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高中地理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陕西省安康市六校联考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地理...

更新时间:2023-01-31 浏览次数:32 类型:期末考试
一、单选题
  • 1. (2020高二上·池州月考) “稻客”是指近年来出现的专业帮别人收割水稻的人群,主要来自山东、河南、江苏北部等北方地区。每年6月底,“稻客”带着小型收割机来到广东开始一年的丰收之旅,然后依次到湖南、湖北、四川、安徽等地,9月再次来到广东、湖南等地秋收。

    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1. (1) “稻客”“迁徙”路线主要反映了我国各地水稻存在(   )

      ①品种差异

      ②播种期差异

      ③熟制差异

      ④种植技术差异

      A . ①③ B . ②④ C . ①④ D . ②③
    2. (2) “稻客”现象表明我国(   )
      A . 南方农村地区农户观念改变 B . 南方农村地区经济较发达 C . 北方农村地区经济欠发达 D . 北方农村地区劳动力不足
    3. (3) 近年来“稻客”规模逐渐减小,其原因最可能是水稻种植区(   )
      A . 大规模农业结构调整 B . 劳动力增多 C . 经济收入减少 D . 机械化水平提高
  • 2. 位于长江中上游的某茶场,茶园面积600亩,每年四月、六月、十一月要锄草三次,久而久之,茶园“消瘦”了,同时,锄草需要大量劳动力,困惑之际,茶场主人想到“羊喜吃嫩草,却不吃嫩茶”,于是把羊引进茶园,既节省了人力物力,又保持了水土,肥沃了茶园,可谓一举多得。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 (1) 根据长江流域地理特征可以推知,三次锄草中水土流失最严重的是(   )
      A . 四月、五月 B . 四月 C . 六月 D . 十一月
    2. (2) 茶园“消瘦”的主要原因是(   )
      A . 过度种植 B . 缺少枯枝落叶 C . 土壤中有机质被微生物分解 D . 表层土壤被大量冲走
  • 3. (2020高二上·揭阳月考) 扎龙湿地水质清澈、苇草肥美,沼泽湖泊生态环境保持良好,被誉为鸟和水禽的“天然乐园”。左图为扎龙湿地自然保护区位置图,右图为齐齐哈尔年降水量与径流量月分配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 (1) 下列关于扎龙湿地形成条件的叙述,正确的是(   )

      ①地势低平,排水不畅②纬度高,气温低,蒸发弱③气候寒冷,地下水位低④有冻土分布,地表水不易下渗

      A . ①②③ B . ②③④ C . ①③④ D . ①②④
    2. (2) 对扎龙湿地进行重点保护的主要目的是(   )
      A . 涵养水源 B . 调蓄洪水 C . 美化环境 D . 保护生物多样性
    3. (3) 扎龙湿地对齐齐哈尔市环境调节能力最强时期是(   )
      A . 1月至2月 B . 3月至5月 C . 6月至9月 D . 10月至12月
  • 4. (2019高二上·定西月考) 荒漠化是一个世界性的生态环境问题。据联合国环境规划署统计,全球已经受到和预计会受到荒漠化影响的地区占全球土地面积的35%。我国是世界上荒漠化严重的国家之一。

    据此回答下列小题。

    1. (1) 关于土地荒漠化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 西北地区风力侵蚀强烈,风沙灾害比较普遍 B . 自然因素引起的土地荒漠化速率比人类活动引起的要快 C . 三江平原过度垦殖,土地荒漠化更为严重 D . 我国南方土地荒漠化地区生态环境尤为脆弱
    2. (2) 土地荒漠化造成的危害有( )
      A . 地质灾害频次增多,土壤盐渍化加剧 B . 土地生产能力下降,植被荒芜 C . 森林破坏,水土流失加剧 D . 臭氧层破坏,到达地面的紫外线增多
    3. (3) 我国的荒漠化土地主要分布在( )
      A . 西北、东南地区 B . 华南、西南地区 C . 西北、华北、西南地区 D . 东北、东南地区
  • 5. 为了将水力发电占总发电量的比例在2015年从目前的19%提高到40%,我国计划共修建水电站22000座。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1. (1) 我国水能资源的理论蕴藏量为6.8亿千瓦,但可以开发利用的只有3.8亿千瓦,这主要是因为(   )
      A . 水电站建设周期长,投资大 B . 建水库筑坝拦水,要淹没农田、但不迁移居民 C . 我国河流径流量的年际变化大 D . 我国地质条件复杂,有些地区不宜建坝
    2. (2) 水库建设对环境造成的不利影响可能是(   )
      A . 库区及周围地区云量增多、湿度增加 B . 上、下游间物种交流畅通 C . 流速减缓造成水质下降,河口三角洲面积减小 D . 引发山崩、泥石流等地质灾害
  • 6. 山西是我国煤炭输出最多的省区,随着煤炭深加工的发展,生产结构也发生了很大变化。下图是山西某地煤炭资源开发和综合利用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 (1) 据图判断,该地生产结构的变化主要表现在(   )
      A . 提高当地煤炭产量 B . 促进交通运输网的建设 C . 促进相关产业的转移 D . 延长产业链,增加附加值
    2. (2) 该地生产结构变化对当地生态环境的影响,正确的是(   )
      A . 实现了废弃物的零排放 B . 加剧了当地水资源的短缺 C . 解决了当地大气污染物问题 D . 解决了当地气候变暖的趋势
  • 7. 珠江三角洲地区是我国主要的工业基地之一,也是我国第二大城市密集区,还曾以桑基鱼塘闻名全国,是我国三大蚕桑基地之一和最大的蔗糖基地。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 (1) 下列不属于珠江三角洲地区工业化和城市化水平迅速提高有利条件的是(   )
      A . 原有工业基础较好 B . 国家的对外开放政策 C . 全国最大的侨乡之一 D . 20世纪七八十年代发达国家和地区的产业结构调整
    2. (2) 珠江三角洲形成“桑基”农业的有利条件是(   )
      A . 气候高温少雨 B . 光照强,昼夜温差大 C . 具有肥沃的红壤 D . 地势低平,河网稠密
  • 8. (2020高二上·临翔月考) 川气东送管道工程西起川东北普光首站,东至上海末站,是继西气东输管线之后又一条贯穿我国东西部地区的管道大动脉,如下图所示。据此完成下列题。

    1. (1) 影响川气东送线路分布的主要因素(   )
      A . 城市分布 B . 地形因素 C . 交通运输条件 D . 资源状况
    2. (2) 下列关于川气东送工程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 该工程的实施有利于上海大气中总悬浮颗粒物、硫氧化物的含量将明显减少 B . 有助于西南地区的资源优势转变为经济优势,促进西南地区经济的发展 C . 带动四川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 D . 与轮南至上海的西气东输管道干线相比,普光至上海的川气东送方案沿线经济发达,市场需求量大
  • 9. (2021高二上·合肥期末) 目前,中国制造业面临双重危机:一是部分低端制造业流向东南亚、南亚等地,原有的产业链条被打断;二是智能时代某些可用机器的高端制造业重新回流至美国、西欧地区。据此完成下列三题。
    1. (1) 中国部分低端制造业流向东南亚南亚等地,主要原因是这些地区(   )
      A . 政策优惠幅度大 B . 生产成本较低 C . 交通条件改善 D . 投资环境优化
    2. (2) 从短期来看,中国制造业面临的双重危机可能产生的影响有(   )

      ①财政收入下降    ②商品价格大幅度上涨   ③房产价格下降   ④失业率上升

      A . ①③ B . ②③ C . ①④ D . ②④
    3. (3) 针对高端制造业重新回流至美国、西欧地区的现象,中国应当(   )
      A . 加大政策支持,大力引进国外先进产业和技术 B . 进口国外产品,替代国内生产 C . 调整产业结构,重点发展第三产业和清洁生产 D . 加强技术研发,强化人才培养
二、综合题
  • 10.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山东省莒南县厉家寨村,地处沂蒙山区三山五岭之间,背风向阳,适宜樱桃生长。厉家寨大樱桃种植历史悠久、品质优良味道鲜美,享誉全国。厉家寨大樱桃种植面积达2万亩,年产量1500万千克,拥有山东省最大的樱桃基地--------厉家寨万亩樱桃园,该区被中国特产协会授予“中国樱桃之乡”的荣誉称号。近两年来,该村成立了樱桃种植合作社,建设樱桃科技示范园,改良樱桃品种,发展樱桃果脯、果汁、果酒等深加工产业,还定期举办厉家寨樱桃节。下图示意莒南县地理位置和等高线地形。

    1. (1) 指出莒南县种植樱桃的优势自然条件。
    2. (2) 分析该村改良樱桃品种的原因。
    3. (3) 简述该村发展樱桃深加工产业和举办樱桃节对樱桃种植业产生的有利影响。
  • 11. 读下面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珠江三角洲地区位于我国南部沿海毗邻港澳地区。20世纪80年代初实行改革开放政策,设立经济特区,引进外资、发展工业,从一个工业基础薄弱的地区发展成以工业为主导的地区。20世纪90年代以来,珠江三角洲地区又一次抓住国际产业结构调整与转移的机遇,及时调整了产业结构和工业部门结构,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珠江三角洲地区经济发展取得了举国瞩目的成绩。

    材料二:下图为珠江三角洲及港澳地区示意图。

     

    1. (1) 据材料一、二简述珠江三角洲地区发展工业的有利条件有哪些?
    2. (2) 产业转移对产业移入地的地理环境有哪些影响?
    3. (3) 珠三角是西气东输和西电东送的目的地之一,分析这两项工程对珠三角的发展有何积极意义。
  • 12.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阿根廷的锂矿探明储量约650万吨,约占拉美地区的41%,锂矿集中分布在普纳高原区的盐湖和盐沼中,锂矿内一般伴有钾、硼等资源,含镁量少。普纳高原平均海拔3800米以上,年平均气温10℃,年降水量380mm。目前阿根廷盐湖周边的土著居民主要从事农业和畜牧业生产,锂矿资源仅有一小部分被勘探、开采。锂矿开采生产需要淡水。

    材料二锂和铀是目前能够作为能源利用的两种金属,可通过热核反应产生巨大能量。用锂制造的锂离子电池是目前最好的储能装置,和其他电池相比,锂电池能量密度高、寿命长、体积小、质量轻、无污染,被大量用于电动车和混合动力车、航空航天等领域,因此锂被誉为“21世纪的能源金属”。

    材料三下图为南美洲局部图和普纳高原盐湖分布情况。

    1. (1) 从资源条件角度,分析阿根廷锂资源开发的优势自然条件。
    2. (2) 说明锂被称为“21世纪的能源金属”的原因。
    3. (3) 分析如果阿根廷对锂资源大规模开发可能带来的环境问题。
    4. (4) 从可持续发展角度,指出阿根廷锂资源的合理发展方向。
  • 13.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毕节市七星关区橙满园社区地处赤水河河谷地带,年平均气温25℃,无霜期340天,年降水量700毫米。得天独厚的地理条件和气候资源优势,使柑橘产业能够得到很好的发展,从上世纪八十年代开始,橙满园社区积极调整农业结构,变粮地为果园,如今,放眼望去,漫山遍野的柑橘林挂满累累果实,为进一步促进果园经济效益的提升,不少果农在采园里养起了跑山鸡,实现了绿色尘态养殖。2017年夏蓉高速全线通车,自驾到这里采摘果子游客迅速增多,于是当地农民开设农家乐,在此基础上,形成了具有当地特设的集观光、体验、娱乐、美食为--体的生态旅游业。

    评价该地发展生态旅游的条件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