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地理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山东省烟台市芝罘区2022-2023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中地理...

更新时间:2022-12-26 浏览次数:26 类型:期中考试
一、选择题
  • 1. 下列关于我国地理位置及其优越性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 我国位于亚洲东部,太平洋西岸 B . 我国东临太平洋,东部广大地区雨量充沛 C . 我国气候复杂多样,为发展农业经济提供了有利条件 D . 我国领土南北纬度近50°,跨热带、北温带和寒带
  • 2.  读诗句:“南国春意浓,北国正冰封”,完成下面小题。
    1. (1)  诗句反映出我国的地理特征是(   )
      A . 经度跨度大 B . 纬度跨度大 C . 海陆兼备 D . 地形复杂
    2. (2)  诗句反映的是哪个季节的景观(   )
      A . 春季 B . 夏季 C . 秋季 D . 冬季
  • 3.  读2000-2021年我国净增人口数量统计图,回答下面小题。

    1. (1)  关于图示反映的人口问题,说法正确的是(   )
      A . 人口总数不断减少 B . 人口分布明显不均 C . 出生人口持续增加 D . 人口老龄化在加剧
    2. (2)  应对图示出现的人口问题,做法正确的是(   )

      ①实施鼓励生育政策②完善养老保障体系

      ③提高婚育年龄限制④延迟法定退休年龄

      A . ①②③ B . ①②④ C . ①③④ D . ②③④
    3. (3)  我国自2021年开始实施一对夫妻可以生育三个子女政策,并配套支持措施。我国人口政策调整的主要目的是(   )
      A . 缓解人口老龄化 B . 缓解人口增长过快 C . 促进城乡人口迁移问题 D . 改变我国人口负增长现状
  • 4.  读中国人口分布示意图和2000-2050年中国60岁以上人口趋势图,回答下面小题。

    1. (1)  读我国人口分布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我国人口分布不均匀,东多西少 B . 山东省是我国人口密度最小的省区之一 C . 漠河-腾冲一线是我国重要的人口分界线 D . 平原、盆地人口稀疏,高原、山地人口密集
    2. (2)  据2000-2050年中国60岁以上人口趋势图,我国人口发展可能会出现(   )

      ①劳动力短缺②国防兵源减少③社会抚养老年人的负担加重④资源、环境压力减小

      A . ②③④ B . ①②④ C . ①③④ D . ①②③
    3. (3)  人口普查可以为制定国家发展规划和各项政策提供重要支撑,人口政策的制定与调整,说明了(   )
      A . 人口政策的调整与资源、环境无关 B . 人口政策只能解决人口增长过快问题 C . 人口政策的调整无需考虑社会、经济发展需求 D . 人口增长应与社会、经济发展相适应,与资源、环境相协调
  • 5.  泼水节是傣族最隆重的节日,也是西南少数民族中影响面最大,参加人数最多的节日。泼水节是傣族的新年,相当于公历的四月中旬,一般持续3至7天。回答下面小题。
    1. (1)  根据学过的地理知识推测:泼水节地区的自然地理特点是(   )
      A . 气温较高,水源丰沛 B . 气温较高,水源不足 C . 气温较低,水源丰沛 D . 气温较低,水源不足
    2. (2)  傣族聚居的省区可能是(   )
      A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B . 吉林省 C . 云南省 D . 河南省
  • 6.  我国某地区少数民族把格桑花视为爱与吉祥的圣洁之花,格桑在当地语里是幸福的意思,所以也叫幸福花.格桑花主要生长在海拔5000米以上的地区。

    据此完成下列小题.

    1. (1)  文中提到的这个少数民族,最有可能是(  )
      A . 壮族 B . 藏族 C . 蒙古族 D . 高山族
    2. (2)  格桑花生长的区域是(  )
      A . 内蒙古高原 B . 四川盆地 C . 东南丘陵 D . 青藏高原
    3. (3)  格桑花生长的区域土地生产力较低,主要原因是(  )
      A . 风沙过大 B . 地表过湿 C . 热量不足 D . 光照太强
  • 7. 我国少数民族分布最多的区域是(  )     

    A . 东南丘陵 B . 东北平原 C . 四川盆地 D . 云贵高原
  • 8.  民俗是一种来自于人民,传承于人民,规范人民,又深藏在人民的行为、语言和心理中的基本力量。有些民俗的形成深受自然因素的影响。回答下面小题。
    1. (1)  “一声秦腔吼,吓死山坡老黄牛,八尺汉子眼泪流,出嫁的姑娘也回头。”这山歌出现的地形区是(   )
      A . 黄土高原 B . 青藏高原 C . 华北平原 D . 东北平原
    2. (2)  富有“黄土风情”特色的民俗文化是(   )
      A . 二人转 B . 信天游 C . 京东大鼓 D . 对山歌
  • 9. 在交通运输不发达的年代,云南流传着“袖珍小马有能耐,火车没有汽车快”的说法,这反应出云南的地形特征是(   )
    A . 地形坦荡 B . 沟壑纵横 C . 崎岖不平 D . 远看是川,近看是山
  • 10.  读我国地形地势分布及大型水电站分布图。回答下面小题。

    1. (1)  36°N沿线附近的地形,对应正确的是(   )
      A . ①柴达木盆地 B . ②为四川盆地 C . ⑧准噶尔盆地 D . ④为黄土高原
    2. (2)  大型水电站在图示地区集中分布的自然原因是(   )
      A . 降水多,河流水量大 B . 河流落差大,水流急 C . 经济发达,需电量大 D . 地形平坦,利于建水电站
  • 11.  读“中国山脉分布图”和“某年我国发生地质灾害次数最多的6个省级行政区(省区简称)”,回答下面小题。

    1. (1)  对中国山脉分布图的说法,正确的是(   )

      ①山脉构成地形骨架②河流多自西向东流③地势东南高西北低④大陆海岸线平直

      A . ①② B . ①③ C . ②③ D . ③④
    2. (2)  据右图判断该年发生地质灾害次数最多的地形区是(   )
      A . 云贵高原 B . 四川盆地 C . 江南丘陵 D . 黄土高原
  • 12.  2021年10月中旬,我国北方大部分地区受冷空气影响,出现大范围雨雪天气。同时,全国很多地区被“秋裤”占领。下图为某校学生根据中国气象网提供资料画出的“全国秋裤预警地图”,回答下面小题。

    1. (1)  与“全国秋裤预警地图”联系最紧密的自然因素是(   )
      A . 纬度位置 B . 海陆分布 C . 地形因素 D . 着装习惯
    2. (2)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全国秋裤预警地图”体现了我国冬季气温南北温差小 B . “秋裤分割线”大致位于秦岭—淮河至青藏高原东部边缘一线 C . 上海临近黄海,受海洋影响大,气温较高不需穿秋裤 D . 全球气候持续变暖会导致图中“秋裤分割线”向南移动
  • 13.  世界文化遗产“中国大运河”包括隋唐大运河(洛阳为中心)、京杭大运河(北京至杭州)、浙东运河(宁波为中心,连接海上丝绸之路),地跨8个省市27个城市,包含27段河道和58处遗址点,河道总长1011千米。回答下面小题。

    1. (1)  关于京杭大运河说法正确的是(   )
      A . 全部利用天然河道和湖泊连接而成 B . 水源主要来自降水,向东注入东海 C . 实现全线复航主要的困难在北方段 D . 是目前东部地区最便捷的运输通道
    2. (2)  根据信息,下列图片由北向南排序正确的是(   )

      A . ②④③① B . ④③①② C . ②③④① D . ①④③②
    3. (3)  保护和合理开发大运河遗产,下列做法正确的是(   )
      A . 减少居民、城镇用水以充分保障运河水量 B . 全面清理河岸,建一百千米宽滨河绿化带 C . 统筹规划,兼顾运河文化传承与生态修复 D . 大力拓宽河道,重点恢复大运河航运功能
  • 14.  读“西南地区略图”,回答下面小题。

    1. (1)  该区域水能资源丰富的主要原因是(   )
      A . 处于板块交界处,地壳活跃 B . 地处一、二级阶梯交界处,落差大 C . 纬度较低,热量充足 D . 地形平坦,水量丰富
    2. (2)  制约该地区经济发展的主要原因是(   )
      A . 地形崎岖,交通不便 B . 人口稀疏,劳动力缺乏 C . 气候干旱,生态环境脆弱 D . 当地科技水平发达
    3. (3)  关于图中甲区域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 海拔较高,气候湿热 B . 主食米饭,爱喝青稞酒 C . 黑土广布,沃野千里 D . 主要少数民族是藏族
二、解答题
  • 15. 读图,回答问题。

    1. (1) 写出图中数字、字母代表的地理事物名称:省级行政区:a、b、C;海洋、海峡、岛屿:①、②、③;邻国、隔海相望的国家:A、E、、F
    2. (2) 读图,写出地理事物的名称:长江、黄河的发源地所在省区的行政中心是;北回归线自西向东依次穿过的省区是:云、。(填简称)
  • 16. 读“中国地形图”和沿32°N中国地形剖面图,回答问题。

    1. (1) 写出地理事物的名称:海域①,②;山脉A,B
    2. (2) D是世界上海拔最高的高原,这里是我国夏季气温最低的地方,其原因是
    3. (3) 字母E代表我国最大的岛屿,该岛屿东临洋。
    4. (4) 图中G山脉和淮河组成了我国重要的地理分界线,这条线与我国1月℃等温线及毫米等降水量线大体一致。
    5. (5) F是第阶梯,图中C地形区是
    6. (6) 从图2可以看出,我国的地势特点是
  • 17. 芝罘区某中学初二学生以长江、黄河为例,探究地形、气候与河流之间的关系。根据图文材料,回答问题。

    资料一:长江干流纵剖面图、黄河干流纵剖面图、黄河和长江流域气候类型分布图、黄河和长江流量的年变化曲线图。

    资料二:在黄河的甲、乙河段,受纬度位置影响,初春时节,上游河段开冻较早,河水挟带冰块而下,水势汹涌,往往导致水位猛涨,形成凌汛。

    1. (1) 古有诗句“黄河之水天上来……”形容黄河,今有歌词“你从雪山走来……”赞美长江,说明长江、黄河的源头地势都很高,两河均发源于(填地形区名称)。
    2. (2) 长江与黄河的上游的落差都较(填大、小)蕴含着丰富的资源,为沿岸经济发展提供丰富的电力。
    3. (3) 长江、黄河的下游都形成了(地形),这种现象表明(自然因素)对地形有塑造作用。
    4. (4) 气候对河流的影响:长江、黄河的汛期都集中出现在季。请从气候角度分析长江流量大于黄河流量的原因
    5. (5) 合资料二分析,图中发生凌汛的甲和乙河段,河流流向的纬度变化特点
    6. (6) 黄河中游河段含沙量大,原因是因其流经(地形区),水土流失严重。
    7. (7) 从协同发展的角度看,以下黄河流域各省区做法正确的是(   )

      ①青海加强生态修复,保护水源涵养区②宁夏调整农业结构,改进灌溉技术

      ③陕西增加耕地面积,扩大畜养规模④山东加固沿河大堤,加强湿地建设

      A . ①②③ B . ②③④ C . ①②④ D . ①③④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