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地理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福建省三明市尤溪县2022-2023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中地理...

更新时间:2022-12-26 浏览次数:41 类型:期中考试
一、选择题
  • 1.  读中国及周边地区略图,完成下面小题。

    1. (1)  “一带一路”是“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简称,是目前中国最高的国家级顶层战略。“一带一路”的战略构想和实施充分说明了我国(   )
      A . 位于北半球、西半球 B . 自然环境复杂 C . 陆地面积居世界第一位 D . 海陆兼备,地理位置优越
    2. (2)  图中我国的邻国A、B分别是(   )
      A . 韩国、蒙古 B . 朝鲜、俄罗斯 C . 韩国、俄罗斯 D . 朝鲜、蒙古
    3. (3)  图中我国濒临的海洋①、②分别是(   )
      A . 黄海、南海 B . 黄海、东海 C . 东海、南海 D . 东海、渤海
    4. (4)  下列关于我国地理位置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 从亚洲地理分区来说,中国属于东亚地区 B . 最南端位于广东省 C . 地跨北寒带、北温带、热带 D . 台湾海峡属于南海
    5. (5)  下列地理事物因果关系连接正确的是(   )

      ①我国东临太平洋②我国东西最大距离约为5200千米③我国南北最大距离约为5500千米④我国南部有北回归线穿过⑤我国小部分位于热带⑥我国东西两端的时差达4小时左右⑦我国南北气候差异很大⑧我国东部雨量充沛,气候湿润

      A . ①→⑦ B . ②→⑥ C . ③→⑤ D . ④→⑧
  • 2.  我国交通事业发展迅速,现在我国高速公路总里程已达16万千米。京新高速公路(G7)是世界上穿越沙漠最长的高速公路,也是我国“一带一路”标志性工程。结合资料及图,完成下面小题。

    1. (1)  G7高速公路沿途有林海绿,草原青,沙漠黄,胡杨金,湖泊蓝、戈壁灰等景观,色彩缤纷。沿途人们的生产活动也由种植业逐渐过渡为畜牧业和绿洲农业,影响以上景观分布及人们生产活动变化的要素,最主要的是(   )
      A . 气温 B . 降水 C . 地形 D . 土壤
    2. (2)  G7高速不仅是一条风景优美的路,更是一条民族团结之路,其穿过我国两大少数民族自治区,该两大少数民族自治区的简称分别为(   )
      A . 内蒙古新 B . 内蒙古疆 C . 蒙新 D . 蒙疆
  • 3.  读“我国某土地利用类型(阴影区)分布图”,完成下面小题。

    1. (1)  图中阴影区的土地利用类型是(   )
      A . 耕地 B . 林地 C . 草地 D . 建设用地
    2. (2)  图示阴影区最常见的生态环境问题是(   )
      A . 水土流失 B . 耕地面积减少 C . 土地盐碱化 D . 草场退化
    3. (3)  下列对土地资源利用现状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 在荒凉的陡坡上开垦耕地 B . 在宜林荒坡上植树造林 C . 农村新建的居民住宅区,尽可能移到地形平坦的平原地区 D . 为了提高草场利用率,尽量增加放牧牲畜的数量
  • 4.  读中国人口分布图,完成下面小题。

    1. (1)  图中所示我国人口地理分界线是(   )
      A . 黑河—昆明 B . 黑河—腾冲 C . 漠河—腾冲 D . 漠河—南宁
    2. (2)  我国全面实施“三孩”政策,其主要目的是(   )
      A . 缓解人口老龄化压力 B . 解决城市人口过多的问题 C . 解决人口分布不均匀的问题 D . 解决人口基数过大的问题
    3. (3)  图中M自治区聚居人数最多的少数民族是(   )
      A . 壮族 B . 藏族 C . 回族 D . 蒙古族
  • 5.  在自然环境中,各地理要素是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 (1)  下列地形剖面示意图中,正确反映我国地势特征的是(   )
      A . B . C . D .
    2. (2)  关于中国地形地势对河流、气温和降水影响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 随着海拔的升高,气温逐渐升高 B . 平坦的地形,蕴含丰富的水能资源 C . 使众多大河滚滚向西流,便利东西交通 D . 便于海上暖湿气流深入内陆,带来充沛的降水
  • 6.  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 (1)  关于我国夏季风的叙述,正确的是(   )

      ①夏季盛行东南风和西南风②夏季盛行东北风和西北风③夏季风从大陆吹向海洋,炎热干燥④夏季风从海洋吹向大陆,温暖湿润

      A . ①② B . ②③ C . ③④ D . ①④
    2. (2)  夏季风影响范围广泛,但是塔里木盆地受到夏季风影响较小,原因是(   )
      A . 位于青藏高原东部 B . 北部受山脉阻挡 C . 纬度最低 D . 塔里木盆地距海遥远
  • 7.  阅读中国主要自然资源数据表,完成下面小题。


    土地

    矿产

    耕地

    径流量

    森林

    总量在世界的位次

    3

    3

    4

    6

    6

    人均量占世界人均量的比例

    1/3

    1/2

    1/3

    1/4

    1/5

    1. (1)  由表中信息可知,我国自然资源的基本特征是(   )
      A . 资源大国,取之不尽 B . 总量丰富,人均不足 C . 资源贫乏,不能自给 D . 总量丰富,人均充足
    2. (2)  依据国情,我国制定的土地基本国策是(   )
      A . 实行土地轮作,禁止乱占耕地 B . 开发后备土地资源,提高土地利用效率 C . 推行农业技术,提高粮食单位面积产量 D . 十分珍惜、合理利用土地和切实保护耕地
  • 8. (2020·青海) 读“甲、乙两省区轮廓示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甲是河北省,乙的行政中心是西安 B . a是太行山脉,其东侧是华北平原 C . b是秦岭,其南侧是半湿润区 D . 甲、乙两省区均位于黄河下游地区
  • 9.  读黄河水系图及干流各河段含沙量统计图,完成下面小题。

    1. (1)  读图,下列河段含沙量最大的是(   )
      A . 源头——兰州 B . 兰州——青铜峡 C . 青铜峡——河口 D . 河口——陕县
    2. (2)  含沙量最大的河段流经的地形区是(   )
      A . 宁夏平原 B . 内蒙古高原 C . 黄土高原 D . 华北平原
    3. (3)  近年来,黄河含沙量减少的主要原因是(   )

      ①修渠灌溉      ②植树种草      ③加固堤坝      ④小浪底等水利工程的调控作用

      A . ①② B . ③④ C . ①③ D . ②④
  • 10. (2019·高密模拟) 下图为“南水北调工程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 (1) 关于南水北调工程说法正确的是(    )
      A . 西线路线短,工程难度小 B . 中线引长江干流水补给京津两地 C . 东线借助京杭运河河道调水 D . 实施调水工程的目的是沟通五大水系
    2. (2) 至 2017 年 6  月,“南水”日均入京达量 370万立方米。“南水”进京的影响是(   )
      A . 缓解了水资源空间分布不均 B . 降低了北京城区的地下水位 C . 彻底解决了北京缺水的问题 D . 北京可大力发展水稻种植业
二、解答题
  • 11. 读“中国的位置和疆域图”,完成下列问题。

    1. (1) 我国位于洲东部,东临太平洋,是一个海陆兼备的国家;(填特殊纬线名称)穿过我国南部,我国大部分地区属于五带中的
    2. (2) 詹娘舍哨所位于我国(省级行政区名称)亚东县,是我国与(填邻国名称)边境线上的哨所。它位处在山脉中某雪山(海拔4655米)之。这里的解放军战士生活在极为恶劣的自然环境中,哨兵们用青春丈量着生命的高度。
    3. (3) 我国纬度最高的省级行政区是位于我国东北部的A(填省级行政区的简称)。
  • 12. 纵横交错的山脉就像大地隆起的脊梁,构成了我国地形“骨架”,在山脉构成的“网格”当中镶嵌的高原、盆地、平原和丘陵。结合“中国地形图”(图1)和“我国地形类型构成示意图”(图2)和“中国地形剖面图”(图3)完成下列问题。

    1. (1) 读图1,写出下列各字母所代表的地形区名称。A高原,D盆地,b平原。
    2. (2) 我国地势第一级阶梯与第二阶梯的分界线是:①山脉、②山脉。
    3. (3) 图2表示的是我国各类地形面积的比例。五种地形类型中,占我国陆地面积比例最大的是。从图中得出:我国地形特点
    4. (4) 图3是小华同学绘制的我国地势示意图。示意图是我国地势对(气候或河流)的影响,解释我国(气温或降水)的东西差异。
    5. (5) 读示意图3,通过我国地势特征推测我国大部分外流河的主要流向:
  • 13. 搭乘“越冬专列”到南方过冬成为新潮。该专列从哈尔滨出发,一路南下,直达海南省三亚市。图示意我国常年平均入冬时间分布,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1. (1) 我国东部各地入冬时间的分布规律为,其主要影响因素是
    2. (2) 全年无冬的城市主要分布在(山脉)——(河流)以南地区。
    3. (3) 西宁纬度比哈尔滨,但两地入冬时间相近,主要原因是西宁
    4. (4) “越冬专列”从哈尔滨出发,一路南下,直达海南三亚,跨越了我国众多的温度带、干湿区和气候类型,其中哈尔滨位于(温度带),北京属于(干湿区)。
  • 14. 读下图“中国气候类型分布示意图”和下表“成都、拉萨的气候统计资料”,完成下列各题。

    城市

    年平均气温(℃)

    日照时数(小时)

    年平均降水量(mm)

    拉萨

    7.4

    3005

    200-510

    程度

    16

    1239

    900-1300

    1. (1) 我国东部是典型的季风气候区,由南向北依次分布着气候、气候、温带季风气候,季风气候类型齐全。
    2. (2) 成都是省的行政中心,气候类型是气候;拉萨是自治区的行政中心,气候类型是气候。
    3. (3) 与成都相比,拉萨的年平均气温较(高、低),导致两地气温差异的主要因素是
    4. (4) 国庆节期间,成都的张强同学准备到拉萨旅游,考虑到当地特殊的自然环境特征,你认为他需要准备哪些物品(列举1种)。
  • 15. 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十九大报告倡导“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长江经济带发展必须从中华民族长远利益考虑,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

    材料二黄河流域的生态治理成效显著。近期,《瞭望》杂志报道。自2000年以来,黄河泥沙含量锐减,悄然出现变清态势。从呼和浩特河口村到郑州桃花峪,黄河中游,已然一河清水,直到开封以下,黄河才呈浅黄色。在非汛期,黄河80%以上的河段是清的。

    材料三“长江水系示意”图。

    材料四“黄河水系示意”图。

    1. (1) 长江发源于唐古拉山脉,最终在上海市注入海。长江是我国巨大的“水能宝库”,从上、中、下游看,水能资源最丰富的是。同时,长江干支流形成广阔的水运网通航里程占全国内河航道里程的2/3,因此,人们把长江称为“”。
    2. (2) 图中①代表世界上最大的水利枢纽,船过该水利枢纽要经过五级船闸蓄水、放水,才能使船闸水面与上游水面保持一致,该水利枢纽工程修建多级船闸的原因是位于阶梯交界处,落差,水流急。
    3. (3) 长江中游荆江河段有“九曲回肠”之称,历史上水患频发,对其治理对策是
    4. (4) 黄河中游流经黄土高原,该地区问题严重,河流含沙量剧增,下游河段泥沙淤积,河床抬高,形成“”。
    5. (5) 根据材料二,说出黄河变清的主要人为原因(答对一条即可)。
  • 16. 读等高线地形图,完成下列各题。

    1. (1) 图中四个村庄中海拔最低的是,李庄和凤凰山的相对高度为米。
    2. (2) 陈庄所处的山体部位为,图中村庄附近有瀑布出现的村庄是
    3. (3) 李庄位于张庄的方向。
    4. (4) 图中甲河的流向是方向;对比甲河和乙河,流速更快的是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