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历史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陕西省渭南市大荔县2021-2022学年八年级上学期历史期末...

更新时间:2023-01-09 浏览次数:43 类型:期末考试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0小题,共20.0分)
  • 1. 陈旭麓在《近代中国的新陈代谢》中说道:“对于中国来说,这场战争是一块界碑,它铭刻了中世纪古老的社会在炮口逼迫下走入近代的最初的一步。”材料反映的历史事件使(    )
    A . 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B . 列强侵略势力深入到长江中下游地区 C . 列强对华经济侵略的方式改变 D . 中国完全陷入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深渊
  • 2. 阅读如图《1838~1852年英国制造品输华值》(严中平《中国近代经济史》),对图表信息解该正确的是(    )

    A . 鸦片战争后英国对华商品输出持续增长 B . 五口通商便利了英国对中国的商品输出 C . 英国发动两次鸦片战争占领了中国市场 D . 中国的民族资本抵制了英国的商品倾销
  • 3. (2020·南县) 制作知识结构图是学习历史的一种方法。如图是“太平天国运动兴衰”“示意图,其中空白处应填入的内容是(   )

    A . 《海国图志》 B . 《天朝田亩制度》 C . 《变法通议》 D . 《驳康有为论革命书》
  • 4. 1872年,李鸿章在上海建立了轮船招商局,这是洋务派创办的第一个民用企业,招商局开办仅三年时间,就为清政府回收了1300多万两银子,还将业务发展到外国,打破了外国航运公司的垄断局面。这一现象,说明洋务运动(    )
    A .   完全无力与外国企业抗衡 B . 对外国的经济侵略有一定的抵制作用 C . 实现了富国强兵的目的 D . 完全掌握了西方先进生产技术
  • 5. 甲午中日战争真正带给中国的教训和启示就是如李鸿章所讲的:“一场战争让中国付出了巨大的代价,但是终于把中国长长的大梦惊醒了。”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
    A . 中国开启了近代化发展的道路 B . 地主阶级开明人士提出了师夷长技 C . 资产阶级有识之士开始政治变革 D . 资产阶级知识分子主张民主科学
  • 6. (2020·赤峰) 在武昌起义爆发时,孙中山远在海外并未直接参与,但我们仍称他是辛亥革命的领导者,这是因为他早就为革命播下了火种。其中的“火种”是指(    )
    A . 自强求富 B . 变法图强 C . 三民主义 D . 民主科学
  • 7. 如图时间轴反映了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历史进程,其中“★”处对应的内容是(    )

    A . 辛亥革命 B . 国民革命 C . 二次革命 D . 土地革命
  • 8. 如图四幅图反映了中国共产党从诞生到不断壮大的艰苦历程,按时间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

    A . ②④①③ B . ③①②④ C . ①③②④ D . ③①④②
  • 9. 下表是1940年的一次战役成果统计表,对这一成果解读正确的是(    )

    八路军作战

    毙、伤日伪军

    桥梁和隧道

    破坏铁路

    破坏公路

    收复县城

    1800余次

    2.5万多人

    260多个

    470多公里

    1500多公里

    四五十座

    A . 推动了抗日根据地各项建设 B . 抗口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 C . 有力地打击了日军的侵略气焰 D . 抗日战争取得了最终的胜利
  • 10. 某历史公众号准备推送一期以“近代经济和社会生活的变迁”为主题的资源包。下列各项可以放进主题资源包的有(    )

    ①论文:《“实业救国”为何没能挽救民族危机?》

    ②电影片段:《阿Q正传》中剪辫子

    ③图片:《申报》报道京张铁路通车

    ④文件:《中国土地法大纲》

    A . ①②③ B . ②③④ C . ①③④ D . ①②④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4小题,共8.0分)
  • 11. 从历史分期上看,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从历史发展的阶段上看,是中国近代化的开端。
  • 12. 如图是近代两次侵华战争后开放的通商口岸示意图。其变化反映了列强侵略势力由东南沿海深入到,大大加深了中国程度。

  • 13.  1935年1月召开的确立了毛泽东为代表的马克思主义正确路线在中共中央的领导地位,是中国共产党历史上生死攸关的转折点。是中国近代以来反抗外敌入侵第一次取得完全胜利的民族解放战争。
  • 14. 抗日战争时期,敌后战场的战略总后方和指挥中枢是。解放战争时期,标志着人民解放军开始战略进攻的事件是
三、问答题(本大题共3小题,共11.0分)
  • 15. (2018八上·安徽期末) 国运兴衰,基于教育。
    1. (1) 百日维新留下的唯一成果,中国近代第一所国家建立的最高学府
    2. (2) 甲午战争后,清政府在天津创办
    3. (3) 1905年,清政府宣布废止,成为中国教育史上的一件大事。
  • 16. 五四运动爆发的导火线是什么?五四运动的性质是什么?最能体现五四运动性质的是哪一口号?第一次高高举起马克思主义旗帜的人是谁?中国共产党成立的标志是什么?自从有了中国共产党,中国革命的面貌就焕然一新了。“新”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答出两点即可)
  • 17. 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起点是什么?西安事变爆发后,中共主张和平解决,西安事变和平解决有何历史意义?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形成的标志是什么?抗日战争结束的时间是?(具体到日)抗日战争胜利的原因有哪些?
四、材料解析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23.0分)
  • 18. 某八年级历史学习兴趣小组围绕“思想解放与社会变革”这个中心,开展了主题的探究活动,请你参与其中,回答相关的问题。

    材料一:“中国文武制度,事事远出西人之上,独火器万不能及。……中国欲自强,则莫如学习外国利器,欲学习外国利器,则莫如觅制器之器,师其法,而不必尽用其人。”

    ——《江苏巡抚李鸿章致总理衙门原函》

    材料二:梁启超在《变法通议》中叙述了同治初年,德国宰相俾斯麦的一段话为“三十年后,日本其兴,中国其弱乎?日本人游欧洲者讨论学业,讲究官制,归而行之。中国人之游欧洲者,询某厂船炮之利,某长价值之廉,购而用之,强弱之源,其在此乎”?

    材料三:对于许多未经过帝王之治的青年,辛亥革命的政治意义是常被过低估计的……因为他们没看到推翻几千年因袭下来的专制政体是多么不易的一件事。

    材料四:20世纪初,一场思想解放运动在全国展开了……到1919年5月,五四运动爆发,爱国成为人们普遍关注的话题,思想解放之风进一步在全国传播开来,把先前的思想解放运动推向更深层次。

    1. (1) 根据材料一、二,你认为李鸿章和梁启超对中国贫穷和落后原因的分析有何不同?
    2. (2) 材料一和材料二分别代表了两种政治派别的思想,这两大政治派别为了挽救国家的危亡,先后开展了什么运动?
    3. (3) 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材料三中事件的“政治意义”。孙中山在20世纪前期为培养革命骨干采取的重大举措是什么?
    4. (4) 材料四所说的“一场思想解放运动”指什么?它对五四运动起了什么作用?
    5. (5) 结合上述材料,谈谈你对思想解放与社会变革的认识。
  • 19. 在中国近代史上,每个阶段时期都可以用几个关键词来概括。对此,某校八年级(2)班的同学进行了近代史阶段时期的探究,请你参与。

    【党的奋斗历程】

    材料一:2021年是建党100周年。从1921~1949年,中国共产党整整奋斗了28年。“日出东方”、“第一枪”、“星火燎原”、“生死攸关”、“中流砥柱”、“人民解放”……这几个关键词高度概括了中国共产党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奋斗历程。

    【民族工业的发展历程】

    材料二:从晚清到民国,伴随着外来文化的冲击和社会政局的更替,中国的经济、社会生活等各个方面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民族资本主义产生了,民族工业的恶劣的生存环境下艰难的成长,民族资本主义经历了“产生”、“初步发展”、“短暂的春天”、“萧条”、“日益萎缩”的阶段。……这几个关键词高度概括了中国民族工业的艰难历程。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与发展。

    1. (1) 材料一中的“第一枪”反映了哪一重大历史事件?它在中国革命史上的意义是什么?
    2. (2) 材料一中的“生死攸关”反映了哪一重大会议?这次会议纠正了什么?肯定了什么?
    3. (3) 要取得革命的胜利,就必须保证党的领导地位。党的“八七会议”提出了什么样的著名论断?古田会议确立了什么样的原则?
    4. (4) 材料二中的民族资本主义“产生”于什么运动?甲午战败后,谁带动很多中国人走上“实业救国”道路?
    5. (5) 材料二中的民族资本主义“短暂的春天”出现于什么期间?(不能抄曲线图的时间)为什么会在此期间出现?
    6. (6) 上面曲线图反映出民族资本主义发展曲折艰难的特点,为什么会有这种特点?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