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高中地理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广东省中山市2021-2022学年高三上学期期末地理试题

更新时间:2022-12-16 浏览次数:32 类型:期末考试
一、单选题
  • 1. “极地果蔬”是指种植在青藏高原上的有机果蔬。地处川西高原的理塘县平均海拔4300米,当地从山东引进温带瓜果蔬菜种植技术,在大棚内种出20多个绿色果蔬品种,不但满足了当地农牧民的“菜篮子”,还成为成都市农业产业转移的重要生产基地和川菜直供港澳试点基地县。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1. (1) 理塘县利用温室大棚种植“极地果蔬”,可以(   )
      A . 增加棚内光照强度 B . 提高地表土壤温度 C . 防止土壤肥力流失 D . 加快空气流动速度
    2. (2) 与成都平原相比,理塘县生产“极地果蔬”的优势条件是(   )
      A . 地势起伏较小 B . 日照时间较长 C . 灌溉水源充足 D . 劳动力较充足
    3. (3) 理塘县“极地果蔬”供应港澳地区,首先要(   )
      A . 扩大果蔬生产规模 B . 提高果蔬运输效率 C . 加强品种改良技术 D . 完善交通运输网络
  • 2. 传统工艺制作运动鞋从设计到量产和销售,需要一两年的周期。近几年,国内外一些著名的体育用品制造商使用3D打印技术制造运动鞋,对运动鞋的产品设计、材料选择、产品配件、生产周期等方面进行优化,实现了运动鞋的智能化生产,更加满足了消费者的个性需求。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1. (1) 与传统制造工艺相比,使用3D打印技术制造运动鞋能够(   )
      A . 增加运动鞋原料供应量 B . 提高运动鞋更新速度 C . 延长运动鞋行业产业链 D . 扩大运动鞋生产规模
    2. (2) 当前3D打印运动鞋的销量较少,主要原因是(   )
      A . 市场需求量小 B . 品牌认可度低 C . 产品样式单一 D . 销售价格较高
  • 3. 青藏高原与全国大部分城市之间的人口互动强度持续增强,并呈现出明显的季节变化规律。下图示意2015年~2018年青藏高原人口流动相对量(流入人口数量-流出人口数量)的季节划分。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1. (1) 青藏高原在高值季的人口流动相对量大,其人口流动的主要目的是(   )
      A . 旅游观光 B . 经商交流 C . 科学考察 D . 务工务农
    2. (2) 影响青藏高原人口流动相对量大小最重要的条件是(   )
      A . 地理位置 B . 气候适宜度 C . 国家政策 D . 经济发展水平
    3. (3) 在低值季,兰州与西宁之间的人口流动量仍然较高,主要是因为兰州(   )
      A . 是出入西宁的交通中转枢纽 B . 与西宁的生活习俗相似 C . 海拔高度比西宁更适宜居住 D . 工作机会比西宁多
  • 4. 贵州安顺鲍家屯位于喀斯特峰林洼地地区,地势较平坦,基岩裂隙众多。鲍家屯水坝工程拥有近600年历史,主要利用水坝逐级分水,其中回龙坝是在河面较宽的地方顺着河水流向而建成的弯曲弧形水坝。下图示意鲍家屯部分农田及灌溉水系。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1. (1) 鲍家屯建设水坝的主要目的是(   )
      A . 增加农业灌溉用水 B . 发展水产养殖业 C . 增加居民生活用水 D . 减少土地石漠化
    2. (2) 回龙坝设计成曲线形的主要作用是(   )
      A . 提高河水水质 B . 增强坝体美感 C . 降低溃坝危险 D . 增加拦截水量
    3. (3) 当地居民开挖人工河时没有深及基岩,主要原因是(   )
      A . 当地经济发展水平低,开挖河流的技术水平低 B . 基岩地质构造不稳定,开挖容易造成地面坍塌 C . 新河的水流流速快,开挖河床难度大 D . 河床淤泥可隔离基岩裂隙,减少地表水的流失
  • 5. 湿地的形成和发育反映大量古气候信息。东北地区是我国最大的沼泽湿地集中分布区。研究发现该地区的沼泽湿地从全新世(12000年前至今)开始发育。下图示意全新世以来三江平原沼泽湿地随时间的发育变化情况。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1. (1) 距今10000年至5000年期间,三江平原的气候演变过程主要表现为(   )
      A . 暖湿→冷湿 B . 暖湿→冷干 C . 暖干→冷湿 D . 冷干→冷湿
    2. (2) 在过去的几百年期间,三江平原沼泽湿地发育速率显著降低,主要原因可能是(   )
      A . 森林覆盖率提高 B . 大量农田垦殖 C . 湿地蒸发量剧增 D . 风沙灾害加剧
  • 6. 派恩岛冰川位于南极洲,冰川前缘延伸至海洋。冰川崩解事件是造成该冰川后退的主要原因。图为1988——2020年该冰川的前缘线距陆地上人为确定的参考线的距离变化。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 (1) 科研人员完成冰川前缘线的变化研究,需要借助哪些地理信息技术(   )

      ①GPS  ②GIS  ③GPRS  ④RS

      A . ①③ B . ②④ C . ②③ D . ①④
    2. (2) 近年来,派恩岛冰川崩解事件异常主要表现为(   )
      A . 规模扩大 B . 规模缩小 C . 周期增加 D . 周期减小
    3. (3) 造成派恩岛冰川崩解事件的直接原因为(   )
      A . 太阳黑子活动 B . 臭氧空洞扩大 C . 温室气体排放 D . 海水异常增温
二、综合题
  • 7.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申姆错位于喜马拉雅山涅如藏布支流给曲源头,属于冰碛湖。湖泊南岸为申姆冰川,冰舌伸入湖中,东西两岸山体陡峭,北岸为内外两道冰碛垄构成的天然湖坝,坝高约40-85m,主体由碎石、大块石组成,大小不一,未见卵石,土石松散。湖泊主要受冰川融水和雨水补给并通过外溢和渗流补给下游河流。受气候变化等因素影响,近30年来申姆错面积扩大近1倍,且湖岸线向南扩展明显。据研究,突发性灾害可能导致湖泊溃决。下图示意申姆错地理位置。

    1. (1) 分析构成申姆错北岸湖坝的物质大小不一、未见卵石的原因。
    2. (2) 相比其他岸线,说明申姆错湖岸线向南扩展明显的原因。
    3. (3) 分析可能导致申姆错溃决的突发性自然灾害。
  • 8. 阅读下面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河南三门峡湿地位于我国黄河中下游,是大天鹅的重要越冬地。大天鹅迁离越冬地和停歇地的时间与环境因素、人类生产活动密切相关。2月下旬至3月下旬大天鹅离开湿地,陆续向西北方向沿着黄河流域进行迁徙。内蒙古黄河段是大天鹅春季迁徙路线上重要的停歇地,主要位于黄河及以北的农田,农作物以油葵和玉米为主。下图分别示意越冬大天鹅迁离三门峡湿地的时间及内蒙古黄河沿岸大天鹅活动范围。

    1. (1) 分析大天鹅主要在夜间迁离三门峡湿地的主要原因。
    2. (2) 分析内蒙古黄河两岸成为大天鹅重要停歇地的原因。
    3. (3) 研究发现,大天鹅在农田地区的夜间活动范围比日间大,分析主要原因。
    4. (4) 说出内蒙古黄河沿岸保护大天鹅的措施。
  • 9. “耕海1号”位于山东烟台,由3个养殖网箱组合而成,总直径大约80米,年产约30万斤。该平台配备智能化养殖网箱,具有实时采集环境数据、精准投喂饵料、自动清理网箱等功能。“耕海1号”实现了从近岸养殖向深海离岸养殖的突破,是国内第一座可以养殖海珍品的网箱。下图示意“耕海1号”景观。

    分析“耕海1号”对海洋生态环境和渔业生产产生的积极影响。

  • 10. 库布奇沙漠是我国第七大沙漠,60%以上是流动沙丘。正在建设的内蒙古库布奇光伏治沙项目是我国第一批大型风电光伏基地项目之一,也是一项集光厂电、草为一体的太阳能复合生态工程,将建成由446万块光伏板组成的“蓝色海洋”,旨在探索实践清洁能源减碳和生态系统固碳的“双向碳中和”模式。下图示意库布奇沙漠地区光伏项目景观。

    简述库布奇光伏治沙项目对改善所在地区生态环境的作用。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