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地理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江苏省扬州市仪征市2022-2023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中地理...

更新时间:2022-12-29 浏览次数:44 类型:期中考试
一、选择题<b ></b>
  • 1. 月食是当地球位于太阳和月球之间时,月球被地球的影子部分或全部遮蔽的天文现象。下图为我国天文爱好者拍摄到的一次月食过程,读图完成问题。

    月食现象可以用于证明()

    A . 昼夜现象 B . 地球自转 C . 地球大小 D . 地球形状
  • 2. 下图这颗“蓝色弹珠”是1972年由阿波罗17号太空船宇航员拍摄的地球照片,现作为手机微信的启动画面,据此完成问题。

    照片中看出我们的家园是一颗蔚蓝色的星球,这是因为()

    A . 地球上森林密布 B . 地球表面陆地面积广 C . 地球表面大部分地区被海洋覆盖 D . 地球的天空呈现蓝色
  • 3. “坐地日行八万里,巡天遥看一千河”反映了地球的大小,诗中“八万里”指的是()
    A . 赤道周长 B . 经线长度 C . 地球平均半径 D . 地球表面积
  • 4. 下图中某同学在丙处上空观察地球仪,所见的经纬网图可能是下列的()

    A . B . C . D .
  • 5. 扬州市某学校开展综合实践活动,组织学生进行模型制作和校园观察。下图为学习小组用乒乓球等材料制作的地球仪。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 (1) 制作地球仪时可以()

      ①在本初子午线上标注0°②用铁丝表示地轴

      ③用相互平行的圆圈表示经线④在赤道上标注0°

      A . ①②③ B . ①②④ C . ①③④ D . ②③④
    2. (2) 某同学用制作的地球仪演示地球自转的正确做法是()
      A . 移动地球仪,沿椭圆形轨道水平运动 B . 面对地球仪,自右向左拨动球体 C . 以地轴为中心,自西向东拨动球体 D . 从北极俯视,顺时针方向拨动球体
    3. (3) 某同学在制作的地球仪上绘制纬线时,下列需要画得最长的纬线是()
      A . 70°N B . 北回归线 C . 赤道 D . 南极圈
    4. (4) 同学们发现总是自东方迎来黎明的曙光,由西方送走黄昏的落日,这是因为()
      A . 太阳绕着地球转 B . 地球绕着太阳转 C . 太空在旋转 D . 地球不停地自转
    5. (5) 下图为地理社团利用旗杆进行“立竿见影”观测活动时制作的示意图(观测时间为每天正午时刻),同学们观察到校园里的旗杆一年内的正午影长会发生有规律的变化,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是()

      A . 地球自转 B . 地球形状 C . 地球公转 D . 地球大小
    6. (6) 当旗杆影子达到一年中最长时,北半球正值()
      A . 春分日 B . 夏至日 C . 秋分日 D . 冬至日
  • 6. 某同学在学了地球运动的知识后,回家给父母做了关于地球运动的演示。如图所示,椭圆形纸板代表地球公转的轨道平面,铅笔代表太阳直射光线,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 (1) 关于地球自转和公转,说法正确的是()
      A . 旋转中心相同 B . 运动方向相同 C . 周期相同 D . 给人类生活带来的影响相同
    2. (2) 他在模拟演示地球公转运动的过程中,需要做到()

      ①保持地轴空间指向不变②演示地球公转时,运动方向是④→③→②→①

      ③地球仪绕行时底座紧贴桌面④演示地球公转时,应尽量同时匀速地拨动地球仪

      A . ①②③ B . ①②④ C . ①③④ D . ②③④
  • 7. 日常生活用品中经常可看到各种地理图案,下图中所示的枕头上印有世界地图的图案,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 (1) 在枕面地图上有一条横线,这条线最有可能示意的是()
      A . 赤道 B . 北回归线 C . 南极圈 D . 南回归线
    2. (2) 在枕面图案上未能显示的大洲是()
      A . 亚洲 B . 欧洲 C . 非洲 D . 南极洲
    3. (3) 图中圈出的甲处代表的陆地类型是()
      A . 岛屿 B . 半岛 C . 大陆 D . 大洲
  • 8. 每年的4月22日为“世界地球日”,某厂商设计了一款印着某大洲的透明图形的纸巾盒,当盒内的纸巾被抽出时,绿色部分慢慢减少,大陆轮廓逐渐显现。读下图完成下面小题。

    1. (1) 纸巾盒上的大陆轮廓表示的的是()
      A . 亚洲 B . 南美洲 C . 非洲 D . 北美洲
    2. (2) 推测绿色的纸巾代表的可能是()
      A . 河流 B . 森林 C . 海洋 D . 土壤
  • 9. 人类对地球海陆面貌的认识经历了漫长的过程,下图为“大洲和大洋的分布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 (1) 关于地球海陆分布的叙述,正确的是()
      A . 印度洋周围分布三个大洲 B . 海洋相互连通,陆地被海洋分割 C . 赤道贯穿除南极洲以外的六大洲 D . 东、西半球陆地面积大致相等
    2. (2) 德雷克海峡沟通了()
      A . 太平洋和大西洋 B . 太平洋和印度洋 C . 大西洋和印度洋 D . 太平洋和北冰洋
  • 10. 地处仪征市月塘镇的捺山地质公园,拥有丰富的形态各异的玄武岩石柱,其独特景色和科学价值十分值得一游,家住扬州市区的某中学生,其父母若驾车带他去参观该地质公园,应选择()
    A . 扬州市政区图 B . 扬州市交通图 C . 扬州市地形图 D . 江苏省交通图
  • 11. 北京游客张同学国庆期间乘火车到扬州游览,想去游览扬州最负盛名的旅游景点瘦西湖。图1是他利用手机软件查找到从扬州火车站到瘦西湖的公交出行方案图,图2为瘦西湖的局部导览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 (1) 依据图1,张同学想要尽快到达目的地,综合考虑后优先选择的方案是( )
      A . 方案① B . 方案② C . 方案③ D . 方案④
    2. (2) 张同学游览期间,浏览了扬州瘦西湖的导览图,发现( )
      A . 离所在位置最近的是西大门 B . 从当前位置去游览盆景博物馆要向北走 C . 白塔在二十四桥的西南 D . 徐园紧邻石壁流淙
    3. (3) 王同学通过观察发现扬州夏季6点天就已经亮了,而冬季的时候6点天还没亮,产生这种差异的主要原因是( )
      A . 观察的地点不同 B . 地球不透明 C . 地球的自转 D . 地球的公转
  • 12. 下图为某日太阳光照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 (1) 小山同学所在的地理位置描述正确的是()
      A . 地处160°E上 B . 地处热带 C . 地处南半球 D . 地处东半球
    2. (2) 图示时刻小山同学所在地处于()
      A . 清晨 B . 中午 C . 黄昏 D . 深夜
  • 13. 地球公转深刻地影响着我们的生活,图1为太阳直射点的移动路径示意图。当太阳直射某地时,物体的影子垂直在正下方,图2为李同学在我国南方某城市(116°44’E,23.5°N)旅游时拍摄的照片,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 (1) 拍照当日,太阳直射点的位置最接近图1中的()
      A . ①点 B . ②点 C . ③点 D . ④点
    2. (2) 通常情况下路灯照明时长与黑夜长短有关,那么扬州市的路灯照明时间最长时,太阳直射点位于()
      A . ①点 B . ②点 C . ③点 D . ④点
  • 14. 在地理课上,王同学印象最深的是制作半个“土豆山”的等高线地形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 (1) 白纸上绘出的“土豆山”的等高线地形图最可能是()
      A . B . C . D .
    2. (2) 制作过程中土豆片要切割成相同的厚度,厚度模拟的是等高线地形图中的()
      A . 海拔高度 B . 海平面 C . 等高 D . 最高点与最低点的相对高度
  • 15. 有一幅破损的中国地图,标注比例尺的地方被撕掉了,聪明的小张选择量算图上两个城市的距离是4厘米,又在网上查到两城市的实地距离是2000千米,这幅地图的比例尺大约应为()
    A . 1∶20000 B . C . 1∶5000 D . 图上1厘米代表实地距离500千米
  • 16. 下图中甲、乙两图分别是中国地图和京津唐地区图,读图完成问题。

    甲乙两图图幅大小相同,则下列关于两图说法正确的是()

    A . 甲图表示的图中内容较详细,范围较小 B . 乙图表示的图中内容较详细,范围较小 C . 甲图表示的图中内容较详细,范围较大 D . 乙图表示的图中内容较粗略,范围较大
  • 17. (2021·大庆) 读图,能够正确表示全球海陆面积比例的是(   )

    A . B . C . D .
  • 18. (2021六上·莱阳期末) 联合国将2020年5月21日确定为首个“世界茶日”。中国是茶叶的故乡,也是茶种植规模最大、产品种类最全、茶文化底蕴最深厚的国家。请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 (1) 该地茶园中茶树种植的海拔范围是(   )
      A . 150至400米之间 B . 150至450米之间 C . 200至450米之间 D . 200至500米之间
    2. (2) 该地有一处瀑布景观,其最可能在(   )
      A . ①处 B . ②处 C . ③处 D . ④处
    3. (3) 图中的河流大致流向是(   )
      A . 自东向西 B . 自西向东 C . 自北向南 D . 自南向北
二、<b>解答题</b>
  • 19.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各小题。

    材料一:2022年2月4日,中国立春之日。当天晚上20:00,北京2022年冬奥会盛大启幕,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二十四节气作为倒计时,从“雨水”开始,节气流转,并与古诗词、古谚语融为一体,到“立春”落定,立春是二十四节气的第一个节气,代表着新的开始。这样别出心裁的倒计时设计,不仅巧妙地呼应了今年是第二十四届冬奥会,更是把中国传统文化和现代美学完美地结合起来,展现中华文化的源远流长。

    材料二:下左图为北京市地理坐标示意图,下右图为二十四节气地球在公转轨道上的位置图。

    1. (1) 北京市的地理坐标是,地处的热量带是
    2. (2) 冬奥会开幕式当天,太阳直射点在半球(填南或北),此时扬州的昼夜长短情况为
    3. (3) 二十四节气的更替是由于地球倾斜着身子围绕太阳进行公转运动,导致太阳直射位置在(纬线)和(纬线)之间来回移动。奥运会开幕式之后,地球在公转过程中逐渐向图中“二分二至”中的节气位置靠近。
    4. (4) 开幕式举行时,在纽约的观众却是在清晨在观看直播,这是由于地球(自转或公转)造成地球上不同经度的地方出现了的差异。
  • 20. 为了践行“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的教育理念,培养学生的地理实践力,某中学组织学生去当地一座地质山进行研学旅行,读“山体局部等高线地形图”(下图),回答下列各小题。

    1. (1) A处的地形部位名称是,A地在地质博物馆的方向,学生小组到达A处后,(能够或不能够)看到地质博物馆,A地与B地的相对高度是米。
    2. (2) 此幅等高线地形图中的等高距为米,地质博物馆的海拔在米和160米之间。
    3. (3) 研学小组准备选择路线①和②到达A处,其中比较省力的路线是路线,主要原因是
    4. (4) A处到地质博物馆的图上距离约为2厘米,如果想要知道它们之间的实际水平距离,还需要提供的地图要素是
    5. (5) 考查途中,同学们发现警示牌上写有“雨季有山洪,途经需谨慎”,此处的地形部位是
  • 21.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各小题。

    材料一:苏伊士运河和巴拿马运河被称为“世界上最重要的捷径”,是世界航运繁忙的国际航道,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和经济意义。马克思曾称苏伊士运河为“东方伟大的航道”,它的开通大大缩短了亚洲各港口到欧洲的航程,大致可缩短8000-10000米以上,2021年运河曾因货船意外堵塞航道,给世界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下图1为世界石油海运部分航线图。

    材料二:巴拿马运河位于中美地峡的最窄处,是重要的航运要道。图中船只如果绕道麦哲伦海峡,并以约15节的平均航速航行,约将耗费22天,而通过巴拿马运河只需8至10个小时。巴拿马运河开通不仅节省了大量时间和金钱,也有助于减少二氧化碳排放,帮助航运业减少碳排放量。图2为美洲部分航线长度对比图。

    材料三:北极航运路线是船舶用于穿越北极部分或整个北极圈的海上航线,随着全球变暖与能源需求增加,以及造船技术进步,使北极航道新生成为可能。从中国出发经白令海峡进入北极到达欧洲的距离比传统的经马六甲海峡、印度洋、苏伊士运河航线距离近。图3为北极航线与传统航线示意图。

    1. (1) 苏伊士运河作为两大洲的分界线,航道堵塞期间,大量印度洋海域船只能选择从洲南部绕道目的地,大大增加了运输成本。
    2. (2) 读图1可知,波斯湾的石油资源可通过海运主要输往亚洲东部、西部和东部,航线连接了印度洋、太平洋和洋。
    3. (3) 巴拿马运河作为北美洲和的分界线,它的开通大大缩短了洋和大西洋的航运距离。
    4. (4) 北极航线大部分穿越了洋,这里纬度高,气温低,航行难度大。船队在北半球夏季进入北极圈,可能会经历(极昼或极夜)现象。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