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高中地理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高地湘教版(2019)高二(上) 期中模拟测试(B卷)【范围...

更新时间:2022-10-16 浏览次数:29 类型:期中考试
一、单选题(每小题3分,共46分)
  • 1. (2022高三上·定边月考) 北京时间2016年10月17日7时,由我国航天员景海鹏和陈冬驾乘的神舟十一号载人飞船正式点火发射。神舟十一号飞行任务是我国第6次载人飞行任务,也是中国持续时间最长的一次载人飞行任务,总飞行时间将长达33天。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 (1) 天宫二号与地球组成的天体系统与下列哪一类等级一致(   )
      A . 总星系 B . 地月系 C . 银河系 D . 太阳系
    2. (2) 神舟十一号飞行期间,下列现象可能出现的是(   )
      A . 抚顺市昼长夜短 B . 海口市正午太阳高度逐渐变大 C . 北京市昼渐长夜渐短 D . 地球公转速度逐渐加快
    3. (3) 中国留学生在伦敦观看神舟十一号飞船发射直播,当地时间是( )
      A . 17日15时 B . 16日23时 C . 17日13时 D . 16日11时
    4. (4) 神舟十一号载人飞船点火发射时,和北京处于同一日期的范围( )
      A . 大于1/2 B . 等于1/2 C . 大于1/3 D . 等于1/3
  • 2. (2022高二上·宾县开学考) 下图示意我国某地区地貌景观照片。据此完成下列小题。

    1. (1) 图中地貌景观主要分布在我国(   )
      A . 东南地区 B . 西南地区 C . 西北地区 D . 东北地区
    2. (2) 关于图中地貌景观说法正确的是(   )
      A . 为风蚀垄,顶部大、基部小 B . 为风蚀蘑菇,风力侵蚀作用形成 C . 为沙丘,形状类似新月 D . 为风蚀柱,风力堆积作用形成
  • 3. (2022高三上·高邮月考) 下图示意某区域地质剖面,读图完成下列小题。

    1. (1) 图中最有可能形成大理岩的地点是(   )
      A . B . C . D .
    2. (2) 图示区域(   )
      A . Q岩石形成时间晚于M岩石 B . 断层因甲岩层弯曲形成 C . N岩浆冷凝速度慢于P岩浆 D . 共发生了两次岩浆活动
    3. (3) Q岩石形成前,可能发生明显地表侵蚀的过程至少有(   )
      A . 1次 B . 2次 C . 3次 D . 4次
  • 4. (2022·海南) 在阿尔卑斯山脉南侧某些狭窄、少风的河谷上,分布着一种独特的石顶泥柱景观(如图)。它是由夹杂石块的堆积物在外力作用下形成的。泥柱由坚固的泥土组成,高度多在6—30米之间,其顶端盖有一个石块,往往顶端石块越大,泥柱越高。表层无石块覆盖的地方,泥土易受侵蚀,难以形成泥柱。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 (1) 石顶泥柱的石块在其形成所起的作用主要是减弱(   )
      A . 风力侵蚀 B . 流水侵蚀 C . 冰川侵蚀 D . 雨水侵蚀
    2. (2) 最有可能破坏此地石顶泥柱景观的是(   )
      A . 寒潮 B . 地震 C . 洪水 D . 虫蛀
  • 5. (2022高二下·宿迁期末) 下图为“2021年11月7日部分地区海平面天气形势图(单位:hPa)”。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 (1) 关于图中天气系统的判断,正确的是(   )
      A . ①为气旋 B . ②为准静止锋 C . ③为暖锋 D . ④为冷锋
    2. (2) 北京(   )
      A . 气温日较差比南京大 B . 风向与呼和浩特相同 C . 空气湿度比长沙大 D . 风力比南京强
  • 6. (2022高二下·南通期末)  2022年1月15日,汤加(175°12'W,21°07'S)于当地时间17:10发生火山爆发,大量火山灰和气体形成巨大的云团冲上20千米高空,火山爆发引发了地震和海啸。其后数日,汤加火山多次爆发。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 (1) 汤加多火山的原因是(   )
      A . 太平洋板块与印度洋板块碰撞挤压 B . 印度洋板块与亚欧板块碰撞挤压 C . 太平洋板块与美洲板块相互张裂 D . 印度洋板块与美洲板块相互张裂
    2. (2) 受大气运动的影响,汤加火山喷发的火山灰主要飘向(   )
      A . 东南方向 B . 西北方向 C . 东北方向 D . 西南方向
    3. (3) 汤加火山喷出的熔岩形成的岩石是(   )
      A . 花岗岩 B . 玄武岩 C . 片麻岩 D . 石英岩
二、综合题(共5题,共54分)
  • 7. (2021高二上·磐安月考) 图中阴影部分表示黑夜。读图,完成下列小题

    1. (1) 此图是以为中心的图,日期为日前后。
    2. (2) 太阳直射点的地理坐标是
    3. (3) 图中晨线是,昏线是
    4. (4) A、D、E三点的正午太阳高度角从大到小的排列顺序是,这一天正午太阳高度角与E点相等的另一条纬线的纬度是
    5. (5) E点的地方时为时,昼长是小时,C点的地方时为时,乙点的日出时间是时,日落时间为时。
    6. (6) A点的昼长为小时,乙点的夜长为小时。
  • 8. (2021高二上·白山期中) 读我国某地地质剖面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 (1) 甲地和丙地的地质构造分别是
    2. (2) 乙地地貌是,其形成原因是
    3. (3) 甲处地貌是,其形成原因是
    4. (4) 图中①、②、③、④所构成的水循环称作循环。目前,人类主要通过改变(填数码代号)环节来影响水循环
  • 9. (2021高一下·大庆开学考) 读“大气对地面的保温作用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 (1) 指出图中②的含义,对地面有保温作用的是,属于短波辐射的是。(填字母)
    2. (2) 近地面大气热量的根本来源是,直接来源是。(填文字)
    3. (3) 运用图示反映的原理,说明非洲撒哈拉沙漠地区昼夜温差大的原因。
    4. (4) 在寒冷的冬天,农民往往在麦田边燃烧大量的湿草来防御冻害。试运用大气受热过程原理解释其原因。
  • 10. (2021高二下·平果期中) 读“某年4月30日20时亚洲局部地区海平面气压分布图”,回答下列问题:

    1. (1) 图示时间甲地受 气压控制,风向为
      乙、丙两地相比,风力更大的是,判断依据是
    2. (2) 据上图推测,A天气系统过境北京市时带来的灾害性天气是
  • 11. (2021高二上·怀仁期中) 读某区域等高线地形与地质剖面图。回答下列问题。

    1. (1) 指出图中甲处地貌形态的形成原因。
    2. (2) 说明图中乙处河流的形成原因。
    3. (3) 指出该区域地貌形态形成先后经历的地质作用并说明理由。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