) 硬水会给生产、生活带来许多不便,验一份自来水水样是硬水还软水的方法为
    8. (8) 生活中可以通过煮沸的方法来降低水的硬度,硬水在煮沸过程中发生的化学反应之一是 , 该反应属于基本反应类型中的;根据以上信息推测:碳酸氢钙可能具有的化学性质有;长期烧水的水壶内会有水垢,水垢中一定含有的物质是,如果地下水硬度大,或者坑水中病原微生物过多,生活中可以采用方法,来降低硬度和杀来病原微生物。
三、综合题
  • 18. 学习化学知识后,观察物质世界就要从化学视角看。水是一种重要的物质,在日常生活和实验室中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请按要求回答下列问题:
    1. (1) ①从物质构成的微粒观角度看:水是由许许多多的构成的。

      ②从微观的角度解释,为什么下过雨的路面,阳光照射的地方比阴凉的地方干的更快:

    2. (2) 从物质变化角度看:

      ①实验一和实验二微观上的本质区别是:

      ②实验二中,A管产生的气体是(填化学符号),检验方法是。B管产生的气体是(填化学符号),检验方法是。若正极产生8mL气体,那另一个电极产生的气体体积为mL。该反应中改变的微粒是(用化学符号表示,下同),没改变的微粒是

      ③实验三中发生反应的文字表达式是,说明该气体具有的性质是。保持该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是

      ④结合实验二和实验三,能够得出化学变化的微观实质是

    3. (3) 从能量变化的角度看:化学变化不但生成新物质而且还伴随能量变化。实验三中,能转化为能和能。
    4. (4) 从物质应用的角度看,氢气作为新能源普遍被人们看好,也被称为21世纪理想能源。它有许多石油、煤、天然气等其他燃料所不及的优点。请你说出氢气作为新能源的优点:

  • 19. 一氧化氮(NO)和二氧化氮(NO2)是大气污染物,一氧化氮(NO)常温下是无色气体,能与空气中的氧气反应,生成二氧化氮(NO2),二氧化氮常温下是红棕色气体,密度比空气大,通入水中和水发生化学反应生成硝酸(HNO3)和一氧化氮,常温下NO2可以转化为四氧化二氮(N2O4)气体,N2O2气体也能转化为NO2 , 请根据上述信息回答:
    1. (1) NO的物理性质
    2. (2) 写出两条NO2的化学性质:

    3. (3) 写出二氧化氮和水反应的文字表达式
    4. (4) 一氧化氮、二氧化氮、四氧化二氮分子的共同点是。由于三者之间的共同点,所以三种分子的化学性质和物质性质均相同,你认为此观点是否正确(填“正确”“不正确”)。
    5. (5) 含有一氧化氮、二氧化氮、四氧化二氮的气体是纯净物,你是否赞同这个观念?。(填“赞同”“不赞同”),若不赞同,请从宏观、微观两个角度给予解释:

      宏观;微观

四、综合题
  • 20. 学习化学的重要途径——科学探究,一般步骤:提出问题—猜想与假设→设计实验→实验验证→记录与结论→反思与评价
    1. (1) 科学探究就是解决问题的活动,提出问题,大胆猜想,是解决问题的前提。下面是某同学的一次实验记录:将无色稀盐酸滴加到盛有稀氢氧化钠溶液的试管中,只看到液体体积增大,再无其它现象。请你回答:

      【提出问题】稀盐酸和氢氧化钠溶液是否发生化学反应?

      【做出猜想】

    2. (2) 小明同学在进行家庭小实验时,配制了一瓶食盐水,一瓶纯碱水,两瓶液体均为无色,因没有贴标签而无法区分。小明同学想通过实验探究对其进行鉴别。

      【提出问题】

    3. (3) 【查阅资料】纯碱水与食用醋混合,发生化学反应,放出二氧化碳气体;食盐水与食用醋混合不反应。

      【设计方案】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及结论

    4. (4) 日常生活中,我们知道很多物质能溶解于水中,小明在在实验室中进行了如下实验:常温下,取一定量食盐放入烧杯中,加入一定量水并用玻璃棒搅拌,发现最后食盐有剩余,再加入一些水并搅拌,发现仍有食盐剩余,但剩余食盐的量减少;小明将有食盐剩余的烧杯放在石棉网上加热并搅拌,发现食盐全部溶解。

      【提出问题】

      小明提出的问题:一定温度下,食盐的最大溶解量与水的量之间关系是怎样的?你根据上述实验还可以提出的问题是

    5. (5) 【实验探究】小明设计探究常温下,食盐的最大溶解量与水的量之间关系的实验,得到的实验结果如下:

      常温下,实验结果:

      水的质量/g

      10

      20

      30

      40

      50

      溶解食盐的最大量/g

      3.5

      7.0

      10.5

      m

      17.5

      【实验结论】

      根据结论推测,上表中的m=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