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高中生物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广东省深圳市六校联盟2022-2023学年高三上学期期中生物...

更新时间:2022-11-18 浏览次数:49 类型:期中考试
一、单选题
  • 1. 对于细胞学说,恩格斯说∶“有了这个发现,有机的、有生命的自然产物的研究——不仅比较解剖学、生理学,而且还有胚胎学——才获得了巩固的基础。”细胞学说也被称为现代生物学的基石之一,细胞学说的重要意义在于揭示了(    )
    A . 动植体结构的统一性 B . 植物是由植物细胞构成的 C . 细胞通过分裂产生新细胞 D . 构成生物体的细胞具有多样性
  • 2. 感染肺炎链球菌或新型冠状病毒后,均能导致肺炎。新型冠状病毒与肺炎链球菌主要的区别是(    )
    A . 有无细胞壁 B . 有无细胞结构 C . 有无遗传物质 D . 有无成形的细胞核
  • 3. 水稻和玉米等从外界吸收的硝酸盐和磷酸盐,可以用于细胞内合成(    )
    A . 蔗糖 B . DNA C . 膜蛋白 D . 脂肪酸
  • 4. 人胰岛素是由 A、B 两条多肽链构成的蛋白质,其中A链含有21个氨基酸,B链含有30个氨基酸(如图)。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

    A . 图中不同种类的氨基酸R基可能相同 B . 不同氨基酸之间的肽键空间结构不同 C . 二硫键与形成胰岛素的空间结构有关 D . 沸水浴使胰岛素肽键断裂导致功能丧失
  • 5. 痢疾内变形虫是寄生在人体肠道内的一种变形虫,能分泌蛋白酶,溶解人的肠壁组织,引发阿米巴痢疾。该蛋白酶在细胞中的合成场所是(    )
    A . 溶酶体 B . 中心体 C . 核糖体 D . 高尔基体
  • 6. 科学家发现在鸡新生胚胎细胞分裂过程中,微管桥网络从细胞中心向外生长并组装构成细胞骨架,下列相关说法错误的是(  )
    A . 细胞骨架与细胞分裂、物质运输、能量转换、信息交流等密切相关 B . 细胞分裂前期,中心体复制然后移向两极 C . 若水解微管桥网络,细胞形状会发生变化 D . 细胞骨架是由蛋白质纤维组成的网状结构
  • 7. 透析袋通常是由半透膜(蛋白质、淀粉等物质不能透过)制成的袋状容器。现将3%的淀粉溶液装入透析袋,再放于清水中,实验装置如图所示。30min后,会发现(    )

    A . 透析袋胀大 B . 试管内液体浓度增大 C . 透析袋缩小 D . 透析袋内液体浓度增大
  • 8. (2020高一下·平谷期末) 《晋书·车胤传》有“映雪囊萤”的典故,记载了东晋时期名臣车胤日夜苦读,将萤火虫聚集起来照明读书的故事。萤火虫尾部可发光,为发光直接供能的物质是(   )
    A . 淀粉 B . 脂肪 C . ATP D . 蛋白质
  • 9. 种子萌发时,需要通过相关酶的协同作用将淀粉水解为葡萄糖。相关酶的作用部位如下表

    类型

    作用的部位

    作用的化学键

    α-淀粉酶

    淀粉分子内部任何部位

    a-1,4糖苷键

    β-淀粉酶

    淀粉分子的非还原端

    a-1,4糖苷键

    a-1,6糖苷酶

    淀粉分子内部任何部位

    a-1,6糖苷键

    以上信息可体现出酶的何种特性(    )

    A . 多样性 B . 高效性 C . 专一性 D . 作用条件温和
  • 10. 鸡在胚胎发育早期趾间有蹼状结构,随着胚胎的发育,蹼逐渐消失的原因是(    )
    A . 细胞增殖 B . 细胞衰老 C . 细胞坏死 D . 细胞凋亡
  • 11. 某兴趣小组用纯种黄色皱粒豌豆和纯种绿色圆粒豌豆杂交得到F1 , F1自交得到F2。下列有关该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 该实验需要在母本和F1开花前,对它们做去雄和套袋处理 B . F1植株为杂合黄色圆粒,说明亲本双方产生的配子数量相等 C . F2中的纯合黄色皱粒豌豆和杂合绿色圆粒豌豆的比例为1∶2 D . 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是F1产生的精子和卵细胞的随机结合
  • 12. 摩尔根将偶然发现的一只白眼雄果蝇与红眼雌果蝇进行交配,子一代无论雌、雄均为红眼;子一代雌雄交配产生的子二代中,红眼雄果蝇为1/4,白眼雄果蝇为1/4,红眼雌果蝇为1/2。据此可以判断的是(  )
    A . 眼色中红眼性状为显性性状 B . 眼色基因的遗传不遵循分离定律 C . 眼色性状和性别间自由组合 D . F2雌性的眼色基因型为杂合子
  • 13. 洋葱是生物实验中的明星生物,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 将紫色洋葱鳞片叶表皮细胞制成装片,可进行观察叶绿体和细胞质流动的实验 B . 将洋葱根进行研磨制成组织样液,再向其中注入双缩脲试剂会显示明显紫色反应 C . 在观察根尖分生组织细胞的有丝分裂实验时,可在高倍镜下观察到细胞膜的暗—亮—暗三层结构 D . 在观察质壁分离实验时,若采用紫色洋葱鳞片叶表皮的不同部位,观察到的效果可能会不同
  • 14. 科学家从蚕豆保卫细胞中检测到K+的通道。1998年,美国科学家麦金农解析了K+通道蛋白的立体结构,如下图所示。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 . K+通道开启或关闭过程会发生自身构象的改变 B . K+通道蛋白的空间构象决定了其功能 C . K+通道蛋白具有专一性,只运输K+ D . K+借助通道蛋白进行跨膜运输的方式是主动运输
  • 15. 人体成熟的红细胞经过几个阶段发育而来,各阶段细胞特征如下表。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阶段

    阶段1

    阶段2

    阶段3

    阶段4

    细胞特征

    无血红蛋白,有较强的分裂能力

    核糖体丰富,开始合成血红蛋白,有分裂能力

    核糖体 等细胞器逐渐减少, 分裂能力减弱

    无细胞核、核糖体等细胞器,血红蛋白含量高,无分裂能力

    A . 阶段1至阶段4是红细胞分化的过程 B . 细胞特征发生变化的根本原因是基因选择性表达 C . 核糖体增多有利于红细胞合成较多的血红蛋白 D . 阶段4失去分裂能力与红细胞的功能无关
  • 16. 家蚕有结黄茧的,有结白茧的。将纯合结黄茧的家蚕品种甲与纯合结白茧的家蚕品种乙杂交,F1均结白茧。将一部分F1雌雄个体随机交配,F2中结黄茧的为92 只、结白茧的为394只。将另一部分F1与纯合结白茧品种丙杂交,得到的子代中,结黄茧的为102只,结白茧的为301只。根据上述实验结果进行判断,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 控制结黄茧与结白茧的基因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上 B . F2中结白茧品种的基因型有5种 C . 结黄茧的102只个体的基因型均为纯合体 D . 若结白茧品种乙与结白茧品种丙杂交,后代均为结白茧的类型
二、综合题
  • 17. 研究者用荧光染料对细胞膜上某些分子进行处理,并使膜发出荧光。再用高强度激光照射细胞膜的某区域,使其瞬间被“漂白”,即荧光消失。随后,该漂白区域荧光逐渐恢复,如图1。检测该区域荧光强度随时间的变化,绘制得到荧光漂白恢复曲线,如图2。

    请回答下列相关问题∶

    1. (1) 细胞膜以为基本支架,此外还含有糖类和蛋白质等;糖类分子主要分布在细胞膜的(填位置)。实验中通常对膜蛋白进行荧光标记。
    2. (2) 细胞膜上被漂白区域的荧光强度得以恢复,推测其可能的原因有∶①被漂白物质的荧光会自行恢复;②被漂白区域内外分子的结果。
    3. (3) 研究发现如果用特定方法去除细胞膜中的胆固醇,造成细胞膜上蛋白质分子停泊的“平台”拆解,漂白区域荧光恢复的时间缩短,说明胆固醇对膜中分子运动具有作用,该结果支持推测(填“①”或“②”)。
    4. (4) 最终恢复的荧光强度比初始强度低,可能是荧光强度会自主下降或某些分子处于状态。
    5. (5) 此项研究说明细胞膜具有性。
  • 18. 为验证植物细胞吸收离子的方式,某生物兴趣小组撕取紫色洋葱外表皮,分别置于蒸馏水、0.1 mol/L丙二酸(一种细胞呼吸抑制剂)中,浸泡2min后制作临时装片,标记为装片1、装片2。继续实验、分析实验现象,回答下列相关问题。
    1. (1) 选用紫色洋葱外表皮为实验材料的原因是细胞中含有紫色的花青素,该物质主要存在于细胞的(填结构名称)中。
    2. (2) 对于装片1、2,分别从盖玻片的一侧滴入0.01mol/L.钼酸钠溶液(一种强碱弱酸盐,能使溶液呈碱性)。重复几次,观察并记录实验现象。在另一端

      装片1∶细胞内的颜色由紫色变为蓝色。已知花青素在酸性环境会变红,在碱性环境会变蓝。据此判断,细胞由紫色变蓝的原因是

      装片2∶细胞内的颜色变化非常缓慢,在处理5.5min后视野中仅少数细胞开始发生颜色变化;在处理25min后,细胞才开始出现较为明显的蓝色。原因是,从而证明钼酸钠进入细胞的方式是

  • 19. 光合作用是自然界重要的生命活动,回答下列与光合作用相关的问题∶
    1. (1) 对于高等植物来说,由于含有绿色的色素,叶片多数是绿色的,这类色素除C、H、O、N外,还含有元素。
    2. (2) 将一株质量为2.5kg的柳树苗栽种在光照等适宜的环境中,5年后柳树达到80kg,其增加的质量来自于环境中的 (填物质名称)。
    3. (3) 科学家卡尔文用14CO2供小球藻进行光合作用,然后追踪检测放射性,最终探明CO2中的碳在暗反应中的转化途径为,该实验的探究方法是,实验的自变量是
    4. (4) CO2是光合作用合成有机物必需的原料,补充下列实验步骤进行验证。

      第一步∶将生长良好的天竺葵均分为甲、乙两组,用玻璃罩将甲组植株和一杯罩住,用玻璃罩将乙组植株和一杯蒸馏水罩住。

      第二步∶将上述两组装置在暗室中饥饿处理一段时间,目的是

      第三步∶将两组装置自暗室取出,照光数小时;取甲组、乙组植株叶片进行碘——碘化钾溶液检测。

      实验现象∶甲组不发生明显颜色变化(不变蓝),乙组颜色变为蓝色。

  • 20. 马兰是一种常见的多年生园林绿化植物,下图是其体内花粉母细胞连续发生的减数分裂过程,请据图回答相关问题∶

    1. (1) 发生上述过程的部位是。减数分裂的结果是,成熟生殖细胞中的染色体数目比原始生殖细胞
    2. (2) 上图细胞分裂过程的正确排序是 a→→f;除图c外,图所示细胞中不含有同源染色体;图d所示细胞中染色体两两配对,形成
    3. (3) 图f所示细胞(成熟生殖细胞)中染色体和核 DNA分子数之比为
  • 21. 梨的果肉有软肉和脆肉两种。为研究梨果肉的遗传,研究人员利用几种不同品种的梨进行杂交实验,观察统计后代的表现型,结果如下表所示∶

    杂交组合

    后代

    ①香水(软)×矮香(软)

    0

    27

    ②龙香(软)×早香二号(软)

    2

    29

    ③苹果梨(脆)×巧马(软)

    0

    15

    ④龙香(软)×早酥(脆)

    5

    18

    分析回答以下问题∶

    1. (1) 根据实验组合(填序号)的结果判断,梨的果肉性状最可能受两对可自由组合的等位基因控制。
    2. (2) 上述各品种的梨中,至少有个品种是纯合子;巧马可能的基因型有种,从果肉的软、脆角度分析,龙香(软)和早香二号(软)的基因型(填“相同”或“不同”)。
    3. (3) 组合④后代脆肉与软肉的理论比为,未出现该比例的原因是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