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高中生物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辽宁省名校联盟2022-2023学年高三上学期9月联合考试生...

更新时间:2022-11-14 浏览次数:41 类型:月考试卷
一、单选题<b ></b>
  • 1. ATP分子的结构可以简写成A—P~P~P,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A . “A”代表腺苷 B . “P”代表磷酸基团 C . “~”代表一种特殊的化学键 D . ATP水解时往往与放能反应相联系
  • 2. 2022年猴痘在多个国家爆发,该病是由猴痘病毒(一种DNA病毒)引起的人畜共患传染病。下列有关猴痘病毒的说法,正确的是()
    A .   一定含有C,H,O,N,P五种元素 B . 组成其遗传物质的基本单位是脱氧核糖核酸 C . 该病毒可以营腐生或寄生生活 D . 该病毒不存在于生命系统结构的任何层次中
  • 3. 细胞学说被恩格斯誉为19世纪自然科学三大发现之一。下列叙述与细胞学说不相符的是()
    A . 细胞学说认为一切动植物都是由细胞和细胞产物所构成,揭示了动植物的统一性 B . 施莱登和施旺运用完全归纳法得出细胞学说的相关内容,是可信的 C . 多细胞生物依赖各种分化的细胞密切合作,共同完成一系列复杂的生命活动 D . 现代生物的细胞都是远古生物细胞的后代,是远古生物细胞分裂产生的
  • 4. 下列关于光学显微镜使用的叙述,合理的是()
    A . 花生子叶切薄片后用苏丹III染液染色制片观察,在显微镜下可以观察到细胞中被染成红色的脂肪颗粒 B . 用黑藻为材料观察细胞质的流动,由于其叶片比较薄,可不需切片直接制作成临时装片观察 C . 探究植物细胞的吸水和失水实验中,用蔗糖溶液处理临时装片后需要先用低倍镜观察,再换用高倍镜进一步放大观察 D . 若想放大观察视野中向左上角游动的某种生物时,需要先将临时装片向右下角适当移动,再换上高倍物镜进行观察
  • 5. 已知①糖原、②脂肪、③磷脂、④核酸、⑤酶、⑥ATP都是人体内有重要作用的物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 ①②⑥都是人体细胞内的能源物质 B . ①②④都是生物大分子,都以碳链为骨架 C . ②③⑤都是构成生物膜的重要组成成分 D . ③⑤⑥都是含有磷酸基团的信息分子
  • 6. 在地球上,目前无论是哪种细胞生物,体内含量最多的化合物一定都是水。下列关于生物体内水的叙述,错误的是()
    A . 植物的根系吸收的水分有利于植物细胞保持坚挺 B . 水与蛋白质、多糖等物质结合,会失去流动性和溶解性,成为生物体的构成成分 C . 将种子晒干是通过减少其结合水的量,从而提高细胞抵抗寒冷等不良环境的能力 D . 细胞有氧呼吸过程中既消耗水也产生水,后者的量更多一些
  • 7. 细胞作为一个基本的生命系统,它的边界就是细胞膜。下列关于细胞膜的认知,正确的是()
    A . 鉴别动物细胞是否死亡常用台盼蓝染液染色,利用的是细胞膜具有控制物质进出细胞的功能 B . 罗伯特森通过观察电镜下细胞膜的结构,提出所有的生物膜都是由脂质—蛋白质—脂质三层结构构成 C . 构成细胞膜的磷脂分子都具有流动性,而蛋白质分子大多是固定不动的 D . 细胞间进行信息交流通常与分布于细胞膜两侧的糖被密切相关
  • 8. 下图表示磷脂分子构成的脂质体,它可以作为药物(图中◎表示)的运载体,将药物运送到特定的细胞发挥作用。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A . 脂质体的形成与磷脂分子在结构上具有一定的流动性的特点有关 B . 图a中是能在水中结晶或溶解的药物,图b中是脂溶性的药物 C . 若要让携带药物的脂质体与特定细胞起作用,可在脂质体膜上镶嵌某种蛋白质 D . 当脂质体与特定细胞接触时,图a的药物可能通过膜融合或胞吞的方式进入细胞内
  • 9. 下图的渗透装置中,漏斗内与烧杯中分别加入3mol·L-1的蔗糖溶液和3 mol·L-1的葡萄糖溶液(葡萄糖分子可以自由透过半透膜,蔗糖分子则不能),起始漏斗管内外的液面高度相等,静置一段时间后,漏斗内液面如何变化?在漏斗内再加入适量的蔗糖酶溶液,又如何变化? ()

    A . 漏斗管内外液面高度相等;漏斗管内液面比漏斗管外的液面高 B . 漏斗管内液面升高;漏斗管内液面降低,但仍高于漏斗管外的液面 C . 漏斗管内外液面高度相等;漏斗管内外液面高度相等 D . 漏斗管内液面升高;漏斗管内液面降低至漏斗管内外的液面高度相等
  • 10. 人体成熟红细胞部分结构和功能如图,①~⑤表示相关过程。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 . ①和②是自由扩散,④和⑤是协助扩散 B . ③和④的物质跨膜运输时,相应的转运蛋白都会发生自身构象的改变 C . 人的成熟红细胞通过有氧呼吸分解葡萄糖产生ATP,为③提供能量 D . 降低温度,①②③④⑤的物质运输速率都可能会降低
  • 11. 两个生物兴趣小组的同学,一起准备了如下的实验试剂:①新鲜的质量分数为20%的肝脏研磨液②新配制的体积分数为3%的过氧化氢溶液③质量分数为3.5%的FeCl3溶液④新配制的质量分数为2%的淀粉酶溶液⑤质量分数为3%的可溶性淀粉溶液⑥质量分数为3%的葡萄糖溶液⑦质量分数为3%的蔗糖溶液⑧斐林试剂⑨碘液若甲组同学想验证酶的专一性,乙组同学想探究温度对酶活性的影响,则两组同学选用的最佳试剂组合是()
    A . 甲组:①②③乙组:④⑤⑨ B . 甲组:④⑤⑦⑧乙组:①② C . 甲组:④⑤⑦⑨乙组:①② D . 甲组:④⑤⑦⑧乙组:④⑤⑨
  • 12. 将酵母菌培养液进行离心处理,把沉淀的酵母菌破碎后,再次离心处理为只含有酵母菌细胞质基质的上清液和只含有酵母菌细胞器的沉淀物两部分,与未离心处理过的酵母菌培养液分成三组,依次放入6支编号的试管中,并向这6支试管内同时滴入等量、等浓度的葡萄糖溶液;分别在有氧与无氧条件下(如表所示),最终能产生ATP的试管是()

    上清液(只含有酵母菌细胞质基质)

    沉淀物(只含有酵母菌细胞器)

    未离心处理过的醇母菌培养液

    试管

    葡萄糖

    +

    +

    +

    +

    +

    +

    有氧

    +

    -

    +

    -

    +

    -

    无氧

    -

    +

    -

    +

    -

    +

    结果

    注:“+”代表相应处理,“-”代表不做任何处理。

    A . ①②③⑤⑥ B . ①③⑤⑥ C . ①②④⑤⑥ D . ①②⑤⑥
  • 13. 下图为某植物在不同O2浓度条件下,无氧呼吸与有氧呼吸的CO2释放体积量变化曲线(已知该植物呼吸作用利用的物质为葡萄糖)。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A . O2浓度为A时,CO2的释放量是O2吸收量的2倍 B . C点以后CO2的释放量等于O2的吸收量 C . DE浓度下,若升高环境温度,则CO2的释放量可能降低 D . 使用马铃薯的块茎进行重复测量,可得到相似的坐标曲线
  • 14. 下列关于光合作用的探究历程,对应关系错误的是()
    A . 恩格尔曼的实验直接证明了叶绿体能吸收光能用于光合作用放氧 B . 希尔发现离体叶绿体在适当条件下能发生水的光解、产生氧气的化学反应(希尔反应) C . 鲁宾和卡门用放射性同位素示踪的方法研究出光合作用中氧气来自水和二氧化碳 D . 阿尔农发现在光照下,叶绿体可以合成ATP并与水的光解相伴随
  • 15. 某同学在进行“绿叶中色素的提取和分离”的实验中,出现了如图所示的结果,出现该结果最可能的原因是()

    A . 取材时选用的是萎蔫的绿叶 B . 研磨时没有加入碳酸钙 C . 画滤液细线时没有重复画一到两次 D . 层析时滤液细线触及层析液
  • 16. RuBP羧化/加氧酶缩写为Rubisco,CO2和O2竞争性与Rubisco结合,当CO2浓度高时,Rubisco催化C5与CO2反应;当O2浓度高时,Rubisco催化C5与O2反应生成磷酸乙醇酸和C3 , 磷酸乙醇酸经过一系列化学反应,消耗ATP和NADPH,生成CO2和C3 , 这一过程称为光呼吸。植物细胞产生的ATP和NADPH过多时会破坏细胞。如图为小麦叶肉细胞中的部分生理活动过程,大写字母代表相应的物质。下列叙述合理的是()

    A . A表示NADPH,B表示NADP+ , C表示ATP,D表示ADP+Pi B . 植物叶肉细胞中,Rubisco发挥作用的场所是叶绿体基质和线粒体内膜 C . 夏季晴朗的中午出现“午休现象”时,植物光呼吸的强度较通常会有所增大 D . 光呼吸能消耗ATP、NADPH,与光合作用相反,对农业是非常不利的
二、<b>多选题</b>
  • 17. 下表是某种运动员饮料的化学成分表,请结合表格和所学,下列四种说法中错误的是()

    成分

    蔗糖

    其他糖类

    柠檬酸

    柠檬香精

    氯化钠

    氯化钾

    磷酸二氢钠

    磷酸二氢钾

    碳酸氢钠

    质量浓度/(g·L-1

    30

    10

    10

    0.8

    1.0

    0.1

    0.1

    0.1

    0.2

    A . 喝饮料主要是给运动后的身体补充出汗所流失的无机盐 B . 人体内Na+缺乏会引起神经、肌肉细胞的兴奋性降低,最终引发肌肉酸痛、无力等症状 C . 饮料中的蔗糖进入人体消化道后能直接被细胞吸收,用于细胞呼吸 D . 如果运动员的细胞中含有的Ca2+含量太低,则容易出现抽搐等症状
  • 18. 基于对植物细胞质壁分离原理的理解,下列各项可以通过质壁分离实验证明的是()
    A . 未成熟植物细胞的死活 B . 原生质层比细胞壁的伸缩性大 C . 植物的原生质层相当于一层半透膜 D . 水分子可以通过通道蛋白进入细胞
  • 19. 酸性重铬酸钾既能将酒精中的羟基氧化成羧基,也能将葡萄糖中的醛基氧化成羧基,因此酸性重铬酸钾溶液与酒精和葡萄糖都会出现由橙色变为灰绿色的颜色变化。在探究酵母菌无氧呼吸产物时,下列检测或鉴定不能成功的是()

    A . 培养较短时间后,向A瓶的滤液中加入酸性重铬酸钾溶液,观察颜色变化 B . 可在B瓶中加入溴麝香草酚蓝溶液用于检测CO2的产生情况 C . 在A瓶的滤液中加入斐林试剂摇匀,可直接检测葡萄糖是否消耗完 D . 适当延长酵母菌培养时间,耗尽葡萄糖后再进行鉴定
  • 20. 已知新生的植物组织呼吸速率较高,可以提供能量并把糖类物质转化为构建新生组织所必需的材料,而成熟的组织呼吸速率较低,有利于降低有机物的消耗。为满足人类的生产需求,可以改变环境条件影响植物组织的呼吸强度。下列调节呼吸强度的措施中恰当的是()
    A . 种植蔬菜的温室大棚,夜间应适当降低温度 B . 当浅层土壤缺乏无机盐时,应松土提高根部O2浓度 C . 在种子有机物的快速积累期,应创设低温条件 D . 地窖储存的水果,最好置于无氧的环境
三、<b>综合题</b>
  • 21. 胶原蛋白是哺乳动物体内含量最多、分布最广的功能性蛋白,是细胞外基质的主要成分之一。胶原蛋白的水解产物含有多种氨基酸,其中以甘氨酸最为丰富,其次为丙氨酸、谷氨酸和精氨酸。半胱氨酸、色氨酸、酪氨酸以及蛋氨酸等必需氨基酸的含量比蛋清蛋白低。下图是胶原蛋白结构的示意图,据图回答问题:

    1. (1) 无论是必需氨基酸还是非必需氨基酸,它们共同的分子结构通式为:
    2. (2) 若构成一个原胶原三股螺旋的氨基酸共有a个,则该原胶原分子共有个肽键。
    3. (3) 已至少发现了30余种胶原蛋白链的编码基因,可以形成16种以上的胶原蛋白分子,根据图中所示的结构,造成氨基酸数目相同的胶原蛋白分子之间差异的直接原因是(写出两点)。
    4. (4) 胶原蛋白(填“属于”或“不属于”)分泌蛋白,你的理由是
    5. (5) 胶原蛋白的营养价值(填“高于”或“低于”)蛋清蛋白.
  • 22. 图1是某位同学所画的细胞亚显微结构模式图,数字对应细胞结构。请根据所学,回答下列问题([_____]内填数字,_________上填文字):

    1. (1) 科学家通常使用(填方法)分离各种细胞器,通过逐渐(填“提高”或“降低”)离心速率,达到分离不同大小颗粒的目的。
    2. (2) 如果图1为高等植物的叶肉细胞,最不应该存在的结构是[];若用图1表示动物细胞,则不应该有(仅用数字回答)。
    3. (3) 请参照模式图2中所标识的细胞结构,完成分泌蛋白的合成与运输的流程图3。

      其中,内质网(I)、细胞膜(II)和第三种具膜的细胞结构(III),它们的膜面积在分泌蛋白的加工与运输过程中会发生一定的变化波动,但三者的膜面积总和维持相对稳定。请依据题意,参照“变化前”膜面积的直方图,在图2虚框内绘制出“变化后”I、II、III膜面积的直方图

    4. (4) ⑧是细胞核中的结构,其作用是
  • 23. 用物质的量浓度为2mol·L-1的乙二醇溶液和2 mol·L-1的蔗糖溶液分别处理紫色洋葱鳞片叶外表皮细胞,观察细胞的质壁分离现象,得到其原生质体体积变化情况如图1所示。请回答问题:

    1. (1) 在A→B的过程中,水通过(填方式)进出细胞膜,该过程(填“消耗”或“不消耗”)能量。
    2. (2) 在60~240s的过程中,处于2 mol·L-1蔗糖溶液中细胞的细胞液浓度将
    3. (3) 在120s时,处于乙二醇中的某细胞发生质壁分离的状态如图2所示,c处充满了溶液,a、b、c三处的溶液浓度大小关系是
    4. (4) 在120s后,处于2 mol·L-1乙二醇溶液中细胞逐渐发生,发生此现象的原因是
  • 24. 利用人体成熟的红细胞和肌肉细胞分别按下面甲,乙两个密闭装置进行实验。图中带刻度的玻璃管横截面积为1cm2。请据图回答问题:

    1. (1) 实验开始时,先把两装置中的红色液滴调节至刻度0处,并关闭夹子A,5min之后,发现乙装置中的红色液滴向左移动,发生该现象的原因是。装置甲中的细胞通过细胞呼吸将葡萄糖氧化分解,葡萄糖中的能量去向有:
    2. (2) 若实验开始时,同时打开两装置中的夹子A,向培养液中通入等量的O2 , 经过20min后,发现:装置甲中的红色液滴向右移动了X1cm,盛有NaOH溶液的小烧杯增重了Y1g;装置乙中的红色液滴向右移动了X2cm,盛有NaOH溶液的小烧杯增重了Y2g,则X1X2(填“>”“<”或“=”),Y1Y2(填“>”“<”或“=”)。肌肉细胞有氧呼吸消耗O2的速率为cm3/min(用题中字母表示),20min内肌肉细胞共产生gCO2(用题中字母表示)。
  • 25. 通过研究遮阴对花生光合作用的影响,为花生的合理间种提供依据。研究人员从开花至果实成熟,每天定时对花生植株进行遮阴处理。实验结果如表所示。

    处理

    指标

    光饱和点/klx

    光补偿点/lx

    叶绿素含量/(mg·dm-2

    单株光合产量/(g干重)

    单株果实光合产量/(g干重)

    不遮阴

    40

    550

    2.09

    18.92

    8.25

    遮阴2小时

    35

    515

    2.66

    18.84

    8.21

    遮阴4小时

    30

    500

    3.03

    16.64

    6.13

    注:光补偿点指当光合速率等于呼吸速率时的光照强度。

    回答下列问题:

    1. (1) 光合作用是唯一能够捕获和转化光能的生物学途径,请用文字与箭头表示光合作用全过程中能量的转化途径:光能→。请用一个化学反应式来概括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过程:
    2. (2) 从实验结果可知,花生可适应弱光环境,原因是在遮阴条件下,植株通过增加,提高吸收光的能力;结合光补偿点的变化趋势,说明植株通过降低,使其在较低的光照强度下就开始了有机物的积累。
    3. (3) 当光照强度为光补偿点时,花生植株叶肉细胞呼吸作用消耗的有机物量(填“大于”“等于”或“小于”)该细胞中光合作用产生的有机物量。
    4. (4) 与不遮阴相比,两种遮阴处理的光合产量均。根据实验结果推测,在花生与其他高秆作物进行间种时,高秆作物一天内对花生的遮阴时间为(A.<2小时  B.2小时  C.4小时  D.>4小时),才能获得较高的花生产量。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