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历史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广西贺州市富川县2021-2022学年七年级上学期历史期末试...

更新时间:2022-12-22 浏览次数:43 类型:期末考试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25小题,共50.0分)
  • 1. (2016七上·蚌埠期末) 黔东南某中学历史老师在讲授“我们的远古祖先”这一课时,出示了一幅图片并介绍说:“能直立行走,头部还保留猿类的某些特征,使用天然火。”请你判断此原始人类应该是(    )

    A . 元谋人 B . 北京人 C . 山顶洞人 D . 半坡人
  • 2. (2020七上·剑河期中) 我国水稻栽培历史悠久,水稻作为重要的粮食作物被列为五谷之首。袁隆平先生成功培育出优质杂交水稻,为人类解决温饱问题作出了重大贡献。目前已知水稻种植最早出现于(    )
    A . 黄河中游 B . 长江中下游 C . 珠江三角洲 D . 辽河流域
  • 3. (2017·无锡) 他为中华民族的历史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他治理洪水,发展生产,使人民安居乐业,结束了中国原始社会的部落联盟状态,创造了奴隶制国家,他还划定中国版图为九州,这里的“他”是指(  )

    A . 黄帝 B . C . D .
  • 4. 由北京人的择洞而居到河姆渡人的建造房屋、过定居生活,再到黄帝建造宫室,凸显的是人类的不断发展与进步,在这一变化过程中起决定因素的是(    )
    A . 生产力水平的提高 B . 种植技术的发展 C . 人类数量的增加 D . 饲养水平的提高
  • 5. 时空观念是历史学科五大核心素养之一。如图是某同学制作的我国古代朝代更替示意图的片段摘录。空白框中应填的朝代是(    )
    A . 西周、春秋 B . 春秋、战国 C . 西周、东周 D . 东周、西周
  • 6. (2016七上·耒阳期中) 西周末代君主幽王昏庸无道,为博褒姒王妃一笑,烽火戏诸侯,最终导致西周灭亡。其中的“诸侯”产生于(  )

    A . 奴隶制 B . 世袭制 C . 禅让制 D . 分封制
  • 7. (2016·德州) 许多成语典故源于历史,如退避三舍、卧薪尝胆、围魏救赵、纸上谈兵等.这些成语反映出春秋战国时期的哪一特点(  )

    A . 诸侯兼并争霸 B . 奴隶制的瓦解 C . 生产力发展 D . 封建制度确立
  • 8. 文物是鲜活的历史。下列古代器物中,能印证商朝青铜器生产工艺高超的是(    )

     

    A . B . C . D .
  • 9. (2020·达县) 习总书记提出的打好脱贫攻坚战和加强反腐斗争,反映了中国古代思想家的哪些治国理念(    )

    ①仁政    ②无为而治    ③兼爱非攻    ④法治

    A . ①② B . ③④ C . ①③ D . ①④
  • 10. 据《太史公自序》载:“春秋之中,弑君三十六,亡国五十二。”李斯曰:“灭诸侯,成帝业,为天下一统。”上述材料体现的历史趋势是(    )
    A . 周天子的权力越来越小 B . 国家逐渐走向分裂 C . 分封制逐渐取代禅让制 D . 国家逐渐走向统一
  • 11. (2020七上·黑龙江期末) 西汉初,经过几个皇帝的努力,社会安定,百姓富裕起来,国家随之强盛,出现了中国封建社会的第一个治世局面,史称是( )
    A . 贞观之治 B . 文景之治 C . 开皇之治 D . 光武中兴
  • 12. 班固《汉书》中“孝武初立,卓然罢黜百家,表章《六经》……”记载的是汉武帝巩固统治的哪一措施(    )
    A . 颁布“推恩令” B . 西域都护的建立 C . 派张骞出使西域 D . 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 13. 东汉中期以后,国家陷入混乱、政治十分黑暗的主要表现是(    )
    A . 外戚和宦官交替专权 B . 外戚和丞相交替专权 C . 将军和宦官交替专权 D . 太尉和丞相交替专权
  • 14. (2016七上·罗山期末) 新疆开始隶属中央政府管辖,成为我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是在(    )

    A . 班超出使西域 B . 丝绸之路开辟后 C . 西汉政府设立西域都护后 D . 昭君出塞后
  • 15. 广州亚运会的主题歌是《亚洲之路》。为迎接广州亚运会而举办的“亚洲之路”活动,创意来自古代丝绸之路,旨在以“两条丝路拥抱亚洲”。结合所学知识,“海上丝绸之路”最远抵达的地方是(    )
    A . 非洲西海岸 B . 波罗的海 C . 印度半岛南端和斯里兰卡 D . 孟加拉湾
  • 16. 蔡伦被当今世人誉为“影响人类历史进程的100名人”“人类有史以来最佳发明家”之一,是因为他(    )
    A . 制作陶器 B . 发明印刷术 C . 改进造纸术 D . 编著《天工开物》
  • 17. (2015七上·临沭期末) 《史记》是我国历史上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可以从书中查阅的史实有(  ) ①商汤灭夏  ②齐桓公称霸  ③商鞅变法  ④赤壁之战

    A . ①②④ B . ②③④ C . ①②③ D . ①③④
  • 18. 下列关于佛教的表述,正确的是(    )
    A . 起源于印度,张骞通西域后传入中国 B . 是我国的本土宗教 C . 产生于东汉末年,尊奉黄帝和老子 D . 主张世人只有不断地抗争,今生才能享受幸福
  • 19. (2021七上·大冶月考) 为三国鼎立局面的形成奠定基础的是(    )
    A . 涿鹿之战 B . 官渡之战 C . 赤壁之战 D . 淝水之战
  • 20. 西晋,一个骤起骤灭的政权,一个短暂统一的政权,其兴衰耐人寻味。对西晋骤灭影响重大的历史事件是(    )
    A . 七国之乱 B . 五胡内迁 C . 八王之乱 D . 淝水之战
  • 21. 如图反映了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的历史面貌,它们能共同体现的信息是(    )

    A . 文明起源 B . 移风易俗 C . 国家统一 D . 民族交融
  • 22. 南朝时,一位北方的商人要去江南地区最繁华的城市去采购丝绸和瓷器,他们最应该去的城市是(    )
    A . 广州 B . 建康 C . 扬州 D . 荆州
  • 23. 1932年国学大师、现代著名史学家陈寅恪教授主持清华大学入学考试,在国学试卷上加了一道对联题,上联“孙行者”,标准答案是“祖冲之”,被称为千古绝对。祖冲之最著名的贡献是(    )
    A . 世界上第一个发明圆周率 B . 改进造纸术 C . 世界上第一个把圆周率精确到小数点后第七位 D . 发明活字印刷术
  • 24. 观察下列莫高窟中的壁画和雕塑,我们可以发现莫高窟也是我国哪一宗教的艺术宝库(    )

    A . 佛教 B . 道教 C . 儒家 D . 伊斯兰教
  • 25. (2018·张家界) 学会归纳历史发展的阶段特征是学习历史的重要方法,下列对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阶段特征的归纳,正确的是(    )
    A . 中华文明的起源 B . 繁荣与开放的社会 C . 政权分立与民族融合 D . 统一多民族国家巩固和社会危机
二、材料解析题(本大题共3小题,共50.0分)
  • 26. 经济是一个国家发展的根本,决定着一个国家的发展水平和发展速度。阅读下列有关农业方面的材料并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勠力本业,耕织致粟帛多者,复其身。事末利及怠而贫者,举以为收孥(同“奴”)。

    ——摘编自《中国历史教师教学用书》

    材料三:汉文帝认为农业是立国之本,时常提醒百官劝课农桑。他曾两次“除田租税之半”,即租率减为三十税一。这样,农业得到较大发展,粮价大幅降低。汉初米一石值五千钱,文景时降到一石仅值数十钱至十余钱。

    ——摘编自《中国历史教师教学用书》

    材料四:江南之为国盛矣……地广野丰,民勤本业,一岁或稔,则数郡忘饥。…渔盐杞梓之利,充仞八方;丝绵布帛之饶,覆衣天下。

    ——摘自部编版义务教育教科书《中国历史》七年级上册

    请回答:

    1. (1) 根据材料一,指出春秋战国时期我国农业生产取得重大发展的主要原因。
    2. (2) 材料二体现了商鞅变法的哪一项措施?
    3. (3) 阅读材料三,说说汉初统治者采取什么政策促使农业得到发展?
    4. (4) 材料四反映了江南地区什么历史现象?根据所学知识,分析出现这种历史现象的主要原因。
    5. (5) 综合上述材料,指出农业的发展与哪些因素息息相关。
  • 27. 一个民族的文化,凝聚着这个民族对世界和生命的历史认知和现实感受,积淀着这个民族最深层的精神追求和行为准则,是民族赖以生存的支柱和灵魂。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子曰:“唯仁者能好人,能恶人。”子曰:“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论语》

    材料三:中医养生是我国传统文化的瑰宝……我国传统养生强调人与自然关系的和谐,“道法自然”是中医养生的要求,天人合一、阴阳平等、身心合一是中医养生观的三大法宝。

    ——《论语》

    请回答:

    1. (1) 材料一中图1的文字是我国已发现的年代最早、体系较为完整的文字,它被称为什么?图2书法是被后人称为“书圣”的作品,“书圣”指的是谁?该作品的名称和地位分别是什么?
    2. (2) 材料二体现了孔子怎样的思想主张?他是什么学派的创始人?
    3. (3) 根据材料三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东汉时期,一套“道法自然”的医学体操诞生,该医学体操的创立者是谁?这一时期的另一位名医最突出的成就又是什么?
    4. (4) 为传承和弘扬传统文化,我们应该做些什么?
  • 28. 改革、创新与开放是社会发展的动力。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改革篇)

    材料一:“今欲断北语,一从正音”,30岁以上的鲜卑官员要逐步改说汉语,30岁以下的要立即改说汉语,故意说鲜卑语的,要丢官降职……择中原大姓(汉族)女子作后宫、并分别为五个皇弟娶中原大姓女子为王妃,很多鲜卑公主也嫁给汉族高门。

    ——逯耀东《从平城到洛阳》

    (创新篇)

    材料二:秦朝的政治结构图

    材料三:西汉初,诸侯王势力强大,各自独霸一方,生活骄奢淫逸,政治上甚至公开反抗朝廷派来的官吏,有的还企图谋反。

    ——摘自义务教育教科书《中国历史》七年级上册

    (开放篇)

    材料四:古丝绸之路不仅是一条通商易货之道,更是一条知识交流之路。沿着这条路,中国将丝绸、瓷器……传到西方,也为中国带来了胡椒……葡萄、石榴。……商品和知识交流带来了观念创新……这是交流的魅力、互鉴的成果。

    ——习近平主席一带—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开幕式主旨演讲

    1. (1) 材料一提到了北魏孝文帝改革的哪些措施?除此之外,北魏孝文帝还对哪些方面进行改革?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这些措施起了什么作用。
    2. (2) 根据材料二,指出秦始皇为建立统一的中央集权国家,在中央和地方上分别采取了什么措施?
    3. (3) 针对材料三这种现象,西汉的汉武帝采取了什么措施来加强中央对地方的控制?
    4. (4) 依据材料四,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古丝绸之路”最早开通哪个朝代?并指出“古丝绸之路”的主要作用?
    5. (5) 综上所述,你获得了什么启示?(提示:结合上述材料分析)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