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高中地理 /湘教版(2019) /选择性必修1 自然地理基础 /第四章 陆地水与洋流 /第三节 海—气相互作用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高中地理湘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一4.3 海--气相互作...

更新时间:2022-10-16 浏览次数:21 类型:同步测试
一、单选题
  • 1. (2022·嘉定模拟) 2021年10月,国家气候中心发表最新消息,预计2021年将是“拉尼娜年”。其主要依据是,运用遥感技术进行监测发现2021年7月以来,赤道附近的(   )
    A . 东太平洋表层海水温度持续升高 B . 西太平洋表层海水温度持续下降 C . 东太平洋表层海水温度持续下降 D . 西太平洋表层海水温度持续升高
  • 2. (2021高二上·朝阳期末) 厄尔尼诺和拉尼娜现象是赤道附近太平洋中东部表层海水温度出现异常的现象,与更广大范围的气候异常现象呈现一定的相关性,对全球气候和人类活动都会产生影响。据此回答下列各题。
    1. (1) 发生拉尼娜现象时,赤道太平洋海域大气热力环流形式正确的是(   )
      A . B . C . D .
    2. (2) 拉尼娜现象往往引发(   )
      A . 热带太平洋东部暴雨频繁 B . 东南亚地区持续干旱 C . 亚洲东部沿海台风活动增强 D . 澳大利亚森林火灾频发
    3. (3) 当厄尔尼诺现象发生时,位于南美洲太平洋东岸秘鲁渔场的渔业往往会减产,主要原因是(   )
      A . 秘鲁寒流增强,冷水鱼类大量死亡 B . 寒暖流交汇形成水障,阻碍鱼类洄游 C . 沿岸比常年干燥,众多鱼类迁徙 D . 上升流强度减弱,鱼类饵料减少
  • 3. (2021高二上·山西月考) 南方涛动(SOI,如图)指发生在东南太平洋与印度洋及印度尼西亚之间的反相气压振动,是热带环流年际变化最突出、最重要的现象之一。当SOI为负值时,对应厄尔尼诺现象;当SOI为正值时,对应拉尼娜现象。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 (1) 当SOI为正值时(   )
      A . 东南信风减弱,东太平洋赤道附近海水异常增温 B . 东南信风增强,东太平洋赤道附近海水异常增温 C . 东南信风减弱,东太平洋赤道附近海水异常降温 D . 东南信风增强,东太平洋赤道附近海水异常降温
    2. (2) 据图判断,2019年秋冬季节,下列现象可能发生的是(   )
      A . 秘鲁沿海旱情加重 B . 中国南方遭遇暖冬 C . 智利沿海渔民增收 D . 澳大利亚东部沿海出现洪灾
  • 4. (2021高二上·前郭尔月考) 读下图,完成下面小题。

    1. (1) “海-气”的物质与能量交换不包括(   )
      A . 海洋是大气中水汽的最主要来源 B . 海洋是地球上太阳能的重要存储器 C . 大气主要通过风向海洋传递动能 D . 海底板块的扩张和碰撞
    2. (2) 下列海域“海-气”物质与能量交换最突出的是(   )
      A . 波罗的海 B . 加勒比海 C . 渤海 D . 红海
  • 5. (2021高二上·清远期中) 读海—气相互作用模式图,完成下面小题。

    1. (1) 海洋将热量传递给大气的主要形式是(   )

      ①长波辐射②短波辐射③潜热释放④潜热吸收

      A . ①③ B . ②④ C . ①④ D . ②③
    2. (2) 体现大气对海洋传递动能的洋流是(   )
      A . 日本暖流 B . 西风漂流 C . 秘鲁寒流 D . 赤道逆流
  • 6. (2021高二上·永吉期中) 下图为“某科学考察队路线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 (1) 若船只出发时,A处是冬季(7月),经过6个月后到达C处,此时C处可能发生的现象是(   )
      A . 海水向大气补充热量 B . 大气向海洋补充热量 C . 大气和海洋未发生任何联系 D . 此时C处为春季,海洋无法向大气补充热量
    2. (2) 图中①和②处相比,海—气相互作用更活跃的是(   )
      A . ①处 B . ②处 C . ①②处相等 D . 无法判断
  • 7. (2021高二上·黑龙江期中) 下面四幅图为某地区海水运动和大气运动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 (1) 四幅图中能表示厄尔尼诺现象的是(   )
      A . 甲、丁 B . 乙、丁 C . 甲、丙 D . 乙、丙
    2. (2) 厄尔尼诺现象反映了海洋对大气的影响。反之,大气对海洋也有影响。下列关于大气对海洋影响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 大气运动引起风浪、潮汐、洋流等海水运动 B . 大气降水与蒸发的强弱影响海水的盐度 C . 大气温度的高低与海冰的分布范围无关 D . 海洋上空的云层反射太阳辐射使海面增温
二、图文分析题
  • 8. (2022高一下·恩施期末)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正常情况下,赤道附近太平洋东岸和西岸海水温度存在差异,在上空形成大气热力环流,被称为沃克环流。下图示意正常年份热带太平洋附近地理事物分布。

    1. (1) 分析沃克环流的形成过程。
    2. (2) 说明甲处垂直补偿流的成因。
    3. (3) 当沃克环流方向发生反转时,从海一气相互作用的角度分析太平洋西岸乙地附近气候能出现的异常现象。
  • 9. (2021高二上·吉林期末) 厄尔尼诺现象是赤道中、东部太平洋海域发生的大范围、持续性表层海水温度异常偏高的现象。读南太平洋赤道附近正常年份和厄尔尼诺年的海水垂直运动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 (1) 厄尔尼诺年,P处海水盐度的变化情况是。请简要分析原因。
    2. (2) P处是世界大渔场之一,试分析其形成原因。
    3. (3) 举例说明厄尔尼诺现象带来的危害。 
  • 10. (2021高三上·保定期末)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茎柔鱼通常的表层适温范围为15~28℃,在东太平洋分布广泛,生命周期短,因此其种群对栖息地环境及气候变化极为敏感。厄尔尼诺事件发生时,太平洋中部和东部海域表温异常变暖;而拉尼娜事件发生时,太平洋中部和东部海域表温则异常变冷。下图示意1950~2015年东太平洋某渔场HSI(栖息地适宜性指数,将HSI≤0.2、0.2 <0.6及HSI≥0.6分别定义为不适宜的、正常的及适宜的栖息地)在不同气候模式下的变化情况,黑色区域为陆地。

    1. (1) 分析非正常气候模式下该渔场茎柔鱼栖息地面积的变化情况。
    2. (2) 推测茎柔鱼在该渔场的主要分布位置,并分析原因。
  • 11. (2022·崇明模拟) 阅读图文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阿塔卡马沙漠位于南美洲西海岸,呈南北狭长分布。该沙漠被分为海岸山脉,中央山谷和安第斯山脉三大地形区。阿塔卡马沙漠气候极端干旱,年均降水量不足0.1毫米,被称为世界“干极”。

    材料二:当赤道附近太平洋中东部由于涌升流减弱,海面温度异常升高,出现厄尔尼诺现象,反之则出现拉尼娜现象。

    材料三:南美局部地区简图和阿塔卡马沙漠地形剖面图。

    1. (1) 安第斯山脉是世界最长的山脉,运用板块构造学说解释其形成。
    2. (2) 从地形和洋流的角度,简析阿塔卡马沙漠狭长分布的原因。
    3. (3) 分析阿塔卡玛沙漠成为世界“干极”的原因。
    4. (4) 简述当拉尼娜现象发生对阿塔卡马沙漠西部沿海气候和渔业生产带来的影响。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