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高中地理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高中地理人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一 期末考试 测试题(B...

更新时间:2022-10-15 浏览次数:49 类型:期末考试
一、综合题(共5题,共40分)
  • 1. (2021高二上·珠海期中) 读下图(阴影部分表示黑夜),回答问题。

    1. (1) 此图所示的时间是每年日前后,此时北半球的节气是.
    2. (2) 此时,太阳直射点的地理坐标是
    3. (3) A、D、E点此时正午太阳高度最大的是,地球自转线速度最小的是
    4. (4) 图中表示晨线的是;B点的日出地方时为时,C点的日落地方时为时。
    5. (5) 图示北京时间为时。
    6. (6) 图示日期之后一个月内,地球公转速度将如何变化 ,上海昼夜长短及变化情况为
    7. (7) 该日A点正午太阳高度大小为
  • 2. (2021高二上·东阳月考) 读“地壳物质循环简略图”,回答下列问题。

    1. (1) 写出图中字母所代表的岩石类型名称:

      A;B;C

    2. (2) 图中序号代表的地质作用:①,②
    3. (3) 由图可知,裸露的岩石是外力作用的物质基础,先后经过作用和作用,形成的碎屑物质又成为作用的对象,最后在低洼地区经过沉积作用而固结成岩。
    4. (4) 沉积岩的特征是具有
  • 3. (2022高二上·呼玛开学考) 读南美洲某月近地面20℃气温曲线分布图及利马、萨尔瓦多两地气候资料图,完成下列问题。

    1. (1) 比较利马和萨尔瓦多两地的气候差异。


      气候类型

      气候特征

      气候成因

      利马

      萨尔瓦多

    2. (2) 利马所在地的气候类型向北延伸到3°S附近,呈南北狭长分布,其主要原因是什么?
  • 4. (2021高一上·桂林期末)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2017年4月20日,一座巨型冰山搁浅于纽芬兰岛东南部小镇费里兰,小镇突然成了拥挤的旅游景点。下图为“搁浅冰山照片”,“北大西洋中高纬度洋面年平均水温图”。

    1. (1) 纽芬兰岛附近海域曾是世界著名的大渔场,其鱼类资源丰富的主要原因是位于处。
    2. (2) 每年春季,纽芬兰岛附近会出现大量冰山,这些冰山来自其对附近海域海水温度可能产生的影响有
    3. (3) 冰山出现的时间、数量还受气温变化影响。随着全球变暖,北大西洋中冰山出现的时间(提早、推迟),冰山的数量(增多、减少)。
  • 5. (2020高二下·宜宾月考) 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各题。

    秦岭及南侧相邻的汉江谷地,素有“南北植物荟萃,南北生物物种库”之美誉。这里人与自然和谐相处,被世界自然基金会称为“全球第83份献给地球的礼物”。

    1. (1) 简述渭河平原的形成过程。
    2. (2) 分析秦岭及其以南的汉江谷地物种丰富的原因。
    3. (3) 一山之隔的渭河平原和汉江谷地,但植被显著不同,这和当地气候密不可分。分析与渭河平原相比,汉江谷地突出的气候特征。
二、单选题(每小题3分,共60分)
  • 6. (2022高三上·高邮月考) 太阳落下地平线并不完全代表夜晚来临。天文学意义上的夜晚,是从太阳落到地平线以下18°开始计算的,此时太阳的暮光消失,夜晚真正来临,这才是开始观测星空的正确时间。近年来,青海省冷湖镇附近的赛什腾山成为天文爱好者观测星空的理想之地。下图为冷湖镇及周边区域地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 (1) 太阳落下地平线,并没有真正进入夜晚,其主要原因是(   )
      A . 大气对太阳辐射的散射作用 B . 大气对地面的保温作用 C . 地面对太阳辐射的反射作用 D . 由地球自转运动引起的
    2. (2) 春分日,天文爱好者到赛什腾山观测星空的开始时间,不应早于北京时间(   )
      A . 18:00 B . 19:12 C . 21:00 D . 22:48
    3. (3) 与藏北高原无人区相比,赛什腾山成为观测星空理想之地的主要优势是(   )
      A . 夜间云量更少 B . 无城镇光污染 C . 大气透明度更高 D . 交通较便利
  • 7. (2022高三上·黔南开学考) 红宝石是由岩浆侵入大理岩(由石灰岩变质形成)内部,在高温高压环境下经过长时间的复杂置换作用形成的。下图是某红宝石产地所在区域地质剖面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 (1) 图中最可能形成大理岩和红宝石的是(   )
      A . 甲处 B . 乙处 C . 丙处 D . 丁处
    2. (2) 红宝石的形成过程为(   )
      A . 沉积作用——置换作用——岩浆侵入——变质作用 B . 岩浆侵入——置换作用——沉积作用——变质作用 C . 岩浆侵入——变质作用——沉积作用——置换作用 D . 沉积作用——变质作用——岩浆侵入——置换作用
    3. (3) 图中丁处地貌的成因是(   )
      A . 地壳张裂 B . 断裂抬升 C . 地壳挤压 D . 变质作用
  • 8. (2022高三上·南阳月考) 自鄂霍次克海的冷湿空气被当地称作“山背风”,多指梅雨后的冷空气活动。图示区域太平洋一侧水稻种植常受到“山背风”的影响造成水稻减产,而日本海一侧反倒从中受益,粮食增产。日本号称“有一亿中产阶级”,消费水平高并且对市场影响大。新培育的水稻品种有抵抗“山背风”影响的能力,产量高而稳定,但不被民众接受。继续种植传统水稻以满足市场需求,需将水稻种植由初夏种植提前到春季种植。右图为“‘山背风’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 (1) 下列有关日本“山背风”与水稻生产的推测,说法正确的是(   )
      A . 甲地受“山背风”影响较大的时间约在水稻的育苗季节 B . 乙地粮食增产,得益于“山背风”改善了该地的热量条件 C . 该地新品种水稻不被接受的原因可能是价格较高 D . 种植传统水稻提前播种是为了提高复种指数
    2. (2) “山背风”对日本东岸的主要影响有(   )

      ①气温下降②光照减弱③降水减少④浓雾多发

      A . ①②③ B . ①③④ C . ①②④ D . ②③④
  • 9. (2022高三上·黑龙江开学考) 下图是我国广州、重庆、武汉、北京四地水库不同季节的自然水温随深度的变化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 (1) 甲、乙、丙、丁代表的城市分别是(   )
      A . 甲—武汉乙—重庆丙—广州丁—北京 B . 甲—武汉乙—广州丙—重庆丁—北京 C . 甲—北京乙—重庆丙—广州丁—武汉 D . 甲—重庆乙—北京丙—广州丁—武汉
    2. (2) 乙地水库1月水温比甲地高的主要原因是(   )
      A . 纬度 B . 地形 C . 海陆位置 D . 洋流
  • 10. (2022高三上·浙江开学考) 下图为我国某地河流流量与气温关系示意图,该地全年降水季节变化小。完成下面小题。

    1. (1) 该河流位于我国(   )
      A . 东北地区 B . 青藏高原 C . 西北地区 D . 长江中下游平原
    2. (2) 该河流5月流量较小的原因是(   )

      ①气温较高,蒸发较大②流域面积减小③农业用水量大④季节性积雪融水较少

      A . ①②③ B . ①②④ C . ②③④ D . ①③④
  • 11. (2022高二下·南充期末) 新疆融雪(冰)型洪水为季节积雪融水型(融雪型)和高山冰雪融水型(融冰型)两类洪水。观测发现,0℃层高度及前期降水对融雪(冰)型洪水有直接影响。北疆山体不高,南疆有昆仑山、天山等高山,阿克苏地区位于天山南麓,2015年出现罕见洪水。下图为阿克苏2000--2019年7月0℃层高度逐年变化。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 (1) 阿克苏地区2015年的罕见洪水最可能出现在(   )
      A . 春季 B . 夏季 C . 秋季 D . 冬季
    2. (2) 2015年洪水期间,控制阿克苏地区上空的天气系统最可能是(   )
      A . 高压脊 B . 低压槽 C . D . 气旋
    3. (3) 导致北疆与南疆洪水类型差异的的主要因素是(   )
      A . 纬度位置 B . 海陆位置 C . 地形差异 D . 人类活动
  • 12. (2022高二下·乐山期末) 热带稀树草原是炎热、季节性干旱气候条件下形成的植被类型,其特点是底层连续高大禾草之上有开放的树冠层,即稀疏的乔木(如下图所示)。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 (1) 下列区域中,热带稀树草原面积分布最小的是(   )
      A . 欧洲 B . 南美 C . 亚洲 D . 非洲
    2. (2) 下列描述中,符合热带稀树草原乔木特征的是(   )
      A . 树木高大茂密 B . 树叶宽大 C . 树皮较薄 D . 树干贮水能力强
    3. (3) 关于热带稀树草原地区发展农牧业优势条件的评价,正确的是(   )
      A . 耕地广阔,开垦难度小 B . 草类茂盛,适合全年放牧 C . 全年水热充沛,适合水稻种植 D . 土壤肥沃,能满足各种农作物种植需要
  • 13. (2022高二下·阜阳期末) 下图为我国某山地垂直自然带分布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 (1) 该山地最可能为(   )
      A . 秦岭 B . 天山 C . 横断山脉 D . 大兴安岭
    2. (2) 图示自然带由阔叶林向针叶林的变化体现了(   )
      A . 从赤道向两极分异 B . 从沿海向内陆分异 C . 垂直地带性分异 D . 地方性分异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