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化学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安徽省亳州市蒙城县涡南片区联考2022-2023学年九年级上...

更新时间:2022-12-05 浏览次数:44 类型:期中考试
一、选择题(本大题包括12小题,每小题1分,共12分。每小题的4个选项中只有1个符合题意。)
  • 1. 下列中国古代发明及应用中,只涉及物理变化的是(   )
    A . 火药爆炸 B . 活字印刷 C . 粮食酿酒 D . 烧制陶瓷
  • 2. 根据对蜡烛及其燃烧的探究,判断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 . 石蜡受热熔化,发生了物理变化 B . 石蜡燃烧时生成了二氧化碳和水。发生了化学变化 C . 由石蜡能漂浮在水面上可得出石蜡的密度比水小的物理性质 D . 石蜡在空气中燃烧,描述的是石蜡的化学性质
  • 3. 下列同学的做法中,值得肯定的是(   )
    A . 进入实验室后,王飞看到了一瓶蔗糖,于是尝了一小口看是不是甜的 B . 李刚同学乐于助人,在实验室用酒精灯声助别的同学引燃酒精灯 C . 刘强想表演一个化学魔术,偷偷的去化学实验室把白磷拿出来了 D . 张青想知道某气体的味道,稍微用手扇动气体闻气味
  • 4.  2021年12月,“太空敦师”翟志刚、王亚平、叶光富在中国“天和号”空间站进行“天宫课堂”第一课,水球光学实验中打人的“人造空气”含有21%的氧气、78%的氮气和0.7%的二氧化碳及其他物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人造空气”和真正的空气成分一样 B . “人造空气”的主要成分都不是空气污染物 C . 21%和78%指的是物质的质量分数 D . 绿色植物在“人造空气”不能进行光合作用
  • 5. 下列反应既是化合反应,又是氧化反应的是(   )
    A . B . C . D .
  • 6. 化学实验步骤是有先后顺序的,如果违规操作,会导致实验失败甚至发生危险事故。下列对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的“先”与“后”关系描述错误的是(   )
    A . 在装配仪器时,先装药品,再检查装置气密性 B . 检查装置气密性,先把导管伸入水中,再把手拿紧贴容器外壁 C . 加热时,先对着试管预热,再对准药品部位加热 D . 收集气体结束时,先把导管移出水面,再熄灭酒精灯
  • 7. 科学家发现在负压和超低温条件下,水会像棉花糖一样,以蓬松轻盈的形式稳定存在,被称为“气凝胶冰”。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气凝胶冰”是一种混合物 B . “气疑胶冰”与冰的化学性质相同 C . “气凝胶冰”在任何条件下都不会溶化 D . 结成“气凝胶冰”后,水分子停止运动
  • 8. 科学家正在设法研究探索“反物质”,所谓的“反物质”是由“反粒子”构成的,“反粒子”与其对应的正粒子具有相同的质量和相同的电量,但电荷的符号相反。科学家已发现反氢原子,推测出反氢原子的结构可能是(   )
    A . 由一个带负电的质子和一个电子构成 B . 由一个质子和一个电子构成 C . 由一个带负电的质子和一个带正电的电子构成 D . 由一个质子和一个带正电的电子构成
  • 9. 提升“中国芯”的性能是我国信息产业的当务之急,“中国芯”的核心材料是高纯度的单质硅,下列有关硅的说法错误的是(   )
    A . 硅元素属于非金属元素 B . 元素符号是Si C . 相对原子质量是28.09g D . 核内中子数为14
  • 10.  2022年我国环境日的主题为“共建清洁美丽世界”,下列举措不符合对应要求的是(   )
    A . 严格控制河湖水域网箱养殖水产的规模 B . 在农业生产过程中大力提倡使用农家肥 C . 污水处理厂严格按有关要求和技术指标集中处理生活污水 D . 为节约水资源,可用工业废水直接灌溉农田
  • 11. 《本草纲目》中“黄连”条目下记载:“骨热黄瘦,用黄连四分,切小。加童便五大合,浸一夜,微煎三四沸,去渣,分二次服下”。该过程中没有涉及的操作是(   )
    A . 蒸发结晶 B . 称量 C . 加热 D . 过滤
  • 12. 小乐误将少量高锰酸钾当成二氧化锰加入氯酸钾中进行加热制取氧气,部分物质质量随时间变化如图所示,下列关于该过程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 t1时刻代表氧气开始生成 B . t2时刻代表氯酸钾开始分解 C . t3时刻代表生成的氧气质量达到最大值 D . c代表生成的氧气质量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包括5小题,共28分。)
  • 13. 阅读下面科普短文

    镁(Mg)是一种年轻的金属,1808年英国化学家戴维用电解法最早制得少量的镁,镁呈银白色,熔点为649℃,质轻、密度为1.74g/cm3。镁的化学性质活泼,能与许多物质发生化学反应,铁在氧气中燃烧生成氧化镁,镁在氮气中燃烧生成氮化镁,镁在二氧化碳中燃烧生成碳和氧化镁,工业上主要利用电解熔融的氯化镁制取金属镁,同时生成氯气。烟花和照明弹里都含有镁粉,是利用了镁在空气中燃烧能发出耀眼的白光。金属镁与战争有着密切的关系,除照明弹里有镁粉外,燃烧弹里也装有镁粉。每架飞机的外表,是用耗费近半吨铁的铝镁合全制成的。世界上镁产量最高的年份,往往就是发生战争的年份。因此,镁产量就成了战争的晴雨表和指示剂,人们常把镁称为“国防全属”。

    1. (1) 上述材料中描述镁的化学性质有(填一点即可)。
    2. (2) 在化学反应中,镁原子容易失去电子,形成的镁离子符号是
    3. (3) 写出镁在二氧化碳中燃烧的文字表达式
    4. (4) 在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实验中,不能用镁代替红磷,其原因是
    5. (5) 写出镁的一条用途
  • 14. 下图是初中化学中常见气体的制取装置。请根据下列装置图,回答有关问题:

    1. (1) 写出图中标有①、②的仪器名称:①是,②是
    2. (2) 实验室用氯酸钾和二氧化锰制取氧气时,若选择H做收集装置,则氧气应从(填“a”或“b”)端通入。写出该反应的文字表达式
    3. (3) 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反应制取氧气时,选择B装置作为发生装置,但是该装置还存在的缺点。
    4. (4) 若在F装置中加入一定量的浓硫酸来干燥氧气,则氧气应从(填“c”或“d”)端通入。
  • 15. 徐潜同学收集到一瓶浑浊的河水,他要模拟自来水厂的净水过程,最终制成蒸馏水,其实验过程如下图所示。请回答以下问题:

    1. (1) 在河水中加入明矾的作用是;操作①的名称是
    2. (2) 利用下图所示的装置进行操作②,此操作的作用是,待处理的水应该从端通入(填“a”或“b”),理由是

    3. (3) 取少量的液体D于试管中,滴入肥皂水振荡,发现有较多的浮渣产生,说明此液体为(填“软水”或“硬水”)。通过操作③可以得到净化程度较高的蒸馏水,操作③的名称是
  • 16. 某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在老师指导下探究铁与水蒸气的反应。

    1. (1) 按如图甲装好药品,连好装置(夹持仪器已略去)。其中装置A对装置B中反应的作用是
    2. (2) 黑色铁粉加热一段时间后,B中仍为黑色。吹泡器连续吹出气泡,且气泡向上飞起:用燃着的木条靠近气泡,能产生爆鸣声,该气体燃烧的文字表达式为
    3. (3) 同学们讨论后认为:铁与水气反应生成的固体是“铁的一种氧化物”,玻璃管内的黑色固体中还可能含有“过量的铁”.

      【查阅资料】①铁有三种氧化物(氧化亚铁,氧化铁,四氧化三铁),其中氧化亚铁接触到空气会立即由黑色变为红棕色,铁的三种氧化物都不与硫酸铜溶液反应:②氧化铁是红棕色的固体;③铁能与硫酸铜反应产生红色固体。

      【实验探究】

      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倒出玻璃管中黑色固体,平铺于白纸上

      黑色固体不变色

      黑色固体中一定没有

      取上述黑色固体少许,装入试管,加入足量溶液

      黑色固体部分溶解,且有红色固体出现

      黑色固体中一定含有

    4. (4) 【探究结论】铁与水蒸气发生反应,生成一种气体与一种黑色固体,该反应的文字表达式是
    5. (5) 【拓展创新】同学们利用微型仪器“长柄V形玻璃管”改进了图甲装置,设计出图乙装置,并分别选用湿棉花、湿粉笔、芦荟叶、芭蕉茎、氢氧化镁固体、氢氧化铜固体等作为供水剂,实验都获得成功;

      ①甲、乙装置相比,乙装置有很多优点,请你写一条:

      ②分析上述供水剂的供水原理,其中正确的是。(填字母序号)

      A.疏松、多孔的物质,有良好的吸水性和保水性能

      B.新鲜的富水植物,在受热时水分容易释放出来

      C.本身不含水的固体物质,不能用作供水剂

  • 17. 日常生活中我们要科学合理地节约用水,假如有一个水龙头每秒漏水2滴,则一天漏水多少克(平均每20滴为1mL,水的密度为1g/mL)?在我国的西北干旱山区,平均每人每天饮用水量不足500mL,浪费的这些水可供这一地区每天约多少人饮用?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