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地理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江西省宜春市上高县2022-2023学八年级上学期阶段评估(...

更新时间:2022-11-30 浏览次数:43 类型:月考试卷
一、选择题
  • 1. 北斗静止轨道卫星是运行于地球赤道平面上的地球同步卫星,其运行方向、运行周期与地球自转的方向、周期相同,北斗静止轨道卫星(   )
    A . 自东向西绕地球运行 B . 运行一周用时约为24小时 C . 运行轨道周长不足4万千米 D . 运行轨道的半径为6371千米
  • 2.  “轻舟虽晚,终回家国”。孟晚舟女士于加拿大温哥华(49°13'N,123°6'W)当地时间9月24日15:27起飞,于北京时间9月25日21:51抵达深圳宝安国际机场。孟晚舟女士此次归航选择了北极航线:从加拿大起飞后穿越北极地区,借道俄罗斯、蒙古领空,然后进入我国领空。读飞机飞行线路图,完成下面小题。

    1. (1)  温哥华位于(   )
      A . 亚洲 B . 欧洲 C . 北美洲 D . 南美洲
    2. (2)  孟晚舟女士所乘飞机的起飞时间是温哥华当地时间9月24日15:27,我国人们观看直播的时间是北京时间9月25日6:27.这种时间差异的产生是因为(   )
      A . 地球的自转 B . 地球的公转 C . 人为的操作 D . 地球不透明
    3. (3)  下列关于孟晚舟女士回国选择的北极航线,描述正确的是(   )
      A . 北极航线经过了北冰洋的上空 B . 北极航线经过了太平洋的上空 C . 从温哥华到深圳,北极航线是最短航线 D . 飞机经过北极地区上空时,发现该地区出现极昼现象
  • 3.  数九是我国古体民间的一种计算寒天的方法,从冬至日算起,每九天算“一九”。古代民间有描画九九消寒图的习俗,人们用墨笔每天晕染一瓣梅花,九九八十一天过后,梅花点遍,春回大地。下图为二十四节气示意图(左图)和九九消寒图(右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 (1)  “一九”第一天的日期为(   )
      A . 3月21日前后 B . 6月22日前后 C . 9月23日前后 D . 12月22日前后
    2. (2)  若图2中已晕染梅花30瓣,则此时南昌(   )
      A . 正午物体的影子达到一年中最长 B . 昼短夜长,但黑夜时长越来越短 C . 春回大地,可以欣赏桃花盛开 D . 昼长夜短,正值水稻收获季节
    3. (3)  下列诗句中描述的场景,与“大雪”这一节气相吻合的是(   )
      A . 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 B . 永日不可暮,炎蒸毒我肠 C . 秋色悲疏木,鸿鸣忆故乡 D . 地白风色寒,雪花大如手
  • 4.  2022年3月23日,神舟十三号的航天员乘组圆满完成了“天宫课堂”第二课的授课活动,这也是他们最后一次“空中讲课”。图是地球公转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 (1)  神舟十三号航天员进行“天宫课堂”第二课的授课活动时,地球的公转位置最接近(   )
      A . B . C . D .
    2. (2) 神舟十三号于4月中句返回地球,其返回时北京正值( )
      A . 春暖花开 B . 夏日炎炎 C . 秋高气爽 D . 天寒地冻
  • 5.  2021年9月23日,正值秋分,北京某学校同学进行了日影的观测活动。图为同学们绘制的校园二分二至日正午太阳高度和正午日影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 (1)  同学们发现,该日北京日影长度的变化规律是(    )
      A . 越来越短 B . 越来越长 C . 先变长,后变短 D . 先变短,后变长
    2. (2)  读图,对比该学校二分二至日正午太阳高度和正午日影长短的变化,下列判断错误的是(    )
      A . 夏至日时,正午太阳高度角最大,地面获取的热量最多 B . 夏至日时,正午太阳高度角最大,正午日影在一年中最短 C . 冬至日时,正午太阳高度角最小,地面获取的热量最多 D . 冬至日时,午太阳高度角最小,正午日影在一年中最长
  • 6.  下图示意a、b半球的海陆分布和海陆面积比例。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 (1)  图中①线是a、b两半球的分界线,该线是(    )
      A . 0°纬线 B . 0°经线 C . 20°W D . 160°E
    2. (2)  读图,下列描述正确的是(    )
      A . a是南半球,b是北半球 B . a半球的陆地面积大于海洋面积 C . b半球的海洋面积大于陆地面积 D . 北极附近是陆地,南极附近是海洋
    3. (3)  下列有关图中大洲的描述,正确的是(    )
      A . c大洲是南美洲 B . 土耳其海峡是d、e两大洲的分界线 C . 跨经度最广是d大洲 D . 苏伊士运河是d大洲和c大洲的分界线
  • 7. 关于七大洲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 欧洲是全球七大洲中,跨经度最广的大洲 B . 南极洲几乎全部位于南极圈以内,是跨纬度最广的 C . 亚洲濒临三大洋,既跨东西半球,又跨南北半球 D . 非洲和大洋洲,均为濒临三大洋的大洲
  • 8.  北宋科学家沈括在《梦溪笔谈》中记载:“予奉使河北,遵太行而北,山崖之间,往往衔螺蚌壳及石子如鸟卵者,横亘石壁如带。此乃昔之海滨,今东距海已近千里。”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 (1)  根据沈括的记载,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 . 古代的海螺是生活在陆地上的 B . 太行山不久将从陆地变为海洋 C . 太行山曾发生过火山喷发活动 D . 太行山是从古老海洋演变来的
    2. (2)  文中描述的现象原因是(   )
      A . 填海造陆 B . 海平面升降 C . 地壳变动 D . 地球运动
  • 9.  读大陆漂移学说证据图,完成下面小题

    1. (1)  最早提出大陆漂移学说的科学家是(    )
      A . 麦哲伦 B . 魏格纳 C . 哥白尼 D . 哥伦布
    2. (2)  下列能够正明大陆漂移的有(    )
      A . ①③④ B . ①②③ C . ②③④ D . ①②④
    3. (3)  如今,非洲和南美洲之间隔着广阔的(    )
      A . 北冰洋 B . 大西洋 C . 太平洋 D . 印度洋
    4. (4)  非洲和南美洲之间能形成海洋,其原因是(    )
      A . 海平面上升 B . 海底地震 C . 板块分离 D . 板块碰撞
  • 10.  2022年6片10日,四川省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马尔康市先后发生5.8级、6.0级、5.2级地震。本次地震属震群型地震。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 (1)  下列选项中,与此次地震形成有关的是(   )
      A . 亚欧板块与非洲板块碰撞挤压 B . 亚欧板块与印度洋板块碰撞挤压 C . 美洲板块与非洲板块张裂拉伸 D . 美洲板块与太平洋板块碰撞挤压
    2. (2)  几乎全部是海洋的板块是(    )
      A . 印度洋板块 B . 太平洋板块 C . 美洲板块 D . 南极洲板块
    3. (3)  以下躲避地震的方法中,正确的是(    )
      A . 不管在何处,都要尽量用硬物体保护头部 B . 在家中,要尽快乘坐电梯逃离大楼 C . 在野外,要躲在山脚或陡崖下 D . 在教室里,要迅速寻找安全的“生命三角区”躲避
二、解答题
  • 11. 读地球自转示意图,完成下列问题。

    1. (1) 地球的自转是指地球绕着的旋转运动。
    2. (2) 图中ABCDEF六点中,正值黑夜的有,白昼时间最长的是
    3. (3) 地球上因地球自转产生的自然现象主要有。(答一点)
    4. (4) 用手拨动地球仪、下面四幅图中,能正确表示地球自转方向的是(   )(选择填空)
      A . B . C . D .
    5. (5) 图示时刻太阳光线直射(纬线名称),此时北极圈以内出现现象。
  • 12. 中国的诗词歌谣对时节和气候丰富且细腻的描述堪称二十四节气的“文学说明书”。下图二十四节气示意图。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赤道金阳一照面,白天黑夜两均分。—左河水《春分》

    1. (1) 春分日,全球各地的昼夜长短状况为;春分过后太阳直射点移动到半球,我国各地接受的太阳光热增加,大地回春,万物复苏。
    2. (2) 昼晷已云极,宵漏自此长。——(唐)书应物《夏至避暑北池》(注:“晷”是古代用来观测日影以定时刻的仪器,“漏”是古代滴水计时的仪器)
      夏至日,我国各地的白昼达到一年中最(长/短);“宵漏自此长”,是指该日之后黑夜开始变(长/短)。
    3. (3) 金气秋分,风清露冷秋期半。——(宋)谢逸《点绛唇)
      “风清露冷”寓意秋分过后迎来(节气)。
    4. (4) 一九二九不出手;三九四九冰上走;五九六九沿河看柳;七九河开,八九雁来;九九加一九,耕牛遍地走,——北京版“九九歌”
      “数九”是从冬至起向后数,每九天为一“九”,共八十一天。“二九”出现在月,此时北京(选择填空)。

      A.大雁落在田地头        B.河上冰坚可行走        C.沿河岸边看嫩柳        D.耕牛遍地犁田畴

  • 13. 第24届冬奥会在我国北京和河北张家口联合举行,读历届冬奥会举办地分布示意图,完成下列问题。

    1. (1) 我国位于洲,东临洋。
    2. (2) 冬奥会举办地大部分位于洲。
    3. (3) 历届冬奥会举办地所在的大洲都濒临洋,且都位于(纬线名称)和(纬线名称)之间。
  • 14. 地理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上海市某班学生在学习“板块的运动”时,用书本和纸张做实验。阅读相关实验方法和图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实验探究:课桌上有一本书和一张纸,用手分别挤压书本(图1)和向两侧撕拉纸张(图2)。

    1. (1) 实验中用书本和纸张演示地球上的板块运动。图1所示实验反映了板块的运动,这种运动会导致的现象有(选择填空)。

      ①断裂陷落②地表隆起③形成高大山脉④形成新的海洋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2. (2) 读图3可知,世界局部板块示意图所示著名的火山地震集中分布区域是 火山地震带。
    3. (3) 思维提升:读图,运用板块构造学说的观点,解释下列地理现象。
      现象一:图3中②海域的面积会不断((扩大/缩小)。据图说出你判断的理由
    4. (4) 现象二:2021年上半年,我国大陆地区共发生12次5级以上地震,我国是一个地震频发的国家。试分析我国多地震的原因。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