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高中生物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江苏省淮安市淮阴区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11月期中...

更新时间:2022-11-30 浏览次数:63 类型:期中考试
一、单选题<b ></b>
  • 1. 苹果果肉细胞中含量最多的化合物是(   )
    A . 叶绿素 B . 蛋白质 C . 蔗糖 D .
  • 2. 下列哪种物质可以水解产生具有图所示结构的小分子(   )

    A . 麦芽糖 B . 磷脂 C . 蛋白质 D . DNA
  • 3. 比赛时某运动员长跑过程中突然发生抽搐退赛,医生建议其注射一定量的(   )
    A . 生理盐水 B . 葡萄糖酸钙 C . 葡萄糖液 D . 蛋白质溶液
  • 4. 航空班某同学日常锻炼时经常出现抽搐现象,医生建议他补充Ca,但他补充了Ca之后,抽搐现象并未消失,你认为其原因可能是(   )
    A . 缺少生理盐水 B . 缺少蛋白质 C . 缺少维生素D D . 缺少葡萄糖
  • 5. 蓝细菌和酵母菌都属于单细胞生物,下列两者的比较中,正确的是(   )
    A . 都以DNA作为遗传物质 B . 都有细胞壁、细胞膜和细胞核 C . 都能利用CO2合成有机物 D . 细胞呼吸的主要场所都是线粒体
  • 6. 水稻生长过程中,稻田要定期排水,否则水稻幼根易发黑、腐烂。稻田定期排水的目的是防止水稻幼根进行(   )
    A . 无氧呼吸 B . 有氧呼吸 C . 光合作用 D . 蒸腾作用
  • 7. 施莱登和施旺共同创建了细胞学说,细胞学说的核心内容是(   )
    A . 所有生物都是由细胞组成的 B . 一切动物和植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 C . 细胞通过有丝分裂增加数目 D . 细胞分为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两大类
  • 8. 图是在显微镜下观察的紫色洋葱鳞片叶外表皮细胞,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 . 细胞处于质壁分离状态 B . 该细胞a部位呈紫色 C . 该细胞b部位可能是清水 D . 此时细胞a、b两处溶液渗透压一定相等
  • 9. 下列不能作为提高温室内作物产量措施的是(   )
    A . 适当降低温室内CO2浓度 B . 保持合理的昼夜温差 C . 增施有机肥 D . 适当延长光照时间
  • 10. 异体器官移植的排斥作用与细胞膜的识别功能有关,参与细胞识别的物质是(   )
    A . 磷脂分子 B . 糖蛋白 C . 载体蛋白 D . 抗体蛋白
  • 11. 如图所示的四种细胞器中,在动物细胞有丝分裂过程中数量会加倍的是(   )

    A . B . C . D .
  • 12. 细胞核是真核细胞的遗传和代谢控制中心,是因为(   )
    A . 细胞核外有双层膜包被 B . DNA主要分布在细胞核的染色体中 C . 染色质细长、螺旋化程度低 D . 核膜、核仁在细胞分裂能发生变化
  • 13. 葡萄糖穿越细胞膜进入红细胞的运输速度存在一个饱和值,该值的大小取决于(   )
    A . 细胞内的氧气浓度 B . 细胞膜外侧糖蛋白的种类和数量 C . 细胞膜上葡萄糖载体蛋白的数量 D . 红细胞内外葡萄糖溶液的浓度差
  • 14. 为了检测小麦胚细胞中是否含有脂肪,应选用的化学试剂是(   )
    A . 碘液 B . 苏丹Ⅲ染液 C . 双缩脲试剂 D . 斐林试剂
  • 15. 下表是某哺乳动物神经细胞内外K+和Na+浓度,两种离子在膜两侧浓度差的维持依赖于(   )

    细胞内浓度(mmol·L-1

    细胞外浓度(mmol·L-1

    K+

    140.0

    3.0

    Na+

    18.0

    145.0

    A . 细胞膜上两种离子通道的数量 B . 细胞通过主动运输吸收K+、排出Na+ C . 细胞内不断分解Na+、合成K+ D . 细胞快速分解有机物,产生CO2
  • 16. 下列叙述中不支持“酶的化学本质是蛋白质”说法的是(   )
    A . 水解淀粉酶可获得氨基酸 B . 淀粉酶可被蛋白酶催化水解 C . 脂肪酶与双缩脲试剂发生紫色反应 D . 组成酶分子的元素中都有C,H,O,N
  • 17. 实验室可用纤维素酶或果胶酶处理叶肉细胞以获得完整的原生质体,应用的主要原理是(   )
    A . 酶能降低反应的活化能 B . 酶催化具有高效性 C . 酶的化学本质是蛋白质或RNA D . 酶催化具有专一性
  • 18. 酵母菌在有氧和无氧条件下,细胞呼吸过程都能分解有机物最终生成(   )
    A . B . 乳酸 C . 丙酮酸 D . CO2
  • 19. 三磷酸腺苷分子可简写成(   )
    A . ATP B . A-P-P-P C . A~P~P~P D . A-P~P~P
  • 20. (2021高一上·长白月考) 从细胞膜上提取了某种成分,用非酶法处理后,若加双缩脲试剂出现紫色;若加入斐林或班氏并加热,出现砖红色沉淀。该成分是(  )
    A . 糖脂 B . 磷脂 C . 糖蛋白 D . 脂蛋白
  • 21. 下图是18O在植物叶肉细胞中部分转移途径示意图,其中发生在线粒体基质的过程是(   )

    A . 过程① B . 过程② C . 过程③ D . 过程④
  • 22. 图是细胞周期示意图,其中S期代表DNA合成期,M期代表细胞分裂期,则G2期细胞中(   )

    A . 染色体数目加倍 B . DNA数目加倍 C . 可观察到姐妹染色单体 D . 核膜消失,核仁解体
  • 23. 下列细胞器中,参与植物根尖细胞有丝分裂过程的是(   )
    A . 叶绿体 B . 中心体 C . 溶酶体 D . 线粒体
  • 24. 图是显微镜下观察到的某细胞有丝分裂图像。该细胞(   )

    A . 属于动物细胞,处于有丝分裂中期 B . 每条染色体有两条姐妹染色单体 C . 细胞膜从赤道面位置向内凹陷 D . 该细胞将会形成两个新的细胞核
  • 25. 衰老凋亡的细胞中不会发生(   )
    A . 含水量下降 B . 细胞代谢加快 C . 特定基因表达 D . 染色质固缩
  • 26. 1952年,赫尔希和蔡斯所做的“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证明了(   )
    A .   DNA的双螺旋结构 B . DNA是噬菌体的遗传物质 C . DNA的复制方式 D . DNA的碱基互补配对原则
  • 27. 淮安某公司利用蝴蝶兰叶片进行离体培养获得植株,这种快速繁殖蝴蝶兰应用的主要生物学原理是(   )
    A . 细胞通过有丝分裂增殖 B . 基因选择性表达 C . 植物细胞具有全能性 D . 叶肉细胞能够自养
  • 28. 基因是具有遗传效应的核酸片段。人的基因中不应有(   )
    A . 分子内氢键 B . 一个脱氧核糖与两个磷酸基相连接 C . 碱基A与T的配对 D . 碱基A与U的配对
  • 29. DNA中某基因的一条链上碱基比例是A:T:C:G=1:2:3:4,则由此链转录出的RNA片段中碱基比例是( )
    A . A:T:C:G=2:1:4:3 B . A:U:C:G=3:3:7:7 C . A:U:C:G=2:1:4:3 D . A:T:C:G=1:2:3:4
  • 30. 减数分裂的最重要特征是分裂形成的子代细胞中染色体数目是亲代的一半,导致染色体数目减半的主要原因是(   )
    A . 染色体复制形成姐妹染色单体 B . 四分体时期同源染色体联会 C . 减数分裂Ⅰ发生了同源染色体的分离 D . 减数分裂Ⅱ发生着丝粒的分裂
  • 31. (2021高一下·丰台期中)

    如图是一个DNA分子的片段,从图中不能得到的信息是(  )

    A . DNA是双螺旋结构   B . 碱基严格互补配对 C . 嘌呤数等于嘧啶数 D . 两条脱氧核苷酸链反向平行
  • 32. 在以高茎豌豆为母本,矮茎豌豆为父本的人工杂交实验中,不需要的操作是(   )
    A . 花蕾期,对矮茎豌豆作去雄处理 B . 花蕾期,对高茎豌豆作去雄处理 C . 进行人工授粉时要注意重复几次 D . 人工授粉结束后,要立即套袋
  • 33. 豌豆中高秆(T)对矮秆(t)显性,某杂交实验子代中矮秆植株占25%,则亲本的基因型是(   )
    A . TT和tt B . Tt和Tt C . Tt和tt D . tt和tt
  • 34. 图①和②均表示以双链DNA为模板进行的生理过程。比较两个过程(   )

    A . 参与的酶种类相同 B . 需要的原料相同 C . 发生的场所可能相同 D . 发生的碱基互补配对相同
  • 35. 基因型为AaBb 的个体与aabb的个体杂交,两对基因独立遗传,后代基因型的比例是(   )
    A . 9:3:3: 1 B . 1:1:1:1 C . 3: 1:3: 1 D . 3:1 :2: 2
  • 36. 图是某家庭一种单基因遗传病的遗传系谱图。请据图判断Ⅰ1、Ⅰ2的基因型分别是(   )

    A . XBY、XBXb B . Bb、bb C . XbY、XBXb D . Bb、Bb
  • 37. 桦尺蛾有黑色基因(A)和白色基因(a)控制的两种表现型,对于一个基因频率相对稳定的桦尺蛾种群而言,大量引入白色桦尺蛾(aa)会使种群中a基因频率(   )
    A . 上升 B . 下降 C . 先上升后下降 D . 先下降后上升
  • 38. 基因突变广泛存在于生物界中,说明其具有(   )
    A . 普遍性 B . 随机性 C . 低频性 D . 不定向性
  • 39. 属于生物进化最直接的证据的是(   )
    A . 脊椎动物前肢结构比较 B . 胚胎发育过程的比较 C . 地层中化石的分析 D . 机体生理、生化比较
  • 40. 普通小麦是六倍体(6n=42),用普通小麦的花药进行离体培养得到的幼苗是(   )
    A . 六倍体 B . 三倍体 C . 二倍体 D . 单倍体
二、<b>综合题</b>
  • 41. 细胞各部分在结构和功能上既独立又相互联系,图表示细胞内蛋白质合成后的去向和定位,其中①~⑤表示细胞结构,甲、丁表示囊泡。请据图回答问题。

    1. (1) ①~⑤中,不属于细胞生物膜系统的是(填序号)
    2. (2) 在结构①上合成的蛋白质通过(结构)进入结构⑤,依赖于该结构的性。
    3. (3) 甲将结构②中的蛋白质转运到③中过程的完成离不开生物膜具有的特点。
    4. (4) 细胞完成蛋白质的合成、加工和转运需要的能量主要来源于(细胞器)。
  • 42. 下图是绿色植物叶肉细胞内进行的光合作用过程示意图,请据图回答问题。

    1. (1) 美国的鲁宾和卡门运用技术,证明光合作用释放的O2来自于水。
    2. (2) 图中物质a为,该物质在过程②的阶段被利用。
    3. (3) 14CO2通过自由扩散方式从(场所)中进入叶绿体后被固定生成C3化合物。
    4. (4) 若光合作用的直接产物是葡萄糖(C6H12O6),则每产生1分子葡萄糖,至少需要完成次过程②所示循环。
  • 43. 图示某果蝇体细胞中染色体组成及部分基因分布,其中长翅(A)对残翅(a)为显性,红眼(D)对白眼(d)为显性。请据图回答问题。

    1. (1) A与a控制着相对性状,遗传学中称为,两者分子结构上的差异为
    2. (2) 图示果蝇的基因型为
    3. (3) 若用该果蝇进行测交实验,则选用的另一个亲本的性状为
    4. (4) 若让该果蝇与基因组成为Aadd的个体杂交,则后代中出现白眼残翅果蝇占
三、<b>实验题</b>
  • 44. 韭黄和韭菜分别是韭菜宿根在避光和充足光下生长形成的,探究光照对光合色素种类的影响,生物兴趣小组同学进行相关实验,得到图所示结果。

    请回答问题。

    1. (1) 将长势基本一致的韭菜宿根随机均分为两份,一份在充足光下水培,另一份。若干天后,取等量的韭黄和韭菜叶片,进行色素提取与分离实验。
    2. (2) 提取色素时为了研磨充分应加入
    3. (3) 图示实验结果是利用法分离色素获得的,据此结果可以得出的实验结论是
    4. (4) 绿叶中的叶绿素是一种食品添加剂,但不宜加入到酸性食物中,原因是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